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甫死後,19歲美貌妻子終身未再嫁;守寡70餘年,90歲風采依舊

嫻靜猶如花照水,行動好比風扶柳——張靈甫的第四任妻子王玉齡

便是如斯美人兒,這正是這位美人,自19歲開始為他守寡整整70餘年,從未有過動搖之心。世人皆只知曉張靈甫于軍事上的成就,卻總是忽略了紅粉佳人對他的堅貞不渝。

張靈甫死後,19歲美貌妻子終身未再嫁;守寡70餘年,90歲風采依舊

富家小姐的倉皇出嫁

王玉齡於1928年出生在湖南長沙,王家世代經商,是當地知名的富賈之家。自小錦衣玉食的王玉齡性格上被培養的十分憨態可掬,保留了性格中的純真善良,而這也是張靈甫對她一見傾心的重要原因。

王玉齡雖單純善良,但長久的養尊處優和呵護寵溺,令她也是不諳世事的,可謂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張靈甫和王玉齡的初相識,便是她的一記狠狠的瞪眼,讓二人結下了不解之緣。

當時,張靈甫對貌美如花的王玉齡多瞧了幾眼,換做旁的姑娘早就羞的“東躲西藏”了,可不知害怕為何物的王玉齡卻沒有,她惡狠狠的瞪了張靈甫這個“登徒子”一眼。張靈甫初時驚訝愕然,隨後便哈哈大笑起來,他被這個靈氣逼人且嬌俏可愛的王玉齡所吸引

隨後,張靈甫對王玉齡展開了猛烈的追求。而張靈甫的才氣和能力深深的吸引了王玉齡,二人於1945年締結了婚約。當時的王玉齡不過17歲的稚齡,而張靈甫比王玉齡大了25歲。

當時的婚禮,是十分倉促的。張靈甫有軍務在身,無暇準備太多,二人只是十分慌張的準備了一個十分簡單的婚禮。王玉齡結婚所穿著的婚紗,都是連夜趕製出來的,十分的不貼身。最後,王玉齡穿著不夠貼身的婚紗,張靈甫穿著借來的禮服,二人甜蜜的完婚。

這樣的倉皇出嫁,並沒有讓王玉齡有任何的委屈不滿,她滿心滿眼都是張靈甫這個丈夫。對於張靈甫,王玉齡是滿腔的愛意和全心的信任。

張靈甫死後,19歲美貌妻子終身未再嫁;守寡70餘年,90歲風采依舊

高級將領和富家小姐的婚約,在當時引發了異常的轟動,特別是雙方還相差了兩輪不止的年齡。可是,這一切並沒有影響鶼鰈情深的二人,年長的張靈甫對正是青春稚嫩的王玉齡十分的寵愛,將她的一切都安排的十分妥帖。

在外人面前,張靈甫從不誇耀自己的戰功,只會說起自己的妻子如何的優秀可人。他總是在誇讚王玉齡,心裡也一直記掛著她。公務閒暇之時,哪怕只有三五分鐘,也要拐回家去看看王玉齡。夫妻二人的深情,此處可窺一斑。

張靈甫死後,19歲美貌妻子終身未再嫁;守寡70餘年,90歲風采依舊

丈夫逝世,艱難度日

1947年,對王玉齡而言是苦難的一年。當年之處,她為丈夫張靈甫誕下了兒子,但是,也正是在這一年,張靈甫被困孟良崮,最終殞命。眾人考慮到王玉齡的身體狀況,對她隱瞞了張靈甫以身殉國之事,而思念丈夫的她只是每日裡翻讀著張靈甫的信件,暢想著彼此的往後餘生。

待王玉齡過完19歲生日後不久,張靈甫陣亡的消息終於瞞不住了,她聽聞這個消息,宛如晴天霹靂。看著尚在襁褓中的兒子,和垂垂老矣的母親,王玉齡以淚洗面了許久。

最終,王玉齡接受了這個噩耗,生活終將繼續,斯人已逝,她要為活著的人而努力。王玉齡這位昔日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嬌養小姐,終於在被張靈甫寵愛了兩年有餘之後,學會了獨自扛起生活的重擔。

王玉齡生的貌美,自張靈甫死後並不乏追求者。於她當時的處境而言,重新嫁人其實是最輕鬆的選擇。但是王玉齡不想依附於其他男人,更不想對不起亡夫張靈甫。她的內心,全是對張靈甫滿腔的愛喝思念,如何能夠改嫁呢。於是,

王玉齡選擇了守寡,而這一守便是70餘年的時間。

1948年,王玉齡帶著兒子和老母親去往了臺灣。在臺灣的日子並不好過,一家人艱難度日,王玉齡為了家人的生活,毅然選擇了赴美留學。在美期間,她勤工儉學,終於完成了學業。並在多次的變動之後,尋到了一份航空公司的職務,讓一家人過上了穩定的生活。

張靈甫死後,19歲美貌妻子終身未再嫁;守寡70餘年,90歲風采依舊

終身未再改嫁,對於亡夫深情不改

現如今,90歲的王玉齡風采依舊,她失去張靈甫以後,並沒有自我放逐,而是堅強的扛起了家庭的重擔,並且終身沒有改嫁。

歲月會沖刷掉太多的悲傷,但是王玉齡對於張靈甫的愛,卻在不斷的加深,從未曾有一刻的忘懷。時隔多年,但凡提起張靈甫,素日裡恬靜優雅的王玉齡都會流淚,她一直不曾忘卻他。

2003年,王玉齡在上海浦東玫瑰園給張靈甫設立了衣冠冢,並且親手提詩。往事已矣,王玉齡一直都十分慶幸自己有機會遇到張靈甫,縱然只是短短兩載的相知相守,也是上天的恩賜。

離別之所以苦痛,只因為相聚之時的歡悅和甜蜜。如今,張玉玲定居在上海,不時便要去掃墓,對著張靈甫的墓碑閒聊幾句。她的美貌,從未改變,年少的青春靚麗,年邁的優雅自信。歲月洗禮,她心懷感激的懷揣著和張靈甫的點點滴滴,一路前行。

張靈甫死後,19歲美貌妻子終身未再嫁;守寡70餘年,90歲風采依舊

然而,王玉齡並非只有這些小情小愛,在大是大非之上,她是一個十分有主見的女子。自小,因為遭受戰爭之苦,她便十分的仇恨日本人,如果不是家庭阻撓,她年幼之時便想奔赴戰場,縱然是為戰士們端茶倒水也不在乎。年長之後,對於家國情懷,更是是非分明,全然以國家利益、民族大義為出發點。

當時日本佔領臺灣之時,極力剝削,利用侵佔之財在東京購買了“光華寮”和“清華寮”兩幢價值不菲的大廈。而這兩幢大廈的產權,直到20世紀80年代也沒能交還給中國政府。

王玉齡知曉此事之後,通過多方努力,終於將產權複印件交付到了國務院,幫助完成了中國政府收復該產權。當時負責此事的律師提議將彷彿交付給臺灣,但是遭到了王玉齡的嚴詞拒絕,因為她知曉日臺是沒有官方關係的,交給臺灣並不合法。

王玉齡就是這樣一位充滿了家國情懷的奇女子,她的一生平凡卻又不凡。為了張靈甫,她守寡70餘年,今時今日依舊可以看到她不改的風采。有膽識、有能力、有毅力,這樣的女子,必然是不同凡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