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昕的乒乓球水準,達到了同樣直板的王皓的最高峰了嗎?

徐一龍


沒法比,比成績的話,個人認為許昕沒有達到王皓的那個高度!

達沒達到王皓那個高度,咱們如何去比較?關公戰秦瓊,誰說都有理!

從單打成績來看,王皓完勝!

王皓雖然被球迷稱為“前年老二”,但是王皓的成績沒得說。職業生涯總共拿到了18個世界冠軍,王皓拿過3次世界盃的單打冠軍,也拿到過1次世乒賽的單打冠軍,三次進入奧運會男單決賽,三次拿到亞軍。

相比王皓,許昕在單打榮譽上差了不少的。當時國際乒壇,國內有王勵勤、馬琳,國外有波爾、薩姆索諾夫等人,王皓能夠取得這個成績還是很有說服力的,成績很穩定!

技術層面,各有千秋

王皓的反手直板橫打技術絲毫不遜色與橫板選手,甚至比橫板選手還要強,但是王皓的正手是個軟肋。

許昕則相反,許昕的正手十分的強,但是反手的穩定性不夠,步伐出色,中遠臺的相持球能力比較強。

從技術上想要分出高下來,確實是沒法比的,規則一再的變化,球也變大了!


小哥聊體育


首先這個問題有點關公戰秦瓊的意思,畢竟王皓和許昕是隔代運動員。“達到了王皓的最高峰嗎?”,這句也沒看懂。那麼就從兩人的巔峰狀態分別做個對比吧。

王皓的巔峰時期應該是2006後半年到2013年世錦賽左右,當然中間也有低谷期;許昕從2011年開始就陸續世界排名第1位了,但是個人覺得心智和技術達到巔峰期應該是2019年左右,他自己也說感覺會打球了。

我們都知道,直板打法的優勢在於臺內小球、前三板環節,劣勢主要是在於反手位置和中遠臺對抗。假設每個環節滿分10分吧。

臺內小球上,個人感覺許昕勝出,在球感和手法上,個人感覺許昕更加細膩,而王皓失誤比較多,尤其是在奧運會男單決賽中,可以回看下2008年的比賽,不該有的失誤太多了。許昕臺內的晃撇,劈長都不錯,還有一爆挑,當然皓哥也有,但是不如許昕出色。這個環節許昕9.5,王皓9.0。

發球方面,許昕的發球比較轉,個人感覺許把旋轉琢磨的比較透徹,但是問題在於發球比較單一,基本就是正手位的側上側下,變化就是順旋轉和逆旋轉結合;王皓主要用正手逆旋轉,更具體就是鉤子發球,短而轉,後續銜接就是一板橫打起下旋或者正手銜接。同時皓哥還有橫打反面發球,同時在站位上,有側身位和正手位(這點上許昕學習了王皓,為了更好的銜接反手技術),這點基本打平或者王皓勝出,但整體兩人發球威脅不大,打實力。許昕8.5,王皓9.0.

接發球王皓勝出,反手臺內擰拉引發了潮流(擰拉鼻祖是科貝爾),引起了接發球體系上的革命,傳統的搓控等技術已經略微落後(沒說實用性不足)。接發球上王皓更加強勢,給對方的發球壓力也很大,因為找不到戰術上的突破點。許昕正手接球為主,反手冷板可以,擰拉尚未純熟。王皓9.5,許昕9.0.

正手位置,王皓正手位有實力,但是戰術體系上反手是重點,而且正手位經常出現不該有的失誤,當然正手也是頂級;但是許昕的正手是S級,上升期、高點期、下降前期和後期,都可以拉出高質量的弧圈,前衝側拐高調加轉無一不能,進入到正手相持環節,許昕基本拿下。許昕9.5,王皓8.5。

