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手裡有首付也不買房子,是因為他們沒有資產的概念嗎?還是平時沒買過大額商品?

冬天我最帥1


有首付為什麼就一定要買房呢?只要心理上能夠接受,一輩子不買房過得比買房的不知道要輕鬆多少。尤其對於只有一套房的人來說,由於大概率一輩子都不會賣掉房子,所以房子實際上是一種負債。不過在中國房子與戶口、醫療、子女教育、婚姻等諸多因素息息相關,所以才有了有錢一定要買房的觀念。我認為買房這種事情要量力而行,綜合考慮再做決定,如果資金充裕的話是可以考慮的。

最後給大家講一個例子,前段時間有一個朋友來家裡做客,說是自己在某某小區買的房子已經翻了一倍了,賺了很多錢,還想繼續投資,跑來跟我要借20萬再湊個首付。因為這個我還被老婆一陣奚落,原因是當時我們也考慮過買那個小區的房子的,但當時考慮到生活便利的問題我力排眾議選擇了現在的這個小區。現在的小區離地鐵口就200米,每天上班也就15分鐘,小區對面就是全市最好的醫院,各項生活配套設施也很完善,唯一的我覺得算不上缺點的“缺點”是安置小區,而朋友的那個小區地點比較偏,但我也知道未來的發展潛力很大,綜合考慮後還是選擇了現在的小區。順便說一句當時兩個小區價格相差不大,但現在差距倒是拉開了,所以老婆才會有所抱怨。朋友家條件蠻好的,而且按總資產來算的話可能要比我多得多,但現在卻連個首付都湊不出來。而我現在如果想再買套房的話,除了特別高檔的小區,全款應該沒問題。大家覺得誰更輕鬆呢?


小小金融工程師


沒法買,買了生活質量下降……我們家裡人帶2小孩一起5口人(老爸去世了)老大一年補習之類3萬老二讀個幼兒園小小班半年1萬(一年就是2萬)鄉里鄉親趕情怎麼也得6000一年,全年生活費一年最低也得4萬吧,我們是普通人家就我們兩口子有勞動力賺錢,你說我們怎麼敢買房子……今年老媽腰間盤突出都花了2萬多,如果每月在加個67千房貸這日子沒法過了……所以不考慮房子的事,孩子們畢業肯定是外地上班……不如在鄉下鎮上建個幾十萬別墅房老了釣釣魚養養花……


風馳213


我就是拿的出首付也不買房目前,說說我目前不買房的原因!

1-作為80後(接近90後了),過去也曾經為不買房而焦慮( 社會價值關在起作用,覺得買房買車是標配),但是到了三十歲,工作也十年左右,反而更願意追求個人的價值(比如不喜歡長期在一個地方生活和和工作,不喜歡揹負房貸的生活,不喜歡拿父母的養老錢,讓他們留著,讓老人家晚年不至於太省吃儉用,影響生活品質不說,還會對子女有情感上的捆綁,老一代人總會有一種思想:我為你們付出這麼多,你得聽話!稍微有點叛逆的苗頭,他們會語言控制,甚至有些父母會用行動控住!)

2-不買房,會有更多的奮鬥目標,買房就容易滋生安逸,雖然住的舒服,感覺反而沒有奮鬥的那種活力!假如我在這個公司或者行業做幾年,沒有動力,那麼不用考慮太多原因(比如房貸壓力,比如住房固定,不好換到其他城市或者同一個城市的其他區域!

3。習慣租房住,反而減少了整理房間的麻煩,週末有時間會回到鄉村或者清淨的慢生活,可以養花種菜,有勞動得接地氣生活,才會覺得自己的生活充滿樂趣和氣息!


梅子153145505


有首付也不買房,為啥呢?那是因為不缺房呀!

為了上班方便,礦區房有!為了孩子上城裡上學,學區房有!退休以後回農村,一畝三分地的養老房我們也有!家裡老房子四大間,兩小間,外加廚房和廁所,院門高聳,大院子寬敞。出門左拐向前直走一里地,白馬河支流,賞小橋流水人家。出門左拐直走五十米,然後再左拐向北一里地,塌陷區風景免費欣賞。

不買房是因為不缺房!我們現在最缺的是一家四口的親子時間。爸爸平時休班太少,工作太多,沒什麼空陪孩子們玩!


