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的德育怎么开展?

红日初升之教育的人生


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突出定位了德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功能,“唯升学率”“唯分数化”等功利化现象弱化了德育教育,侵蚀了教育本位,不可长久,必须纠正。

一是要遵循德育教育规律,依据《大纲》设置内容,开足课时,确保阵地不丢失。

二是要针对德育教育特点,密切与其他所有学科的联系,把德育教育穿插渗透纳入其他学科教学评价的标准体系,打造“学校为主,家校共育;专职为主,大家来帮”的教学力量聚合机制,确保力量不分割。

三是要重视德育教育评价,坚持引领学生“三观”培育,及时评价,跟踪评价,增强评价时效性、标准性,确保功能不弱化。


天路悲歌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德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帮孩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下面以我校德育工作为例,说说学校德育工作如何开展。

一、落实一日常规要求

《学生在校一日常规》,要求具体明了,覆盖校园各个角落及学生在校的各个时段。将要求悬挂于楼道等学生随处可见的地方,让要求了然于胸,并能让要求随时规范学生的行为。

加大行为规范的督查力度。各科教师全员参与,值周领导、教师和学生重点督查。班主任老师要树立“一个学生就是班级管理的一面镜子”的理念,强化学生的常规训练,特别是对上放学、课间以及课间操进行重点监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自主管理能力,实现行为的自我矫正。将常规管理同雏鹰争章、五星文明班集体评比、温馨教室的创建以及三好标兵的评比等工作有机结合,创新评价方法,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充分利用德育在线、宣传栏以及微信平台,宣传先进,树立榜样。 要做好一年级新生的入学常规教育。完善入学课程,上好人生第一课。

二、加强班主任研修

整体规划班主任研修课题,常规课题要力求小、细、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班主任能够带着问题来,带着策略走。还要鼓励班主任去尝试一些涉及学生生理心理方面的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研究的策略要及时梳理推广,起到实效。研修的形式要丰富多样,调动教师参与的兴趣。充分发挥班主任工作室的作用,用身边的榜样现身说法。要积极参加区域班主任研修活动,主动申报课题,提升研修的品质和影响力。要特别注重对新班主任的培训,要让他们明确要求,教给方法,还要跟踪指导、名师引领,能够让他们早日走上正轨。

三、寓德育于活动之中

开展好“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将节日主题活动同学科课程、读书活动及社会实践相结合,形成多元育人整合课。通过了解中华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感受丰富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园地、微信平台等对活动的成果进行展示。

开展好实践及研学旅行活动。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实践、社会实践。校内实践:采取校环境区班级划片承包制、班级值周制、大队委巡查制、班级志愿者轮换制,班级任务承包制等,让每个学生拥有了体验和锻炼的机会。他们既是管理者又被管理,激发了孩子的责任意识,提高孩子的自律观念。低年级的孩子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打扫教室。社会实践:利用节假日,让孩子走进社区,开展“小小志愿者”服务活动;走进社会实践基地,如气象站、禁毒基地、科技馆等,进行警示教育和体验活动。结合“爱我中华”主题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走进大自然,“带着国旗去旅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





芳草老师


党中央提出“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已经表明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只有把立德树人贯彻到教育事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才能真正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的意思是培养有品德的人才。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基础教育学校怎么更好的开展德育工作呢?我认为可以抓下几点:

1.以重大节日或社会热点为契机开展德育活动,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以教室为主阵地,通过班队活动和学科活动,渗透公民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3.鼓励孩子多参与家庭、社区活动。以体验式学习方式进行德育教育。




