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晋朝后期的黑暗史,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历史课本上都一带而过,汉人究竟如何?

水木婴婴


当前的形势,民族大发展,大融合,大团结,那些特别残酷的历史普通教科书一带而过是对的,这段历史有专业学者研究就好,当然并不是忘记,要吸取经验教训,要反思,我相信我们更有智慧,更有能力


青牛70448403


那段历史对于汉人来说,的确是难熬且残酷的。

西晋皇族们觊觎最高权力,导致八王之乱,随后引发了五胡乱华。

八王之乱成因及始末

晋武帝司马炎称帝之后,不忘其父、祖司马昭、司马懿等创立之功,将他们的子弟均封为王。当时不仅是封王爵,还给实权,让他们充当都督,出镇战略要地。司马炎的算盘是:以此拱卫司马氏皇权,使司马家江山永固。

但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这反而给他们争夺最高权力提供了条件。导致西晋政权崩溃的八王之乱,正是司马氏宗王之间的厮杀。

起因:

晋武帝立的太子司马衷(公元259-306年)是一个白痴,晋武帝不顾重臣的反对,拒绝传位其弟齐王司马攸。太熙元年(公元290年)四月,晋武帝死,皇太子司马衷即位,即晋惠帝。按说司马衷此时已经32岁,完全成年,但因为傻,无法执政,就由其外祖父杨骏摄政。杨骏还任用自己的弟弟杨珧,共掌朝廷大权。

但是,司马衷的老婆皇后贾南风也想掌权,于是他就利用宗室诸王对杨氏兄弟的不满,开始挑拨离间,终于引发了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的过程:

公元291年二月,贾南风密召楚王司马玮入朝,很快诛灭了杨氏兄弟。然后让汝南王司马亮与重臣卫瓘共同辅政,宗室诸王多被召入洛阳,授以要职。贾南风与司马玮很快又有了矛盾,于是她设计除掉了司马玮。此后几年中,贾南风基本掌权,政局相对算稳定的。

公元299年十二月,贾后将非自己所生的太子司马伷废黜并囚禁起来,到第二年竟然把司马伷处死了。宗室诸王不满了。300年四月,梁王司马肜、赵王司马伦废了贾后,把贾南风党羽都除掉了。司马伦掌握朝廷大权还觉得不过瘾,就于301年正月自行称帝,尊惠帝为太上皇。

这么一来,司马伦就成了众矢之的。301年三月,齐王、成都王与河间王联合举兵讨伐司马伦,豫州刺史、兖州刺史、新野公司马歆等起兵响应。四月,联军击败了司马伦的军队,进入洛阳,拥惠帝复位。齐王司马冏总掌朝政。

公元302年三月,晋惠帝的皇太孙司马尚病死,司马冏遂立晋武帝子清河王司马遐年仅8岁的儿子司马覃为皇太子,以图长期执政。这样,其他的各位王就不干了。长沙王司马乂趁机举兵攻杀司马冏。司马乂掌握朝政。

但是,其它王又不干了,303年八月,司马颙又起来反对司马乂,双方大军在洛阳城外激战三个月。留住洛阳城内的东海王司马越趁机擒了司马乂并开城求和,最终司马乂被火烤而死。司马越被任命为尚书令,司马颖升任丞相,司马颙也官升太宰。

司马越又开始对司马颖的专政非常不满,就云集大军讨伐司马颖。司马越先是失败了。304年七月,司马越逃归封国,集合力量。公元305年七月,司马越于徐州(治今江苏徐州市)再次起兵进攻司马颖。306年六月,击败司马颖军,迎惠帝还都洛阳,司马颙、司马颖相继被处死。历时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才算结束。

306年十一月,晋惠帝死,皇太弟司马炽继位,即晋怀帝。司马越总揽朝政,看似八王之乱的胜利者,然而八王之乱造成的恶果---大规模的流民起义与少数族反晋活动---也有司马越独吞,五胡乱华开始了。

五胡乱华时期的汉人有多惨?

