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恩貝:心有大愛 行有所往的“醫藥人”

康恩貝:心有大愛行有所往的“醫藥人”

陳瀟奕

櫛風沐雨,歷經半個世紀的蝶變,康恩貝,一家起自於蘭溪雲山腳下的小藥廠,騰挪躬耕於錢塘江畔,又從這裡出發,行遍大江南北,並已走出國門。從街道小廠到全國民營企業500強、全國中藥行業十強、浙江省最大的中藥企業之一,一路行來,康恩貝可以說是我們這個國家發展壯大的親歷者、見證者,也是我們這個時代變化前進的參與者、獲益者。

康恩貝人的履責之舉,一直和公司的發展同步,踐行社會責任的脈絡,在公司幾十年的歷程中清晰可辨。1991年華東地區特大水災、1998年松花江和長江流域洪災、2003年SARS、2008年汶川地震……每一次重大災難和突發事件面前,都有康恩貝人第一時間馳援的身影。

為了讓善行能受益到更多人,2007年12月28日,浙江省康恩貝慈善救助基金會正式成立,是浙江蘭溪市首家由企業設立的非公募慈善機構,也是省內較早一批由民營企業設立的慈善基金會。以此為平臺,康恩貝人用大愛和責任,點亮了溫暖人心的光束,這束光,也始終照亮著康恩貝前行的方向。截至2019年,浙江省康恩貝慈善救助基金會共向社會捐贈近1.8億元,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部門的肯定,被浙江省民政廳授予五A中國社會組織評估等級。康恩貝集團也因其多年來、多維度地承擔社會責任,被授予“中華慈善獎”“社會責任優秀企業”“浙江慈善獎”“浙江省紅十字博愛功勳獎”金獎及“中國工業行業履行社會責任五星級企業”等獎項。

正如康恩貝集團董事長鬍季強所強調的,企業存在的意義,是要讓民眾的生活、讓這個社會更美好。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從這次為抗疫而戰,到數十年如一日對履責的堅守,康恩貝人用行動為他們的這份情懷作了最生動的註腳。

“馳援前線,同心抗疫”

――赤子之心在抗疫戰鬥中閃光

新年伊始,一場發於武漢,而後又蔓延全國的新冠肺炎疫情牽動了每一個人的心。疫情之下,沒有誰是局外人。

看到疫情發生的新聞後,原本計劃春節期間和家人出國度假的胡季強,立刻取消行程,在第一時間成立了疫情應對處置領導小組,研究和部署應急工作,為抗擊疫情作出康恩貝應有的貢獻。

1月24日,大年三十下午,康恩貝集團向浙江省紅十字會捐贈價值1000萬元的金笛牌複方魚腥草合劑,馳援湖北、貴州、浙江等地,為抗疫助力。進入冬季以來,市場上對金笛的市場需求量激增,疫情期間又被四川部分區域列為疫情防控應急物資,產品供應吃緊,庫存告急。為了保證產品的捐送和供應,生產廠家康恩貝中藥公司員工放棄了春節休假,加班加點生產。人手不夠,管理人員到車間頂崗,運輸困難,想方設法協調,目的只有一個:確保供應,早日把產品送進抗疫一線。

當看到省內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和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夜以繼日奮戰,身體極度透支時,1月29日,康恩貝集團再次出手,聯合旗下的浙江省康恩貝慈善救助基金會、濟公緣藥業,共同向浙江省紅十字會捐贈價值1100餘萬元的濟公緣牌鐵皮楓鬥晶等系列產品,定向捐贈給省內定點治療醫院的醫護人員和各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為他們的健康加油。非常時期,為了保證產品能第一時間捐送到位,濟公緣藥業開足馬力備貨,又自己調派車輛和員工,一個點一個點運送,沒有搬運工,公司高管上陣搬貨。浙一醫院、舟山市紅十字會等發來的一封封感謝信,定格著康恩貝人的擔當。

隨著疫情的蔓延,有關醫用防控物資消耗巨大,75%消毒酒精成了緊缺物資之一,多地有關部門及醫院緊急向社會發出捐贈倡議。得知這一情況後,胡季強馬上要求下屬各生產企業調用庫存的本用作藥品生產使用的藥用酒精,做好生產線調整,加班配製各種包裝規格的75%消毒酒精,捐贈給當地有關醫療機構。許多員工主動請纓,放棄節假日休息,加班加點進行生產和物流配送。康恩貝在浙江、江西、雲南、貴州、內蒙古等地的子公司向當地醫療機構和有關部門捐贈的醫用酒精已達50多噸。隨酒精一起送達的,還有康恩貝人想方設法,發動了合作伙伴、員工等多方面資源緊急採購到的口罩、護目鏡等緊缺醫療物資。

