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唯一沒和我國建交的國家,至今仍用清朝龍旗,曾是中國藩屬國

亞洲唯一沒和我國建交的國家,至今仍用清朝龍旗,曾是中國藩屬國

截止到目前,中國已經和世界上絕大部分的國家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外交關係,不過亞洲有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國家至今還未曾和我國建交,值得一提的是,它和我國的關係並不淺。作為我國的鄰國,也曾經是屬於我們的藩屬,這就是接下來所要說的不丹。至於沒有建交的原因,這還得從不丹的歷史說起。


亞洲唯一沒和我國建交的國家,至今仍用清朝龍旗,曾是中國藩屬國

在過去的歷史上,從8世紀開始不丹就已經有人居住,大部分的居民為牧民,歸屬吐蕃的一個部落控制,一直到元朝統一西藏以後,這裡便設置宣政院直轄,後來的明朝也在這裡設置了政府機構進行統治,1406年,明朝冊封不丹五世第悉札巴堅贊為闡化王。

到了17世紀,由於明朝陷入了後金和關內農民軍的雙方危機當中,因此無力對偏遠地區進行管轄,1616年,當地土人阿旺建立了政權宣告不丹的脫離,阿旺建立的王朝奠定了如今不丹的領土,民族和宗教的基礎。


亞洲唯一沒和我國建交的國家,至今仍用清朝龍旗,曾是中國藩屬國

此後,不丹王國就經常陷入了西藏甘丹頗章政權的戰爭,在1730年不丹爆發內亂後,清政府派遣西藏地方官員調停內亂,1736年不丹第十任第巴(國王)米旁旺布接受中國清朝政府冊封“額爾德尼第巴”名號。重新成為了中國的藩屬國。

不過好景不長,在1772年,不丹再次遭到了英國入侵,並且被強迫簽訂了《辛楚拉條約》,割讓了2000平方公里土地,但是到如今,不丹仍用清朝時期的龍旗。

亞洲唯一沒和我國建交的國家,至今仍用清朝龍旗,曾是中國藩屬國

近代,不丹逐漸被英國勢力所掌控,而清朝同樣是火燒眉毛,自顧不暇,自然管不了這個西南邊陲的政權,在1910年,英國同不丹簽署了《普那卡條約》,正式規定不丹的外交關係需要受到英國“指導”。而到了1949年,不丹和印度先後相繼獨立,不丹由於地處偏遠,比較貧困和落後,依賴大國的進口和援助,因此又和印度簽署下了《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這一份條約同樣規定了不丹的對外關係受到印度指導。

亞洲唯一沒和我國建交的國家,至今仍用清朝龍旗,曾是中國藩屬國

因此當時的不丹,除了印度之外,沒有和任何一個國家正式建交,那麼自然也就包括了中國。在1907年建立的不丹王國,傳承到如今已經是第四代國王,在對外政策上,不丹也成為了不結盟運動的一員,並且在1971年加入了聯合國。

可能不丹也認為和印度的條約太過於限制自己的前景,因此從1979年開始起,不丹一直要求修改《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在2007年,不丹國王凱薩爾·旺楚克對印度進行正式訪問,雙方簽署經過修訂的《友好條約》。3月,條約生效。


亞洲唯一沒和我國建交的國家,至今仍用清朝龍旗,曾是中國藩屬國

印度和不丹彼此之間開放邊界,自由通商,印度也是不丹最大的貿易伙伴,援助國和債權國,在1985年之後,不丹在印度的支持下,先後和荷蘭、丹麥、瑞典,日本等過埃及建立了外交關係。雖然不丹致力於發展經濟和民生,但是地理條件還是限制了他們發展。

不過雖然不丹是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卻也是世界上幸福度指數最高的國家之一,在2006年發佈的“全球快樂國度排行榜”當中,不丹屬於全球第七,位列亞洲第一,這或許和他們樂觀豁達的佛教文化離不開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