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乱华中为何称呼汉朝女子为“双脚羊”?

网工Pike


五胡乱华期间的确实存在大量的以人为食的情况,但是其实只要遭灾了,易子而食就会成为现实,更不要说遇到乱世了,其实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在乱世的时候,道德的束缚和法律的顾忌都会被生存的欲望所轻易撕破。

在进入千禧年后,随着网络互连技术的发展,在许多论坛上出现过所谓“两脚羊”的说法,大意就是五胡乱华期间少数民族大量屠杀汉人以及将汉人充当军粮,也就是这道问题的提问大意,实际上网络中所说的“两脚羊”这里的不单是指汉人女子,其实也包含汉人男子,但凡是汉人,都有可能会被少数民族给当做军粮吃掉。当然了,这种观点毫无疑问是非常片面且不合时宜的。

首先,正如第一段所说,遇到灾难或者乱世,古代人因为其落后的生产力水平,要想活下去就很难用现代的观念去套他们,他们可能会吃人可能会吃小孩,五胡乱华期间自然也属于乱世,在那样的乱世之中,为了生存,汉族人也会吃人,少数民族也一样,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心理负担的,这是当时封建社会性质所决定的,更何况中国要到近代之后才逐渐有泾渭分明的民族意识,在几千年前的五胡乱华期间,大概率是不存在少数民族故意本着民粹主义的原则对汉民族进行种族灭绝行为的。

其次,所谓“两脚羊”的名词记载并不是魏晋南北朝时候的记载,而是宋代的相关衍生,之所以会变成五胡乱华期间几乎专有的名词,原因已经不可考了。

最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吃人吃的比较出名的不是什么慕容鲜卑,而恰恰是本该代表朝廷的晋朝官兵——河间王颙顿军于郑……退入长安,急召张方。方掠洛中官私奴婢万余人而西。军中乏食,杀人杂牛马肉食之。

所以有时候网络上的一些传言不能全信,还是要带入一点自己的思考和查证的。以上都是戴老师的一点拙见,欢迎大家关注转发留言评论。


戴老师讲历史


好像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鲜卑等五胡十六国的政权曾掠汉女为食吧。

相反,倒是有诸多汉人好吃人肉的案例。两脚羊这个说法,其实是在讲汉族男人如何残杀汉族自己人的事。

例如,宋代庄绰的《鸡肋编》记载:

自靖康丙午岁,金狄乱华,六七年间,山东、京西、淮南等路……盗贼官兵以至居民,更互相食,人肉之价,贱于犬豕,肥壮者一枚不过十五千,全躯暴以为腊。登州范温率忠义之人,绍兴癸丑岁泛海到钱塘,有持至行在犹食者。老瘦男子谓之饶把火,妇人少艾者名之下羹羊,小儿呼为和骨烂,又通目为两脚羊。

这段材料说的清清楚楚:靖康以后,南宋社会秩序混乱,盗贼、官兵、百姓,皆以人肉为食。所谓的两脚羊,就是指那些被视作食物的老瘦男儿、妇女和小孩的通用名。

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前后,倒确实也有军士吃人肉的记载,但这是西晋军队做的丑事,与慕容鲜卑无关:

河间王颙顿军于郑……退入长安,急召张方。方掠洛中官私奴婢万余人而西。军中乏食,杀人杂牛马肉食之。

张方是隶属西晋河间王司马颙的将领,他因军中缺少食物,“掠洛中官私奴婢万余人”,再“杀人杂牛马肉食之”。原来,以女人为军粮的竟然是张方。

汉人吃人肉,残杀自己的同胞,然后再甩锅别人。大家觉得这件事办得怎么样啊?


HuiNanHistory


因为把女人当食物,总要起个好名头。

五胡时期汉人命运悲惨,女人已经不是命运悲惨能形容了。是末日。很多汉人女子被吃前都会被奸杀淫虐。

那个时期是北方汉人大量减少的时候,能逃跑的都跑到南方去了,所以今天的南方文化很大程度开发是北方汉人一次次南下才形成的。

在这里不得不介绍一个没被写在教科书上的汉族英雄。

冉闵

十六国时期冉魏建立者,带领汉人发起反击,并提出了现在看来有争议的屠胡令。

这是个牛人,从能反击到建立政权,一生直到死都在打仗,败绩很少。最后虽然被杀,但他给胡人带来了胆寒的恐惧,以至于他死后胡人建立的政权对待汉人再也不敢如早期那样随意敢杀了。