1月31日,浙江省康恩貝慈善救助基金會聯合康恩貝集團黨委、工會,在員工中發起了捐款倡議。短短5天,就籌集到了200萬元善款,專門用以採購口罩、防護服、隔離衣等緊缺醫療物資及相關藥品。胡季強董事長衝鋒在前,多方聯繫,牽線搭橋,委託塞爾維亞客戶幫忙在當地採購,共採購到約114萬餘隻口罩和4600套防護服。

2月13日,用這筆善款從海外及國內多個渠道採購到的首批3000套醫用防護衣、1000件隔離衣等緊缺物資,連同康恩貝捐贈的5000瓶金康速力牌乙酰半胱氨酸泡騰片,已在第一時間發運並送達溫州。另,還有1600套醫用防護服、1000件隔離衣和2000瓶乙酰半胱氨酸泡騰片已經發到湖北孝感。此前,康恩貝集團已捐贈孝感價值100萬元金笛牌複方魚腥草合劑。

國有難,召必應。當國家和社會遭遇災難之時,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家和一個負責任的企業,一定會從萬千的愛心大軍中凸現出來。在瞭解的人看來,這是康恩貝人必定會有的擔當,因為,讓民眾健康有方幸福有道,這不僅是康恩貝人的使命所繫,也已經深深地鐫刻在企業的文化基因裡。

“上善若水,舉業德先”

――與時代、與社會同呼吸共命運

如果說創造財富考驗的是一家企業的能力,那麼,如何善用它,考驗的是企業的格局。回顧康恩貝這些年的公益足跡,企業的發展觀與價值觀躍然而出,它的格局也清晰呈現。隨著企業慈善版圖的擴大,浙江省康恩貝慈善救助基金會的職責也被重新定義,服務內容從最初的為蘭溪當地貧困人群提供醫療救助,擴展為系統性、持續性地開展帶有康恩貝特色的慈善項目;援助範圍從小縣城跨越到省城直至全國多個省市;捐款對象從病患到受災群眾、殘疾人大學生等不一而足;涉及環境保護、教育、突發性災害、特定病種防治等多個領域。

大愛無疆,情繫災區。

2011年和2017年,浙江蘭溪遭遇了兩次洪災。為了幫助受災群眾早日走出困境,重建家園,康恩貝兩次共籌得善款737萬元捐贈給蘭溪市紅十字會。在國家遇到重大災情時,康恩貝人也第一時間伸出援手支援災區。2008年,向汶川地震災區捐贈藥品及現金價值4100萬元;2010年,向青海玉樹地震災區捐贈藥品及現金450萬元;2013年,向四川雅安地震災區捐贈藥品及物資210萬元。

扶貧幫困,樂善好施。

浙江省康恩貝慈善救助基金會成立以來,從未間斷過對蘭溪困難人群的醫療救助,累計捐贈金額近1300萬元,直接受益者近3萬人次,已成為當地開展慈善工作的典範。在向外伸出援手的同時,胡季強也始終把對員工的關愛放在心頭。2017年,他個人出資1000萬元,在基金會中專設康恩貝員工困難救助基金,幫助那些因家人或自身疾病而陷入困境的員工。截至2019年底,該基金救助員工近120人,發放救助金總額逾200萬元。

捐資助學,勵志成才。

自2001年起,康恩貝對浙江省殘疾人大學生“自強獎學金”給予專項資助。目前,“康恩貝自強獎學金”已累計發放近600萬元,惠及殘疾人大學生近4000人,為他們順利完成學業創造了條件。2012年12月25日,胡季強董事長還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1000萬元人民幣,以支持浙江大學藥學院學科發展、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各項事業。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要讓企業的做大和責任的放大相得益彰,需要專業、敬業、精業。浙江省康恩貝慈善救助基金會成立13年,堅持公開、透明、公正的原則,在積極開展慈善捐贈的同時,嚴格做到按規章辦事,努力精簡各項管理費用和日常開支,讓扶貧濟困和回報社會的善款使用效應最大化。

“讓客戶健康有方,讓員工幸福有道”,康恩貝人的情懷,從來不曾移變。未來,康恩貝將一如既往地把企業的初心、使命,與國家的發展、人民的福祉緊密相連,讓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成為康恩貝人最厚重的底色。

心若有大愛,行必有所往。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