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稿酬:竭力接濟家鄉親友

毛澤東的稿酬:竭力接濟家鄉親友

誰都走不出自己的故鄉,以天下為己任的毛澤東也不例外。新中國成立後,他向家鄉頻繁支出的稿酬賬也證實這一點,就是當上了國家最高領導人,他心中對故鄉韶山依舊念念不忘,對家鄉父老鄉親的吃飯問題依舊念念不忘。

估計是延安時期的稿酬已分享天下,又沒有新的稿酬進賬,新中國成立後的前兩年毛澤東還是囊中羞澀、愛莫能助,這從他給家鄉親友的信中可以窺見一斑,也感受得到他在接濟親友方面的竭盡全力。例如1950年5月15日寫給毛宇居的信中尚有“鄒普勳(亨二)如十分困難,病情又重時,如兄手中寬裕時,請酌為接濟若干,容後由弟歸還”的窘境,此時應該是實在掏不出錢來接濟他少年的私塾同學和鄰居鄒普勳(其父鄒春培是毛澤東私塾老師),只得請堂兄墊付。再如1951年12月11日《致毛澤連、毛遠悌》的信中仍有“澤連家境困難,待將來再設法略作幫助,目前不要靠望”之言,對親友愛莫能助的無力躍然於字裡行間。

但從《毛澤東選集》陸續出版發行後,毛澤東用稿酬接濟家鄉親友就成了“家常便飯”,尤其是1952年之後,很多文獻都記載了他的這些頻繁支出,這也是稿酬所奠定的經濟基礎決定的。“濟親,但不以公濟私”是毛澤東資助、接濟親友的一個重要原則,這些原則體現在他接濟親友的書信中,也體現在他用“私產”稿酬接濟親友的行為上。筆者從《毛澤東書信選集》一書中統計出9筆接濟親友的稿酬支出,列表如下:

收信人寫信時間接濟金額備註毛宇居1952年10月2日300萬(舊幣):一百萬元為六嬸葬費,二百萬元為澤連治病之費。信後特別註明:這些錢均是我自己的稿費,請告他們節用。易南屏1952年12月21日300萬(舊幣)易南屏是毛澤東在湖南全省高等中學讀書時的同學。田家英1954年3月2日1200萬(舊幣)楊家全年補助費。中共湘鄉縣委1955年5月17日最近又寄了一點錢給他(譚世瑛)譚世瑛是毛澤東湘鄉東山學校同學。曹雲芳1956年8月11日300元曹雲芳是羅哲烈士之妻。楊開英1956年12月16日寄上一點錢以供醫藥之用楊開英是楊開慧的堂妹。孫燕1957年6月8日300元孫燕是陳玉英的女兒。楊開英1960年4月25日200元楊老太太九十壽辰的賀禮。楊開智1962年11月15日500元楊老太太逝世悼儀。

這只是一本書上統計出的結果,對心繫百姓又樂善好施的毛澤東來說,也許是掛一漏萬,這“漏”下去的,在其他文獻中也能看到諸多。

比如陳新徵在《毛澤東家書中的親情世界》一文就記載:“郭梓材曾同毛澤東私塾同學,又同在湖南新軍中當過兵,大革命時期參加過農民運動。建國後他因其所在的企業經營不好,生活陷入困境,寫信給毛澤東要求到北京工作。毛澤東在給他的回信中勸導他,工作‘還以就當地熟悉吾兄情況的友人籌謀解決,較為適宜’,同時寄款‘為補日用之費’。從1950年到1962年,毛澤東先後給他6次寄款,共計1 700元。”

比如蘇峰、熊根琪在《毛澤東三十一年還舊國》一書“毛澤東與譚戒甫的交往簡介”中,也記載了毛澤東對他第一師範學校求學時英文老師譚戒甫的資助:“1957年9月,毛澤東邀請1953年高校院系調整後在武漢大學任教的譚戒甫到北京參加國慶觀禮,並請他到中南海家中做客,共進便餐,還送給譚戒甫300元人民幣。”

在一些零散的文獻上還能看到:1955年,毛愛桂和姐姐毛春秀去北京看望了毛澤東,毛澤東分別送給他們姐弟300元錢接濟其生活;毛澤東還親筆寫信給毛秉琴(陳昌烈士的夫人),給她匯去300元,以讓她作為生活補助;毛澤東的數學老師王立庵的後人王心支說:“1960年底,我母親又收到毛主席囑秘書寄來的1 000元,並說明‘作為贈送,不要還的’。此時正值國家三年困難時期,我又因營養不良而患病,毛主席的親切關懷,可謂雪中送炭,解了我家的燃眉之急。”這些接濟實例又是不勝枚舉,也讓毛澤東的稿酬賬,真正成為濟親濟友濟天下的賬戶。

沈棟年曾在中共中央書記處政治秘書室工作,他回憶說:“毛主席對親友的接濟,一次少則一百元,多則上千元,都是從他的稿費中支付的。這些事都是由我經辦的。我按照毛主席的指示,請田家英簽字,到為毛主席保管稿費的特別會計室領取現金,然後由我直接送去或通過郵局匯寄。”

馬武義在《毛主席生活散憶》一文回憶:湖南韶山老鄉、親戚朋友找他治病或解決困難,他都給予接濟。主席的一位堂兄(筆者:應為堂弟)來京治眼病,安排在前門一個旅店一住就是兩個多月,眼病治好了,所有食宿、醫療費用都由主席支付。臨走時,主席要我們衛士去看看他,問還有什麼要求,我們回來告知,他想要個皮箱,主席問:“他沒要官嗎?”我們說:“他沒要官。”“那好,沒要官就好,給他買個皮箱吧。”

親友要接濟,但不能動用公權,是毛澤東恪守的一個重要原則。所以,作為“私產”的稿酬就成了他接濟親友唯一源泉。作為韶山的兒子,毛澤東曾對著鄉親說過:“我不能光為你們解決困難,我要為全國人民解決困難啊……”

參考文獻:

[1]毛澤東書信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重印),1984:1.

[2] 陳新徵.毛澤東家書中的親情世界【DB】.北京: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3]蘇峰、熊根琪.毛澤東三十一年還舊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5.

[4]李敏、高風、葉利亞主編.真實的毛澤東【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4.


網編:侯潔英

監製:方丹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