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爐香》:張愛玲筆下小人物的消極反抗與走不出的困局

《沉香屑•第一爐香》是張愛玲早年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少女葛薇龍隨家人在香港避難,後在家人返回老家上海時,她為了能繼續留在香港讀書,只能借住在寡居的姑媽家。有錢的姑媽利用薇龍的年輕貌美來籠絡青年才俊,她在紙醉金迷的交際場中,一步步墜落。

《沉香屑•第一爐香》沿襲了張愛玲一貫的寫作風格,錯綜的時代,腐朽的家族,如浮萍一般飄散在大時代下的小人物,他們不甘於命運的擺佈,奮起反抗,但最終,這只是一場消極的反抗。在華麗冷然的格調中,一切都改變不了走向衰敗的命運。

《第一爐香》:張愛玲筆下小人物的消極反抗與走不出的困局

消極的反抗,走不出的困局,是張愛玲大多數作品中小人物的命運,這是時代與環境賦予的悲劇,也是張愛玲個人經歷所帶來的思想侷限性。

在小說中,富有空虛的梁太太,自甘墮落的葛薇龍,縱情聲色的喬琪喬,都面對著各自的枷鎖,他們不甘、憤怒,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反抗,哪怕出賣青春、肉體與靈魂,但最終還是未能走出困局。


葛薇龍的姑媽梁太太出身於舊式的高門大戶,在時代的浪潮中,家族的榮華已去,只深了一個空架子。

這從葛薇龍的家境就可以看出來,他們從上海來香港避難,最終又因物價上漲而重返上海。甚至無力再供葛微龍一個人在香港上學的開銷。

所以梁太太稱孃家是破落戶。她不甘於一生都困在破落的舊式大家中,只能寄希望於婚姻,去追尋往昔的家族榮華。而依照自古以來的門當戶對,她自然是嫁不了大富大貴之家的。

為了嫁入富貴之家,梁太太寧願給人做妾。她和家裡人撕破了臉,自作主張嫁給了六十多歲的粵東富商梁季騰做第四房姨太太。

她不想讓昔日家族的榮華從此遠離她,她一心想要過上富貴驕奢的生活。她同這種衰敗抗爭,而她選擇的方式是出賣自己的青春。

她不服於現實,但她的弱小又無法支撐起她的心願,所以只能用一種慘烈的交換去對抗。她賠上了最寶貴的青春年華,這隻能是一場消極的反抗。

《第一爐香》:張愛玲筆下小人物的消極反抗與走不出的困局

在家人的眼中,梁太太是自甘下賤,敗壞門風。但梁太太不管,毅然嫁了過去,只等著梁季騰一死,她坐享榮華富貴,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惜天不遂梁太太的心願,在她終於盼到梁季騰死的那一天時,她也老了。年輕時,她用青春換金錢,而如今,她只能用金錢去換取男人的虛情假意,換取一時的逢場作戲。

反抗並沒有為她帶來出路,她實現了榮華,卻永遠失去了愛情,她將自己困在另外一個牢籠中,時時求愛而永得不到真愛。

她永遠不能填滿她心裡的饑荒。她需要愛——許多人的愛……


葛薇龍和姑媽梁太太的出身是一樣的,都生在衰落的高門大戶中。但她和梁太太不一樣的是,梁太太一心追求的是榮華富貴,而葛薇龍追求的是美好愛情。

在舉家都遷居回上海時,她為了能繼續留在香港完成學業,瞞著父親乞求姑媽收留資助,而梁太太也乘此利用她的年輕貌美將她推向交際場,以此來為自己招攬青年才俊。

葛薇龍自始至終都是清醒的,她明白姑媽的計策,她珍惜得來不易的讀書機會。但她的劫數在於愛情,激發她反抗的也是愛情。作為小說的主人公,作者詳細描述了她的心路歷程,總結而言,她經歷了三次掙扎與抉擇:

1.放棄與堅守

最開始葛薇龍的意中人是大學生盧兆麟,盧兆麟人長得帥氣,網球又打得好。但梁太太也看上了盧兆麟。盧兆麟最初還是被葛薇龍吸引的,但在梁太太的一再勾引下,沒禁得住誘惑,拜倒在了梁太太的石榴裙下。

這對於還未嘗過情愛的葛薇龍來說打擊很大。令葛薇龍失望的不僅是盧兆麟,還有那顆少女心中無限憧憬著的愛情。而這時花花公子喬琪喬走進了她的世界,喬琪喬英俊瀟灑,又浪漫多情,更重要的是,他是唯一一個沒有落入梁太太懷抱,又把梁太太耍得團團轉的男人。

