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鐵會議”:漢昭帝力推“與民休息”國策,西漢經濟走出困局

導語:在漢昭帝劉弗陵年幼即位時,西漢王朝看似到達了漢武大帝時期的鼎盛時期,但其實帝國背後各種民生問題也慢慢暴露了出來。國強民窮,百姓都希望能過上正常生活,休養生息。而隨後登基的漢昭帝,一改國策,強力支持大司馬霍光,通過召開“鹽鐵會議”,扭轉了局面,開啟了“昭宣中興”。

打服匈奴揚大漢國威:支撐漢武大帝痛擊匈奴的,是百姓勒緊錢袋的支持;

在漢武帝之前,漢王朝父輩們為了國家安定,百姓免遭戰事,再加上國家實力也不允許,所以大多都採取和親政策,並賜予匈奴大批金銀珠寶。漢武大帝親政後,對這種做法深惡痛絕,他認為怏怏華夏大國,豈能受此侮辱,於是他決定討伐匈奴,從邊和親邊被動防禦的國策,變為主動出擊討伐匈奴。

“鹽鐵會議”:漢昭帝力推“與民休息”國策,西漢經濟走出困局

漢武帝-畫像

雖然,漢武帝急於打敗匈奴,但他同時又是是一位有勇有謀的明君,起初,他在初步估算國力尚不允許討伐匈奴時,並未急於出擊,而是暫時隱忍,努力發展國內經濟。他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國家政策的改革,短時間內就將漢朝的綜合國力提升了一大截:

1️⃣人才選拔方面:

漢武帝在國內任人為賢,廣招天下英才。他打破按“貴族等級”傳統官員選拔的制度,只要是有能力的人不管出身如何,都能受到重用,這使得一大批有才之士被吸納進了西漢王朝的權利系統中,為各項改革制度的制定及落實,打下了人才基礎。

2️⃣官員管理方面:

西漢時,很多官員都是世襲制,仗著祖上的功勞大肆貪汙,民間怨聲載道敢怒而不敢言。漢武帝親政後,大刀闊斧地對這些人進行打擊,並開創歷史上最嚴格的的對官員的

“監察制度”(全國共分為13個監察區,每區設一名監察刺史,直接向漢武帝彙報),一旦被發現有貪汙跡象,立馬就被革職查辦。

3️⃣國家經濟方面:

將關係民生國運的“鹽”、“鐵”、“酒”等特殊商品的經營權“收歸國有”,民間禁止私自買賣,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面可以防止不良商人投機倒把,囤積居奇損害百姓利益。另一方面,收歸國有後,極大的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充盈了國庫。

“鹽鐵會議”:漢昭帝力推“與民休息”國策,西漢經濟走出困局

漢武帝時期-鹽鐵酒收歸國營

4️⃣騎兵建設方面;

因為西漢王朝最主要的敵人是匈奴,而這個來自草原的遊牧民族最厲害的莫過於他們的騎兵。為了購買馬匹,漢武帝創立了“馬口錢”這一牲畜課稅。另外,他還規定民間不得私自屠殺馬匹,違者治罪。每年還從國庫中撥鉅款給軍隊,大量購買、飼養優良的戰馬,逐步建立起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另外,張騫出使西域後打通絲綢之路,漢武帝時期也購買了很多西域的優良戰馬

“鹽鐵會議”:漢昭帝力推“與民休息”國策,西漢經濟走出困局

漢武帝時,驍勇善戰的漢軍騎兵

漢武大帝,我國古代歷史上的一代明君,他抗擊匈奴揚大漢國威的事蹟一直流傳至今。但是漢武大帝採取的是針對當時國情特殊政策,用是重症治猛藥的方法。高度中央集權的經濟體制,也極大地限制了民間經濟的發展,尤其是民間的工商業,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正如《漢書》中所記載:

“武帝之末,海內虛耗,戶口減半”

在長期重農抑商的國策下,國庫充盈了,但百姓的錢袋子空了。再加上西漢王朝常年派大軍征戰塞外,開疆擴土,每次都耗費巨大的軍餉,可以說整個西漢王朝的各行各業,都是為了討伐匈奴而運作著,幾乎是舉國之力在支撐。另外,漢武帝晚年的一些錯誤行為,使得全國經濟加速下滑,百姓都已經過著貧苦的生活,這樣的狀態急需得到改變。


武帝去而昭帝即位:全力支持霍光的“與民休息”政策,還富於民;

漢武帝去世後,他的繼任者漢昭帝劉弗陵即位,幸運的是這位皇帝頭腦十分清醒,在治理國家方面他吸取了自己父親的經驗和教訓。當時,漢武大帝臨終之時,看他還年幼,就給他留下了大司馬霍光、御史大夫桑弘羊等輔佐大臣,其中以大司馬霍光為總領政治大權

“鹽鐵會議”:漢昭帝力推“與民休息”國策,西漢經濟走出困局

大司馬-霍光畫像

在漢昭帝親政後,霍光就多次公開上書,表明民間疾苦,到了該重視農業生產、鼓勵工商業,不再主動發動戰爭,到了讓百姓修養生息的時候了。他主張“與民休息”的國策,希望通過一些溫和的改革措施,促進民間經濟的復甦與發展。

但是當時很多大臣還沉浸在戰爭帶來的勝利中,一時間不願意改變漢武帝時期的政策,想繼續堅持漢武帝開疆擴土的戰略方針。其中,同為託孤大臣的御史大夫桑弘羊就是代表人物,他自己本身是一名經濟學家,漢武帝時正是他主導推行了“鹽”、“鐵”、“酒”等收歸國有的經濟政策,也是他主持修建興建豪華氣派的宮殿樓宇。所以,反對漢武帝時期傳下來的經濟政策,就是反對他的功績,他帶頭進行反抗。

