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分揀快遞時,包裹裡掉出一條活蛇!還衝人噝噝地吐著信子……


說起這件事,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天天快遞公司的快遞員王達仍然心有餘悸。2018年7月8日,王達正在分揀包裹,突然從一個包裹中掉出一件條狀的物體落在地上。王達定睛一看,居然是一條蛇!個頭不大,黑色身體黃色花紋,受到驚嚇後迅速團成了一個球——這是一條活蛇!


王達也嚇得不輕,趕緊叫來了同事們,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好像這蛇也不是常見的品種。再檢查那個包裹,發現快遞袋裡面只有一個空的透明塑料盒,就像平常送外賣的飯盒,盒子磕破了一個角,蛇應該就是從飯盒裡跑出來了。


他們趕緊報警。警方來到現場,發現地上正蜷縮著一條黑黃相間的蛇,體長不到半米,蛇頭正沖人噝噝地吐著信子。於是,警方迅速用專業工具將蛇抓了起來。這條蛇究竟是從何而來?有毒還是無毒?寄件人為何要郵寄一條蛇呢?大家都有一連串的問號。


警方將蛇帶回了公安局,經過江西百信司法鑑定中心司法鑑定,確定這條蛇屬於球蟒,系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的保護動物。


小哥分揀快遞時,包裹裡掉出一條活蛇!還衝人噝噝地吐著信子……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森林公安民警測量涉案球蟒的長度。(受訪單位供圖)


球蟒並不是中國本土物種,而是生活在中非和西非。之所以叫球蟒,是因為當它們感到緊張的時候,會把自己的身體蜷縮成一個很緊的球,並把頭穩固地藏在中心。球蟒主要以小型哺乳類動物為食。與其他蟒蛇比較,球蟒的體形較為細小,性情亦較溫和,所以有不少人將其視為寵物蛇類。


根據《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國家林業部《瀕危野生動物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通知》(林護通字[1993]48號)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將《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保護動物與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進行同等管理保護。


由於快遞單上有寄件人和收件人聯繫方式,警方很快順藤摸瓜找到了收件人肖飛和遠在四川省綿陽市的發件人李曉維。經過調查,一條網絡交易球蟒的利益鏈終於浮出水面。


網絡交易球蟒利益鏈


出生於1998年的李曉維是四川省北川人,平時在綿陽市的一家網吧上班。2017年,李曉維在上網時看到有人養蛇,當時,一條黑黃花紋的小蛇溫順地盤在它的主人手裡,和他平時印象中的蛇完全不一樣。好奇的李曉維就搜了下這種蛇的名字,原來叫球蟒。在一個名叫“球蟒吧”的貼吧裡,李曉維發現了很多喜愛養球蟒的“爬友”,就是愛好飼養爬行動物的人。於是,他加入了一個球蟒交流QQ群,群裡有不少人在分享飼養球蟒的心得體會。


李曉維一直看得心癢癢,想著既然有那麼多人喜歡養球蟒,不如自己做點買賣球蟒的生意,還能賺點錢。2018年5月,李曉維聯繫上了一名廣東網友朱文海,以每條185元的價格購買了10只球蟒,用支付寶轉款共計1900元(加上快遞費)給朱文海。收款後,朱文海通過快遞將球蟒寄到綿陽。


收到快遞後,李曉維興致勃勃地打開快遞紙箱,箱子裡有四個塑料透明飯盒,兩個盒子各裝3只,另外兩個盒子各裝2只,一共10只。10只球蟒的特徵差別不大,長度都是30至40公分左右,蛇的顏色都是黑色的,身上帶有黃色的花紋,腹部都是白色的。但是不幸的是,有一條球蟒在快遞運輸路上死亡了。


其他的球蟒還比較活潑,李曉維在網吧的同事鄭小慧還好奇地拿著蛇在手上把玩了一會兒,小蛇很溫馴,沒有攻擊人的跡象。為了飼養球蟒,李曉維還從網上買了箱子和小白鼠。但沒過幾天,就有四條陸續死亡,李曉維只好把死蛇扔進了垃圾箱。


同年6月至7月,李曉維通過“球蟒爬龐變異交流群”向5個網友分別賣了1只,賣價每隻300元,通過微信轉賬給李曉維,李曉維通過天天快遞分別發給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的肖飛(36歲)、四川省成都市的張林林(16歲、高一學生)、雲南省保山市的王輝(22歲)、上海市浦東新區的劉風陽(17歲、高三學生)、山東省濟南市的高琪(19歲、大一學生)這五個買家。在寄快遞時,李曉維只跟快遞員說是生活用品,對方也沒查看,就這麼順利地寄出了。