八王之乱的大规模混战,加上严重的旱灾,老百姓无法生活,最终起义。在农民起义过程中,大量起义军被晋朝屠杀。农民起义过程中,被内迁安置的胡人也起来反抗晋朝。

五胡乱华最先起来的是匈奴人刘渊。其次就是羯族人石勒,之后还有鲜卑、羌、氐等族相继建立政权,争夺天下,形成了五胡十六国。过程中,氐族人的前秦政权一度统一了北方,但是短时间内又陷入混乱。最后,鲜卑拓跋部趁十六国时期各族衰弱之机南下,建立北魏政权,进而统一北方。

在五胡十六国的过程中,北方的汉人遭了大难。

下面举几个例子:

刘渊建立的汉:刘渊是和亲公主后代,因此自称汉室后人,用汉做国号,想要笼络汉族人心。但是,当时胡汉民族对立情况严重,刘渊的想法得不到落实,他手下的大将也不认可,依然大杀汉人。

309年四月,刘渊手下大将灭晋大将军刘景率军攻克晋朝的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东北),接着刘景又在延津(今河南省延津县北)击败了晋将王堪。然后这位匈奴刘景下令将三万多男女投入黄河淹死。刘渊知道后,也仅仅是把刘景降职而已。

310年石勒(此时在刘渊手下)协助刘聪(刘渊之子)进攻河内,河内的晋朝守将梁巨请降,石勒不许,最终坑杀一万多名降卒。

刘聪继位后,311年夏,刘曜(刘渊侄子)率军攻破洛阳,把晋怀帝关在端门,强侮晋羊皇后,屠戮三万多公卿和百姓。这就是永嘉之乱。

325年,刘曜与石虎反目。六月,石虎坑杀刘岳士兵九千人;石虎供下并州,坑杀了士兵七千多人。

以上是匈奴和羯族的劣迹,后来的羌族、氐族也有对汉人的屠杀,但是相对于五胡十六国早期,他们已经认识到人口的重要性,屠杀人口的事情逐渐变少。

北方汉人为了生存也开始结坞自保。

面对晋朝八王和这些胡族杀来杀去,北方汉人开始结坞自保。

坞就是设防的田庄,文献上又叫堡,壁、垒、砦,或坞堡、坞壁、垒壁、堡壁等。坞堡大概源于汉初徙民实边。晁错对汉文帝说:每年派人轮流戍边,"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千家一堡,"高城深堑",设礌石,布蒺藜,且耕且守。后世的坞堡大体仿此。

西汉末,天下大乱,地主豪强的坞堡第一次在内地大量出现。此后,每逢乱世,这种自卫性的坞堡便林立于各地。

东汉末,袁绍的宾客布满汝南郡各县,"拥兵自守";曹操派满宠率兵"攻下二十余壁,得户二万";平均每堡约千户,这是当时坞堡的一般规模。

西晋末年以后,由于人口减少,坞堡的数目增多,但规模有缩小的趋势。刘曜等"周旋梁、陈、汝颍之间,陷垒壁百余";刘聪命将攻"齐鲁之间郡县,垒壁降者四十余所";石勒攻襄阳,"陷江西垒壁三十余所";石勒攻冀州,陷"堡壁百余,众至十余万";张平在山西,有"垒壁三百余,胡晋十余万户。""淝水战后,苻坚与慕容冲争关中,"关中堡壁三千余所。。。相率结盟,遣兵粮助坚。"这时,关中百姓都成为堡户了。

坞堡选建在有田可耕、有水可饮、有险可守之地为最理想;但尽如人意者少,所以平地起堡者也不少见。

坞堡起码应具备两种职能:组织生产和组织战争。为此,需要权威和秩序。这权威和秩序一般的就是来自坞主;而能成为坞主的一般都是豪强大姓。自汉魏以来,他们的宗族、乡党、姻亲、故旧、门生、义故、宾客、部曲等,就同他保持着一种很强的依附关系;结堡后,这些人都成了他的堡户,这种依附性更强化了。在这里,坞主的权威和秩序不会遇到任何困难。就是离故土、就山险结坞者,也往往以豪强大姓为核心,形成权威和秩序也不会太困难。

结束语

八王之乱与五胡乱华,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最终艰难的条件导致民族矛盾尖锐,政权兴替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直到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这一历史阶段才告结束。

公元300年前后,西晋大约有3500万总人口,其中北方2450万人。到了公元370年,北方实际人口大约有1300万(以上数字根据葛剑雄的《中国人口史》、《中国人口发展史》)。70年时间里,北方人口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减少了约一半。可见五胡乱华这段时间对社会破坏程度的严重性。

当然,五胡乱华也促进了胡汉之间的民族融合,为后来的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础。

(完)

凌烟阁论史欢迎你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有不同看法也欢迎你留言交流。谢谢!


