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中國人討厭保險,甚至“談險色變”?

越越說險


這麼說吧,我一個醫護人員在購買商業醫療保險的時候,也不敢說了解的非常透徹,因為一旦需要賠付的時候,國內的保險公司會有各種理由拒保。可想而之,那想沒有醫學知識的人,在買商業醫療險的時候會多麼吃虧。

保險是一個好東西,也不需要 “談險色變”,在國外基本是一種標配,因為沒有保險,寸步難移。要知道很多人羨慕西方國家的免費醫療,就是建立在保險基礎上,只不過很多人不知道,這些國家的人每年保險費的支出也是一個大頭。

我國的保險條例很苛刻,特別是在醫療保險上,稍微有一點不符合,就可以拒賠,但在很多疾病上又哪來這麼精確的標準,在國外基本症狀符合就行。所以買了等於沒買,你說要別人怎麼想念。

更不用說一些保險推銷人員,連自己都不清楚其中的條例,說的是天花亂墜,什麼都敢打包票,只要你交錢就行。實際到了真要賠償的時候,你才會發現跟他說的不一樣,而簽字的保險,這麼多條條框框,很多光是看就花了眼,更不用說其中的陷井。

這幾年淘寶,騰訊開始入保險,用互聯網的形式,這確實起到一定的規範作用,大家如果想買保險,可以嘗試這些,這兩家有一些便宜不錯的保險,並且從用戶評論來看,沒有什麼陷井,也沒有以前保險公司那麼苛刻。

雖然這兩互聯網公司也是與傳統保險公司合作開展的,但畢竟還是要聲譽,所以不會太離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