这位被忽视的历史名人,灭了尽三分之二的胡人,更是使一个最凶残的胡族灭族,这就是羯族。在冉闵最厉害的时候,胡人大量被灭,也迫使胡人大量往中亚东欧迁徙,而迁徙途中因为各种困难又死了很多人,使胡人这个从攻入中原腹地以后,大量繁衍的各个胡族人口急剧下降。

他是一个被低估被忽视的牛人。也可以说他是间接解救汉人广大姐妹的英雄。

也是一个马革裹尸后还能震慑异族的牛人,相比那个时代南方政权的无能,在胡人包围下建立政权,反击灭胡,就一个字能形容,牛🐮。



愚者叨逼叨


五胡乱华是一段惨痛的历史。那段历史对汉族女子来说惨绝人寰,对汉族来说是最大的耻辱。回答这个问题心情很是沉重。



所谓的双脚羊,羊是吃的,属于五胡他们经常吃的食物,但是羊是没有两个脚的,都是四个脚。他们所谓的双脚羊指的是人,是汉族的妙龄女子。



五胡中的羯族是有名的恶魔!他们是吃人的恶魔,在战争中,他们不带粮草。专门掳掠汉族女子充当口粮。他们把掳掠的汉人女子叫做“双脚羊”,把她们像羊一样驱赶,晚上供士兵奸淫,白天杀了吃肉。被掳掠的汉族女子没有一点点尊严,她们就像家畜一样被饲养,生活状态还比不了现在的养殖场里的动物。



直到冉闵灭羯后,解放出来数万汉族女子,无家可归的这些汉族女子全被冉闵收留。冉闵破羯族后,看到如此场景,对羯族人进行了灭族,羯族人必杀之。冉闵可谓是真男人。



可是,冉闵后期兵败慕容鲜卑,汉族女子又落入了慕容鲜卑手里。又沦为了“双脚羊”,同样的奸淫,同样的吃法。只是一个冬天就吃完了数万汉族女子。



在那个乱世,胡人把汉族中年妇女叫做“汉猪”,把汉族年轻女子叫做“两脚羊”。胡人的集市上将汉族女子的肉与牛羊肉放在一起叫卖。有些甚至是现杀现卖,那个时代对于汉族女子来说却是人间地狱。



乱世最先遭殃的是女子。借用一句话:“哪有世间安好,只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感谢我国的军人,让我们远离了战争,感谢我们的国家,给我们一个静好的生活。希望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不再让那悲惨的历史重现。也让我们都为国家奉献,让我们不再受辱。感谢伟大主席毛泽东,愿我国永远富强。就让我们一起铭记这段历史,将耻辱与无奈都变成我们的动力。


论史找乐


“两脚羊”这个词实际上是古代历史上战乱年代的一个看起来比较隐晦的词,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它什么意思,但如果我们换一种说法,或许很多人就会明白,但凡大混乱年代,通常会出现易子而食、人相食的现象,也就是人吃人。而“两脚羊”指的就是被当作食物的人,这听起来很残忍,但在战乱年代确实时有发生。

为何叫做两脚羊,其实也很好理解,羊这种动物很温顺,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个词,叫做“待宰的羔羊”,它们是食草动物,属于食物链的低端,只能被动的等着被宰掉,狼一旦来了,羊只有被吃掉的份,而普通百姓在战乱年代毫无战斗力,他们只能任由“狼”来吃掉他们,这是多么形象的比喻?而人又是两只脚,所以才被称为“两脚羊”,像是行走的食物。

古代人吃人的现象不独发生在五胡乱华时期,而且“两脚羊”也不独只是指女人,任何战乱年代被当做食物吃掉的人都可以被叫做“两脚羊”,而且“两脚羊”这个词在史籍中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宋朝,即庄绰所著的《鸡肋编》中:“老瘦男子廋词谓之‘饶把火’,妇人少艾者,名为‘不羡羊’,小儿呼为‘和骨烂’,又通目为‘两脚羊’。”

