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裁决承认一网约车司机为Uber员工,但滴滴司机的想法更现实

近日,法国最高法院的一项最新裁决,承认一名Uber网约车司机拥有被视为平台公司员工的权力。这项裁决被认为可能会颠覆网约车行业的业务模式,也意味着网约车平台将为网约车司机付出更多的成本,包括一些员工福利和假期。

最新裁决承认一网约车司机为Uber员工,但滴滴司机的想法更现实

作为全球最大的网约车平台,Uber旗下一直有部分司机在争取自己作为公司员工的权利。在国内,滴滴等平台的网约车司机,也曾希望平台公司能给他们一个员工的身份。在他们看来,网约车司机并不能算自由职业者,因为所有的单子要靠平台派,他们不能建立自己的固定客户群,也无法自行设定服务价格,他们的工作更像一个公司员工的行为。

滴滴司机难以被平台当作员工管理

国内的网约车司机师傅的想法更为现实,也没有Uber司机那么高。就滴滴而言现在有1000多万司机,都被视为员工享有相应的权利,似乎不太可能。笔者曾与一些滴滴司机谈到过类似的问题,他们不敢奢望享受滴滴员工一样的假期,也愿意加班加点地接单,很多司机的最大愿望,只是滴滴平台能够像对待员工一样,为他们缴纳上社保。但即便是这样的最低要求,对滴滴来说恐怕都难以成为现实,更何况要把司机当作员工对待。

最新裁决承认一网约车司机为Uber员工,但滴滴司机的想法更现实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快递员、外卖送餐员和网约车司机一样,虽然他们工作都很卖力,但很少被当作公司员工对待。很多京东快递员被作为京东员工,公司同样为他们缴纳五险一金,这一直被当作业界佳话,刘强东也一直引以为豪。但绝大多数这类平台经济产生的职业,其从业人员并没有这么幸运。最大的网约车平台滴滴,也不例外。

究其原因,网约车司机从业人员数量庞大是其一,全球恐怕还没有哪个公司有上千万员工吧?从行业传统来看,也没有哪个网约车平台把司机都当作员工。Uber的这位司机赢得裁决也只是个例,暂时还不能影响到平台对其他网约车司机的认定,滴滴等国内平台也不可能跟进这样的做法。此外,网约车司机相比其他职业,自由度还是要大得多,受平台公司的约束也比较少,比如滴滴司机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出车接单,这与一般公司员工的行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最新裁决承认一网约车司机为Uber员工,但滴滴司机的想法更现实

换一个角度思考。假如滴滴公司真的把滴滴司机当作员工管理,给他们缴纳保险,让他们有法定的假期,会出现一种什么情况呢?一是滴滴司机的自由度肯定会降低,每天要跑多长时间,甚至要接多少单,恐怕都会有一个最低标准。另一方面,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要给司机缴纳保险和发放福利,滴滴平台成本增加的同时,现在大家已经认为过高的抽成,只能进一步提高了。这样一来,还有多少滴滴司机会希望成为平台员工呢?

比成为员工更为现实的,是能挣到钱

司机和乘客都是平台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离开司机的网约车平台则是无本之木。尤其是现在网约车平台竞争加大,各平台对司机的争夺也更加激烈。因此在去年初的时候,滴滴提出了进一步赋能司机的策略,要增加滴滴司机的满意度,让司机挣更多的钱,进而具有职业归属感。但近一年的实践,司机的满意度并没有明显提高。尤其是网约车合规化,以及很多地方车多单少导致的派单矛盾,使得很多滴滴司机挣钱越来越少,质疑和抱怨也就越来越多。

最新裁决承认一网约车司机为Uber员工,但滴滴司机的想法更现实

突如其来的疫情再次让这种矛盾有扩大的趋势。根据交通部近日公布的数据,巡游出租汽车和网约车的接单量、运输量下降了85%。很多滴滴司机每天的流水只有几十元,有的司机不得不寻求退租以止损。为此滴滴平台也积极承担责任,推出了包括免租金、降保险等多种帮扶措施,协助滴滴司机共渡难关。但是在可以预见的短时间内,网约车行业这种萧条的局面恐怕难以扭转,如何坚持下去,这对于司机是一种煎熬,对于滴滴等网约车平台,更是一种考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