反手位置,毫無疑問王皓勝出。許昕的反手技術在2019年有長足的進步,這也是他在多站公開賽中奪冠(三冠王)的原因之一,但是基本上在和橫板對抗中還是吃虧的,不那麼讓人放心;王皓橫打橫拉獨步天下,在當時就已經形成了“擰、貼、搓、打、彈、撕、拉、衝、反拉”等十分完善的體系,經常能看到王皓站到中遠臺,反手連續鞭打式拉球,甚至能和王勵勤的正手在中遠臺對抗(2009年橫濱世乒賽)。因此反手對抗中對方想要得分,就只能等王皓失誤了。該環節王皓10分,許昕8.5。

步法,許昕的步法更佔優勢,跑動範圍大。許昕9.5分,王皓9.0分。

柔韌度,許昕的靈巧是他的優勢,身體柔韌性也是非常好的,經常能夠看到瞬間的靈感球,打球比較藝術。該環節許昕10分,王皓9.0分。

最後,個人榮譽和知名度方面,王皓榮譽加身,差1奧運男單,除此之外全運會(2009)、世界盃、世錦賽、亞運會等齊齊加身,18個世界冠軍;許昕還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就有世界盃,其它都是些小比賽的單打,目前奧運單打前途迷霧重重。王皓10分,許昕8分。

綜合來看,許昕得分72.5,王皓74。當然上述只是一家之言,而且對比方向也不全面。其實吳敬平教練也說過,王皓的反手,許昕的正手,馬琳的小球和智謀相結合,一定才是最好的直板選手。我們期待在不久的未來,能夠出現這樣一名巨星,為直板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能和橫板抗衡,對於乒乓球的打法多元化,乃至該運動的推廣都是有好處的。






乒談


這樣比較的話並不太科學,因為王皓五年前已經退役,而五年來現代乒乓球因器材的改進以及訓練水平的提高,整體技戰術水平當然是有進步的,但可以嘗試作一下對比吧。

直板的最精髓的特點和優勢是什麼?

臺內小球,發接發,前三板。

直板最弱的地方是什麼?

反手,中遠臺發力。

那麼我們從這幾點入手,來對比一下兩人。


許昕的臺內小球和王皓相比起來,手感上略好,但並不是特別好到哪裡去。小球技術最好的是馬琳。這一點許昕和王皓平分秋色吧。

發球上,許昕發球中規中矩,並不以多變的發球取勝;王皓以勾子逆轉為主,偶爾會配以反面發球,發球以短、轉為主,個人以為發球方面,王皓略勝出。許昕發球太單一了點。接發球上,王皓臺內擰拉威脅性和使用頻率要高於許昕,王皓勝出。

前三板,個人認為王皓佔優。原因是王皓的反手太強大,第三板多一個選擇。

反手方面不用比了吧。許昕的反手雖然徹底去掉了推擋,但直板橫打的技術水平距離王皓巔峰時差距依然較大。王皓是直板橫打的開創先河者,也是集大成者,反手技術豐富多樣而樣樣都厚實。如擰拉、撕、彈、擋、拔、貼、敲、搓擺等,至今還沒有一個人能夠超越,以後也很難有。王皓直板反手就是天生地造。

許昕的反手這一兩年的確有了長足進步,穩定性較強,很少失誤了,但是相對王皓來說,無論是技術種類還是能力都相差較大,不是一個層次。許昕的橫打更多隻是過渡或者作為冷箭來使用。這一點,王皓佔優。

中遠臺發力方面,正手位許昕佔優,反手幾乎是零分,王皓中遠臺反手也可以發力。所以這一點綜合起來,兩人再次平分秋色。

許昕的正手和王皓的正手相比,如何?

世人皆知,許昕得分手段是正手。許昕的正手弧圈旋轉、力量、速度俱佳,中遠臺的反拉能力與穩定性也非常強。那麼王皓的正手如何呢?實際上王皓的正手同樣相當強悍,只不過王皓的反手太突出了,掩蓋了正手的能力。王皓在巔峰期時,如同騎在臺子上打球,正反手同樣都非常強勢。