这里的廋词是隐语的意思,庄绰的这个记载说的是北宋灭亡之际发生的人吃人事件,靖康元年开始,金兵南下乱华,发生了靖康之乱,徽钦二帝被俘,在接下来的六七年里,山东、京西、淮南等地千里荒凉,百姓无粮可收,只能挨饿,官兵、盗贼甚至百姓开始吃人。被吃的多是女人、孩子和老弱的男子,他们还给这些被吃的人起了一个个很相衬的名字,比如老弱男子就是饶把火、年轻女子就是不羡羊、小孩子就是和骨烂。

这些词细一想就知道要表达的意思,就如同元朝时期将被吃的人称作“想肉”一样,在吃人的人眼中,这些被吃的人已经不是人,而只是可以果腹的食物,吃的多了,吃的时间长了,竟也能品尝出味道如何来,此处不可想象,想象会引起心理不适。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两脚羊的记载,说古代被吃的人,被叫做想肉或者两脚羊,两脚羊这个称呼最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北宋灭亡之前就已经有这个词了,只是史籍记载的比较晚。在宋朝之前,吃人的现象就已经相当多了,最著名的大约就是五胡乱华时期了。

五胡乱华时期是中原大地的一场持续百年的浩劫,西晋八王之乱让中原自顾不暇,于是北方的游牧民族纷纷南下,欲在中原的腥风血雨中分一杯羹,虽说是五胡乱华,但真正南下作乱的游牧民族远不止五个,只是这五个最具有代表性,他们是匈奴、鲜卑、羯、羌、氐这五大胡人部落,随着他们的南下,铁蹄踏处,血流成河,那段历史的黑暗程度让人不忍卒读,中原大地猩红一片,而原本的汉人政权不得不南下,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在这个混乱时期内,百姓根本没办法好好种地,粮食无以为继,于是吃人事件时有发生,甚至很多百姓直接成为军队的军粮,这里的吃人事件绝不仅仅是胡人吃汉人那么简单,汉人自己也是吃汉人的。普通老百姓就成了待宰的羔羊,任由强盗、官兵当做食物来吃,百姓之间也存在易子而食的现象。

所以,单单认为胡人吃汉人是很片面的。南北朝时期过去后,隋末唐初之际也有军队吃人的事件发生,即隋末割据一方的朱粲,《旧唐书》记载朱粲:“即勒所部,有略得妇人小儿皆烹之,分给军士,乃税诸城堡,取小弱男女以益兵粮。”这位仁兄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食之美者,宁过于人肉乎!”他应该算是变态中的变态了。后来李世民攻下洛阳,王世充投降,朱粲等人被杀,百姓为发泄心中的怨恨,纷纷投瓦石击打朱粲的尸体,自发为朱粲造了一个石头坟。

这是唐朝初期的事情,到了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张巡在守城的时候也发生了以百姓为军粮的事情,这也成为张巡的一个污点,虽然张巡凭借自己的力量苦守城池为大唐撑起了半边江山,但是还是很多人对于张巡部下吃人的事情耿耿于怀。唐朝末年,大规模吃人事件再次发生,这就是著名的黄巢起义的时候,黄巢在被赶出长安城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断了军粮,于是将百姓作为军粮,关于黄巢吃人的记载在两唐书和《资治通鉴》中都有记载,那一段段文字透出来的是鲜血淋淋的吃人场景。黄巢兵败后,秦宗权叛唐也开始以百姓为军粮。

所以大家看,在古代的那些乱世中,吃人事件是相当多的,战火纷飞,百姓没办法正常种田,而百姓自己要吃饭,军队打仗更要吃饭,粮食一断,人们就开始寻找各种替代品,树皮、老鼠、各种鸟类,再然后就轮到吃人了。战乱年代,人命是最不值钱的,而遭殃的也多半是百姓,不是被杀死,就是被吃掉,剩下的那些战战兢兢能挨过战乱就是好的了。


尚宫女史


五胡乱华,对于汉名族来说,那是家丑不外扬!

自司马炎创晋以来,八王之乱就为五胡乱华埋下了祸根……五胡乱华是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黑暗时期,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羻、羌、等五个胡人的游牧民族。晋惠帝时期,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渭水流域对晋首都洛阳行程宰割之势。八王之乱后,晋室内部分裂空虚,民生调零,华夏大伤!永嘉五年311年,刘聪部下歼灭晋军十五万,并俘杀晋室高管,俘虏晋怀帝,杀太子、坟宫殿、历称“永嘉之乱”。

由此可见,当时五胡异族对华夏汉族百姓,上至皇室,下至女子,犹如屠猪狗般……

女子称为“双脚羊”的命运不可避免,更是无可奈何!