吴语时光


基础教育的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靠某个人、单位、社会群体也是很难做好的,我们不要把它们孤立起来,割裂开来,而是要有机联系在一起,整合能利用的一切有效资源,把它看成一盘棋下。既要统观全局,又要着眼于局部个体。只有这些要素一一发挥效用,整个基础教育的德育工作才能很好的开展起来。具体来谈谈我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思考吧!不当之处,还望同仁谅解!基础教育的重要参与者:教育行政机构、学校、老师(班主任)、家长以及关心教育社会人士、教育团体。每个人和单位所处的位置不一样,角色不同,它的功能和职效也不一样。先来谈谈我最熟悉的:学校、老师。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阵营,离不开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小学设有少先大队辅导员(学校德育领导)初中有政教处,设置这些部门,都是为了很好的开展学校的德育教育。大队辅导员下设中队辅导员,基本就是各班班主任,来负责学生德育方面的工作。每周星期一升旗仪式以及国旗下演讲活动,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德育教育。班主任以召开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爱国主义的主题教育,其实就是在具体活动中对学生的一次德育教育。另外,学校应不定期的开展主题教育的家校联系活动。比如感恩教育,传统孝道教育的主题演讲活动,要求家长进校园,做客校园,和孩子们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这些有意义的活动的开展,都是德育教育。目前青少年犯罪也有很多,除了邀请民警来学校开展座谈会之外,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走出去。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让孩子们实地参观学习,进行体验,这样学生感受会更深。基础教育有这门一门课程是综合实践课程,我感觉农村学校对这个重视不够,做的不够好。其实,在我们身边,在我们附近,就有很多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可有组织有梯度地带领学生参观,并进行讲解,这样开发一些校本课程资源,也是学校的一笔财富。另外,我们中国本身就地大物博,文化历史资源丰富。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在一些传统节日来临都会放假,老师可以布置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去调查采访父母,亲戚朋友,了解传统习俗。多开展这方面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做贺卡,做手工、画画等活动为载体,更深入地体会传统习俗的魅力!父母在平常生活中给孩子正确的三观教育,树立榜样,无形中都会影响着孩子的思想教育!从细节着手,从小处着手,每一件小事都蕴含着美德教育。如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等。现在也有很多爱国主义、青少年教育基地、博物馆等等,都是可以领孩子多去参观学习的。




茜芮尓


基础教育主要是幼儿园加九年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的德育开展就是幼儿园、小学、初中的德育开展。

一、创设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学校可以在各个班级中构建图书角落,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放置到图书角落,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阅读,再每周设置一节阅读课,使学生舒缓自己的学习状态,阅读各种各样的文化书籍,从而在轻松愉悦的阅读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感染,真正学习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学校还可以利用校园中的有关设备,贴出有关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图画,再借助广播站,在休闲时间播放相关的小典故,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的熏陶,并在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树立良好的品格,进而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二、在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

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找到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知识,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品质。例如,在教学“论语”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深入理解“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段话,组织学生讨论“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可以达到反思的标准”,启发学生,教育学生在生活中真诚帮人、诚信对人,成为努力且敢于负责的人,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实现健康成长。

三、开展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

学校可经常举办针对传统文化的辩论活动,让学生根据传统文化的优缺点进行辩论。然后,学生在赢得比赛后,学校要及时进行表扬并颁发奖品,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

四、树立榜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介绍英雄黄继光的事迹时,可通过互联网搜集其相关的资料,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黄继光的爱国精神和他坚强不屈的信念,指引学生学习黄继光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讲解“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使学生学习到五壮士为了部队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能健康成长。总而言之,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任务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利用传统文化来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家有初中生


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基础教育,它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普通中学教育,我实习在小学,第一份工作是在普高,现在在初中。所以我通过我在教学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实例来回答你的问题!

教育教育,我们经常说是教书育人,既要教人求知,还要教人做人,德育是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人有才无德那就是毒品!那么平时是怎样进行德育的呢?

先说说小学,按照我的想法,小学的教育应当是活动大于课本知识,我们应当将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设计在活动中!小学生是一张可书写的白纸,正是能主观认知一个世界的开端,所以德育不能马虎!而小学主抓“习惯养成教育”!

我在的那个学校,带的是五年级数学,和教语文及英语的老师合带一个班,她是班主任,我就是副班啦!一下子管着几十号人,挺洋气,我班对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体现在早、细、礼三方面。

对于早,我们会说明天谁最早来到学校,然后表扬,表扬即可,无需物质奖励,谁先说出这个知识点,同样鼓励赞扬。通过表扬来促进孩子敢为人先,早一步的品质。

对于细,故意在地上扔点纸张,把扫把弄倒在门口,然后在黑板上写上公德就在随手间,等学生陆续来教室,很多同学看到黑板上的字,又想到那个扫把,才想起去捡,通过这么一个活动,对于能弯腰提手的给予肯定(切莫大肆宣传,以免孩子形式主义),道明,公德人人都应有,你们每人都有公德心,而它们就在每一件小事中,并不需要做了世人皆知的大事才算贡献,举手投足之间就是。

对于礼,有集会一起行礼仪!说礼仪故事等。

在高中,我带的是潜能生班,各种厌学,各种品行差,于是,我提出班内德育为先,养成教育同样花了大功夫,实行课间课中课后“原样交接”,改变他们邋遢,懒的习惯!通过大班会、微班会,以点促面,从他们学习生活中提素材,在班会上激烈讨论,让他们正视自己!另外集会实行成排成行行走,让他们懂得秩序!每月给父母、老师、同学各写一封关于帮助与被帮助实例的信,让他们懂得感恩!每次遇到节日,我让他们自己策划,自己弄,只有一个要求,让邀请的老师都满意!让他们懂得自我规划!每一学期都带他们出去远足80里,让他们懂得忍耐与艰辛等等。

现在到的初中,还没多久,以后再说!

