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鑑別】如何鑑別真偽人蔘、紅參、高麗蔘?


【專業鑑別】如何鑑別真偽人參、紅參、高麗參?

【品名】人參

【來源】為五加科植物人參Panax ginseng C.A.Mey.的乾燥根及根莖。栽培的又稱“園參”;播種在山林野生狀態下自然生長的又稱“林下參”,習稱“籽海”。

【正品圖】

【專業鑑別】如何鑑別真偽人參、紅參、高麗參?


圖一 生曬參藥材圖

【主要鑑別點】

1.生曬參 主根呈紡錘形或圓柱形。表面灰黃色,質較硬,斷面淡黃白色,顯粉性。香氣特異,味微苦、甘。

【專業鑑別】如何鑑別真偽人參、紅參、高麗參?

圖2 人參(生曬)鑑別點

① 根莖(蘆頭),多拘攣而彎曲;

② 凹窩狀莖痕(蘆碗);

③ 上部或全體有疏淺斷續的粗橫紋及明顯的縱皺;

④ 下部有支根2~3條,並著生多數細長的鬚根,鬚根上常有不明顯的細小疣狀突出

2.切片

【專業鑑別】如何鑑別真偽人參、紅參、高麗參?

圖3 人參切片

① 形成層環紋棕黃色;② 皮部有黃棕色的點狀樹脂道及放射狀裂隙

3.野山參

【專業鑑別】如何鑑別真偽人參、紅參、高麗參?

圖4 野山參

① 蘆頭細長,蘆質乾癟堅實,呈扭曲狀,蘆碗四面密集,習稱“雁脖蘆”或“馬牙蘆”;

② 主根大多粗短,支根兩條,呈八字形分開,上粗下細;

③ 螺旋狀環紋細密而深;

④ 鬚根稀疏而細長,為參體的2~3倍,鬚根上有明顯的疣狀疙瘩突起,習稱“珍珠點”

【偽品主要鑑別點】

1. 用栽培人參拼接偽充野山參

2. 桔梗科沙參屬植物的根

【名品】紅參

【來源】為五加科植物人參Panax ginseng C. A. Mey 的栽培品經蒸制後的乾燥根及根莖。

【正品圖】

【專業鑑別】如何鑑別真偽人參、紅參、高麗參?

圖1 紅參藥材圖

【主要鑑別點】

1.外觀性狀 主根呈紡錘形、圓柱形或扁方柱形。表面半透明,紅棕色,偶有不透明的暗黃褐色斑塊,具縱溝、皺紋及細根痕。根莖(蘆頭)有的帶有1~2條完整或折斷的不定根(艼)。質硬而脆,斷面平坦,角質樣。氣微香而特異,味甘、微苦。

【專業鑑別】如何鑑別真偽人參、紅參、高麗參?

圖2 紅參鑑別點

① 莖痕(蘆碗)凹窩狀;

② 參體上部有時具斷續的不明顯環紋;

③ 參體下部有2~3條扭曲交叉的支根

2.市面上常見經過壓制的紅參

【專業鑑別】如何鑑別真偽人參、紅參、高麗參?

圖3 紅參(已壓制)藥材圖

3.切面特徵

【專業鑑別】如何鑑別真偽人參、紅參、高麗參?

圖4 紅參飲片圖

① 切面角質樣

【偽品主要鑑別點】

1.摻糖紅參 市場上有通過外加的糖增加紅參重量的情況需要注意。摻糖增重的紅參質地較軟,握久會發粘,味甜。

【專業鑑別】如何鑑別真偽人參、紅參、高麗參?

圖5 摻糖紅參性狀圖(由河北省藥品檢驗研究院提供)

【專業鑑別】如何鑑別真偽人參、紅參、高麗參?

圖6 摻糖紅參切片(由河北省藥品檢驗研究院提供)

2.紅參與高麗參 紅參經壓制加工後易與進口高麗參混淆,要注意區別。詳見高麗參項下。

【專業鑑別】如何鑑別真偽人參、紅參、高麗參?

圖7 紅參與高麗參(左圖:紅參;右圖:高麗參)

3.其他混淆品 市場上還曾出現過用商陸、山萵苣、華山參、櫨蘭、野豇豆等的根偽充紅參

【品名】高麗參

【來源】為五加科植物人參Panax ginseng C. A. Mey的6年生栽培品經蒸制後的乾燥根。

【正品圖】

【專業鑑別】如何鑑別真偽人參、紅參、高麗參?

圖1 高麗參藥材圖

【主要鑑別點】

【正品主要鑑別點】:外觀性狀 參體(主根)呈長柱形,多壓成不規則的類方柱形,具縱細皺紋和疏淺溝;表面為紅棕色至深紅色,油潤,根莖(蘆頭)粗大短壯,單蘆或雙蘆,偶見三蘆。體重,質堅實,難折斷,不易吸潮變軟,氣微香而特異,味甘、微苦,嚼之較韌。

【專業鑑別】如何鑑別真偽人參、紅參、高麗參?

圖2 高麗參鑑別點

① 莖痕(蘆碗)凹窩狀,邊緣無纖維狀毛刺;② 參體肩部寬闊,俗稱“寬肩膀”;③ 參體偶見黃色或暗黃色斑塊,俗稱“黃馬褂”;④ 參腿(支根)粗壯,直或扭曲,短於參體或近於參體長

斷面特徵

【專業鑑別】如何鑑別真偽人參、紅參、高麗參?

圖3 高麗參飲片圖

① 斷面角質,半透明,有淺色形成層環

【偽品主要鑑別點】

紅參 為國產紅參經壓制加工的偽充高麗參的乾燥品。性狀與高麗參類似。

鑑別點:① 多為單蘆,蘆碗邊緣有的呈纖維狀;② 參體表面紅棕色,上部土黃色,近上部橫紋明顯;③ 參體肩部為“寬肩膀”或肩部較窄為“溜肩膀”

【專業鑑別】如何鑑別真偽人參、紅參、高麗參?

圖4 國產紅參(左:經壓制;右:未經壓制)

聲明:本文轉自“ 廣東藥檢“,分享僅為傳播中藥基礎知識,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插入廣告與原作者無關,感謝原作者的辛苦付出。若有異議,將做刪除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