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金屋藏嬌,還將私生子帶回家,她不氣不惱:孩子我來養

丈夫金屋藏嬌,還將私生子帶回家,她不氣不惱:孩子我來養

若問起這世間女子的心願,大抵都會有一個“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可智慧或美麗,都無法保證她們的婚姻能從一而終。當婚姻遇到危機,當枕邊人對他人訴說情誼,甚至結下後果,你,會怎麼做?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在白崇禧第一次見到馬佩璋時,大概便已覺世間人風情萬種,卻對她情有獨鍾。他們的相識沒有任何羅曼蒂克的故事,無非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二人的心中,又何嘗不暗自歡喜。素有“小諸葛”之稱的白崇禧將軍,抱得美人歸。

這美人,又是何方人也?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羅青意可參。”外有桂林山清水秀滋潤,內有家族書香門第薰陶,馬家馬佩璋小姐,是當時不可多得的蕙質蘭心的女子。摒棄掉舊式教育,接受新思想洗禮,馬佩璋從小便表現出與周圍孩子不同的勇氣與新潮,她敢於做抗爭,曾為拒絕纏足一事去踹母親的房門。

後來的專家曾評論她“作家白先勇母親馬佩璋給世人的印象是——她不是白崇禧的夫人,也不是白先勇的母親,而是馬佩璋,是她自己這個獨立的個體。”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女性能被稱作獨立,屈指可數,由此可見馬佩璋非一般的尋常女子。

丈夫金屋藏嬌,還將私生子帶回家,她不氣不惱:孩子我來養

名門望族的背景,顧盼生姿的眼眸,學富五車的才華,這樣一位女子,倒令為她許人家一事,變得繁瑣起來。且馬父要求嚴格,又有著回族對於婚姻的規矩,一時間竟找不出一位如意郎君。

彼時,白崇禧作為一方軍閥首領,贏得了又一次戰役的勝利,在桂林地區擴大了自己的名氣。本就高大勇猛,白崇禧回族的身份,成了他的又一加分項。哪怕他出身平民,顧不上身份地位的懸殊,馬父已率先叫人去說親。

與名門望族結緣,白母也喜不自勝。尤其是在馬佩璋過門後,絲毫沒有富家千金的架子,溫婉馴順,時而也拿出自己的真性情,活潑熱情,讓白母待她如親生女兒一般。一個在戰場叱吒風雲,一個在家做好賢內助,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倒也成了一段令人豔羨的佳話。兩個女兒的降臨,讓白崇禧更加體諒夫人。可,上一刻剛放下懷中可愛的女兒,下一刻又要奔赴前線。

囿於當時的時代背景,白崇禧的內心其實仍然渴望一個兒子,但又不好怪罪於自己的賢妻。常年駐守前線,雖驍勇善戰,但心頭始終有這樣一個未解的結。與妻子的聚少離多,與王氏女子的情投意合,白崇禧在婚後的第七個年頭,終究犯了“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

丈夫金屋藏嬌,還將私生子帶回家,她不氣不惱:孩子我來養

再回望曾經的馬佩璋,也神色堅定地說未來丈夫需她親自過目,

終生只娶她一人。如今,卻要在戰火紛飛、帶著兩個女兒在香港逃難時,從自己的親信口中得知,丈夫在外,與別的女子生了兒子.

馬佩璋是聰明獨立的女人,可終究也是個有喜怒哀樂的女人。從未有過的屈辱感籠罩著她,也許她在止不住地渾身顫抖,也許她想立刻去到丈夫身邊,問他一句怎會如此。

望著眼前孩子熟睡的稚嫩臉龐,努力壓制住心中的悲憤情緒,她明白錯事已鑄成,哭、鬧都不是解決這個事情的上策。她不想與丈夫恩斷義絕,她明白這件事不全是白崇禧一個人的錯,中間必定有諸多緣由,經過一夜的深思熟慮,第二天她帶著自己的決策,啟程去往丈夫身邊。

這王氏的身份,說來也匪夷所思。白崇禧的部下,因經常被將軍半夜叫起來下棋,覺得常年如此不是辦法,於是心生“妙計”,找來了幾個風塵女子,一解將軍的寂寞難耐,可白崇禧心中總有些許顧慮她們的身份和來歷,部下左思右想,最終竟把自己的未婚妻王氏帶來了!

丈夫金屋藏嬌,還將私生子帶回家,她不氣不惱:孩子我來養

畢竟是未過門的妙齡女子,白崇禧見了膚如凝脂的她,也甚是喜歡,還專門另外找了住處,與她耳鬢廝磨。白崇禧的私生子,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得來的。

不同於今日時常上演的戲碼,聰慧如馬佩璋,明白若讓二人此後無瓜葛,讓丈夫心裡不再惦念她,首先要讓他失去對她的感覺,其次覺得自己不再虧欠於她。馬佩璋隱忍住心中還未平息的悲憤,鎮定且溫柔地對丈夫說,

孩子我來養,別讓她過門。

儘管白崇禧一時間不知道妻子心裡打著什麼算盤,但見她沒有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舉動,就應了下來。下一步棋才是至關重要且精彩的。馬佩璋找來了王氏。眼前這個女人,溫婉大方,沉穩中帶著睿智,自己的氣場,根本不可與她匹敵,王氏心想。

果然,他們夫妻二人已商量好對於他們來說絕佳的對策,自己原來自始至終都是局外人。自己的孩子要叫別人一聲媽媽,未婚夫把自己獻給上司,到最後,換來的只有一筆錢款,錢款再多,又如何能彌補兩個男人的辜負和傷害!無聲地啜泣著,王氏最終被馬佩璋說動,答應留下孩子從他們的生活中消失。

丈夫金屋藏嬌,還將私生子帶回家,她不氣不惱:孩子我來養

馬佩璋說到做到,對於這個孩子同樣視如己出,依然如從前一般操持好家中瑣事,白崇禧也再未有過這樣的事情發生。許是上天眷顧,後來馬佩璋與白崇禧有了他們自己的兒子,並且是六個,本就對妻子身懷歉疚,這下白崇禧比往日更加疼愛尊重她。

其實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一方軍閥首領家中三妻四妾是尋常之事,白崇禧的身份不允許他離婚,但他大可態度強硬讓王氏進門做妾。是馬佩璋的聰慧與理性,是她孤立無援馬上被敵方抓捕時的緊急關頭、處變不驚想對策得以逃脫,是她的寬容大度,讓白崇禧意識到,這才是一位軍人的妻子該有的樣子。

前塵往事只當作是茶餘飯後的談資,但其中蘊藏的道理需後人細細品味。也許今天的女性對馬佩璋的做法褒貶不一,但她的理性與沉著,仍然值得我們學習。一個人一時衝動犯了錯,另一個人也一時衝動直接給感情判了死刑,其實並非最可取的方法,只願縱然萬劫不復,縱然相思入骨,他仍待你眉眼如初,歲月如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