赣南小火生活记


所谓的五胡大量淫虐、食用汉族少女,最初就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挑起矛盾而“嫁接”历史,编造出来的网络谣言,遗憾的是很多缺乏求知欲的人会盲目相信,或是为之“义愤填膺”、“热血沸腾”,恨不能化身岳武穆喋血虏廷;或是为之“深刻反思历史”,乃至不能自已,仿佛司马迁附体。包括在这个问题下,我们会看到有些回答仍然是采信了谣言。真是

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啊!

两脚羊的称呼始见于宋代史料

在史书当中,“两脚羊”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南宋文人庄绰的笔记《鸡肋编》,里面说到,在靖康年间,山東、京西、淮南因为遭遇兵乱,粮食匮乏,百姓流离,当时斗米贵至数万钱,所以就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

吃人的都是谁呢?居然不是残暴的金人,毕竟他们能抢到粮食,而是那些盗贼、官兵以及饥民。被吃的呢?自然也是以百姓为主。

相比于粮食或者牛羊肉,人肉算是非常便宜的,还有拿整个人来做腊肉的。当时还根据肉质的老嫩,给不同人起了代称,把青年女子叫“不羡羊”、小孩叫“和骨烂”、老头叫“饶把火”,其中含义,略想便知,这里就不忍详细解读了。

总之,这样的人间悲剧,实在是不忍卒视,却是历史上遭逢乱世所经常发生的。所谓乱离人不如太平犬,如果长期没有吃的,仁义道德便要丢在一边了。

两晋时期吃人事件屡见不鲜,但不是胡人独有

假如我们在记载两晋历史的《晋书》中搜索“人相食”之类的内容,就会发现还真不少。比如在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中,河间王司马颙手下张方的军队中,就因为缺粮而大量吃人。后来,迫于匈奴刘曜军队的包围,坚守洛阳、长安的大臣、侍者、宫女也出现了人吃人的事件。石勒与晋军作战时,軍中大飢,士众相食。

由此可见,在两晋之际的战乱当中,吃人是时常发生的事儿,但绝不是胡人才会这样做,晋人同样如此。

至于谣言中所说的慕容鲜卑军队吃人,《晋书》当中恰恰没有记载。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鲜卑军队就完全没有这样的劣迹,而是说,这个谣言是凭空捏造的,没有史料证据。

有一条记载倒是跟冉闵有关,冉闵被俘之后,慕容鲜卑军队包围邺城,邺城里也缺粮,“

邺中饥,人相食季龙時宮人被食略尽”,大概谣言中所说的吃青年女子,就是从这个吃宫人的记载而来的。不过很显然,吃这些宫人的,并不是城外的慕容鲜卑,而是邺城里饥肠辘辘的胡汉官民啊。


以残虐女子的题材造谣,是通行的卑劣手段

编造谣言的人,着重描述胡人军队对汉人青年女性的残害,仿佛耳闻目睹一般。为何专写女子?因为青年女性代表着纯洁、、善良,同时也是弱势群体。这样的手段,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愤怒,以至于让一些人丧失理智,无意去分辨真假。

类似的做法,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比如在二战前夕,一些纳粹党徒专门组织编写小册子,编造出犹太人对天真纯洁的基督教少女的罪行。再比如下面这张反美的海报,是不是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谣言止于良心。面对历史问题,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辨别真假,愿这些网络谣言早日清除,愿相信网络段子的人越来越少,愿编造谣言的人还施彼身。


考古军中马前卒


提问者所列的资料,基本上网上传播的假资料。基本上不正确。

本人曾经整理过这个问题,发给大家,请大家参考。

选择性遗忘的列举“易水断流案”

一:网传的恐怖故事

吹捧冉天王的文章里一开就都会写这样一个故事:西晋末年,鲜卑人入侵华北一带,他们大肆抢掠,抢走了大量的妇女,一边奸淫一边吃,走到易水畔,被西晋军阻止,鲜卑人带不走这些妇女,就将这些妇女全杀了,投入易水,易水为之断流。

这样的事读起来让人毛骨悚然,借此说明当时的胡人是多么一残忍,汉人反抗是必然的举动。最初这事写的相当简单,没有时间,没有具体人物。本人初次读到,感觉这件事确实存在,易水断流,做为一个姓易的,凡是读到易水二字,就必然有印象,但总觉得有些不对。还好在某专业历史有人指出这件事的出处与谬误。在这里也希望那些支持冉天王的人们多去些专业历史论坛,至少那里的人会告诉里相关的原始记载在哪里?