凌烟阁论史


五胡乱华,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黑暗的历史,战乱使北方的人口损失了近百分之九十,汉人文明几近中断。当然,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五胡乱华也是当时社会矛盾长年积累的总爆发。

个人认为,造成西晋时期社会大动荡的主要是两大社会矛盾的激化,第一就是胡汉矛盾,从三国曹魏开始,中原统治者就让各外族胡人内迁居住,当然其目的让为了易于控制管理,但内迁的各胡长期以来深受汉族官吏的压迫,矛盾重重,比如山阴令江统在《徙戎论》中指出:“戎狄志态,不与华同……士庶玩习,侮其轻弱,使其怨恨之气,毒於骨髓。”因此胡人久受汉人压逼,积怨甚深。第二就是士庶矛盾,西晋时期,是门阀制度发展的顶峰,只看出身不看人,如果你出身于世家大族,就是傻子也能做官,而出身寒门,再有能力名望也只能做个小官,士庶之间不通婚,不来往,不能同坐。士族阶层把持着国家权利并占据着绝大部份社会财富,而且腐朽堕落,西晋时期,清谈之风盛行,就是整天什么正事也不做,热衷于琴棋书画,玄学。士族阶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用现在话说就是一群娘炮,别说尚武了,毫无能力面对动荡只能是任人宰割。

八王之乱中,混战的各诸侯王都借助异族的力量作战,各胡看穿了西晋王朝的腐朽虚弱,又长期积怨在心,于是纷纷自立为王。这些胡人政权社会文化落后,基本处于奴隶制时期,又崇尚武力,对被征服者就是以掠夺,抢杀为主,所以北方的汉人遭到了灭顶之灾。

各胡中,对汉人杀戮最重的应该是匈奴人刘渊建立的前赵,竭人石勒建立的后赵和鲜卑慕容建立的前燕。

公元311年,永嘉5年,前赵大举进攻西晋,八王之乱的最后胜利者东海王司马越撤离洛阳,结果路上病死,刘聪的部下石勒追上司马越的剩余部众,将士兵,官吏,跟随的民众全部杀死。同年,刘聪的堂弟刘曜攻破洛阳,大杀宗室,官吏,平民,洛阳被屠城,史称永嘉之乱。公元316年,刘曜又攻破长安,西晋灭亡。

公元330年,竭人石勒消灭了刘曜并基本统一了北方,称帝建立了后赵,3年后石勒病死,他的侄子石虎杀光了他叔叔的儿子夺取了皇位,石虎残暴好杀,视汉人为猪狗,他统治时期,北方的汉人锐减了几百万,繁华的中原地区成了野兽的家园。要不是后来他的养孙冉闵__汉人_灭了后赵,北方汉人估计要被杀绝,所以历史上很多人把冉闵称为汉家血脉的维护者,当然冉闵也发布了那道著名的杀胡令,竭人几乎被灭族杀光。

公元352年,鲜卑慕容的前燕击败并杀死冉闵,汉族再一次迎来灾难,邺城剩下的汉人一部被杀,一部南逃,而南逃的,路上也大部分被杀,只有少部分人最后逃入东晋。

汉人所受的苦难中,最悲惨的莫过于两脚羊的典故,指胡人外出打仗,掠夺汉人女子作为军粮携带,晚上凌辱,白天杀了作为粮食。而各胡中,残害两脚羊最多的就是竭人和鲜卑慕容,冉闵灭了后赵,解救了20万作为两脚羊的汉族女子,而鲜卑慕容一次出征,携带了5万汉女,回来时只剩8千人。

北方后来的政权,开始重视人口和生产力,不再肆意的杀戮,特别是符坚建立的前秦,在汉人王猛的辅佐下,社会安定繁荣,人口得到恢复,史称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再后来鲜卑拓跋氏的北魏统一了北方,鲜卑拓跋氏深受汉化,特别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批鲜卑人迁入中原,说汉语,用汉姓,接受汉族文化。慢慢的各胡纷纷融入汉族文化之中,所以教科书上概括的称为民族大融合。


