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河南籍名将都有谁,谁能排第一?

小小嬴政


吉鸿昌

吉鸿昌将军是河南扶沟人,如今在扶沟还有一座吉鸿昌纪念馆屹立在那里,吉鸿昌将军在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武装暴动早期,也曾计划带领旧部在河南起义,但在天津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然后蒋介石下令将吉鸿昌将军杀害,当时他也只有39岁。

彭雪枫

彭雪枫将军出生于河南镇平,在苏维埃政权时便跟随党的脚步东征西讨,后来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又积极的回到河南一带在太康、睢县、杞县一带进行抗日活动。并在永城建立抗日根据地,如今在河南镇平、夏邑、安徽宿州等地也有彭雪枫将军的纪念馆。

杨靖宇

杨靖宇为河南确山县人,在1932年受命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后来在一次战斗中仅剩下他一人,于是他就靠吃棉絮在冰天雪地里与敌人周旋,几昼夜后不幸遇难,后来吉林的濛江县也改名为靖宇县。

许世友

许世友将军是河南新县人,堪称是一员虎将,在1928年加入工农红军后,便战功赫赫,在建国后也历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重要职位。



此外河南还有许许多多的将军英雄,河南的新县也被誉为将军县,走出了40多位开国将军。不仅如此,据《抗战期间各省历年实征壮丁人数统计表》统计,在抗战期间,河南共出兵达190多万,位居全国第二位,因此中原大地近代史上也同样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些先烈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

我是河南这些事儿,持续更新更多河南本地问答,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谢谢!


河南这些事儿


河南,中原大地,名将辈出。据不完全统计,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中,河南就有2名上将、13名中将和51名少将,现介绍几位将军。

△许世友(1906.02.02-1985.10.22),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

△洪学智(1913.02-2006.11),生于河南省商城县汤家汇(今属安徽金寨)。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开拓者,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

△李德生(1916年4月—2011年5月8日),河南省新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第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徐立清(1910.04.05-1983.01.06)河南商城,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政治工作领导人 ,历任第一野战军1兵团政委、人民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副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济南军区政委、成都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人民武装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郑维山(1915—2000),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历任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

△尤太忠(1918-1998.07.24)河南光山,南信阳光山砖桥镇陈岗村尤岗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1988年被授予上将。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七军副军长、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内蒙古军区司令员、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成都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纪委第二书记。





zj史海拾贝


彭雪枫

彭雪枫,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人,抗战时期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是抗战时期新四军方面牺牲的最高军官,也是我军在抗战时牺牲的高级指挥官之一。

彭雪枫在新四军任职期间,多次率部和日伪军激战,给日伪军以承重打击。光复多个县城。可惜天不假年,1944年10月,彭雪枫在夏邑县和伪军作战时,壮烈殉国。时年37岁。如果彭雪枫能活到建国,应该是大将。

许世友

许世友,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开国上将。

抗战时期,许世友任先后任八路军第129九师第386旅副旅长、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胶东军区司令员等职。在八路军任职期间,他多次率部和同日、伪、顽等敌对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给他们以沉重打击。

解放战争中,许世友历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东线兵团(后称山东兵团)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

新中国成立后,许世友历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


袁卫宇


近代史的河南,和现在的河南一样,属于相对没落期,人才兴盛远不如古代发达时期。即便如此,河南近代史上也有不少算得上的名将的,像袁世凯、彭雪枫、许世友、吉鸿昌、杨靖宇等。

袁世凯

袁世凯,河南项城人,主要的属性是政治人物,也缺乏过硬的实际军事战绩,但袁世凯在中国军事史上同样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称为名将也不算勉强。

袁世凯年轻时驻扎朝鲜的时代,军事和政治上都有着出色表现,由此得到重用。袁世凯后来小站练兵,是近代中国陆军真正开始建立西式近代陆军的开端。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期间开始形成的北洋集团,在后来几十年中国历史上是一只举足轻重的力量。

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之一的彭雪枫

彭雪枫是河南南阳市镇平县人,1907年人。,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入党。红军时代已经显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抗战时期,彭雪枫领导开辟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1944年9月,37岁的彭雪枫意外在战斗中身中流弹身亡。

建国后,彭雪枫被认定为共和国的三十六位军事家之一。入选三十六位军事家的人,可以认为起码相当于开国大将。彭雪枫如果没有牺牲,成为开国元帅机会不大,成为开国大将几乎是肯定的。

