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人物:一個武漢女醫生的昌寧“戰疫”錄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這個冬天顯得格外的寒冷。“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昌寧縣人民醫院的戰場上,有一位連續工作20多個晝夜,皮膚白皙說著標準普通話的年輕女醫生一直在堅守著,她就是昌寧縣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李英。

抗疫人物:一个武汉女医生的昌宁“战疫”录

在發熱門診的她每天要看50多個發熱病人,當她向每一位就診者問道有沒有武漢(湖北)旅居史的時候,她的內心也在陣陣刺痛,因為她就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父母親人全部都在武漢。自2019年底網絡上開始傳言武漢市出現了“SARS”病例起,出於對傳染病疫情的敏銳直覺,她覺得此次疫情突發迅猛,感染科一定要未雨綢繆,她持續關注著武漢的疫情態勢,還悄悄退掉春節回家的機票,開始對科室醫護人員進行個人防護培訓,多方籌備防護物資,擬定感染科現住院病人的疏散分流計劃,在院領導的支持下,科室的人員及物資迅速到位。2020年1月武漢“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被確定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隨後病例大幅增加疫情席捲了整個中國,為防止疫情蔓延1月23日武漢“封城”。雲南省1月24啟動雲南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全省醫療機構取消春節假期全員在崗堅守。

抗疫人物:一个武汉女医生的昌宁“战疫”录

春節期間各地流動人口猛增,昌寧縣有2萬多外地返鄉人員,給疫情防控帶來巨大的壓力。面對困難和壓力,李英迎難而上,帶領大家不分晝夜的堅守在發熱門診和隔離病區。由於這是一個新發傳染病,只能一邊組織科室人員認真學習每一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和疫情防控方案,提高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認識,一邊工作,保衛著昌寧縣……28個日夜,吃住都在醫院,白天看門診,晚上待命,用瘦弱的身軀為全縣人民堅守著“陣地”。有時忙起來連飯都顧不上吃,一連好幾天,連給家裡打電話的時間都沒有。

抗疫人物:一个武汉女医生的昌宁“战疫”录

李英的愛人是現役軍人,常年駐守在海南島,2013年結婚後為了照顧家庭,她毅然辭職從武漢市金銀潭醫院來到了昌寧縣人民醫院。她女兒今年三歲基本由她一手帶大,對媽媽特別的依賴,每天給媽媽發視頻問:“媽媽,我想你了,你什麼時候回來?求求你了,快點回來吧”。而她只能對孩子說:“寶貝,媽媽有很重要的工作要做,你乖乖在家等我,等媽媽打敗‘病毒怪’馬上就回來陪你,你要聽爺爺奶奶的話”。由於工作繁忙,沒說上幾句話她就掛斷了視頻。想到遠在武漢的父母雙親,她每天抽空打電話叮囑家人,最近不要出門,好好在家居家隔離就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也是對女兒工作最大的支持,言語中帶著哀求。放下對父母孩子的牽掛,嚥下淚水繼續投入到工作中。

抗疫人物:一个武汉女医生的昌宁“战疫”录

經過全縣人民1個多月的紮實工作,昌寧縣未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確診病例,全縣“抗疫”戰爭取得階段性勝利。她原以為馬上可以回家看孩子了,2月16日晚上,李英接到省衛健委組派援助湖北應對新冠肺炎後備醫療隊的通知,那一夜,她失眠了……內心在痛苦的掙扎,其實她一直牽掛著家鄉人民也特別想回去湖北支援“抗疫”,想回去和金銀潭醫院的同事們並肩作戰,現在大家非常需要她,但又放心不下昌寧縣的防控工作,放心不下年幼的孩子。第二天早上她第一個報了名,馬上被醫院批准出征湖北。她剃掉了長髮,開始抓緊時間練習去湖北後可能用到的各項操作技能。晚上,父母打電話來問昌寧縣醫院有沒有派醫療隊支援湖北,並千叮萬囑讓她不要回去。為了不讓年邁的父母擔心,她故作輕鬆地回答:“放心吧,我肯定不會去的,我還有整個昌寧縣要守呢!”雖然醫療隊臨出發前接到通知,原地待命。沒能如願出征援助家鄉,她有些失落,但她立刻調整狀態投入到新一輪的戰鬥中。隨著疫情日趨平穩,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湧入昌寧,這將成為疫情防控工作的又一次挑戰,她將帶領她的團隊繼續守好防線,為昌寧縣人民健康保駕護航。

抗疫人物:一个武汉女医生的昌宁“战疫”录

就是這樣一個武漢人女醫生,在武漢陷入新型冠狀病毒的鏖戰時,默默守護著整個昌寧縣,在家鄉需要援助時,義不容辭、挺身而出。正是有了他們無懼苦累、不論生死的堅守,以一襲白衣,舍一己安危,守一方平安!我相信中華兒女眾志成城,我們必將戰勝一切“來犯之敵”!

劉增刊

編審:李賽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