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丨雍正皇帝到底是怎麼死的?

歷史上的今天丨雍正皇帝到底是怎麼死的?


1. 公元1722年,雍正帝胤禛登基

2. 公元1906年,費森登發明無線電廣播

3. 公元1910年,清國會請願運動失敗

4. 公元1913年,美國聯邦儲備開始

5. 公元1935年,蕭紅出版《生死場》轟動上海文壇

6. 公元1956年,英法軍隊撤離蘇伊士

7. 公元1987年,中國首次直升機著艦試驗

8. 公元1987年,成渝鐵路電氣化工程建成

9. 公元2001年,全國檢察機關實行“首辦責任制”

10. 公元2006年,印尼洪水造成百餘人死亡


在雍正皇帝充滿各種流言非議的一生裡,他的死因也成了一個常惹猜測的話題。


野史裡為此更加工出一票精彩劇情,甚至還有甘鳳池呂四娘等大俠們組團入宮殺雍正的勁爆場面。上世紀港臺以此為素材拍攝的一些經典武俠片,也成了無數“80”後們的童年回憶。


不過,就算拋開這類離奇的加工,單看權威的正史,雍正皇帝的死亡,也是一個容易引發猜測懷疑的話題——確實乍一看,比較匪夷所思。


歷史上的今天丨雍正皇帝到底是怎麼死的?


以《清實錄》的記載,雍正去世前二十三天,即雍正十三年八月初一時,這位“工作狂”帝王的精神狀態,還是相當良好。


從八月初一到八月二十日,沒有一天是閒著的,幾乎天天都在絞盡腦汁處理國務。諸如拜祭孔子貴州動亂湖南免稅之類的大事,樁樁都有條不紊佈置。


不料忙活到八月二十日這天,竟是突然就患病了,病了兩天就轉入病危,然後八月二十三日子時,這位鐵腕帝王,竟是就此溘然長逝。


一個精神抖擻的帝王,突然患一場病,竟就迅速病得起不來,不出三天就駕崩?如此離奇過程,自然也惹來了後世無數猜測。類似女俠呂四娘和大俠甘鳳池入宮行刺的故事,隨著時間推移也更加有鼻子有眼。


但要是參考下歷史,就知道這類故事多麼沒譜:傳說中是呂留良孫女的呂四娘,歷史上根本查無此人。至於大俠甘鳳池?更是早在雍正七年就被處斬,怎麼可能又“穿越”來大鬧宮廷?


也就是說,所謂雍正遇刺身亡的橋段,歷史上百分百不可能。


歷史上的今天丨雍正皇帝到底是怎麼死的?


那雍正究竟是怎麼死的?其實,雍正執政時代的重臣張廷玉,早在他的《澄懷園自訂年譜》裡,真實還原了當時的第一現場:八月二十日雍正病倒後,其實之後的兩天裡,他還照常處理國務,且天天和張廷玉見面。


但八月二十二日的深夜,雍正的病情卻突然急轉直下。張廷玉和各位重臣們急忙趕到圓明園的寢宮,眼看著御醫緊急搶救,救到二十三日子時,卻是“龍馭上賓矣”。人就這麼沒了。


這也就是說,雍正的死,確實是來自一場突發性的疾病。


但如果看看雍正帝的日常工作生活習慣,這看似匪夷所思的“突然死亡”,其實也就不意外了。


比起一輩子酷愛打獵運動的父親康熙帝來,雍正帝顯然沒這個雅興。自從登基之後,就基本悶在宮裡埋頭工作。就連康熙年年要去的熱河狩獵,他執政十三年裡一次都沒去過,幾乎過著宅男生活。


而且還宅得十分辛苦,每天從早到晚,各種大小國務忙不停。幾乎十三年如一日,進行著高強度的工作。


熟悉健康知識就知道,一個十三年裡極少休息運動,雷打不動玩命工作的漢子,就算是鐵打的也扛不住。何況雍正帝登基時就已四十五歲,這樣的歲數哪能撐得住?過勞死的幾率,就是一年比一年大。


而比起這高強度的勞心勞累來,以雍正帝生前的硃批奏摺,以及內務府的檔案記載看,雍正顯然也熱衷於煉丹服藥,甚至還在宮裡擺過祭壇。乾隆帝登基後驅逐宮裡道士的詔書,更印證了雍正對服食丹藥的熱衷。


本身就是不健康的工作方式,還玩命吃這些高風險的丹藥。身體出現嚴重狀況,乃至這般離奇死亡,都堪稱接近鐵板釘釘的高概率。


歷史上的今天丨雍正皇帝到底是怎麼死的?


但是,要論起雍正去世的罪魁禍首,卻更得說說他登基初時,大清朝舉步維艱的朝局:當時的大清官場,早已是腐敗成風,國庫更空空如也,各省的虧空總額早已突破千萬,外面更有準噶爾蒙古不停叛亂。


正是這內外麻煩一團糟的現實,迫使雍正不得不豁出去,以百分百的精力苦心治國,終於成功給大清朝續了命,為兒子乾隆帝留下一個國庫充裕,且吏治高效廉潔的大好江山——以他的健康壽數為代價。


以這意義說,還真不能怪雍正的工作生活習慣太差,能怪老爹康熙,甩給他的這個大鍋太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