大概是冉粉们四处宣传相关文章时,受到的批评太多,于是故事加了改进,更加接近历史原貌了:当时的北方官员王浚为了对付八王之乱的某王,引鲜卑入中原,后面内容不变,抢人、吃人、杀人、易水断流。

二:历史的真实记载

冉粉们不敢认真展开这个故事,不想面对这个故事中很不和谐的一面,那就让我来详细的说说吧,故事在《晋书》列传第九,故事的主角是王浚,一位汉大臣。他最初是宁朔将军、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当时八王之乱初起,王浚为自安之计,结好夷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鲜卑人。他与成都王颖有矛盾,幽州刺史奉成都王颖的命令,密谋与乌丸单于审登一起杀王浚,结果有点搞笑,由于那天下雨,没有杀成,有着朴素信仰的乌丸单于认为这是上天的暗示,所以就投向了王浚,与王浚一起杀了幽州刺史。

之后王浚自任刺史,集晋胡兵二万南下讨成都王颖,这二万中就有他的鲜卑女婿务勿尘帅的鲜卑兵,结果一下子从幽州的蓟打到了冀州的邺,当时的北方第一大城。

我们来看看原始记载“浚乘胜遂克鄴城,士众暴掠,死者甚多。鲜卑大略妇女,浚命敢有挟藏者斩,于是沉于易水者八千人。黔庶荼毒,自此始也。”、

没错,发生了重大的抢掠,没错,易水为之断流了。但是呢:

第一:这个故事背影是八王之乱,王八之罪大,这点不管是捧冉者,还是我应该都没有意见。

第二:抢掠者的部队领导是汉人,而且还是宁朔将军,自任幽州刺史。

第三、部队的组成是晋胡兵二万,里面除了鲜卑兵还有汉人,这些汉人应该是王浚的直属部队。这点被完全忽视了。

第四、吃人的事,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历史上吃人的记载大多是实现没什么吃的人,真正吃人为乐的,可以查下隋末朱粲,在吃人问题上,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差异不大。

第五、这里会不会有交易,没有详细记载,不过既然部队抢劫了,没人去阻止,那抢劫会不会是一种承诺呢。抢点钱就算了,这些鲜卑种居然还要带妇女回去,这超出了王浚的接受范围,于是在易水边阻止,这些鲜卑兵本来就是雇佣性质的,怎么可能在这件事上听王浚的,既然无法带走,索性就地杀掉。悲剧就上演了。更悲剧的是,到了网络文章那里,责任就全在雇佣军一方了,原来神是没错的,错的全是小鬼呀。

本文提到的位置,段氏和幽州是易水断流安的主角。易水在图中保定和涿县之间。

三、易水断流案真正主角的罪恶一生

王浚的任务并没有到此结束,他以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确实是个丑角。他与刘琨有矛盾,我并不清楚为什么,他与也支持怀帝继位,他拥有冀州,比刘琨更有实力,所以更多人到他这里避难,但是他却为政苛暴,有很多人跑到了辽东鲜卑去避难,关于这点我还会介绍。

他一直在谋求称帝,却受到手下人的反对,鲜卑人一开始是为他效命的,后来由于战争损耗太大,鲜卑人拒绝听众王浚,反而与石勒讲和,这点充分证明了自己没实力还想玩空手脱白狼,最终会被白狼围攻的。

后来石勒假意投降,劝王浚上尊号,王浚居然飘飘然信了石勒。石勒找机会接近王浚军,趁机抓了王浚,石勒称帝前的一大敌人就此退出历史舞台,结束了他小丑的一生。

总之易水断流案确实是人间悲剧,这样的悲剧应该发生过很多次,而且不仅在两晋时代。只是这件事的本身是以八王、地方实力派、胡人部队共同博弈的结果,天降大乱,准确的说当时确实没什么好人,这是五胡之乱有记载的第一次黎民灾难,相关人物尤显得可恶。