翡翠鉴赏风


当前网络史学界最大的撕逼事件就是明清之争,撕了好多年,撕的满地鸡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还带来了一大群吃瓜群众。我们总说,这个世界不缺少黑暗,就缺少一双发现黑暗的眼睛。笔者很是感慨认为,抬头往上看看,晋朝才是历史上最烂的朝代,没有之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跳出来,看看晋朝是怎么差劲的。

曹魏后期,由于司马懿和曹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最后司马懿夺取了朝中大权。后来,司马懿病死,他的儿子司马师废了曹芳,立曹髦为皇帝。第二年,司马师去世,他的弟弟司马昭当政。后来在公元266年,司马炎继位,开启了晋朝的统治。

但是司马炎当了皇帝之后,因为皇室的人慢慢变的贪财腐朽,许多大臣也开始贪污腐败起来,而且朝廷内部党派一直在争斗,使得晋朝变得政府腐败,百姓民不聊生。

八王之乱,古代史上那段最黑暗的朝代

八王之乱是西晋时统治阶层历时16年(291年—306年)之久的内乱。这场权利角逐中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

公元290年(太熙元年),晋武帝司马炎驾崩后,外戚杨骏为太傅、大都督,掌管朝政。即位的晋惠帝司马衷痴呆低能,皇后贾南风(即贾后)为了让自己能掌握政权,于永平元年(291年)与楚王司马玮合谋,发兵杀杨骏,而政权却落在汝南王司马亮和元老卫瓘手中。贾后政治野心未能实现,当年六月,又使楚王司马玮杀汝南王司马亮与卫瓘,然后反诬楚王司马玮矫诏擅杀大臣,将司马玮处死。贾后遂执政,任用贾模、张华、裴頠等人,使天下保持相对安定。

公元299年(元康九年),贾后不顾张华等人的劝阻,以阴谋废太子司马遹,次年杀之。统领禁军的赵王司马伦联合齐王司马冏发兵废杀贾后、张华等。之后司马伦掌控了大政。之后许多诸侯打起了篡权的野心,起兵造反。公元306年(光熙元年),司马越迎惠帝回洛阳,司马颖、司马颙相继为其所杀,大权落入司马越手中,八王之乱到此终结。

苦难黑暗的朝代,史上八王之乱带来的破坏

八王之乱的十六年中,参战诸王多相继败亡,人民被杀害者众多,中原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消耗殆尽。自汉朝以来许多游牧民族投降内附中原王朝,不少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渭二水流域,势如弧形,包围晋都洛阳,形势极不利。

最后,胡人趁虚而入,攻占中原,史称“五胡乱华”。北方的汉人变成了待宰羔羊,在当时被大肆的屠杀,甚至快到了灭种的边缘。当时五胡在北方建了16个政权,把汉人当做奴隶来对待,尤其是羯族这样的变态民族,竟然把女性当成军粮。晚上肆意欺凌,白天杀了,还把她们称为“两脚羊”。让许多的汉人被大肆屠杀,甚至出现吃人的现象,甚至快到了灭种的边缘,这也是被称为最黑暗的岁月。完全成了胡人的砧板上的鱼肉,只能任由胡人宰割。《楚乔传》里汉人被屠杀当做猎物和当时的情况差不多。

《晋书》记录永嘉丧乱,匈奴、羯等族军队所到之处,屠城掠地千里,烧杀淫掠,中原士族十不存一;《晋阳秋》残本所称的"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杀百姓数十万,诸晋史中也有大量屠杀记录,屠杀在数个州开展,石勒公然明定胡人劫掠汉族士人免罚,胡人有所需可以任意索取一般汉人的东西;石勒其侄石虎更加残暴,使五十万人造甲,十七万人造船,死亡超过三分之二;夺汉女五万入后宫肆意变态凌杀污辱,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邺城,沿途树上挂满上吊自杀的人,城墙上挂满汉人人头,尸骨则被做成"尸观",恐吓世人。

史书《晋书》记载,当时中国"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遭到灭绝性屠杀的汉民族,出现了第一次亡种危机。《中国人口史》记载,五胡乱华前,已经经历了三国之乱的中国北方汉民族人口只有2400万。而五胡乱华后,据史书《鸣沙石室佚书》记录:"中夏残荒",汉人或南逃或被屠杀,当时北方的汉人最多只剩400万。

"凡内外六夷胡人,敢持兵仗者斩,汉人斩一胡人首级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东门"。