(彭雪枫)

其它的近代河南名将

民族英雄抗日名将吉鸿昌,河南扶沟人,曾经是西北军的一员虎将,1933年组织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收复了多伦等地区。1934年11月24日,被当时坚持对日不抵抗政策的蒋介石杀害。

民族英雄东北抗联抗日名将杨靖宇,河南确山县人,1940年在与日军作战中牺牲。

新四军抗日名将高敬亭,河南新县人。

开国上将许世友,河南新县人。

开国少将李德生,河南新县人。


仁勇校尉


毫无疑问是杨靖宇将军!用草根棉絮充饥,让日本人明白中国人是不可战胜的。新中国成立后,朱德总司令亲自题词“人民英雄”,毛主席、周总理分别给杨将军敬献花圈。

1940年2月23日,年仅35岁的杨靖宇牺牲。1946年,吉林濛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在100名日军的围攻下,持续战斗了20分钟的杨靖宇倒下了。在日军确定是杨靖宇的时候,日本这样报道当时的情况:

“是扬啊,于是所有的讨伐队员都发出了男儿之泣。”

这是身为侵略者的敌人的报道,杨靖宇的的牺牲连他们自己都受到感染,不能掩盖。因为杨靖宇被他们包围了太多天了,他们根本不明白是什么力量让杨靖宇坚持到现在。于是在濛江县医院的解剖中,他们发现了杨靖宇胃里的草根、树皮等等,

在解剖时这些东西还没能消化

“中国竟然有如此威武不屈之人!”

杨靖宇最后几天的情况是:

断粮五天、患重感冒、双脚严重冻伤、孤身一人、最后三支枪和200多发子弹。

真可谓: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我军威

在一份日本记录当时的情况的文档里,这样记录的最后一段对话:

日军:“我们是通化的警察队。在我们的部队里面,曾经是君之同志的程(斌),崔(胄峰),都担任着警察队的指挥。安参谋(叛变的人,杨将军是被出卖了)也在总部工作。若是君能归顺,岸谷厅长必会热切相迎。现在这个地方,要逃脱是不可。的了,何必急着去死呢?考虑一下归顺可好? ”

扬:“我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不可能如你所愿。很多(我的)部下都牺牲了,我如今只剩了自己一个人。虽临难,但我的同志们在各地转战,帝国主义灭亡之日必将到来。我将抵抗到底,无须多说,开枪吧。 ”

说着,(杨靖宇)开始用两支手枪朝我们射击。

满天星,数不清,东边道,出英雄;抗日英雄无其数,杨靖宇数第一名。

这个小标题是在当时东北传唱的一首民谣。

杨靖宇出身于河南一户贫穷的农民之家

,原名马尚德,1932年马尚德改名杨靖宇,靖宇取驱除外敌之意。

很少有人知道杨靖宇是唯一与毛泽东、朱德并列当选为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大会名誉主席团委员的中共党员。

在杨靖宇将军牺牲后,日军在福尔马林的玻璃缸中保存了他的头颅,1948年刘亚光才排除万难取回了英雄的尸首,存放于东北烈士纪念馆。

1957年杨靖宇的遗骨才由靖宇县移至通化市,并举行万人公祭大会。在大会中,中共中央派代表、国防部代表、吉林省省长、黑龙江省副省长、辽宁省副省长、河南省副省长、杨靖宇将军生前友好代表伊俊山发言哀悼。杨靖宇将军的儿子马从云致谢词。

1958年河南确山县建立杨靖宇纪念馆。

杨靖宇将军曾写下一首《西征胜利歌》结尾一段如下:

同志快来高高举起胜利的红旗,

拼着热血誓必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铁骑纵横满洲军队已有十大军,

万众蜂起勇敢杀敌祖国收复矣。


坦坦荡荡的尚格


吉鸿昌,河南扶沟人,抗日爱国将领。绰号吉大胆,原为冯玉祥手下西北军将领,1930年中原大战西北军失败解体,吉鸿昌思想越来越倾向革命,秘密加入党组织。1933年,和冯玉祥等组织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同伪军作战,一度曾收复多伦等多个地方。1934年被国民党北平军分会逮捕,不久被杀。就义前曾写就义诗: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杨靖宇,河南确山人,原名马尚德,曾用名张冠一。近期曾有一部电视剧《爱国者》,里面的主角颜红光(宋烟桥)的原型就是杨靖宇,主演是张鲁一,张冠一、张鲁一,这冥冥之中有什么机缘巧合?杨靖宇是著名的抗日联军创始人和领导人,抗联第一路军总指挥。1940年2月,由于叛徒出卖,牺牲于濛江县(现靖宇县)。日伪军派村民劝他投降,他对来人说: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彭雪枫,河南南阳人,红军和新四军高级将领,军委确定的我军36位军事家之一,文武双全,不可多得。1944年时任新四军师长兼政委的彭雪枫在一次指挥战斗中中弹牺牲,时年37岁。如果1955年评定军衔时他在世应该具有评定大将的资格。

许世友,河南新县人,共和国开国上将,原为红四方面军师长,建国后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南京军区司令员。他幼年到少林寺习武术,因此又有“许和尚”的绰号。他酒量很大,爱喝酒,而且喜欢在饭桌上劝酒,不管对方能不能喝酒,搞得有些不擅长杯中物的人苦不堪言。周恩来总理闻知,专门和许世友拼了一次酒,直到把许世友喝到了桌子底下,周总理仍然谈笑自若。自此以后,许世友喝酒不再像以前那样强人所难了。



磨史作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至1964年授衔的将领中,河南籍的有上将许世友,中将8名:他们是:王秉章,刘少文,张池明,张祖谅,范朝利,郑维山,李雪三,钱钧。少将97名。


东方敏鑫


恃强凌弱作威作福、“粗暴”干涉别国内政、残酷“镇压”人民起义、“绑架”驻在国国王、重臣、“玷污”驻在国王妃、逼杀第三国外交官、逼的第三国追杀他十年之久而不得,种种令人发指但读起来却让人十分开心的恶劣行径都是一位河南籍的驻外将军做的好事!

他就是“一人敌一国”、日本人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的河南项城人袁世凯将军。

1882年6月,大清最后的藩属国朝鲜发生了壬午军乱,年轻的国王李熙的父亲大院君借机发动政变,架空闵妃,闵妃手下的大臣向直隶总督张树声求援,张树声派遣吴长庆的部队东渡朝鲜,镇压叛乱。

吴长庆带的部队里有一个23岁的小伙子,算是他的后辈,吴长庆与他的长辈是故交,这个家伙叫袁世凯。

袁世凯带着一支小分队冲在前方,他亲自放枪,引领大家开火,打死了几十名朝鲜“叛军”,立下镇压叛乱的头功,这是他第一次杀人。

吴长庆一看小袁后生可畏,原本也想重点培养,干脆又给他布置了新任务,去剿灭东学党人,袁世凯二话不说,又领兵直扑东学党中央党部,把东学党给掀翻在地。

小袁的生猛表现还在继续,协助吴长庆诱捕了“罪魁祸首”国王他爸大院君,后来大院君被绑架回中国,受了两年牢狱软禁之灾。

清军镇压成功之后,吴长庆就开始了长期驻军朝鲜的历程,他手下最得力的助手自然还是小袁将军,过了两年,吴长庆被调回国内,小袁将军就实际开始行使驻军负责人的职责。

在这个位置上,他干出了一件大事,1884年,朝鲜内部的开化党人、亲日派洪英植、朴泳孝发动甲申政变,情势危急,袁世凯来不及上报朝廷,自作主张,率领军队攻入王宫,“请”走了国王,镇压了政变,逼死了日本外交官(自杀)。打这以后,袁世凯独掌大权,开始“粗暴”干涉朝鲜国政。

李熙回宫之后,正式邀请袁世凯来宫里护卫,居住王宫的一处偏殿,和国王、妃子们成了友好邻居,很多国事都要事先征求袁将军的意见。这段时间,袁将军被朝鲜人亲切的称为“袁司马”。

闵妃争权的欲望很强,既然袁将军身处权力中心,难免会多与他走动走动,后来为了避免招惹嫌疑,主动把自己的妹子闵碧蝉许他为妻,袁世凯回国后带了三位朝鲜女子,就是闵姑娘和她的两位侍女。

个人生活作风权且不谈,袁世凯称得上是日本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每每欲除之而后快,前面的壬午军乱也好,甲申政变也罢,都有日本人的影子,但因为小袁将军的“鲁莽”,每次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却谈笑间灰飞烟灭。

一直到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日本人还多次派员暗杀袁世凯,可惜从来没有成功过。

一个能让我们恨之入骨的日本侵略者恨之入骨达12年之久的年轻中国将军,必定是近代史上最成功的中国将军,没有之一!