除了內蒙古,其他四地的買家都順利收到了球蟒。如果不是寄給內蒙古買家的球蟒從盒子裡意外掉了出來,這條網絡買賣球蟒的利益鏈也不會被發現。2018年7月8日,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森林公安局將李曉維涉嫌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件線索移送綿陽市公安局,市局將該案指定綿陽市森林公安局涪城分局辦理。


“根據《刑法》第341條規定,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綿陽市森林公安局涪城分局民警於洪濤告訴記者,涉及球蟒的,無論是一條還是幾條,不管是買賣還是運輸,都涉嫌犯罪。


一案變三案


2018年8月7日,綿陽市森林公安局涪城區分局以李曉維涉嫌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立案偵查,同年11月移送綿陽市涪城區檢察院審查起訴。由於球蟒是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的保護動物,李曉維的行為涉嫌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另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以及國家林業局第46號令《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價值評估方法》等規定,李曉維非法買賣的球蟒屬蛇目蟒科,造成生態資源損失2萬元。


“本來是一起簡單的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但是在案件審查起訴階段,根據我們的辦案一體化機制,一方面,涪城區檢察院刑檢部門通過內部線索移送的方式,將李曉維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線索移送至民行部門,民行部門立即成立了公益訴訟案專案組,制訂調查方案,進行案件證據固定和收集;另一方面,綿陽市檢察院還組織了兩級檢察機關對案件進行討論,最終決定由涪城區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綿陽市檢察院副檢察長高豔輝向《方圓》記者介紹。


“李曉維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球蟒的行為不僅觸犯了刑法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而且在此過程中造成了四條球蟒的死亡,不僅破壞了野生動物資源和生物的多樣性,也損害了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可以依法啟動公益訴訟程序。”主辦該案的涪城區檢察院第四檢察部檢察官龔群說,涪城區檢察院依法履行訴前公告程序,公告期內未有相應的機關或社會組織主張賠償或提起公益訴訟。


經綿陽市檢察院批准,2019年1月,涪城區檢察院將李曉維訴至涪城區法院。檢察機關指控李曉維構成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同時以公益訴訟起訴人身份請求法院判令李曉維承擔資源補償費2萬元,並在省級以上新聞媒體公開賠禮道歉。


2019年6月10日,涪城區法院判處李曉維有期徒刑2年,緩刑2年,並處罰金2000元。李曉維認罪服法,當庭繳納資源補償費人民幣2萬元,並於2019年7月16日在《四川法治報》上登文公開賠禮道歉。


龔群表示,在此案中,被告李曉維不僅自己身陷囹圄,而且購買球蟒的5個人,同樣被追究法律責任,這5個人平均年齡只有22歲,其中3人是在校學生,2人是未成年中學生,1名高三學生因高考才被取保候審,人生前途因此受到影響。接收運輸球蟒的快遞公司快遞員被公司開除辭退,快遞公司被行政處罰停業整頓30天,經濟損失幾十萬至上百萬。


“我們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目的,一方面是對社會公共利益的保護,對國家野生動物資源損失、社會公共利益損害進行法律救濟;另一方面,通過庭審等方式警示教育李曉維要有野生動物保護意識和觀念,向社會公眾宣傳維護生態平衡理念,增強群眾生態環境資源保護理念。”龔群說。


“此外,該案在辦理過程中,涪城區檢察院發現綿陽市郵政管理局對快遞企業執行收件驗視制度監管不到位,致使李曉維通過快遞企業運輸、買賣瀕危野生動物的行為得逞,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損害。”龔群介紹,對此,2019年3月13日,涪城區檢察院依法向該部門發出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並進行公開宣告,責令其收到檢察建議後兩個月之內依法履職,並將有關情況書面回覆檢察機關。


由此,一條快遞裡掉出蛇的線索,最後變成了刑事訴訟、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三起案件。


向郵政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


在龔群看來,隨著快遞行業快速發展,但郵政部門監管滯後,給快遞運輸販賣野生動物帶來可乘之機。2019年3月13日,涪城區檢察院發現該案線索後,通過對多部門調查核實、詢問相關當事人等方式開展調查取證,準確認定行政機關怠於履職違法情形,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訴前檢察建議。


根據《郵政法》及《郵政法實施細則》規定,禁止寄遞或者在郵件內夾帶各種活的動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郵件寄遞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物品等。綿陽天天快遞公司、廣州中通快遞公司未嚴格執行收件驗視制度、寄遞動物體,違反了上述法律規定。


“郵政企業、快遞企業不建立或者不執行收件驗視制度,或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和國務院有關部門關於禁止寄遞或者限制寄遞物品的規定收寄郵件、快件的,對郵政企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對快通企業,郵政管理部門可以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