此后150年里五胡十六国换流侵占中原,屠杀汉人,经济文化遭受重大打击。大量人口为避战乱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史称“衣冠南渡”,中国古代经济中心进一步迁往南方。而东晋明知北方的汉人陷入了水深火热当中却不愿意北上解救同胞,这样的惨况一直到了隋朝的杨坚出现后才结束了这个悲剧。

正是因为如此,现在的人对于晋朝怀着深深的厌恶,一个连老百姓都能轻易抛弃的朝代又怎么能让人爱起来呢?历史课本上都一带而过就可以理解了。

蔡东藩在《两晋通俗演义》总结说,晋朝这些藩王好的少,坏的多。“八王之乱”中,司马家族互相残杀,不知道忠孝为何事,追根溯源,完全是因为他们的祖宗争权夺利给他们树立了坏的榜样,子孙相沿成习。最终给五胡入侵中原,带来了机会.

一点看法,一团乱麻的晋朝历史

晋朝是中华民族史身上的一块伤疤,为什么这么说?西晋265年建立,316年灭亡,短短51年,形式上全国统一了,可是整个王朝暗流涌动,内部派系林立;尤其是司马炎去世后,“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基本摧毁西晋的根基!317年司马睿偏安一隅建立东晋,100年后在各种势力的欲望下灭亡,南北朝开始!

这段历史是中国最黑暗的时代,五胡乱华,把中国拖入了百年的动乱和恐怖之中,老百姓民不聊生,各种势力你死我活的争权夺利,建国,亡国如同过家家一样!我们不同情统治者和野心家们的悲惨结局,不可怜某些残暴分子最后被残暴屠杀,我们可怜的是人民;可以想象当时的社会状态:战争连年、无家可归、分崩离析、亲情分离、生产无序,多少人民成了那些野心家的垫脚尸骨,多少家庭因战争分崩离析,多少女人等尽了白头,没有等到自己的儿子和丈夫回家!

晋朝史是一部血泪史,是一部对人民可耻的历史,这个时代所有所谓的成就和艺术与老百姓承受的痛苦来比,简直可以忽略,分裂深深地刺痛了中华民族的心,历史上这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害惨了老百姓,这是一种对野心家的暗示,对人民的祭奠!

倘若从民族习性这个角度来考量,晋朝和以前的朝代有着天壤之别。终秦汉两代,华夏先民涤荡群雄、纵横寰宇,虽远必诛,异族在秦汉先民大棒加橄榄枝的整治下,不得不臣服。三国曹魏灭乌桓,蜀汉灭南蛮,孙吴平百越,而晋朝是什么样?有个专有的名词,那就是“魏晋风度”。


笔者认为所谓“魏晋风度”,字面指的是魏晋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其实,就是一群饮酒、嗑药、吹牛皮的人聚在一起开酒肉派对的鬼混行为。他们终日饮酒嗑药、放浪形骸,纨绔风气盛行,

这一阶段汉人意识形态变了,汉族士人的审美观逐渐向阴柔近似女人风向转变,男子敷粉作妇人状,说白了就是“娘炮”。因此魏晋时期,出现了大量“美男子”,潘安、卫玠、何晏、嵇康等等,汉民族老祖宗积淀下来的铁血豪气,荡然无存。

失去尚武精神,士大夫阶层精神残弱、毫无骨气,享乐与苟且盛行,整个晋朝必然走向道德沦丧的衰世,这样的辣鸡朝代,史书记它做甚?

在文化上,西晋之后中华文化开始渐渐趋于保守,秦汉时期的铁血文明,在晋代以后越来越文绉绉。西晋以后佛教大兴,寺庙无偿占有土地不用交税,和尚不事生产没有徭役还不断有香火钱供上,导致佛教寺院过分扩张,很多人不种田不做工,都跑去当和尚,对国家经济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后面三武一宗灭佛运动都因此原因。网上有种说法“乱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关门避祸;盛世道士归隐深山,和尚出门圈钱“,对于国家和人民来说,佛教太盛不是好事。

有晋一代,神州大地,一片乌烟瘴气。司马氏建立的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无功掌权、弑君篡位、骄奢淫逸、毫无建树,第一个被外族灭国的国家。晋朝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它是我国历史上最烂的朝代,没有之一。


