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新制造、新零售、新服务——“疫”中寻机,数字化借势新风口打入“商业帝国”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突如其来,小程序团购买菜、电商直播卖货、展馆线上参观等数字经济新业态满足了人们疫情之下的日常生活需求。在“商业帝国”里,数字化借势补位,再次证明了数字的力量。

“未来,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将进一步向数字化靠拢,而新产品、新制造、新零售、新服务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是未来1-3年内数字化商业发展的新风口。”正如江苏省数字经济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卜安洵在3月5日开设的“数字革命大讲堂”第五期在线直播课中所说,发令枪响后的名次,是枪响之前决定的。这次疫情,很多企业在跑道上被按下了“暂停键”,而在等待再次枪响的这段时间内,企业要继续做好训练,时刻准备起跑。

智能化成为产品进化方向

智能手环、扫地机器人、移动医疗设备、图像语音识别……在当下,生活、医疗、旅游、教育等领域衍生的各类工具产品都无一例外地实现了从功能到智能的转变。


新产品、新制造、新零售、新服务——“疫”中寻机,数字化借势新风口打入“商业帝国”


直播课中,卜安洵展示的一组排名数据显示,人们对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手表这些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认知率分别达到了63.9%、70.8%、88.1%。“产品智能化已经无处不在。”卜安洵说,从过去几年间智能手机带来的几十万亿甚至百万亿级市场来看,智能产品在未来的市场无穷大,关键在于如何开发出既具智能性,又能适应智能场景的产品。他以智能跑鞋举例说,这类跑鞋内置了智能芯片,能实时记录运动数据并提供相对应的指导,还能与各类运动平台、健康社交APP“捆绑”,满足人们的消费体验。

卜安洵表示,人工智能的应用入口正在悄悄布局,未来将会是企业发展重要的门槛。不论是天猫精灵,还是siri,只要你习惯了智能助手,就意味着你将成为该智能产品背后的平台极具黏性的用户。未来,商家可以在正当获取数据的渠道下,通过助手精准了解用户的偏好习惯,抢占智能化市场的竞争高地。

驱动市场转型平台制造

“今天最大的势就是从工业时代到智业时代的跨越,而发生这种变化的本质动因在于数字化。”卜安洵说,因新时代新生产力的生产要素内容的变化,当下市场逐渐衍化出了数字化商业,外在表现为:数据、算法、算力、人才、资本、基础设施这6个最基础性的底层要素。其中,基础设施是数字化新基建的主要构成。“这六要素就像魔方的六个面,可以不断组合产生新的数字经济的交互物。”

他以疫情期间“防疫经济”下的第一大产品——口罩举例说,富士康、中石化等迅速反应,每天提供百万级日产能,这些都是口罩引发的产能大应变。“以后不是买现成的东西而是现成造一个东西,这就要求企业学会整合社会市场中最优匹配的产能完成交付。”卜安洵说,数字化转型中,制造业领域产生的变化是将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单独的产能汇成一条市场生产线,驱动人供给侧精益、协同、系统产效最优化。目前有两种实现路径:“+互联网”和“互联网+”。例如,阿里巴巴的淘工厂从提供图片尺寸、确定价格和交货期限到寄样确认、等待生产、确认收货,实现了从网上订单联动网下制造。

新产品、新制造、新零售、新服务——“疫”中寻机,数字化借势新风口打入“商业帝国”


目前,南京有创业者正探索网上订单联动网下打印,通过在线传图、即时报价、立刻生产的模式,将“制造放进口袋”。目前3D打印功能已就绪,未来将上线激光加工、CNC加工等版块。

新零售人货场无界买卖

银泰百货推出了“云柜员”直播带货,永辉超市APP推出了在线买菜、送货上门等业务,苏果超市通过加大线上商品供应力度和协调第三方平台增加运力,满足消费者的“无接触”购物需求……传统商超在特殊时期下也做起了线上订单。

“数字大脑”联动产生了各类互联、互识、互认,而数字化的效用全依赖这三个“互”。“未来,任何人能在任何地方卖任何东西。”卜安洵说。旧零售的人在中后端是各环节的批发人员,在前端是柜员或营业员。而新零售的人在今天范围更广,是全民。有报告指出,新零售的六类主力人群为买手、达人、创客、极客、匠师、网红。

新产品、新制造、新零售、新服务——“疫”中寻机,数字化借势新风口打入“商业帝国”


“新零售的货是物联的、无限的。”既然所有人可以卖货,所有货也可以被买。卜安洵解释,就“无限的”这一特征来看,货可以是现货、二手市场转卖货,也可以私人订制未来的货品。而新零售的场景发展至今也有三代:以淘宝、天猫、京东等为代表的第一代;以天猫小店、苏宁小店等线上线下联动的第二代;以在线下建模采集消费者需求,传输数据到后台即时制造为主特征的第三代。“由于目前采集数据的设备还不成熟,尚存在各类问题,第三代就是相关企业未来市场布局的一大机遇。”卜安洵如是说。

共享服务助力企业跑上新赛道

在卜安洵看来,很多服务型企业都拥有自己的设计力量、安装团队和售后维修队伍,而“自己的”这三个字就暴露了企业成本高、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等问题。新服务就需要企业从“专配服务”转为“共享服务”。那么,企业服务如何导入共享模式?

新产品、新制造、新零售、新服务——“疫”中寻机,数字化借势新风口打入“商业帝国”


不难发现,其实当下市场已经出现了共享服务模式。以家政行业为例,比如云家政推出的城市合伙人招募计划,天猫家装提供的“喵师傅”上门服务等,这种发现需求,将数据转为订单,即时派单,上门提供服务并记录,在平台进行结算支付、反馈评价的模式都是共享服务的业务模型。

卜安洵特别提醒,企业要注意共享服务的新门槛:安全解决方案。不管是网约车、家政还是上门维修安装服务,都要将安全变成强需求,可以借助各种开放型平台,共同保障安全。例如,滴滴打车不仅设置了紧急联系人、电话全程录音等安全功能,还可以通过导航的嵌入算法,对偏离导航路线的网约车发出预警。

处在大变革进程中,数字化的底层技术各方面都在改变。对企业来说,别无选择,就是把握机会。而每次市场变革,企业只有3次机会。“第一次数字化的5%机会和第二次数字化的15%机会,如果都没有及时把握住,那么,今天的第三次机会还是能在未来的市场生存赛中助企业一臂之力。”卜安洵说。

江苏经济报记者 刘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