历来现实


中国历代名人将相辈出,东汉有云台阁28将,唐朝有凌烟阁24功臣。河南省籍贯10大武将,每一个都曾威震神州。

1伊尹

商朝开国首辅,伊尹辅助商汤灭夏朝,为商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伊尹历事商朝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五十余年,为商朝强盛立下汗马功劳。伊尹被后人奉祀为“商元圣”。

2.张良

西汉张良,河南颍川城父(今河南宝丰)人,祖父、父亲等先辈在韩国的首都阳翟(今河南禹州)任过五代韩相。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汉高祖刘邦评价:“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先秦时期,河南还有吴起、范蠡等名将。

3邓禹

邓禹东汉邓禹,今河南南阳新野人,东汉初年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一位,刘秀“恃之以为萧何”。刘秀的首席参谋和统帅,在渔阳和上谷协助刘秀建立第一支嫡系部队。

云台28将中河南武将还有吴汉、贾复、冯异、岑彭、王霸、臧宫、祭遵等人。

4邓艾

邓艾,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西晋初期,河南王濬率水军灭东吴,三路大军中首先进入吴都建业。

三国时期,河南名将还有有黄忠,魏延,典韦,文聘等。

5谢玄

谢玄,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豫州刺史谢奕之子、太傅谢安之侄。为抵御前秦袭扰,他招募北来民众中的骁勇之士,组建训练一支精锐部队,号为“北府兵”。淝水之战中,谢玄任前锋都督,取得以少胜多的巨大战果。乘胜开拓中原,先后收复了今河南、山东、陕西南部等地区。

南北朝时期还有于谨,周访等河南名将。

6韩擒虎

韩擒虎,河南东垣(今河南洛阳新安县)人。隋朝名将,北周骠骑大将军韩雄之子。开皇八年(588年)冬,韩擒虎与贺若弼领军攻陈,俘陈后主陈叔宝。

隋朝时期长孙晟,韩擒虎、贺若弼等名将都是河南人。长孙晟的儿子为唐朝名相长孙无忌,女为文德皇后长孙氏,韩擒虎的外甥是唐朝大将李靖。

7张巡

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朝名将。安史之乱中,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军南侵江淮屏障睢阳,张巡与许远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睢阳,前后交战四百馀次,使叛军损失惨重。有效阻遏了叛军南犯之势,遮蔽江淮地区,保障了唐朝东南的安全。最终因粮草耗尽、士卒死伤殆尽而被俘遇害。后获赠扬州大都督、邓国公。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张巡绘像凌烟阁。清代,从祀历代帝王庙。

8赵匡胤

赵匡胤,生于洛阳夹马营。后周建立后,赵匡胤受周世宗柴荣器重,于征伐南唐时屡建战功。柴荣病重时,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

9岳飞

岳飞,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飞于北宋末年投军,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金军南下江南,岳飞独树一帜,坚持抗金,收复建康。

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赵构、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飞班师。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

北宋时期,洛阳有一支种家军,几代人守卫西北,水浒传中的大种相公和小种相公就是种家军。

10史可法

史可法,河南祥符县(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任西安府推官。后转平各地叛乱。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福王朱由崧(弘光帝)为帝,继续与清军作战。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

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不久后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


天地话史


不管是什么样的岁月,历史的车轮走过去以后。我们都应该铭记过去的历史。不管他是辉煌的,还是曾经让我们感觉到屈辱的。我们都要铭记这段历史。

因为在这段历史当中,总是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显示出中华男儿的,铮铮铁骨。所以我们要 铭记那些为中华做出贡献的名人志士们。河南籍的将军有吉鸿昌,

有许世友,有杨靖宇,有彭雪枫等等。这些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中华好男儿。在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的过程中,他们牺牲个人利益,甚至是生命,用血的代价换来了今天的幸福。所以说在这里,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感谢革命老一辈对我们现在社会的贡献。而且我们今天获得的幸福感都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