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姜,歷史上最偏心的母親

俗話說有後媽就有後爹,一個男人若娶了後妻,家裡前妻的兒女十有八九都會受到冷落。而在有皇位繼承的皇家內部,因為後宮後位的更替,嬪妃受寵的程度而導致親爹對親兒子疏遠,放逐甚至下殺手的事史書上多有記載。但是因為親生母親偏心而把兒子逼上絕路的卻不多。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偏心母親武姜

《史記鄭世家十二》記載:

武公十年,娶申侯女為夫人,曰武姜。生太子寤生,生之難,及生,夫人弗愛。後生少子段,段生易,夫人愛之。

武姜在生第一個兒子時難產,孩子腳先生出來,給武姜帶來了痛苦。所以取名叫寤生,武姜十分討厭他。生小兒子段時很容易,所以武姜就喜歡小兒子,常常在鄭武公面前誇他,想讓鄭武公把鄭國的國君之位傳給他。

武姜,歷史上最偏心的母親

因為難產而討厭兒子,這個武姜也真是莫名其妙的,嬰兒懂得什麼?他難道想要讓她難產,讓她痛苦嗎?攤上這樣一個不講理的媽,寤生的成長路上受盡了冷落和白眼。

夫人請公,欲立段為太子,公弗聽。是歲,武公卒,寤生立,為莊公。

後來在鄭武公病重時,武姜直接請求武公立段為太子,好在鄭武公不糊塗,還是將君位傳給了寤生,就是鄭莊公。

武姜,歷史上最偏心的母親

武姜很生氣,可是沒有辦法。憑什麼你當國君,我心愛的兒子卻什麼也沒有?於是她向鄭莊公替段要封地,要求莊公把京邑封給段。京邑是鄭國的大城,比國都都要大,按規定不能封給嫡長子以外的人。但莊公無法拒絕母親,只好將弟弟段分封到京邑去,因為他是國君的弟弟,所以被稱作京城太叔。

本來這樣也夠了吧,兩個兒子,一個做國君,一個做太叔,武姜做了王太后,該安安生生的享清福了吧。

可她偏不!

段至京,繕治甲兵,與其母武姜謀襲鄭。

段到了京邑後,她就慫恿段招兵買馬,操練軍隊,加築城池。為將來奪取國君之位做準備。而段也在母親的縱容之下變得野心勃勃,把兄弟之情,君臣之義拋到了腦後,妄想著有一天謀權篡位。

武姜,歷史上最偏心的母親

武姜呢,作為王太后,和大兒子一起住在都成,享受著大兒子的孝順與供養,心裡卻想著小兒子,為小兒子作內應,提供情報。

二十二年,段果襲鄭,武姜為內應。

經過十多年的準備,段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決定出兵奪取政權。他寫信給母親武姜,讓武姜到時候打開城門,放他的軍隊打進城去。武姜收到信後很高興,立刻就寫了回信。

兩個兒子就要兵戎相見,你死我活,作為親生母親,武姜不想著勸阻,卻還在想著怎麼幫小兒子打大兒子,這真是得有多偏心啊!

莊公發兵伐段,段走。伐京。京人畔段,段出走鄢,鄢潰,段出奔共。莊公遷其母武姜於城穎,誓言曰:“不至黃泉,毋相見也。”

可是段和武姜沒想到其實鄭莊公早有準備,對他們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他在半路攔截了武姜寫給段的回信,得到準確的軍事情報。他從容佈置,發兵討伐段,段大敗逃走。流亡到共國。所以後人又稱他為共叔段。

這一次鄭莊公是真的傷透了心!都是您的兒子,從小就不待見我,沒得到過您的疼愛,那麼多年我看著您和段母子情深,對我這個親生長子不屑一顧,冷眼相待,我都默默忍受,依然孝順尊敬您。可是這一次真是太過份了!

於是平定段的叛亂後,憤怒的莊公把母親逐出了都成,送到了城潁獨自居住,併發誓終生不原諒母親,活著,就再也不見她的面了。

武姜,歷史上最偏心的母親

母親偏心小兒子其實也是很平常的事。像後來漢朝的竇太后偏愛小兒子劉武,清朝雍正的母親烏雅氏偏心小兒子胤禵,都對大兒子不滿,動不動對大兒子甩臉給顏色,讓做了皇帝的大兒子下不了臺,也都想讓小兒子繼承皇位。但是至少她們都不會支持小兒子謀反,讓小兒子去害死大兒子。

雖然後來鄭莊公後悔了,又把母親武姜接了回來。但從此以後段流亡國外,顛沛流離直到死去。兄弟變仇人,母子也再見不到面。而鄭莊公呢,被孔子在《春秋》中一句“鄭伯克段於鄢”,揹負了一世罵名。

武姜,歷史上最偏心的母親

武姜,歷史上最偏心的母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