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并非“四万亿”重来 而是一场全球竞赛 中国已经领先

抗击疫情的硬仗还没打完,疫后重建的硬仗已经打响了,动力就是“新基建”。什么是“新基建”?覆盖7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新基建并非“四万亿”重来  而是一场全球竞赛   中国已经领先

事实上,“新基建”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开年的首场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

区别于传统“基建”,“新基建”主要发力于科技端。传统基建主要是指铁路、公路、桥梁、水利工程等大建筑,而“新基建”是指立足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5G建设等七大领域。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经济的背景下,启动新一轮基建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释放国内经济增长潜力。

云上战疫:新基建价值的另一面

要认识新基建,不妨回看下此次疫情防控。事实上,这堪称是一场在新基建上的战役。

防疫期间,全民隔离让全社会对数字技术的需求集中井喷。几亿人在线办公,全国所有学生在线上课,还有几乎所有的生活物资的交易,都是在网上实现的。在现实世界停摆的时候,数字世界建立了一套支撑现实世界的新“循环系统”。

如果认为这套“循环系统”不过是一堆App,那便大大低估了数字时代的变革力度。事实上,在抗疫期间,数字技术几乎无处不在。

从中长期看, 中国企业上“云”、数字化的趋势不可逆转,经过此次疫情,预计进度还将加快。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作为数字经济的主要基础设施,在技术和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做到适度超前是可行的。通过基础设施带动应用繁荣,生态健全后继续拉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形成良性的闭环。尤其是在当前大国科技竞争的大背景下,加大对新基建领域的投入,还有助于缩窄与发达国家的数字鸿沟。

新基建并非“四万亿”重来  而是一场全球竞赛   中国已经领先


“新基建”不是四万亿重来

2008年,受全球金融风暴和汶川地震对经济的冲击,中国开启了“四万亿刺激方案”。

虽然4万亿投资带动了GDP的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连续的降准、降息,2009年中国广义货币M2同比大增了27.7%。同时,2009年新增贷款规模达 9.59万亿元,相比2008年的4.9万亿元几乎翻了一番。

“大水漫灌”带来的后遗症十分明显,比如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产能过剩造成资源浪费,以及带来了一波房价的暴涨。有这么惨痛的教训在,有人担心,大搞新基建是否会走当年四万亿的老路?

把“新基建”与2008年“四万亿”“老路重来”等说法混淆,可以说这种思想认识还停留在上一个时代。恒大研究院院长、经济学家任泽平明确表达了他的观点:

旗帜鲜明地倡导“新基建”,而不是四万亿重来。

为什么说这轮“新基建”,不会是2008年“四万亿”的重演呢?

1.“新基建”的关键是新

启动“新”一轮基建,关键着眼点在于一个“新”字。2008年“四万亿”涉及的“老基建”,主要是铁路、公路、桥梁等“铁公基”领域。

新基建并非“四万亿”重来  而是一场全球竞赛   中国已经领先


而“新基建”却是有时代烙印的,涉及的是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科技创新领域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民生消费升级领域基础设施。

“新基建”既是基建,同时又是新兴产业,一头连着巨大的投资与需求,另一头牵着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是未来20年数字经济时代,支撑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基石。

2.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

据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观点,过去我国基建投资主要是地方政府主导,投资主体单一。

而“新基建”中相当一部分项目是由市场驱动,或者说是市场与政府合力的结果。民间投资在其中声量越来越大。政府资金是“引导资金”,起到的只是杠杆撬动的作用。

3.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就经济结构而言,2020年也不可简单地拿来与2008年相比。

与2008年不同的是,现在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7.8%;而回望2008年,消费对经济的贡献不过30%。

4.并非是所谓的“信贷放水”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当初2008年的“四万亿计划”是以信贷放水为主的。

但要知道2008年中国经济总量不过30万亿,如今已是逼近百万亿的体量。如果想靠强投资拉动经济,需要的资金“弹药量”得有多大?多大规模的信贷投放才能匹配得上?

2020年不会是简单的2008年的重现。出于稳经济的考量,即便不得不适当加杠杆,态度也必然是审慎和克制的。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推算,基建增速每提升1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速0.11个百分点左右。2019年基建增速是3.8%,若想实现今年5%-6%的经济发展目标,基建增速至少要达到10%,即新增基建超过2万亿。

这新增的两万亿通过赤字率上调和专项债等手段的发力,便能够覆盖。目前,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仍然有许多操作空间。

“新基建”正在凝成一种朝野共识,它并非2008年“四万亿重来”。

中国具有“集中力量干大事”的体制优势,过去几十年,中国都是适度超前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大受益者。

没有适度超前的基建,怎么会有中国制造的强大竞争力?怎么会有外资纷纷看好中国,涌入中国?怎么会有中国融入全球化的高速增长?怎么会形成强大的全球产业链?怎么会形成全球互联网经济和高科技产业的中美争霸局面?

既然基建是国之利器,在疫情袭来,造成巨大损失的时候,为什么不能拿出来应用?用武之地,适逢其时。

新基建是一场全球竞赛

“新基建”不但是中国人在做,欧美也在大力投入数字新基建。德国在强悍的制造业基础上,发展工业4.0;美国希望用卫星组下一代的互联网,如果实现,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可以覆盖地球上每一寸土地的基础设施。

全世界正在隐然进行着一场基于新基建的国际竞争。

好消息是,与历次变革不同的是,中国这次所处起跑线并不落后,甚至还领先。

新基建并非“四万亿”重来  而是一场全球竞赛   中国已经领先


参与“新基建”的门槛非常高,但中国早已将门票拿到手里。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对中国GDP的贡献率从上一年的55%提高至67.9%。

中国一大独特优势是,在世界范围内,制造业和互联网技术都发达的只有中国,我们有机会率先走出一条数字化转型之路。

现在,中国已经是数据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欧美人还在用支票付水电费,中国人已经用手机去买茶叶蛋了。未来,智联网、5G等技术的成熟,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工厂、每一条道路、每一个下水道都将实现数据化。

新基建并非“四万亿”重来  而是一场全球竞赛   中国已经领先


在这次疫情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基建狂魔”,为拯救生命做出的争分夺秒的赛跑:火神山、雷神山两座救命医院分别都在12天内建成。

这背后是过往几十年在“铁公基”领域的汗水积淀。

回望中国经济过往历程,正如任泽平所言:“过去40年,若没有适度超前的基建,怎么会有中国制造的强力竞争力?”

正因为此,中国才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逐步成长为GDP总量近百万亿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而在当下中国经济处于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更是亟需“新基建”的接棒与突围。

“新基建”不仅将会是应对疫情和经济下行的有效政策手段,更会是中美贸易摩擦下大国竞争和改革创新的关键杀手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运之战,胜负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