四、平定冉闵之乱的慕容鲜卑汉化程度高,记录相对较好,也与此事无关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易水断流的那个鲜卑与后来入主中原的鲜卑并非一支,易水段流的鲜卑是段氏鲜卑,这次事件本质上和历史上的匈奴入寇是差不多的,比较野蛮,这个汉化不深的政权与慕容氏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后来被石勒和慕容俊分掉地盘,段氏融入各族中。这与五胡十六国这样的政权不一样,做为一个国家,有志向者会励精图治,残暴昏庸者才会带来社会的大灾难,后来的慕容氏政权,则是汉化程度高,劣迹比较少的政权,在五胡时代比较难得。

说个题外话,有人说大理段氏可能就是鲜卑段氏的后人,假如这点成立,那么《天龙八部》里四位主要人物就有三位是胡人后代了,冉粉们大概又要恨的牙痒痒了。

网络文章上适当的忽略一些事,再添加一点事,于是一个非杀胡不可的时代就顺利的出现了,其中的居心不良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襄阳贾芸


汉朝女子“双脚羊”是五胡乱华造成的恶果,但究竟什么原因造成“五胡乱华”农牧民族之间的激烈对抗,导致汉民族被如此虐杀,地狱般的社会惨状结果。

一、历史上气候变迁,农牧民族兵戈以待,汉民族被虐杀,最惨于“五胡乱华”

根据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编写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文中提出的论点:系统总结中国古代气候变迁的基本规律,主要在温度转化造成气候变迁与交替进行,历史转折点为四个温暖期,四个寒冷期。

1.第一个温暖期是在公元前3000至公元前1100年,仰韶文化至殷商文化时期。

2.第一个寒冷期是在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850年,西周王朝时期。

3.第二个温暖期是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初年,春秋至汉朝初年。

4.第二个寒冷期是在公元100年至公元600年,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刚好又是在西晋末年到“五胡乱华”时期是达到寒冷期最顶端。

5.第三个温暖期是在公元600年至公元1000年,隋唐时期。

6.第三个寒冷期是在公元1000年至公元1200年,五代十国至两宋时期。

7.第四个温暖期是在公元1200至1300年,宋末元初时期。

8.第四个寒冷期是在公元1300至1900年,明清时期。

大家如果对中国历史上比较了解都会知道每一次寒冷期,都是农牧民族对峙,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政权对抗最激烈的时候。因为每次气候变迁造成地理环境的变迁,决定着农耕区域与放牧区域的分割不同。在每一次的寒暖交替之时,都是北方游牧民族南迁的关键节点。比如西晋初年,北方游牧民族南迁到陕甘地区黄河流域,为了能够在寒冷期到来之时,能够存活下去。

比如公元400年“五胡乱华”;公元1200年“女真金朝入侵北宋,俘虏北宋两帝”;公元1700年满清入关造成“嘉定三日,扬州十日”惨状。但又以“五胡乱华”最为恶劣与惨绝人寰,他们所对汉民族犯下的罪行,简直就是罄竹难书,对于人性的蔑视,对于人性的无底线的灭绝,简直就是畜生行为。

我们从气候变迁,地理位置的变化造成农牧民族之间的惨烈对抗的最深层次原因来解答。

二、东晋在做什么?拯救于汉民族灭种的危机的冉闵历史地位不高,“双脚羊”如此的蔑视与低等

为什么在北方汉民族处于灭种时刻,南方的东晋却一直在苟且偷安,难道真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把汉民族当猪狗不如,牛羊担当如此没有人性的羯族却能够一直在中国北方大地上随意猎杀与奴役,这难道激不起南朝东晋的国民的仇恨之心,这是如此可悲的结局。

每次汉民族面临危机时刻,总会有英雄出现来拯救于水火之中。冉闵是民族英雄,直接对于畜生不如的羯族进行以牙还牙地灭族的反抗战争,最后取得胜利,却被鲜卑族人给消灭,可是后世为什么没有像史可法等人那样给予冉闵有那么高的评价,却一字不提这段历史,不提及此人我们应该要铭记的英雄-冉闵。

北方的十六国等大小诸侯混战造成北方地区十室九空,土地荒芜的惨状,诸侯之间,民族之间为了争夺地盘却是相互混战,最后没有军粮供应怎么办?反正汉民族老弱妇女多了去,进行每次胜仗就是以汉民族老弱妇女为战利品,是军粮,是宣泄工具,是随意丢弃的物品。最后在惨绝人寰得吃人肉,吃女子的肉为光荣之任务。汉民族女子被称为“双脚羊”,那是猪狗不如的畜生称号。

“五胡乱华”的年代,社会是没有人性,是人吃人的年代,是没有底线的黑暗年代。

“五胡乱华”始于中国古代气候变迁造成农牧民族对抗换取生存空间的时期,但也是汉民族处于没有人性,没有存活权利的黑暗年代,尤其是女性,更加的惨绝人寰,更加的让人悲痛不已,更加让人心情沉重而默哀。

个人意见,如有不同,请关注并回复。谢谢!