中学数学深度研究



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羌、氐等五个在西晋时期,迁徙到中原的外族人。

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是从西晋灭亡算起,一直延续到鲜卑魏的建立。五胡乱华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汉族人不堪回首的时代,是大汉民族所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之所以称其为前所未有,是因为它几乎令华夏汉族亡种灭族,后被史学家称之为“永嘉之乱”、“中原陆沉”、“神州陆沉”、“中原沦陷”等名称。

“五胡乱华”最先是由氐族及匈奴人开始的。

304年冬天,氐族领袖李雄占居成都,自称“成都王”,史称其为成汉。匈奴贵族刘渊叛乱于离石(今山西离石),史称汉赵,然而这只是五胡乱华的开始。随后的“五胡乱华”使汉族人民遭受了灭顶之灾,使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锐减,光华北地区的人口在八年之内就减少了90%。至冉闵灭羯赵的时候,中原的汉人只剩下不足400万,也就是说整个汉族人口被屠杀了4分之3,已经到达了亡种灭族的边缘。

羯族被称为最残暴的民族,专以杀人吃人为快。据说他们行军打仗从不带军粮,而专门抓捕汉人女子,在行军的过程中白天当做军粮,被称为“双脚羊”。晚上将她们用于发泄兽欲。


永嘉之乱以后,华北长期陷于战争,民生经济大受破坏,人口锐减,晋室政权南下,改都建康,建立了东晋。

五胡乱华时,又有大量的西北诸胡和北方的鲜卑迁入中原。《晋纪》、《晋书》记录当时永嘉丧乱,中原士族十不存一。唐编《晋书》卷65《王导传》据说:“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洛阳倾覆以后,中原的士族男女十有六七到长江下游的江南避难。随着东晋政权在南方的建立,北方人口向南方迁移的规模更大。截至南朝刘宋初年,南渡人口已近30万户,达到90多万。这些南迁的北人,给南方注入了新的活力。北方汉人能走的都走了,不能走的纠合宗族乡党建立坞堡以自保。匈奴、羯等族军队所到之处,屠城掠地千里(如《晋阳秋》残本所称的“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杀百姓数十万,诸晋史中也有大量屠杀记录,屠杀在数个州开展,石勒其侄石虎更加残暴)。


当时北部的外族统治者在发动征战时,多趋用其他民族为前趋,如《宋书·柳元景传》北方被俘的汉族军士云:“虐虏见驱,后出赤族,以骑蹙步,未战先死。”又,《宋书·臧质传》载拓跋寿致书臧质:“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三秦氐、羌。设使丁零死者,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正减并州贼;氐、羌死,正减关中贼。卿若杀丁零、胡,无不利。”臧质得书后,立即将此书另写以示北魏士众,并告之曰:“汝等正朔之民,何为力自取如此。大丈夫岂可不知转祸为福邪!”皆以种族矛盾和正朔云云为号召。

原先在中原地区的士族、仕人、农民、手工业者、商贾等也纷纷 逃亡到南方去,他们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使江淮和江南地区日渐富庶和繁华,最终在南北朝时期取代中原而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


在当时北方许多人眼中,东晋、刘宋等南方政权虽然局促一隅,但仍算是汉族的正统政权,因此王猛谏苻坚曰:“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直到萧梁时,梁武帝萧衍都还被中原士大夫认为是“正朔”的代表。除了种族和正朔问题以外,汉地北部在异族统治时,虽有少数以仁政安百姓,但更多的是行横征暴敛,屠杀虐苛之事,因此,谢灵运言:“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此亦为北方汉人期待归汉之因。所以晋、宋的汉族政权多次北伐,亦往往利用北方汉民旧户以为助。如桓温伐苻秦时,进军关中,抵灞上,“居人皆安堵复业,持牛酒迎温于路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刘裕北伐长安,王镇恶等乘利径趋潼关,为姚绍所拒,发生转输不充而乏食的问题,众心疑惧,大军无法及时救援,王镇恶于是亲至弘农,说谕当地汉族百姓,百姓竞送义租,军食复振。克长安,灭后秦后,刘裕欲离开长安南归,“三秦父老诣门流涕,诉曰:‘残民不沾王化,于今百年矣。始睹衣冠,方仰圣泽。长安十陵,是公家坟墓,咸阳宫殿数千间,是公家屋宅,舍此欲何之?’”北方汉族人民,盼望回归汉族政权之情如是,乃至许多北方政权初起时,亦都打着晋官的名义,以号召民众归心。


