为什么说锂电池负极材料公司没有投资价值呢?技术太平庸

首先我们知道,锂电池的负极材料是什么?现在锂电池的负极主要有两个材料构成,一个是铜箔,一个是石墨,石墨就不用说了,咱们大家常用的铅笔,笔芯就是石墨做的,你要说它技术含量多高,实在有些蒙不过去,毕竟五毛钱一只。

另一个材料是铜箔,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导电,而且还作为石墨的载体,就是说石墨是涂在铜箔上的。因为锂电池要求能量密度大,那就要尽量减小铜箔的体积,所以,铜箔的厚度越来越薄,从10微米,慢慢做到6微米,现在正在研发4.5微米的铜箔。就是下图这种东西

为什么说锂电池负极材料公司没有投资价值呢?技术太平庸

那为什么说没有技术含量呢

毕竟铜箔要做的越薄越好呀,大家知道,铜箔都是把铜线等原材料溶解到电解液了,通过电解的方式制作的。这种东西最早是用在印刷电路板上作为导电线路,而且,使用电流控制铜箔的厚度调整相对简单。只要更换一套设备就好了,而且设备都是现成的。

锂电铜箔方面,目前国内领先锂电铜箔厂家已研发并量产5微米高性能极薄锂电铜箔。虽然国内铜箔行业技术进步很大,但在高性能锂电铜箔领域,我国生产企业与海外先进企业相比,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工艺水平上,仍存在一定差距,日本早在2005年前就已实现3微米和5微米电解铜箔生产,近年来,部分日韩企业已经实现了1.5微米铜箔的生产。

行业主要参与者

国内主要铜箔供应商有诺德股份、超华科技、嘉元科技、华鑫铜箔等,其中诺德股份的锂电铜箔产品主要用于动力电池生产,少部分用于消费类电池和储能电池生产,其在国内动力锂电铜箔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超过 30%,稳居国内市场第一。

诺德股份的技术水平一定程度代表着国内主流锂电铜箔厂商的技术先进程度,2018 年诺德股份加大了6微米铜箔的生产,并实现了4微米铜箔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应用,不断提升公司在同行业市场领先地位,算是行业龙头吧。

为什么说锂电池负极材料公司没有投资价值呢?技术太平庸

2018 年,超华科技也具备目前最高精度6微米锂电铜箔的量产能力,并且成功研制出抗拉强度达 400-700MPa 的高抗拉强度锂电铜箔(目前锂电铜箔抗拉强度行业标准为大于300MPa,主要锂电铜箔厂家产品的抗拉强度在330-360MPa),在锂电铜箔抗拉强度问题上取得突破。

核心技术在下游客户手中

使用极薄锂电铜箔制造动力电池,工序中最难攻克的是并不是极薄铜箔的制造,而是锂电池制造过程中的涂布与卷绕环节,产品品质最难攻克的是打褶、断带和高温被氧化。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全球领先电池制造商率先研发设计出了专门用于6微米极薄铜箔的涂布机和全球首台6微米极薄铜箔高速卷绕机(宁德时代宣称),解决了上述工序难题,在电芯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将活性材料的能量密度提升一定比例,从而加大电池续航里程。

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产业链中,技术核心在中游锂电池制造环节,相应的锂电池生产商的利润率也高于上游铜箔生产企业。

为什么说锂电池负极材料公司没有投资价值呢?技术太平庸

行业竞争加剧,利润率水平低

随着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补贴幅度逐步降低、补贴门槛的提高,以及动力电池价格下降的趋势将逐渐向上游的锂电铜箔企业传导,这势必会导致锂电铜箔行业利润率的走低。

在产能方面,诺德股份青海诺德工程项目竣工投产,使该公司铜箔产能增加至4.3万吨/年,其中锂电铜箔产能占比八成以上。超华科技年报披露,其铜箔产能目前1.2万吨/年,预计年产0.8万吨/年的电子铜箔二期工程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建设完毕后该公司产能将达到2万吨/年。另外,超华科技未来还有2万吨/年高精度电子铜箔的规划,如果达成,则该公司未来产能将在4万吨左右。嘉元科技目前产能1.6万吨,同时计划增加0.5万吨的新能源动力电池用铜箔产能。根据统计,预计2019年国内有12.9万吨/年的电解铜箔新增产能,其中,锂电铜箔产能新增9.8万吨/年。

伴随着产能的迅速提升,行业利润率有可能快速回落至正常水平(电解铜箔中PCB铜箔领域自1900年诞生以来,发展较为平稳,竞争较为充分,2018年超华科技毛利率在10%左右),甚至可能出现低于正常水平的情况,这将会导致公司利润率降低。

如果在考虑到管理费用、研发费用、销售费用等,行业的净利率也就在5%左右。这就是没有技术就没有竞争力啊。实在是没有投资的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