詩書畫人生



看完這些數據40歲以上你敢買嗎,上老下小,如果30歲以內要買都買了吧,看看以下數據一一一中國人口金字塔:

30後 0.53億
40後 0.94億
50後 1.60億
60後 2.17億
70後 2.24億
80後 2.19億
90後 1.88億
00後 1.47億
10後 1.48億
以上數據顯示60、7O、80已成為主力軍,人口基數最大,每5年會有明顯不同,10年後會是臨界點,20年後老齡化徹底暴發!


股民張老頭


座標西安,手頭上有100萬閒置資金,也想著再買個大點的洋房。家庭年收入有30萬,一個小孩上幼兒園,家庭開支大約12萬每年。目前的房貸只有1000多點,公積金自動還貸。沒有多餘渠道投資,手上的錢放著也貶值。但是兩邊老人都是農村的,全靠我們養,必須留點錢以備不時只需。看著周圍不少人買房都升值了,但我明白錯過就錯過了,不要追漲。房子不像其他商品,有ZF和央行兜底,不會完全受市場影響。雖然說是房住不炒,不知真實會怎麼樣。西安的房地產投資佔GDP比例約為35%,後續產業支撐乏力。而且目前所在的行業處於下坡通道,後續收入增長乏力。買了房要是賣不出去,就無法換城市。不能把自己陷在這裡。


漫漫16


我們應該符合你的問題!首先明確一點不是沒有資產概念,也很想買房。但為什麼沒買呢?

第一:說白了還是窮,無法實現財務自由。看上去是有了足夠買房的能力(首付沒問題,還貸也輕鬆)可買了房以後,會導致家庭儲備金沒了,養老,孩子等等一系列問題!

第二:買房不是剛需。沒有非買不可得理由。


不知不知寶


鴿子籠在好多人眼裡是個寶,在我眼裡一文不值,沒有我的大瓦房好,佔地一畝三分地,出來進去曬個太陽也方便,聽音樂沒人敢說我擾民,還可以種花種菜,房前屋後都是各種果樹,雞鴨鵝到處跑,吃啥不花錢,喝酒自己釀,我為什麼去住一個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鴿子樓?


醉眼看世界72750946


北京98年一套2環邊上的老房59平米3,5萬元,03年23萬元,07年850萬元,結論;真敢漲。我的一個朋友2017年買下了一套69平米2環老樓900萬,2019年賣750萬都沒人買了,自己,家人一起……。大家說說這不是有病嗎?人到了那個時候誰說也沒用,中介太有辦法了。


用戶32920586176


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

16年之前不買房是個錯誤。但現在不買房就是正確的了。

15年之前的房價是現在房價的1/3。也就是說16年開始,房價漲了2~3倍。表面上看房子漲價了,但實際上暴漲是極其不正常的。現在買房子無非是買個最高點,當個鍵盤俠而已。

中國人的消費,歷來受政策的引導。現在的調控政策,其目的就是軟著陸。之後用長效機制代替以前的遊戲規則。

高的奇葩的房價,高的不正常的房價。必然要回歸理性。

沒有了金融屬性的房子。它就是一個大件的消耗商品,何來投資一說?(看看你家裡用的所有商品,除了以前的房子之外,哪個是增值?)

暴漲期過去了,現在是橫盤期,很快就要進入降價期了。

現在是除了必須買房子的剛需之外誰還買房子呀!天天都能接幾個賣房的電話,晚上七八點的時候還能接到房屋銷售電話。

我幾個朋友的房子在中介掛了一年了,現在仍然在掛著。

我用了一年的時間才把房子賣出去。

還有一個朋友的房子去年初170萬不想賣。下半年150萬沒人要。今年140萬都沒人問。

房子已經開始不值錢了。

我今年50多歲,看看周邊很多朋友,絕大多數家庭都有兩套三套甚至多套的房子。

前幾年嚷嚷著去庫存,就說明房子已經過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