总之,德育的开展一定要寓教于活动,让学生去参与,光讲大道理是没用的!


厘米先生


教育来讲就是教书育人,然而从现在的教育形势来看,学校和老师只重视到教书,轻视了育人。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有衡量的标准,可以通过考考试来分出高低。育人树人品,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德育教育,往往被忽视。基础教育的德育该怎么开展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去做。德育课就应该让专业的老师来教,然而现在的道德与法制课,往往被变成了副科,由校领导或者是年纪大的老师去教,从某种方面来说,也就是变相的照顾他们。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第二学校要开展多种多样的德育活动。比如说比较常见的活动,周一升旗,学雷锋,向祖国献礼!植树,寻找不文明的现象等等这些活动,这是一些很常见很常规的活动,在校园当中不能缺少,然而现在有的学校没有或者有也不重视,甚至把它当成了一种负担。

学校和老师要提供平台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任学生从小就认识到要做一个爱国爱校爱家的好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生活中哪些可以做,哪些应该去做,哪些不能做,不应该去做,要分得清好与坏。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行。

最后我觉得开展良好的德育,必须要有适当的奖励机制。不同形式的鼓励和表扬,树立榜样。


糊老师


对于这个问题,作为一位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教师来说,我应该比较有发言权。

一、认识基础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内容。

1、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目标。

小学低年级

  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和有关祖国的知识,保护环境,爱惜资源,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形成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等良好品质。

  小学中高年级

  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和国家历史常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

  初中学段

  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理解基本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树立规则意识、法治观念,培养公民意识,掌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养成热爱劳动、自主自立、意志坚强的生活态度,形成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良好品质。

2、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

(1)理想信念教育;(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4)生态文明教育;(5)心理健康教育。


二、基础教育有效的开展德育的方法和建议

1、学校要有整体规划

不论是九年一贯制学校还是小学、初中分开的学校,都应该有专职德育教育负责人,从学生的年龄阶段、学业程度等方面出发,规划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德育内容,避免随意性。例如低年级这个学期需要安排哪些德育内容、德育方面的活动,下一学期又打算怎么安排,当升入高年级后又如何实施,都要进行一个规划。一个学校最好要有一个长期,例如“三年”或“五年”规划。

2、德育教育的对象是人,实施主要者也是人——教师,所以一所学校教师的人格修养高度,直接决定了该校学生人格修养的发展程度。

为了做好基础教育的德育工作,在教师培养上一方面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让有良好德师的教育为学生做好表率;二要加强队伍建设,尤其是加大对班主任、团队干部、德育干部和校长等“关键少数”德育队伍的选拔、教育和培养力度,提高和保障他们在绩效工资、岗位聘任、职称评聘、提拔任用、评优评先等各方面的优先地位,让他们成为学校里最受尊重、最受关爱、最有干劲、最有作为的人。

3、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等途径做好德育教育。

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

(一)课程育人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严格落实德育课程。按照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上好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落实课时,不得减少课时或挪作它用。

  要围绕课程目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挖掘课程思想内涵,充分利用时政媒体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发展学生道德认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发挥其它课程德育功能。要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

  语文、历史、地理等课要利用课程中语言文字、传统文化、历史地理常识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

  数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树立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

  音乐、体育、美术、艺术等课要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健康体魄、意志品质、人文素养和生活方式的培养。

  外语课要加强对学生国际视野、国际理解和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加强对学生生活技能、劳动习惯、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用好地方和学校课程。要结合地方自然地理特点、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等,因地制宜开发地方和学校德育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人口状况和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统筹安排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展法治教育、廉洁教育、反邪教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毒品预防教育、影视教育等专题教育。

  (二)文化育人

  要依据学校办学理念,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校园文化积极向上、格调高雅,提高校园文明水平,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

  优化校园环境。学校校园建筑、设施、布置、景色要安全健康、温馨舒适,使校园内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

  学校要有升国旗的旗台和旗杆。建好共青团、少先队活动室。积极建设校史陈列室、图书馆(室)、广播室、学校标志性景观。

  学校、教室要在明显位置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教室正前上方有国旗标识。

  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地面等进行文化建设,可悬挂革命领袖、科学家、英雄模范等杰出人物的画像和格言,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或进行主题创作。