檢察建議書指出,一、綿陽市郵政管理局對綿陽轄區內郵政普遍服務和部市場負有監督責任,應嚴格執行相關法律規定,及時對綿陽天天快遞公司、廣州市中通快遞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員依法查處或移送管轄地相關機關查處;二、加強對綿陽市轄區內的郵政企業、快遞企業的監督管理,開展一次對郵政企業、快遞企業執行收件驗視制度的專項督查活動。


“其實,這是我們第一次接到檢察院的檢察建議書,剛開始是有點摸不著頭腦的。”綿陽市郵政管理局副局長唐旭全坦言,但是跟檢察院溝通過以後,瞭解到現在網上買賣保護動物很多都是通過寄快遞的方式運輸,

鑽了快遞員不檢查包裹、不實名收寄的空子。


針對這種情況,綿陽市郵政管理局印發了《執行收寄驗視、實名收寄及過機安檢三項制度專項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各寄遞企業切實按照方案有關要求,認真按工作步驟抓好寄遞渠道安全工作落實,確保寄遞渠道安全暢通。在全市郵政系統開展三項制度專項整治活動以來,綿陽市郵政管理局出動執法檢查人員103次,累計檢查51家快遞法人企業和營業網點,對一家快遞公司虛報實名收寄信息違法行為,給予該公司和相關責任人罰款6000元的行政處罰,對市郵政公司、綿陽韻達等18家企業存在驗視不規範、未實名收寄等問題下發了《限期責令整改通知書》,促使全市快遞企業引以為鑑、警鐘長鳴。


首次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


那麼,專項整治後的快遞行業情況怎樣,檢察建議進一步落實的剛性又如何?2019年11月6日,涪城區檢察院首次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四川致遠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開展公益檢察建議落實效果評估。


“以往的檢察建議落實效果我們通常請代表委員、監督員等來評價,現在在此基礎上,涪城區檢察院開展了第三方評估試點工作,總體來說更為客觀、全面。”高豔輝說,此次評估會主要針對涪城區檢察院資源保護領域的公益訴訟案“球蟒”案的檢察建議落實效果開展第三方評估工作,把監督活動和服務民生髮展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增強監督實效,著力解決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問題。


評估報告顯示,本次涪城區檢察院檢察建議落實成效總體得分為 80.95分,總體情況良好。其中檢察建議質量得分 93.80 分、市郵政管理局的落實工作質量得分 89.20 分、快遞公司的落實質量得分52.50分。檢察建議落實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檢察建議的長效監督機制略顯不足,從而導致快遞末端仍然存在未嚴格落實三項制度的情況。


據瞭解,此次第三方評估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一是增強了行政主管單位的履責意識;二是督促行政主管單位切實提高檢察建議落實質量;三是客觀反映了檢察建議的落實成效;四是提升了行政主管單位辦理落實檢察建議的社會公開度,倒逼行政主管單位更加重視檢察建議,促進行政主管單位自覺主動把建議落實作為分內職責。


“另外,在審批該案時,案件背後的一些情況也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高豔輝介紹,一是案件非常具有時代特徵。嫌疑人和買家的交流、交易、付款均是通過網絡平臺;運輸是通過現代物流——快遞方式。


二是所買賣的野生動物球蟒雖然是國家保護野生動物,但社會知曉度比較低


三是案涉人員大多是青少年。如本案中嫌疑人涉案時未滿20歲,他的5個下家平均年齡只有22歲,其中有一個大學生、兩個未成年高中生,最小的年僅16歲。青少年將國家保護野生動物當寵物進行市場交易買賣飼養,反映出青少年缺乏野生動物保護意識和法治觀念淡薄。


“那些交流和交易球蟒等野生動物的貼吧、QQ群、微信群仍然在那裡,這會給一些人造成錯覺:既然這些平臺是公開存在的,那肯定交易這些動物也是合法的,這會引起極大的誤解。”高豔輝表示,作為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代表的檢察機關,有責任和義務去牽頭做一些案外工作。


因此,以辦理該案為契機,綿陽市啟動了全市檢察機關保護野生動物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綿陽市檢察院聯合林業部門、森林公安、教育部門召開野生動物保護專題會議,與市公安局、市林業局聯合會籤《關於加強網絡監管保護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實施意見(試行)》,聯合市林業局、西南科技大學開展保護野生動物法治宣講會,通過“送法進校園”、“送法進社區”等形式強化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教育,構建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保護體系。

四川省人大代表、西南自動化研究所總工程師王偉向記者感慨,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上,檢察機關注重綜合運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小小的一條線索能辦成三個案件,不只打擊了犯罪,還督促行政機關履職、教育未成年人學法懂法,可以說起到了非常好的社會效果、法律效果,值得各地學習。(文中涉案人物均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