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三伏天是怎麼來的麼?初伏那天為什麼要殺狗?

三伏天兒是西周秦國的秦德公發明出來的,以陰曆六月的庚日為初伏,也叫入伏,後面的二伏、三伏也是選擇庚日為起點。今年的三伏天剛剛過去不到一週,簡直是要熱死人。

你知道三伏天是怎麼來的麼?初伏那天為什麼要殺狗?

若細細考究,三伏天雖為最熱,它的初衷卻是為了提示秋天的到來。在陰陽五行的理論中,夏屬火,秋屬金。夏末最熱的時候,正是火氣消散,金氣初長之時。但因為夏天的火氣正旺,初生的金氣遇火則伏,庚者金也,伏者藏也,是為初伏、二伏、三伏。但事不過三,夏火至三伏而消盡,秋金過三伏而盡顯。所以夏末的雨下過了只能涼快一會兒,而秋天的雨是一場秋雨一場寒。

初伏開始,天氣越來越熱,容易滋生蠅蟲和各種細菌。古人迷信認為這是火氣太旺而滋生的蠱毒,蠱是陰毒之物。而古人一直認為狗是陽熱的動物,專門剋制蠱毒。古人又天真的認為那些不好的東西肯定也是跟人一樣從城門進城來的。所以在初伏這一天,由大王下令,各個城裡的人們都開始舉行“旁磔(zhe)”的儀式,主要方法就是把一隻一隻的狗開膛挖腹,再用棍子支起來,擺放在四個城門的門邊,期望這些可憐的狗狗可以抵擋住“蠱毒”。

不知道現在的“愛狗人士”要是穿越到當時,會做何感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