  营造文化氛围。凝练学校办学理念,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形成引导全校师生共同进步的精神力量。

  鼓励设计符合教育规律、体现学校特点和办学理念的校徽、校训、校规、校歌、校旗等并进行教育展示。

  创建校报、校刊进行宣传教育。可设计体现学校文化特色的校服。

  建设班级文化,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班名、班训、班歌、班徽、班级口号等,增强班级凝聚力。

  推进书香班级、书香校园建设,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提倡小学生每天课外阅读至少半小时、中学生每天课外阅读至少1小时。

  建设网络文化。积极建设校园绿色网络,开发网络德育资源,搭建校园网站、论坛、信箱、博客、微信群、QQ群等网上宣传交流平台,通过网络开展主题班(队)会、冬(夏)令营、家校互动等活动,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避免沉溺网络游戏,远离有害信息,防止网络沉迷和伤害,提升网络素养,打造清朗的校园网络文化。

  (三)活动育人

  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开展节日纪念日活动。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传统节日以及二十四节气,开展介绍节日历史渊源、精神内涵、文化习俗等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

  利用植树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集中开展爱党爱国、民族团结、热爱劳动、尊师重教、爱护环境等主题教育活动。

  利用学雷锋纪念日、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纪念日,以及地球日、环境日、健康日、国家安全教育日、禁毒日、航天日、航海日等主题日,设计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

  开展仪式教育活动。仪式教育活动要体现庄严神圣,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和道德价值引领作用,创新方式方法,与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展示相结合。

  严格中小学升挂国旗制度。除寒暑假和双休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除假期外,每周一及重大节会活动要举行升旗仪式,奏唱国歌,开展向国旗敬礼、国旗下宣誓、国旗下讲话等活动。

  入团、入队要举行仪式活动。

  举办入学仪式、毕业仪式、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仪式活动。

  开展校园节(会)活动。举办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节(会)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充实学生校园生活,磨练学生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读书会。可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实际,自主开发校园节(会)活动,做好活动方案和应急预案。

  开展团、队活动。加强学校团委对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的指导管理。明确中学团委对初中少先队工作的领导职责,健全初中团队衔接机制。确保少先队活动时间,小学1年级至初中2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

  发挥学生会作用,完善学生社团工作管理制度,建立体育、艺术、科普、环保、志愿服务等各类学生社团。学校要创造条件为学生社团提供经费、场地、活动时间等方面保障。

  要结合各学科课程教学内容及办学特色,充分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等社团活动,创新学生课后服务途径。

  (四)实践育人

  要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紧密结合,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每学年至少安排一周时间,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开展各类主题实践。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类校外活动场所、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

  利用历史博物馆、文物展览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等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利用革命纪念地、烈士陵园(墓)等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利用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开展法治教育。

  利用展览馆、美术馆、音乐厅等开展文化艺术教育。

  利用科技类馆室、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设施等开展科普教育。

  利用军事博物馆、国防设施等开展国防教育。

  利用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展览馆、污水处理企业等开展环境保护教育。

  利用交通队、消防队、地震台等开展安全教育。

  利用养老院、儿童福利机构、残疾人康复机构等社区机构等开展关爱老人、孤儿、残疾人教育。

  利用体育科研院所、心理服务机构、儿童保健机构等开展健康教育。

  加强劳动实践。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

  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

  教育引导学生参与洗衣服、倒垃圾、做饭、洗碗、拖地、整理房间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组织研学旅行。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促进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德育体验、实践锻炼有机融合,利用好研学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

  要考虑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能力,安排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研学旅行。

  要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制定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

  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要广泛开展与学生年龄、智力相适应的志愿服务活动。

  发挥本校团组织、少先队组织的作用,抓好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等工作。

  做好学生志愿服务认定记录,建立学生志愿服务记录档案,加强学生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

  (五)管理育人

  要积极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贯穿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完善管理制度。制定校规校纪,健全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治理行为,形成全体师生广泛认同和自觉遵守的制度规范。

  制定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形成学生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

  制定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建立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等机制。

  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学校周边综合治理机制,对社会上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不法行为依法严肃惩处。

  明确岗位责任。建立实现全员育人的具体制度,明确学校各个岗位教职员工的育人责任,规范教职工言行,提高全员育人的自觉性。

  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学生,加强班集体管理,强化集体教育,建设良好班风,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各学科教师要主动配合班主任,共同做好班级德育工作。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育、宣传师德标兵、教学骨干和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者等先进典型,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

  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注册、年度考核、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

  细化学生行为规范。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鼓励结合实际制订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学生熟知学习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践行每一项要求。

