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二战的主要参战国,为何日本战后没有严重的性别比例失调?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先后共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其中死亡人口数在7000万以上,给当时世界各国都带来了深刻的灾难,也严重影响了世界各国人口的性别比例。

同样是二战的主要参战国,为何日本战后没有严重的性别比例失调?

损失最大的是二战中主要两个受害的大国,苏联损失最为惨重,人口损失达2660万人,而其次就是亚洲战场的主要受害国中国,人口损失达到了1800万。按照人口占比来说,苏联的人口损失要比中国严重的多。

二战爆发前,苏联的总人口约1.6亿,人口损失占比高达22%,五分之一的人口被打没了,这还不算因伤致残的人口数。而在战争中死亡的大量男性,使得苏联的男女比例达到了1:2.7,使苏联不得不面临严重的性别失调。

同样是二战的主要参战国,为何日本战后没有严重的性别比例失调?

这一战争后遗症,直到今天也没有完全恢复,女多男少现在依旧是许多东欧国家的特征之一。不过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后,东欧的男女性别比例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虽然仍是女多男少的局面,但男女比例已经降到了1:1.2。

而作为战争发起国之一的日本,在中国战场上杀害了多达1800万的人口,使得中国军民伤亡总人数在3500万人以上。作为刽子手,日本的人口损失却没有多严重,在二战期间日本只损失了约252万人,只占其人口总数的3.5%,可以说损失微乎其微。

同样是二战的主要参战国,为何日本战后没有严重的性别比例失调?

但战死的一百多万日本青壮年男性,对日本的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不过随着二战的结束,作为战败国的日本,不允许军队的存在,数百万日本青壮年男性解甲归田,返回家乡。

而日本政府为了尽快恢复人口数量,为未来的发展积累人口福利,开始大力宣传扶持生育,并为此出台了多种措施。比如将日本女性的法定结婚年龄降低到只有十三岁,甚至在一些地区,还规定每个家庭至少要生五个孩子。

同样是二战的主要参战国,为何日本战后没有严重的性别比例失调?

通过政府的支持与鼓励,在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开始,到1949结束这四年间,日本迎来了第一个生育高潮。日本年平均新增人口260~270万,人口总数由1945年的7215万人增长到1949年的8177万人。

除了降低法定结婚年龄以外,日本还施行了各种政策来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其中就有人们常常提到的为美国驻军提供的“慰安”政策。高达四十多万的驻日美军,需要庞大的日本女性服务。虽然这些美国人绝大多数不会留在日本,但依旧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日本人口比例失衡的问题。

同样是二战的主要参战国,为何日本战后没有严重的性别比例失调?

这些由日本政府协调组织的“慰安”组织,不仅仅解决了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还通过这些美国士兵带动美军驻地周边经济的发展,为日本战后经济复苏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而且日本战后人均身高迅速增加,也许也和这一时期的“基因改良”有关系吧。

而随着日本战犯战俘被陆续遣返回国,这些青壮年男性又为日本男女性别平衡注入了新鲜的力量。并且在这一时期,为了保证国内生产力,日本还从东南亚引进了大量的青年劳工,也缓解了日本性别失调的压力。所以在战后,日本基本上没有太过严峻的人口性别失衡的问题 。

同样是二战的主要参战国,为何日本战后没有严重的性别比例失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