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92考進北大,母親坦言教育經驗:從上小學起,就定下3條規矩

高考是檢驗學生十二年學習的一道坎,而能夠順利過關,抵達理想成績彼岸的學生,除了自身的努力外,父母的教導、老師的幫助,都是不可或缺的原因。清北作為國內最頂尖的兩所院校,以千分之一的錄取率,將絕大多數的學生攔在了門外;而那些能夠考進去的學生,除了天賦外,所擁有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習慣,也是幫助他們考進理想學府的關鍵因素。

孩子692考進北大,母親坦言教育經驗:從上小學起,就定下3條規矩

在去年的高考中,隔壁楊清阿姨的女兒,憑藉692分考上了北大,成為小鎮上這十幾年來,唯一一個考上清北的學生。周圍人都熟知,小楊的學習幾乎是媽媽一手負責的,從上小學的時候起,她就與那些整天想著跑出去玩的孩子不同,而且成績一路穩定,在高考的時候甚至超常發揮,比預估的分數高了10分。楊清分享了從小對女兒的教育經驗,主要是從小學的時候起,就定下了3條規矩。

1、放學後首先完成學習任務

在上學前,楊清就給女兒定下了第一條規矩,那就是無論是平時放學回家,還是假期週末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要先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

無論作業多少,放假時間長短,楊清規定孩子必須先回家保持先完成學習任務的節奏,等到徹底的完成後,再利用剩下的時間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譬如:玩樂、休息或者是做一些複習、預習。

這個簡答的規矩對於剛上小學的小楊來說,其實並不簡單,但是在一次次克服困難後,女兒逐漸意識到,對於學生來說,學習就是最重要的任務,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長期學習習慣的養成。

孩子692考進北大,母親坦言教育經驗:從上小學起,就定下3條規矩

2、做事必須要有規劃

在每個寒暑假前,楊清都會跟女兒一起為接下來的假期時間做好規劃,將每一天的學習安排或者其他安排,做好妥善的劃分。在楊清看來,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學會做事有規劃。

在學習上,要想提升成績,那麼就需要按照一個時間規劃分明的計劃表,嚴格執行才能有所收穫進步。從上小學的時候開始,小楊就開始學著自己規劃時間,母親從旁協助,這樣一來既能高效合理的利用學習時間,也能幫助孩子從小有時間意識,而這也是能夠保證小楊成績一直穩定的關鍵因素。

3、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從上小學的那天起,楊清就一直鼓勵女兒,面對自己不能理解的問題,要敢於提出來,但是在提出來之後,無論是與別人交流,還是自己研究,都要學著自己去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

孩子692考進北大,母親坦言教育經驗:從上小學起,就定下3條規矩

在學習上遇到的每一個問題,無論大小,都可以記錄下來,便於日後複習或是翻閱。

這個學習習慣一直保持到高中,大大減少了不必要學習時間的浪費,大大提升了平時的學習效果,是楊清能夠充分發揮,考上北大的關鍵。

精彩文章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