迁到南方的中原汉族与当地的汉族互相影响,形成了一种包含江南特质的新兴文化;华北的五族(匈奴、鲜卑、羯、羌、氐)与汉族之间进行了长期混战和厮杀,到五胡乱华的后期,除汉族和鲜卑族仍保持其势力与明显的民族认同外,匈奴、羯(匈奴中的白奴)、羌、氐战败后或被大量屠杀,或是逐渐被同化,鲜卑族拓拔部最终获取胜利,建立北魏之后逐渐统治华北地区。


大唐福气


 五胡乱华,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在西晋时期塞北众多游牧民族趁中原的西晋八王之乱时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的非汉族国家时形成与南方汉族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族在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  开始:五胡乱华是由氐族及匈奴族揭开序幕。304年冬天,氐族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内迁领袖李雄占成都,自称“成都王”;史称成汉,匈奴贵族刘渊起兵于离石(今山西离石),史称汉赵。是五胡建国的开始。  结束:五胡乱华以五胡逐渐汉化,最终融于汉族而结束,标志事件就是北周丞相杨坚建立隋朝,一统中原。  五胡结局:  匈奴:汉朝南北匈奴分裂时,北匈奴便迁往了欧洲,建立了匈奴汗国,从而导致了日耳曼民族的大迁移,间接的灭亡了西罗马帝国。隋唐以后,不再有记载。  羯:后赵被冉魏灭亡后,羯族作为整个东亚历史上最残暴的民族被屠杀殆尽,仅剩下一万余人投降了东晋,但没多久东晋爆发一场内乱,这仅剩的一支羯族人趁乱攻下了几个城池,又开始了后赵时期的食人残暴统治,最终被晋兵灭族。  鲜卑:鲜卑族建立政权后,部落大都解体,人民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随着封建化进程的加深,同各民族的融合加快。到了隋唐时期,鲜卑作为民族实体和政权实体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渐消亡。但是鲜卑消失的主因是人口枯竭,当年鲜卑族的汉化政策总体而言并不是特别成功,一些鲜卑族先是汉化后来又胡化。吉林大学古DNA实验室的研究,证实现代锡伯族很可能是拓跋鲜卑后裔。  羌、氐:原本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几支在唐初年间被松赞干布统一建立了吐蕃王国;另外的南迁一部分在云贵高原形成六诏,最终统一为南诏,南诏灭亡后分裂为各个民族;其余的继续南迁,与缅甸当时的各族共同书写了缅甸历史。


桃霞落雁


与其扯汉人怎么样,不如说普通人怎么样?

不要拿现代概念的民族去套古人。

无论哪个种族,想要统治一方,都少不得拉拢地方大族,除非他们是劫匪,而非为了打天下。无论前后赵,还是鲜卑、拓跋,无一例外都是走向所谓的汉化,这些可少不了汉人的推动。

当然异族当权,汉人地位肯定不一样,但对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区别,被汉家大族欺负,还是被胡人欺负,真没什么不同。

后赵石勒,杀的最狠的也不过是世家大族,对普通老百姓也是能拉拢就拉拢,毕竟他也得靠这些老百姓替他打仗不是。

北魏六镇起义,造反的主要人员就是老鲜卑和一些鲜卑化的汉人,这还不能说明些什么问题吗?

隋唐的五宗七姓,可不是在隋唐出现的,大家族在乱世总是能活得很好。

至于“两脚羊”,这是不分汉胡的,若真按《晋书》来看,晋人“吃”的更多,五胡除了石虎,其他人跟历代的乱世军阀没什么不同。

历史一直在发展,民族也在不断融合,最惨的只是底层百姓。


卧牛说历史


为方便监控或是增加兵源及劳动力,东汉朝廷以招引或强制的方式,将边疆胡族内迁。到了西晋时,中国北部、东部和西部,大量胡族与汉族杂居。西晋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逼迫晋惠帝退位,擅自称帝,引发西晋内战,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的爆发,使西晋朝廷失去在地方的影响力,胡族陆续叛变。

