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019年虽然已经过去了快1个月了,但这个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命名势必会给2019年画上一个重重的标记,2003年北京“非典”给医务人员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如果把当年抗击“非典”比作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么相信这一次我们仍然可以战胜它!当然虽说“从战略上要藐视敌人”,但在实际行动中还是应该采取“从战术上要重视敌人”的做法,可不能再“重蹈覆辙”和“损兵折将”了。

关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003年北京“非典”留下了太多教训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基于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特点的认识,报国务院批准同意,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各级人民政府、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其他政府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可以依法采取病人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等系列防控措施,共同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传播。

关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传染病防治依然重要

一、如何预防被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出门一定要口罩:可选择一次性医用口罩,或者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95%的口罩(如N95、KN95等);

少去人群密集地和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特别是老人、儿童、孕妇等免疫力较低的人;

保持手卫生:勤洗手,在餐前便后、外出回家、手脏后等情况都要记得洗手,注意使用流动水、选用肥皂或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六步洗手法;

保持良好饮食习惯: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

其他防护:避免与呼吸道感染患者密切接触,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与养殖或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不食野味,避免生食肉蛋类食物等。

关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出行注意戴口罩

二、如何通过症状早期识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通常患者会出现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如憋气、胸闷等,如果近期去过武汉或与去过武汉的人员接触过,建议及时前往医院的呼吸内科、急诊科或发热门诊就诊,进行病毒检测和治疗。

如果近期去过武汉,可在回家后2周内注意关注自身身体状态,如果接到疾控部门通知,需要接受居家医学观察,这种情况只是说明你可能接触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但并不一定被感染,所以不必恐惧和惊慌失措(正好可在家休息),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不太明确,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潜伏期可能达到14天,建议有接触史和疑似症状的隔离期在14天。

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早期临床症状,就需要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和诊治。

关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干咳、发热、呼吸困难是主要症状

最新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存在人传人的现象,因此在医院就诊时应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由于此次为新发疾病,需要一段时间才可能研发出新疫苗,因此目前的防控主要是预防和隔离为主,而目前没有有效证据证明任何药品能有效预防新型肺炎,所以平时加强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