  关爱特殊群体。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学习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的教育关爱,完善学校联系关爱机制,及时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提供情感关怀,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

  (六)协同育人

  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家长了解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改进措施,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

  构建社会共育机制。要主动联系本地宣传、综治、公安、司法、民政、文化、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卫计委等部门、组织,注重发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以及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作用,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搭建社会育人平台,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共建,净化学生成长环境,助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青年邦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我国教育形势的不断转变,为素质教育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是基础教育的主要方向方针,并且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二者之间是具有密切联系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整合才是提升基础教育的主要路线。

面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实施中教师习惯于对小学生进行一味说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基于这种情况,小学教师要采取亲情化教育模式,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聊天、共同活动等方式形成良好的关系,尽量鼓励学生,不要打击学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心理认知能力。不管是德育教育工作者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要尽可能与学生交流,从学习、生活、情感等多个方面关心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关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提高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要想提升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实行亲情化教育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开展教育过程中,要满足小学生内心情感,提升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这也是现代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二、运用现代教学资源,整合不同教学内容信息时代背景下,我国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应该在整合过程中不断完善工作模式,深入挖掘现代教育资源。

如教师在开展德育和心理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利用网络技术寻找适用的纪录片或者电影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播放,让学生观看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在观看影片之后,老師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观后感,并且在课上与同学们进行交流,通过思维的碰撞,加深学生的印象,强化教育的效果。这样一来,就实现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此外,也可以采用征文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写出观后感,然后在班级内部进行评比,并且设置一定的奖励措施,对优秀的文章予以奖励,提升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质量。三、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很多小学教师在开展德育和心理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在教育方式上呈现出弊端,很多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天性,这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不具积极意义的。小学对于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也乐于积极地尝试新鲜事物,所以“玩”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绝佳途径,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充分的释放自由的天性,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创新和丰富教学载体,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复合性和针对性,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整合,提升教学实效。四、打造复合型教师,提升专业水平无论处于哪个教育阶段,老师对于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老师教学素质的高低与学生的成长密切相关。在小学教育当中,探索德育教育知识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具体来说,小学应该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小学教师进行职业培训,不断更新老师的教学理念,以适应新时期的小学德育教育的需求。在掌握了基本素养之后,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小学生的德育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在学生在校期间对学生的生活进行全方位的照顾,在生活中不断的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

最后,学校应该加大教师的引进力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引进高素质的小学教师,加强德育教师与心理健康教师的引进力度,提升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五、家校配合,双管齐下要想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成效,学校与家长就要密切地沟通和配合。这就要求教师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父母之间是否和谐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等,并根据掌握的情况制定一系列的教育措施。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开设主题性的亲子活动、以“我眼中的幸福家庭”为主题的演讲活动等方式,调动家长与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主动性和热情,在活动中让学生和家长都能够感受到关怀和温暖的重要性,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对孝顺品德的深刻理解。与此同时,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家长的影响,因此,德育的重点还应当放在家长身上,这首先需要教师要通过工作之余的自我充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更加宽阔的视野,通过家长会、家长茶话会等手段掌握家长的教育理念、生活态度等,对不恰当的想法和规划,教师要给予合理的引导和建议,从而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和谐的环境和氛围。

因此作为一线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总结实践工作经验,才能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情感占卜室


寓教于各种活动中

除了按照教纲要求上好德育课外,更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把德育贯穿于各种话动中。我至今没有忘少先队的队歌的歌词:一一一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胸前⋯⋯

鲜艳的红旗(包括红领巾),是先烈鲜血染成的。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为人民大众幸福而献出一切。基础教育,除了学好基础知识外,更应让学生明白,掌握本领为谁服务。

从小教起。幼儿园,春遊时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做遊戏,讲团结友爱,及时表彰好人好事,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一一

随着年龄增长,在小学、初中阶段,建全团、少先队组织,发挥其先进作用。组织各种活动中,如体育比赛、歌咏比赛、演讲比赛,参观革命纪念馆,军训、参加劳动、夏令营等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去年暑假,我家隔壁邻居有个大学生,是学计算机专业的。他告诉我:那学期考试改变了方式,即如何用学到的知识为农村脱贫致富服务。他和五个同学组成一个团队,设计了了“如何为边远山区农民推销农副土特产品”的方案,获得较高分数。这还不夠,学校为其联系了闽北边远山区,过两天就出发。在实践中检验一一

大学也有运动会、歌咏比赛等,更主要的是知识与实践结合,培养新型的、多技能的学子,为祖国、为人民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