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多大可以把屎把尿?提前把了有哪些危害?

辰霏育儿


宝宝多大可以把屎把尿?把屎把尿有哪些危害?暖暖的育儿日记为你解答:

宝宝多大可以把屎把尿?

从科学的角度讲,这种给宝宝把屎把尿的行为是非常不可取的。

所以,给宝宝把屎把尿是一种错误的育儿方法。现在在我们的周围也不乏能看到一些老人在宝宝刚刚满月甚至更小的时候就是把屎把尿了。

在宝宝没有尿意、便意的时候我们就认为的把他抱起来去尿等,这时候他对这件事情是完全没有自己的意识的。也就是说在婴幼儿时期,他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对排便、排尿还没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或者说控制能力有限,我们也会观察到宝宝会一会一尿。

一些老人会说,你们小时候不就是这样过来的,现在大了不也没事,或者一些老人觉得每天使用好几片尿不湿多浪费钱,其实是大家没有认识到它的危害性。

把屎把尿有哪些危害?

1、影响宝宝脊柱发育

宝宝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把屎把尿,会对宝宝头颈部以及尾椎等发育造成影响。宝宝小的时候头颈部还非常柔软,颈部还不能很好的支撑头部,如果经常抱着坐进行把屎把尿,会影响到头部的发育。

2、容易引起宝宝脱肛和痔疮

一般把屎把尿都会是上图这个姿势,大人蹲久了都会不舒服,何况宝宝呢。孩子在4岁之前的时候,都很容易出现脱肛的现象。如果家长们不想孩子以后受到这样的折磨,就不要再对孩子把屎把尿了。

3、影响宝宝的专注力

宝宝会玩了,正玩的高兴呢,被大人强拉过来尿尿,势必打断了他当时的行为和注意力。

结语

给宝宝进行如厕训练,不如首先做好观察,家长看宝宝有上厕所的意思或者有下蹲的姿势,这时可以安排宝宝上厕所或者坐自己的小马桶,慢慢养成习惯,在宝宝有了自己的意识之后,家长也就不必担心宝宝上厕所的问题了。


暖暖的育儿日记


在给孩子把屎把尿的这个问题上年轻人和老一辈之间会有很大的一个争议,以前老一辈生活的年代是没有纸尿裤的,在他们的眼里把屎把尿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



那么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的养娃成为妈妈们更加追求的一种养育方式,也就造成了宝宝屎尿这种小事都要上纲上线,很多妈妈们都不认同老人家的一种做法:在月子里就开始给孩子把屎把尿。那么到底应不应该给宝宝把屎把尿,其实有很大的争议。对于科学养娃来说,不要给娃把屎把尿有千万种理由,而对于老一辈的过来人,从出生开始把屎把尿没有任何问题,我们好好的长大了。



什么时候可以把屎尿?不应该过早把屎尿,至少要等到三个月以后,宝宝的脊椎发育硬朗后,再进行把屎尿,而且需要在宝宝自愿的情况下,宝宝如果排斥把尿,那么最好不要强迫进行。同时也不可以过于频繁以免对宝宝造成危害。

一、脊椎未成熟

在三个月以前,宝宝的脊椎是还没有发育的成熟的,他的骨骼是非常软。 这个时候如果给宝宝进行把屎尿,由于姿势弯曲或不正确,会严重的影响到宝宝的骨骼发展使脊柱弯曲。



二、影响膀胱发育

如果频繁的去把屎把尿,会影响到宝宝的膀胱发育,因为频繁的让宝宝尿尿,他就不会有一个储存尿液的反应。他的膀胱的储存没有锻炼,储存量很少,对把尿指令会产生一种依赖,使得膀胱功能发育的缓慢。

三、脱肛现象

经常会因为宝宝在把尿的时候没有拉出来,那么你会在短时间内又去给她把尿,频繁做这种事情,就会使宝宝的肛门周围压力变大,对宝宝的括约肌发育造成影响。


四、阻碍专注力和控制力

频繁把尿的宝宝,他感受不到膀胱有尿时带来的便意刺激。他不会通过便意告诉自己要排便,而需要通过大人的指令来排便。严重影响宝宝刺激神经体验,影响宝宝排便的控制能力。

影响情绪

频繁的把尿,使宝宝处于一种紧张情绪中,常常时间没有控制好,家人没把出尿,而责骂宝宝,或者是宝宝非常抗拒把屎尿行为,会哭闹打挺。严重影响了宝宝心情。



宝宝的排泄与他的神经发育有很大的关系。应该选择在适当的时机对宝贝进行如厕的训练,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有些妈妈不想给宝贝进行把尿训练是可以的,但等到宝贝一周以后,应该抓住独立如厕训练的最佳时机,进行训练,15个月~2周岁之间是对宝宝进行如厕训练是最佳时机。

1.这个时候宝贝有排便控制能力。

2.能够独坐,可以坐便盆。

3.会理解大人的言语和动作。



因此抓住宝贝的如厕敏感期进行训练是最有效的方法,每个宝贝的每成长过程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每个宝贝最终都会学会独立如厕,所以慢慢来,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宝贝是最聪明的。


影子育儿


一位宝妈有一个4个月大的宝宝,但是最近宝宝平均1个小时就能尿25-30次。后来宝妈带着宝宝去看医生吗,医生最开始怀疑是尿路感染,后来经过检查排除尿路感染,在和家属沟通后,发现尿频是由奶奶“把尿”引起的。