五胡乱华,就是指在西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陆续建立的非汉族政权。一般指公元304年至公元439年(西晋永兴元年至北魏统一)这段时期。在这段时期里,相继出现了十六个分裂割据政权,分别为西晋永兴年建立的成(巴氐)、汉(匈奴),西晋灭亡后建立的前赵(匈 奴)、后赵(羯)、前凉(汉)、前燕(鲜卑)、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 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北凉(匈奴)、南凉(鲜卑)、南燕(鲜卑)、西凉(汉)、夏(匈奴)、北燕(汉)政权。此外,还有冉魏(汉)、西燕政权,因为这两个政权存在时间较短,并没有包括在内。汉和前赵算是一国,历史上称为十六国。而入主中原的五个主要部族分别为匈奴、羯、鲜卑、氐、羌,历史上称为五胡。

五胡乱华破坏了中原的政权和经济架构,但也使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产生文化经济交往。





读史如品茶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的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

“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

西晋“八王之乱”,胡人趁乱反晋。西晋灭亡后,晋朝宗室在长江中下游淮南、江南建立东晋政权。由于胡人在北方的残暴统治,北方汉人从黄河流域大规模避乱进入安定的长江流域,史称衣冠南渡,使经济政治中心初步向南方转移,淮河淮南流域成了南北交战的主战场,从此逐步进入了南北朝时期。中原人民为躲避胡人残暴统治和屠杀,纷纷南迁。这一时期一共有六次南迁高潮,累计迁入过百万,东晋因而设置了许多侨郡侨县以安置北方人民。

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西晋灭亡(316年)开始算起,一直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439年)。有的学者也称之为“永嘉之乱”、“中原陆沉”、“中原沦陷”等。这一时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汉民族的一场灾难。隋文帝杨坚统一并建立隋朝,方使中国结束了300年的动乱和分治。

东晋建立时,中原已沦丧于胡人之手。中原汉族在祖逖、桓温等名将的带领下绝地反击,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迁居南方的爱国将士每每以北伐中原、收复失土为己任。东晋与五胡的战争,十六国之间的厮杀,使得这一时期战乱连连。

五胡乱华作为中国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为何几乎要从历史中消失?隋朝建立之前,中国经历了将近300年的乱世,在这段时期,以西晋末期的五胡乱华最为黑暗。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部落,他们趁西晋的八王之乱大举南下入侵中原,西晋政府自身难保,根本没有能力去抵御异族的入侵。

自东汉以来,由于汉王朝的军事征服以及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力不足而对各少数民族的招诱。从此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内地迁徙,逐渐盘踞华北地区,势力不断壮大。到西晋时期,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水、渭水流域,对晋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

本来强大的西晋王朝是有能力震慑住这群胡人、异族的,无奈司马炎作死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傻儿子司马衷。皇帝痴呆,皇权均被皇后贾南风掌握,心有不甘的诸侯王们,发兵反叛诛杀皇后贾南风。

一场腥风血雨让新生的西晋王朝再一次陷入战乱,本来受到压迫的胡人、异族趁机作乱,推翻西晋王朝。从此中原大乱,在百馀年间先后由胡人及汉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政权,正是这些胡人建立的政权开启了黑暗的时代。

如果中原王朝的统治者强势,是不可能让蛮夷如此践踏中原的。五胡乱华的根源是先进文明出现了长时期的统治者精神混乱。比如晋朝的统治者司马氏,就是家族神经病(不是骂人,是真的有这种遗传),把整个国家搞得乌烟瘴气,才会遭到这样的结果。北方的汉族南迁的超过了一半,匈奴、羯等族军队所到之处,屠城掠地千里,当时“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杀百姓数十万,晋书中留下了大量汉族百姓被屠杀记录。

在晋朝之前,并没有任何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能成功入主中原,我们史书中的正统朝代,全部是汉人政权。但,就在五胡乱华之后,曾经被汉人看不起的胡人政权一个个入主中原,并渐渐被记入我们的历史,夏、商、周、秦、汉、魏、晋是正统,隋、唐、宋、明是正统,但就偏偏中间这300年的大融合时期无法书写!


王者2018


那段时期写史的人写出来的记实都不是后人想看到的东西,而且后人写出来的那段历史又有许多是没有考证过的。所以,这段历史记载的“真实”不多。

五胡时期,汉人被称之谓“二脚羊”,胡人称之谓“美食”!从后人的角度而言,这时期也是一个民族最悲惨的时期,文人也下不了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