就這樣西漢王朝的統治階級出現了三種派系:

1️⃣改革派;

大司馬霍光派為首的改革派

,力推進行經濟改革,主張取消“鹽”、“鐵”、“酒”的國家專營,轉為放開民間經營,鼓勵工商業發展。

2️⃣保守派;

御史大夫桑弘羊為首的保守派,主張繼續沿用漢武帝時期的各項政策,大力發展農業,適當時通過對外戰爭樹立大漢朝的威信,廣修宏偉廟堂。

3️⃣中間派;

這一類官員,本身對於國家政策主張沒有自己的想法,處於觀望中,看哪一方實力較強就支持哪一方。可以說,這樣的中間派,佔到了當時大漢朝統治階級的絕大部分,也是“改革派”和“保守派”都想極力爭取的中間人士。

漢昭帝,年少有為,他十分信任霍光,也認同霍光的“與民休息”改革方針,於是多次公開表態支持霍光的改革政策。後來,眼看雙方實力對等,並沒有哪一方能夠完全戰勝對方,於是漢昭帝找到了御史大夫杜延年。說到杜延年,那在大漢朝廷中是屬於德高望重

(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的重臣之一,他對任何事都能平等對待,是公認的公允之人,對各方勢力派系都交好,在此次國策爭論中剛好屬於“中間派”。

“鹽鐵會議”:漢昭帝力推“與民休息”國策,西漢經濟走出困局

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杜延年

關於杜延年,班固在《漢書》中有過這樣的評價

“延年論議持平,合和朝廷”

於是,在漢昭帝的授意下,由杜延年牽頭,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一場聲勢浩大的“鹽鐵會議”,公開透明的讓兩派人們進行辯論,哪一派辯論贏了,就推行贏了一派主張的國策。


“鹽鐵會議”:籌備、召開與結束,歷史5個月的帝國經濟最高峰會;

1️⃣會議籌備:

杜延年作為總體籌劃及發起人,擬定“鹽鐵會議”的時間,參會人員、討論議題。除了從官員中篩選德高望重的參會人員,他還公開從民間徵集有學識之人參與到此次辯論中來。

2️⃣會議召開:

以霍光為首的“改革派”,以桑弘羊為首的“保守派”,以及兩派都想爭取拉攏的“中間派”,以及各界賢良之士,大漢朝廷一場規模浩大的國策之辯就這樣展開了。多方人士就各自所支持的國策,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漢昭帝對此提供了強大的支持,並毫不掩飾的表示支持大司馬霍光提出的

“與民休息”的政策。

“鹽鐵會議”:漢昭帝力推“與民休息”國策,西漢經濟走出困局

“鹽鐵會議”上激烈辯論的雙方-場景再現

3️⃣會議結束:

“鹽鐵會議”在持續進行了整整七個月後,終於結束了。結果是,在漢昭帝的明確支持下,以霍光為代表的

“改革派”佔了上風,所以“鹽鐵會議”之後,西漢王朝取消了“酒”類的國營專權。但是在“保守派”的堅持下,“鹽”、“鐵”由完全收歸國有,改為部分地區國有經營,部分地區開放民間經營。此次會議的會議內容和結果,還被整理成了一個對話體著作《鹽鐵論》,流傳至今,影響深遠。

“鹽鐵會議”:漢昭帝力推“與民休息”國策,西漢經濟走出困局

現在留存版本之一的《鹽鐵論》

這場浩大的“鹽鐵會議”,雖然名為討論“鹽”、“鐵”、“酒”類的是否堅持國營問題,實際上經過七個月的爭辯,早已上升到了國家未來政策方針的探討。是繼續延續漢武帝的開疆擴土之策?還是進行改革推行“與民休息”的修養之策。


西漢開啟經濟變革:百姓休養生息,還富於民,走上中興之路;

通過“鹽鐵會議”的召開,經過多方的討論,最終“與民休息”的改革派佔了上風,而這正是漢昭帝所願意看到的。西漢王朝經過多年的討伐征戰,積累下來的疾病,已經到了不得不治的地步。會後,漢昭帝立馬就讓大司馬霍光開始著手改革事宜。

1️⃣促進工商業方面:

放開“酒”

國營,放開部分地區的“鹽”、“鐵”國營,這樣極大地促進了民間工商業發展。

“鹽鐵會議”:漢昭帝力推“與民休息”國策,西漢經濟走出困局

改革之後-繁華的西漢街道

2️⃣穩固農業方面:

將公有田地,分給沒有地的貧農進行耕種,並免費提供種子,降低賦稅,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3️⃣外交關係方面:

同周邊國家交好,只被動防禦,不主動出擊攻打他國。降低軍費支出,減少徭役。


總結:

經過“鹽鐵會議”這樣一場聲勢浩大的全國性國策探討會,年少登基的漢昭帝,在大司馬霍光的支持下,強力推行了“與民休息”的國策。至此,西漢這駕大馬車,經短暫倒退及停頓後,再一次整裝向前,駛向了中興之路。

漢昭帝在位雖然僅十三年,但他在有限的執政期內,將西漢王朝朝引向了正確的發展道路,開啟了“昭宣中興”的發展局面。正如他的諡號中的“昭”字,代表著“光明”,他帶領著西漢走出了經濟困局,走向了光明的發展道路。

“鹽鐵會議”:漢昭帝力推“與民休息”國策,西漢經濟走出困局

影視劇中的漢昭帝-劉弗陵

備註:

我是頭條【醉觀滄海】,一個喜歡歷史的工科生,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擊“關注”哦。

本文參考文獻:

1️⃣《二十四史》

2️⃣《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