这位宝妈说,宝宝从2个月开始,婆婆就开始给宝宝把尿,最开始宝宝不配合奶奶,但是婆婆还是坚持给孩子把尿,最多的一次把了10多分钟。原来,宝宝是经过了把尿的长期训练,才有了尿频的反应。

因为这,宝妈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情绪,大吵一架之后,选择离家出走。

很多时候,我们在家庭观念中左右摇摆不定,是因为我们真的缺乏科学育儿的认知。

其实,在育儿界一直以来对“该不该给婴幼儿把尿”都存在着争议,有些人会觉得说不把尿不卫生,会让婴儿不舒服。

但是把尿的弊端你们或许不太了解,那我们先来说下过早把尿有那些危害吧。

01太早把尿对宝宝的危害

儿童发育专家说,宝宝在12个月大之前,无法控制自己的膀胱和排便机制,而且在18个月大之前,也才只有一点点的自控能力。

虽然每个宝宝都是不同的,但是,在满18个月大之前,大多数宝宝都无法自己有意识地上厕所,无法告知妈妈排便需求。

1、易导致婴儿脱肛

婴儿的括约肌,肛门括约肌要在3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1岁半最有发育完善,所以,太早把尿容易导致宝宝脱肛。 1岁前,与其说把尿是训练孩子,还不如说是训练家长找到孩子比较容易排尿的时间,比如吃奶后5--15分钟,宝宝睡醒后。

2、不利于宝宝膀胱功能的成熟

失败的排尿训练在1岁前有很多,后果是孩子完全不知道根据便意排尿,只知道根据“把尿”这个动作来反射性排尿,而不是生理性的需求了。

有些宝宝在把尿的时候能尿出来了,更多的原因是一种条件的反射。久而久之这种条件反射会限制了宝宝大脑发育去控制排便的功能,于是有可能会让膀胱功能无法发育成熟,再有,频繁地把尿更是会影响膀胱储存功能的健全。

3、容易导致成年痔疮

对1岁以下的孩子进行把尿训练,加上自身控制肛门括约肌的韧带相对松弛,非常容易造成直肠黏膜经肛门突出的现象,俗称就是脱肛。

脱肛又会造成婴儿排便时部分梗阻,增加排便费力程度,这又容易引发肛裂。中国人痔疮发病率高,与婴儿期把尿把便有一定的关系。

崔玉涛医生认为:中国人痔疮发病率高与幼时接受“把尿”“把便”有一定的关系。

4、不尊重宝宝!影响宝宝的专注力

强行地给宝宝把尿,这是把大人们的意识强行地加之在宝宝身上的行为,长久以往很容易让宝宝对排便产生压力,甚至抗拒,这样更不利于以后宝宝自行形成的排便意识。

而且容易让宝宝依赖起了这种排泄的感觉,形成了无法自己尿或者无法感觉自己需不需要尿。而且给宝宝把尿很多时候是在宝宝正在专注某一件事的情况下去打断其,然后插入的。

长久以来,宝宝的专注力就会涣散,更甚者是长大后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心理作用下会经常想上厕所。

02 宝宝多大可以把尿?

宝宝把尿时间的两种说法:

国内:专家认为,最好在宝宝15个月后再进行把尿,太早的可以训练会影响宝宝性格和身体的发育。当然,如果宝宝在尿尿方面比较有规律,也可以早些试试。

国外:西方儿科医学界主流观点则是:宝宝2岁,再开始大小便训练比较好。

原因:

1、宝宝的尿道括约肌、肛门括约肌要在3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而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础之一。所以,在此之前,孩子是没有能力完全控制排尿排便的。

2、大部分宝宝在一岁半到两岁之间,膀胱才能发育得能憋住尿了,才能明白自己必须上厕所时的身体感觉信号,并会提前告诉妈妈。到那时,宝宝才准备好了,真正的大小便训练最好从那时开始。

03宝宝把尿训练前提

一岁半以后,宝宝才适合进行排便训练,孩子能够接受排便训练的前提是:

1、能感受到排便到身上不舒服;

2、对坐便器和排便产生关系;

3、孩子有能力使用坐便器。 一般来说,宝宝长到一岁半之后,都能灵活的坐、站、走、蹲、起,这说明他们的肌肉,神经已经有了一定的发育,加之宝宝也能听懂大人的指示了,所以此时开始训练坐便如厕比较合适。

崔玉涛医生是这样认为的

@崔玉涛:婴幼儿时期,孩子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健全,对尿意的反应能力和控制能力有限,所以容易发生尿床的现象。而随着各器官发育的逐渐完善,孩子会感觉尿排在纸尿裤内的不适感。先是尿完后给予家长提示;逐渐就会在尿前给予提示。家长需要耐心等待,2岁左右,婴儿就会有一定表示了。

提醒:给宝宝把尿,一定要循序渐进哦。


未来宝宝的汉字学习不要忽视哦~分享一个幼儿识字APP“猫小帅学汉字”。很多小宝宝都会对电子产品感兴趣,我们刚好可以利用这个来教他识字。这个软件的课程丰富,还有生动形象的图画和声音,更能激起宝宝对学习汉字的兴趣。

更多育儿的资讯可以关注一下“4399小评果快乐育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