历史伴读小二


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羌、氐,五胡乱华是一段黑暗的历史,指的是西晋八王之乱后国力衰弱,北边众多游牧民族趁机内迁,建立和南方汉人对峙政权的时期。

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公元316,也就是西晋灭亡开始算起,一直延续到鲜卑魏建立,持续了100多年,这个时期建立了大大小小很多国家,比较有实力的是五胡16国。

有很多学者把这一段时期称为中原陆沉,认为是整个华夏民族的没落时期,政权和经济都被破坏,其实也促进了中原和北方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只是战乱频频,人民的生活肯定是颠簸流离和苦不堪言的。

这个时期穷乱到什么地步了?据说是到了人吃人的地步了,还有了一个专有名词叫双脚羊。说的是残忍的胡人居然以很多汉族的女子为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了?我们今天就一起去看看那段悲惨的历史吧。

中原经济文化发达,北方的少数民族肯定是向往这样的生活的,能取而代之那当然是更好的了。然后从汉朝开始,就有很多胡人向中原迁徙了,势力越来越强大,盘踞了华北地区,对中原政权一直是虎视眈眈,只是还没有找到发兵的时机了。

而晋惠帝时期发生了八王之乱,西晋被分裂,国力衰弱,这些胡人趁机发兵,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政权,100多年时期,都是纷乱的中原大战,打得不可开交。

互相开战时期,这些胡人对汉人很残暴,双脚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传闻中是这样的,胡人一路对汉人烧杀抢掠,但是人数庞大的胡人食物短缺,怎么办了?就把汉族的女子杀了充当食物,还叫他们为双脚羊,因为像羊一样驱赶他们,这事是无比残忍的。

对于这件事,还是有分歧的,有的人认为是栽赃,而有的人认为是的确发生过的事情,要怎么去看待传闻中的这件事情了?

双脚羊不是指羊,而是指那些被当作食物吃的人,这说法是没分歧的,也就是说的确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不过双脚羊也并不是只有五胡乱华这个时期才有的,也并不是只有女人被食,还有老人和孩子被食了,在史书上也有明确的记载。

很多人认为,双脚羊起源于宋朝。

因为宋代的庄绰在《鸡肋编》中有记载:

自靖康丙午岁,盗贼官兵以至居民,更互相食,人肉之价,贱于犬豕,肥壮者一枚不过十五千,全躯暴以为腊……老瘦男子谓之饶把火,妇人少艾者名之下羹羊,小儿呼为和骨烂,又通目为两脚羊。


这段话很好理解,说的是宋朝靖康之变后,盗匪很多,没有吃的,就把老人、妇女和孩子当食物吃了,那些被食的老瘦男子被称作“饶把火”,被食的妇女和少年被称作“下羹羊”,被食的小孩被称作“和骨烂”,这些人全部被统称为双脚羊。

岁饥馑,人相食的事情应该是真的。

可是这事是说的是宋朝靖康之变后的事情了,那么五胡乱华时期,胡人到底有没有以汉人女子为食了?

战乱频频的年代,人们没有吃喝,以人为食的确有发生,记得朱元璋登基后去扬州巡视的时期,那里因为战乱,只有18户人家了,一个个都活成了乞丐,可是有个小女孩却说吃肉了。

随行的朱标大怒,问有肉吃为何要隐瞒了,可是深究下去的结果却是他们是吃的去世的孩子,还和其他人交换而食了,看来饥饿的时候的确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大家都知道,五胡乱华时期一直战乱是事实,而《晋书》里面也的确有“人相食”之类的记载,还不少了,因为实在是太饿了。

八王之乱的时候,河间王司马颙手下张方的军队就发生过因为缺粮而以人为食的事情,相信胡人也有过这样的事情,但是要是单单就说胡人以人为食,还是有点不公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