對對手威脅性。

由於王皓由於反手太強,對方就很難制訂戰術,到底打哪邊?壓哪邊?吊哪邊?而多數人打許昕不用想就知道,壓反手,調正手,再壓加反手。沒辦法,反手依然是許昕天然的短板,只能依靠強大的步伐和球感強行側身,然後撲正手,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球越打越難打。這次總決賽張本智和就是這樣打,只要能夠防許昕正手弧圈一兩板,就這樣打線路與角度,許昕打起來很被動的。而同樣的情況下,王皓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反手位根本不怕,來正手位,也不怕啊。

當然,許昕打球藝術性強,動作舒展、飄逸,“圓月彎刀”般的弧圈球又長又頂,賞心目,極富觀賞性!隨著年齡的增長,許昕閱讀比賽的能力也大為增長,絕對屬於世界超一流選手之一。

但是反手的不足,必定會影響許昕的大賽成績,所以,如果拋開時間的對比,個人認為許昕並沒有達到王皓在同期的最高峰。

一家之言,難免不周,敬請朋友們指正!


微乒乓


單論技術,不談別的,那就分直板打法和橫板打法兩個類型。因為直橫技術有區別,不能劃同一類。其中,直板技術全面性應屬馬琳,前三板及爆衝爆挑推擋橫打技法豐富,不愧乒乓大師(許昕現在是後起之秀,青出於藍);打法先進性應屬王皓,直拍橫打橫拉獨步江湖,前無古人,後恐無來者。橫拍技術全面性當屬馬龍,世稱六邊形戰士,地表最強臺且狀態長期穩定;打法先進性應屬張繼科,暴擰及連續正反手高質量弧圈球罕逢對手,橫空出世,最短時間拿到了大滿貫。

綜上,以技術論英雄,直板當屬王皓,開創直拍橫打的新時代,學習者眾,但仍無人超越。橫板當屬張繼科,巔峰時期以其逆旋轉發球、臺內暴擰及連續高質量的正反手前衝弧圈,無人可擋,只是光芒乍現,即歸於平淡。

說到許昕,若能保持和發揚目前的競技狀態和體能水平,參加東京奧運會沒有問題,奪冠問題也不大。

有必要說下為什麼許昕被大家稱為“人民藝術家”:乒乓球作為國球,一直是國手在世界各項比賽中斬金奪銀的重頭戲!幾十年延續下來,乒乓球技戰術不斷進步,國際乒聯也不斷更改規則、規範器材。為適應變化,尤其是中國特色的直拍近臺快攻打法,更需要不斷革故鼎新,以適應規則,適應無機膠水、改大球帶來的變化。許昕的直板打法,既融合了馬琳前三板變化多端、也傳承了王皓直板橫打橫拉,並且進可攻、退可守,可以中近遠臺甚至是全臺正手拉轟,這種創新打法融入競技體育精髓,變得賞心悅目,從根本上改變了改大球后直拍近臺快攻的窘境。


冷水的魚


大家好,首先呢,在這裡我非常榮幸可以有這個機會為你解答這個問題,這讓我感到十分開心,下面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吧。

馬琳小技術比較棒,心態較好,王皓直板偏向橫板技術特點,拉球穩實力全面,許昕則是比較兇狠型的,雖然許昕崛起的時候馬琳王皓已過巔峰,而且許昕的榮譽也無法與兩位前輩相提並論。但以技術實力而言許昕無疑更加先進。雖說現在打不過馬龍。但同樣,馬琳王皓處於現在這個年代也不一定能爭鋒,人們常說許昕出成績晚,可我覺得那是因為他這個時代競爭太激烈了。後面也有一大堆人在衝擊他。

如果三個人巔峰期相遇,馬琳勝面大,王皓次之

以上這些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一些個人看法和見解,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工作開開心心,生活快快樂樂,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麥子球


國乒其實是直板發家,在劉國樑時代,直板達到了鼎盛時期,而劉國樑之後,馬琳時代,直板已經衰落,太多的橫板選手層出不窮,乒乓球規則的一改再改,直板選手的優勢也越來越小,如今不可否認是橫板的天下。

而馬琳和王皓時期的直板,還具有一定的統治力,畢竟二王一馬時代馬琳和王皓一直是國乒的絕對主力,搭檔橫板選手王勵勤,為國乒征戰沙場。立下汗馬功勞

而王皓和馬琳退役之後,如今的國乒選手中只有許昕一人,不過在許昕小的時候,教練曾經給許昕說到,選擇直板會比橫板更加困難,而許昕仍然義無反顧的選擇了直板打法。

如今許昕成為了國乒球迷心中的人民藝術家,皆因許昕的打法非常漂亮,動作飄逸,很多球迷都喜歡許昕的比賽。那麼許昕是否達到了王皓的直板巔峰?

