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我們努力學著去陪伴、接納、同行

“爸,我想你了。”

這是公公去世三天後,Mr.火塘給公公微信上發的文字。(妮子無意間看到)

不知道遙遠天國的公公是否收到了?

沒忍住,情緒崩潰,哭聲崩塌。

女人可以哭,放聲大哭,男人往往流淚了自己都沒有察覺,那是心在哭吧。

當年齡漸長,直面無常,直面生老病死,直面陪伴我們長大的人卻在我們長大後離開,已成了成年人世界的標配。

這是第一次直面親人的離去(爺爺奶奶姥爺去世,年紀尚小,根本不懂得;姥姥去世,因在外工作,匆匆回家參加了最後的出殯儀式,也談不上直面親人的死亡),從120的搶救到喪事的準備,守夜、出殯……這一切過程中,倉皇失措、哀傷悲痛、遺憾後悔……五味雜陳之後,無盡想念。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我們努力學著去陪伴、接納、同行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懂得人生本就是向死而生,但我們真的不擅長告別,哪怕姥姥去世多年了,只要一提起,媽媽還是會淚流滿面。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懂得人生本就是向死而生,但我們真的不擅長道別,每年清明節,我們都會回來和親人和兄弟和姐妹聊上心裡的一段,告訴他最近生活的如意不如意,各自珍重。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懂得人生本就是向死而生,但我們真的不擅長說再見,Mr.火塘告訴我,“總覺得爸在院子裡叫著旭旭”。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告別,道別,再見之外,我們能做的還有努力學著陪伴,學著接納,學著同行每個人的必經之路。

悲涼之上,總有自修自證的溫暖。


公公的病情查出來已經是食道癌晚期,從發現住院到離開,差5天的一個月。

或許早在年前公公已經知道自己的病情,這兩年我們一直在外工作,對於家人疏於照顧,公公為了不讓我們擔心,或者怕花錢,就像《我不是藥神》裡說的,大部分中國人正面臨的困境:有錢活,沒錢死,所以一直隱瞞了病情。

也是冥冥中安排吧,我和Mr.火塘今年過年後決定留在了老家,給了我們機會陪伴老人走完最後的日子。

記得帶公公去醫院的那天早晨,七點多,老頭像個正常人一樣很認真的在打掃街道辦的院子,或許他也是為了站好最後一班崗。

公公一路上說,“我沒事,這份工作挺好的,我回頭還得繼續好好幹,前半輩子沒好好掙錢,你們結婚什麼也沒給你們,現在我得給你們多攢點錢。”老人的心,做兒女的永遠無法體會。

《天道》裡丁元英關於養老防老有一段很好的論述,“如果說養兒就是為了防老,那就別提母愛有多偉大了,你養來養去還是為了自己,那是交換。……如果照顧父母,是以接受遺產為前提的話,那沒遺產的父母就該扔牆頭上了?講責任本身就已經錯了,說孝順再加個美德更錯了,那應該是血緣關係的本來,本該如此。”

多少代中國人因“養兒防老”讓本該純粹的親情變得複雜,變得卑微,變得擰巴,也願公公在另一個世界不用再想那麼複雜了,本該如此,要知道年輕時多努力,是為了有個體面的老年。


最終病情確診後,醫生已經不建議手術,公公已經瘦的皮包骨頭(靠流食和藥物維持),身體多項檢查帶來的疼痛讓公公有一次崩潰,“我能不做檢查了嗎”(麻藥過勁,疼痛依然存在,睡覺和貓覺一樣,總是不時被疼醒),家人心疼可又不能放棄任何一線機會。

就診期間,公公總不時說,“等我出院了,我要去……,我要幹……”

到後來掉了三十多斤肉,不足百斤,Mr.火塘實在不忍公公接受化療、電療的痛苦,偷偷哭,深夜坐在沙發上傻傻的抽菸,一根接著一根……和婆婆商量後,決定趁公公還活著,陪著他做些他想做的事,徵求公公意見回家養病還是治療,公公想都沒想,“走,出院,我們回家。”可能公公也預感自己的病情了,別讓自己走的遺憾,也心疼兒子,活著到死都心疼兒子。

我們永遠不要低估老人的心理,他們經歷過漫長的人生歲月,其實內心堅強而有力量面對死亡,興許他們都怕,但是有誰因為怕而躲過去了呢?

為了不讓老人有過多遺憾,老人喜歡的東西我們滿足需求買,想出去看看我們一家人陪著他出遊,一家人在一起,他開心就好。

八月十五這天,公公上午精神頭還不錯,給我們炸了肉丸子、酥肉,準備中午做燴菜。

一家人團團圓圓吃了午飯,帶著婆婆公公來了公公想去的地方。公公平時和我們聊天少,今天話倒多了,一會說“爸知道你們孝順,心裡很開心”,一會又交代Mr.火塘“給爸找個清靜的墳地,爸喜歡安靜”,準備回家路上還很釋懷的說了一句,“人都有一死,爸現在不怕死了。”

自從公公生病後,我們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但一直都避諱談論“死”,今天公公意外的從容,我們倒顯得侷促了。

晚上吃過飯,看著公公睡著了,我們輕輕離開回了自己的住處,準備第二天一早帶他去九龍山。第二天凌晨,公公在120搶救無效後,離開了我們。

臨別最後一眼,老人啥話也沒留,應該想說的都說完了,也想到在最後的時刻,他應該是恐懼孤獨的,掙扎後一個人去了遠方。我們目送著,凝噎無語。

龍應臺在《目送》中寫到: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從來都是父母目送我們遠遊,今天我們鼓起勇氣目送生命的逝去,逝去的人能接受,活著的人也要努力接受。


關於死亡,永遠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沒有幾個人能做到當生則生,當死則死,來去自如,更沒有幾個人真正能接受這樣的離別,但不是因為不能接受就能躲過去。

縱使是佛陀,也會死,“接受死亡可以帶來真正的覺醒和生命觀的改變。

”(《西藏生死書》)

我們認識了無常,接納了生命的脆弱,更能認真對待生命,主動了解生命深層的意義,珍惜當下,以慈悲心對待一切眾生。

感謝冥冥中那個安排,我們陪伴了公公最後的日子,儘管短暫,但這是老人心裡最大的祈求,兒女在身邊,比什麼都重要。儘管成年人的世界光活著就不易,儘量別失去更珍貴的東西吧,別等到我們叫爸媽的時候,斯人已去,子欲養而親不在。

物外常年客,人間一片雲,最珍貴的生活不過是和親人好好吃頓飯,聊聊天。


看過一篇文章,其中筆者有項調查:

“當我問起有多少人會告訴老人病情,只有不到 1/3 的人舉手;而當我問到,有多少人希望知道自己病情的時候,幾乎是百分之百的人舉手。”

臨終關懷,也一直是親人很難做到的一件事,在知道無救的情況下,依然用盡全力挽救,孝心可撼天地,但是又有多少病人在最後被痛苦折磨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與其如此,為什麼不能照顧病人的感受,一起完成他們的遺願,少一些遺憾留世上,多一些美好在天堂,少一分痛在人間,多一分暖在天國。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我們努力學著去陪伴、接納、同行

“爸,您想去的九龍山我們代您去。”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告別,道別,再見之外,我們能做的還有努力學著陪伴,學著接納,學著同行每個人的必經之路。

悲涼之上,總有自修自證的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