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並非“四萬億”重來 而是一場全球競賽 中國已經領先

抗擊疫情的硬仗還沒打完,疫後重建的硬仗已經打響了,動力就是“新基建”。什麼是“新基建”?覆蓋7大領域: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鐵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

新基建並非“四萬億”重來  而是一場全球競賽   中國已經領先

事實上,“新基建”並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明確了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定位,隨後“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開年的首場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明確提出,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出臺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推進智能、綠色製造。

區別於傳統“基建”,“新基建”主要發力於科技端。傳統基建主要是指鐵路、公路、橋樑、水利工程等大建築,而“新基建”是指立足於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5G建設等七大領域。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中國經濟的背景下,啟動新一輪基建有助於穩增長、穩就業,釋放國內經濟增長潛力。

雲上戰疫:新基建價值的另一面

要認識新基建,不妨回看下此次疫情防控。事實上,這堪稱是一場在新基建上的戰役。

防疫期間,全民隔離讓全社會對數字技術的需求集中井噴。幾億人在線辦公,全國所有學生在線上課,還有幾乎所有的生活物資的交易,都是在網上實現的。在現實世界停擺的時候,數字世界建立了一套支撐現實世界的新“循環系統”。

如果認為這套“循環系統”不過是一堆App,那便大大低估了數字時代的變革力度。事實上,在抗疫期間,數字技術幾乎無處不在。

從中長期看, 中國企業上“雲”、數字化的趨勢不可逆轉,經過此次疫情,預計進度還將加快。5G、工業互聯網、雲計算作為數字經濟的主要基礎設施,在技術和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做到適度超前是可行的。通過基礎設施帶動應用繁榮,生態健全後繼續拉動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形成良性的閉環。尤其是在當前大國科技競爭的大背景下,加大對新基建領域的投入,還有助於縮窄與發達國家的數字鴻溝。

新基建並非“四萬億”重來  而是一場全球競賽   中國已經領先


“新基建”不是四萬億重來

2008年,受全球金融風暴和汶川地震對經濟的衝擊,中國開啟了“四萬億刺激方案”。

雖然4萬億投資帶動了GDP的增長,但隨之而來的是非常寬鬆的貨幣政策,通過連續的降準、降息,2009年中國廣義貨幣M2同比大增了27.7%。同時,2009年新增貸款規模達 9.59萬億元,相比2008年的4.9萬億元幾乎翻了一番。

“大水漫灌”帶來的後遺症十分明顯,比如通貨膨脹導致物價上漲,產能過剩造成資源浪費,以及帶來了一波房價的暴漲。有這麼慘痛的教訓在,有人擔心,大搞新基建是否會走當年四萬億的老路?

把“新基建”與2008年“四萬億”“老路重來”等說法混淆,可以說這種思想認識還停留在上一個時代。恆大研究院院長、經濟學家任澤平明確表達了他的觀點:

旗幟鮮明地倡導“新基建”,而不是四萬億重來。

為什麼說這輪“新基建”,不會是2008年“四萬億”的重演呢?

1.“新基建”的關鍵是新

啟動“新”一輪基建,關鍵著眼點在於一個“新”字。2008年“四萬億”涉及的“老基建”,主要是鐵路、公路、橋樑等“鐵公基”領域。

新基建並非“四萬億”重來  而是一場全球競賽   中國已經領先


而“新基建”卻是有時代烙印的,涉及的是5G、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等科技創新領域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等民生消費升級領域基礎設施。

“新基建”既是基建,同時又是新興產業,一頭連著巨大的投資與需求,另一頭牽著不斷升級的消費市場,是未來20年數字經濟時代,支撐中國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的基石。

2.投資主體呈現多元化

據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觀點,過去我國基建投資主要是地方政府主導,投資主體單一。

而“新基建”中相當一部分項目是由市場驅動,或者說是市場與政府合力的結果。民間投資在其中聲量越來越大。政府資金是“引導資金”,起到的只是槓桿撬動的作用。

3.經濟結構發生了變化

就經濟結構而言,2020年也不可簡單地拿來與2008年相比。

與2008年不同的是,現在消費是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7.8%;而回望2008年,消費對經濟的貢獻不過30%。

4.並非是所謂的“信貸放水”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當初2008年的“四萬億計劃”是以信貸放水為主的。

但要知道2008年中國經濟總量不過30萬億,如今已是逼近百萬億的體量。如果想靠強投資拉動經濟,需要的資金“彈藥量”得有多大?多大規模的信貸投放才能匹配得上?

2020年不會是簡單的2008年的重現。出於穩經濟的考量,即便不得不適當加槓桿,態度也必然是審慎和剋制的。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推算,基建增速每提升1個百分點,拉動GDP增速0.11個百分點左右。2019年基建增速是3.8%,若想實現今年5%-6%的經濟發展目標,基建增速至少要達到10%,即新增基建超過2萬億。

這新增的兩萬億通過赤字率上調和專項債等手段的發力,便能夠覆蓋。目前,中國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仍然有許多操作空間。

“新基建”正在凝成一種朝野共識,它並非2008年“四萬億重來”。

中國具有“集中力量幹大事”的體制優勢,過去幾十年,中國都是適度超前基礎設施建設的最大受益者。

沒有適度超前的基建,怎麼會有中國製造的強大競爭力?怎麼會有外資紛紛看好中國,湧入中國?怎麼會有中國融入全球化的高速增長?怎麼會形成強大的全球產業鏈?怎麼會形成全球互聯網經濟和高科技產業的中美爭霸局面?

既然基建是國之利器,在疫情襲來,造成巨大損失的時候,為什麼不能拿出來應用?用武之地,適逢其時。

新基建是一場全球競賽

“新基建”不但是中國人在做,歐美也在大力投入數字新基建。德國在強悍的製造業基礎上,發展工業4.0;美國希望用衛星組下一代的互聯網,如果實現,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可以覆蓋地球上每一寸土地的基礎設施。

全世界正在隱然進行著一場基於新基建的國際競爭。

好消息是,與歷次變革不同的是,中國這次所處起跑線並不落後,甚至還領先。

新基建並非“四萬億”重來  而是一場全球競賽   中國已經領先


參與“新基建”的門檻非常高,但中國早已將門票拿到手裡。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3萬億元,對中國GDP的貢獻率從上一年的55%提高至67.9%。

中國一大獨特優勢是,在世界範圍內,製造業和互聯網技術都發達的只有中國,我們有機會率先走出一條數字化轉型之路。

現在,中國已經是數據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歐美人還在用支票付水電費,中國人已經用手機去買茶葉蛋了。未來,智聯網、5G等技術的成熟,每一個城市、每一個工廠、每一條道路、每一個下水道都將實現數據化。

新基建並非“四萬億”重來  而是一場全球競賽   中國已經領先


在這次疫情中,我們看到了中國“基建狂魔”,為拯救生命做出的爭分奪秒的賽跑:火神山、雷神山兩座救命醫院分別都在12天內建成。

這背後是過往幾十年在“鐵公基”領域的汗水積澱。

回望中國經濟過往歷程,正如任澤平所言:“過去40年,若沒有適度超前的基建,怎麼會有中國製造的強力競爭力?”

正因為此,中國才能成為世界製造業中心,逐步成長為GDP總量近百萬億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而在當下中國經濟處於內憂外患的形勢下,更是亟需“新基建”的接棒與突圍。

“新基建”不僅將會是應對疫情和經濟下行的有效政策手段,更會是中美貿易摩擦下大國競爭和改革創新的關鍵殺手鐧,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國運之戰,勝負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