首先許昕和王皓的打法各不相同,王皓是直板橫打的鼻祖,他過多的用得是反手橫打,而正手則是輔助,而王皓的直板橫打沿用到現在。如今樊振東的橫板擰拉和許昕的直板橫打都和王皓有密切關係。

而許昕的直板技術和王皓截然不同,雖然都是直板,但是許昕依靠的是正手,許昕被稱為世界第一正手,如果許昕的正手無法發揮,那麼反手橫打只是起到過度和防守的作用,根本無法獲得勝利。

王皓的巔峰時期非常強勢,而許昕也正處於巔峰時期,只是兩人的巔峰只依靠直板這個平臺,真正的技術打法都不盡相同,許昕的巔峰是和自己比較,而沒有任何參考。許昕對於自己來說,永遠處在巔峰,只要他想提高,就可以提高到任何高度。


老樂說球


雲端漫步者,當今乒壇神一樣的存在![贊][贊][贊]





用戶7454540099849


寫這種題目的有兩種目的,第一,根本不懂乒乓球,第二,故意放個愚蠢的話題讓大家討論騙取流量。

首先王浩跟許昕是兩個時代的球員,技術根本不能與現在的反手橫打相提並論,王浩是直拍橫打的先驅者,但只是橫打為主橫拉為輔,技術也處在初級階段。許昕則不同,許昕的技術以正手為主反手為輔,正手弧圈球帶側拐,且前衝力量大節奏變化大,而且他的反手能擰拉臺內球,中臺反手反拉弧圈球,這個王浩時代是沒有的,還有就是許昕的技術特點除了近臺還能中遠臺跟橫板對抗而不落下風,這是王浩所不具備的。所以綜上所述王浩肯定要比許昕落後。


黃敏15228


這個問題非常值得探討!第六人拋磚引玉說說自己的理解:


從取得的成就上看,許昕顯然沒有達到王皓的最高峰!

這裡有必要說說王皓取得的成就:世錦賽單打冠軍+世界盃單打冠軍+奧運會男單三連亞!而許昕目前僅僅獲得世界盃單打冠軍。王皓多出了好幾個份量極重的世界冠軍。單看成績這一點,許昕還有很遠很遠的路要走!

從打法風格看,我認為許昕的正手弧圈能力首屈一指,有人說許昕的正手是“世界第一正手”,這個我覺得靠譜,從這點看我覺得許昕的正手能力在王皓之上。

從反手能力看,許昕和王皓都是直拍橫打,許昕是半路出家,早期是推擋,後來改為全橫打,王皓是從開始就全橫打,沒學推擋。王皓的直拍橫打第六人認為至今無人超越,人家就是靠這個吃飯的,許昕的橫打雖然也很強,但是許昕的得分手段還是依賴正手。

因此第六人認為,許昕從成績上看,沒有達到王皓的最高峰,從打法上看,許昕的綜合實力已經無限接近王皓的巔峰期。

有點可惜的是,許昕的巔峰期來的有點晚了,有點英雄遲暮的味道。坦白講,他很難達到王皓的成就,但是這絲毫不會影響許昕的偉大!大家覺得呢?歡迎下方交流。


國球第六人


你們評價的不是動態的,沒有按同一代人比較,一般來說,差兩三屆(四~六年)就不屬於一代球員。我說當年的莊則棟高峰期打不過現在一個業餘高手,大家可能不理解,看過莊的打球視頻,還有容國團的視頻,就明白了。技術在發展,幾年就不一樣。王皓打球觀賞性強,但他打不過現在的張本。大家別生氣[可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