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命懸一線!產婦前置胎盤+胎盤植入,大出血……

日前,在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手術室,一個小生命經歷多重波折,終於平安降臨。中央型前置胎盤加胎盤植入、大出血,又遇上新冠疫情下的臨床供血極度緊張,堪稱命懸一線!所幸經婦產科與麻醉科、輸血科、ICU、兒科等多個科室密切配合、奮力搶救,最終化險為夷,母子平安。

險情:中央型前置胎盤伴胎盤植入

早在去年12月,35歲孕婦王女士在懷孕26周開始兩次突發大出血,由區醫院緊急轉入珠江醫院婦產科。兩次出血都超過1000ml,診斷為中央型前置胎盤合併胎盤植入,這無論對於孕婦,還是腹中胎兒,都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危險因素。

中央型前置胎盤合併胎盤植入到底有多兇險?珠江醫院產科主任潘石蕾教授解釋,前置胎盤就指胎盤沒有長在正確的位置,而是附著於子宮下段,胎盤邊緣達到或覆蓋宮頸內口,位置低於胎兒先露部位。其中,胎盤完全或部分覆蓋子宮頸內口被稱為中央型前置胎盤,是前置胎盤最兇險的一種類型。

而胎盤植入是指胎盤絨毛直接侵入到了子宮肌肉層。正常情況下,胎盤與子宮之間隔著一層子宮內膜,胎兒娩出後胎盤自動脫離子宮,但胎盤植入就像大樹長了根一樣,胎盤錯綜分散並深深地紮根在子宮肌壁內,產婦在分娩時就很可能導致大出血、休克、子宮切除,甚至死亡。王女士在孕期出現兩次超1000ML的大出血,已經是十分兇險的徵兆。

出於保護母親生命的角度,潘石蕾教授團隊建議王女士中止妊娠。但在孕婦及家屬的強烈意願下,進行了保胎治療。1月中旬,王女士陰道流血明顯減少,監測胎心良好,出院回家休養。

分娩:手術檯上輸血包空了十幾袋

定期複查產檢,小心翼翼保胎,不料遇上了新冠肺炎疫情。潘石蕾教授叮囑王女士嚴格做好個人防護,除了必不可少的產檢覆查來醫院,能在家進行的監測項目,儘量在家完成。並提醒她出現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胎兒總算順利保到足月,經醫護團隊的反覆勸導,在完善術前檢查及多學科會診後,孕37周的王女士於2月27日實施剖宮產。當日中午1點,寶寶平安娩出,評分滿分。

然而緊接著,和術前預估的一樣,驚險的一幕出現了——由於胎盤種植至子宮下段肌層及宮頸管內肌層,在剝離胎盤時,子宮切口大量出血。根據術前預案,潘石蕾教授團隊立即給予輸血、捆紮宮頸、球囊填塞止血、加強宮縮……經過一系列搶救,產婦終於轉危為安,術中出血高達3000ML,而手術檯上的輸血包,空了十幾袋。

“輸血科頂著巨大的壓力想盡各種辦法,才和我們一起幫著產婦闖過‘鬼門關’”,潘石蕾教授表示,近期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處關鍵時期,受疫情和假期等多種因素影響,無償獻血人數驟減,血液庫存持續走低,臨床血液供應十分緊張。為了救回產婦,輸血科也堪稱“大出血”。

演練:疑似新冠肺炎孕婦緊急剖宮產

疫情期間,孕產婦作為特殊群體,更是重點保護對象,珠江醫院婦產科全體醫護人員在科主任、護士長的帶領下,積極響應醫院號召,多環節、全方位布控減少交叉感染風險,以實際行動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為提升、檢驗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手術患者的綜合處置能力,近日,在副院長吳漢森的帶領下,珠江醫院舉行了由醫務處、護理部、感染管理科、婦產科、兒科、麻醉科、後勤服務公司等多部門多學科共同參與的應急演練。

演練模擬的是一名34歲懷孕39周的孕婦需緊急剖宮產手術,發熱38.3度,有流行病學接觸史,初步診斷為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合併胎兒宮內窘迫。整場演練涉及新型冠狀病毒特殊疫情下產科手術的圍術期處理、新生兒緊急復甦,還涵蓋了綠色通道的流程優化等。演練過程中,全體醫務人員團結協作、密切配合,流程順暢,處置規範,彰顯了在疫情期間醫務人員盡職盡責、敢於擔當的工作作風。

演練結束後,各參與部門及時總結了經驗教訓,反思了不足之處,優化了應急預案,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實保障。

文: 健康報特約記者 胡瓊珍 通訊員 伍曉丹

審核:陳會揚 曹政 閆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