葛薇龍對於盧兆麟的失望順而轉向了對喬琪喬的關注。而不久之後發生的司徒協送手鐲的事件,加劇了他們關係的進一步發展。

司徒協是梁太太的老情人,對葛薇龍有意,對於他明目張膽的示好,葛薇龍既慌張又茫然,司徒協之意昭然若揭。

《第一爐香》:張愛玲筆下小人物的消極反抗與走不出的困局

此時的她,有了第一次掙扎與抉擇,經過一番思慮,她明白司徒協給她的,不是她想要的,她一直在追求的是一份屬於自己的愛戀。她選擇了心中的愛情,決定與喬琪喬進一步發展。

2.背叛與迴歸

但令葛薇龍大失所望的是,喬琪喬雖然一直向她示好,但他從來沒想過和她結婚。他開誠佈公地告訴她,只能給她快樂,無法給她婚姻。

葛薇龍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喬琪喬對她溫柔有情,浪漫有加,但他卻不愛她。

他的開誠佈公,他口口聲聲對於葛薇龍被梁太太利用的理解,以及他對她的不愛,都深深地吸引著葛薇龍。

她淪陷了,與喬琪喬發生了關係。但命運就是這樣無情,喬琪喬前腳剛與她發生關係,後腳又與她的傭人睨兒調情求歡。

愛情再次狠狠地打了她一巴掌。葛薇龍的一顆少女心破碎了,她經歷了又一次掙扎與抉擇。這次是非常痛苦的,因為她在迴歸以前的生活與繼續現在的生活之間進行選擇,最後在一次又一次的質疑與不安中,她還是選擇了回去上海,回到以前的生活中。

葛薇龍選擇的迴歸,正是她對心中美好愛情的再一次堅持。

3.這不是她最初想要的愛情,卻是她最後愛上的人

但最終葛薇龍沒有回去。她病了,這一病就拖了一個多月。在這一個月中,喬琪喬對她攻勢不斷,這令她心煩意亂。

他對她投來的又一次熱情,讓她第三次陷入了迷茫中。她輾轉反側,一會兒一個決定。對於迴歸以前的生活,她是帶有不甘的,因為她見識了大世面;對於重新愛上一個人,她也是沒有信心的,因為她走不出喬琪喬的影子。

就在她想快刀斬亂麻,立刻買票走時,她又見到了喬琪喬,他不說一句話,就再次把她俘虜了。

《第一爐香》:張愛玲筆下小人物的消極反抗與走不出的困局

葛薇龍最後一次掙扎結束了,她選擇了喬琪喬。

這不是她最初想要的愛情,卻是她最後愛上的人。她心甘情願出賣自己的青春,與姑媽不同的是,她用出賣青春換來的錢供養喬琪喬,供養自己的愛情。

4.她的妥協中包含著激烈的抗爭,她的抗爭中包含著瘋狂的出賣

葛薇龍的每一次掙扎與抉擇,似乎都是在妥協,但實際上,她的妥協中包含著激烈的抗爭。

意中人盧兆麟被姑媽迷惑,她就選擇了唯一一個能經受住姑媽誘惑的男人喬琪喬,她要捍衛心中的愛情。

當喬琪喬背叛她時,她決定放棄喬琪喬,徹底結束香港的一切回上海,她為的是堅守愛情的初心。

而最終在離開前的一刻,她發現自己依然舍不下喬琪喬時,她選擇了出賣自己的青春,來供養喬琪喬紙醉金迷的生活,以此將他留在身邊與她長相廝守。

葛薇龍為了心中的愛情,與現實中所遇到的一切阻攔瘋狂地抗爭著,甚至包括她的愛人喬琪喬。他不想與她結婚,她知道他想找一個富有的千金小姐,被“招駙馬”,供養他吃喝玩樂。為了滿足他的要求,留住自己所謂的愛情,她不惜出賣自己供養他。

這是葛薇龍的反抗,她比梁太太更激烈,梁太太以青春換錢來供養自己,而葛薇龍則是以青春換錢來供養自己的丈夫。

《第一爐香》:張愛玲筆下小人物的消極反抗與走不出的困局

這樣消極的反抗,自然也沒有出路,只能被困其中。而這個困局,梁太太和喬琪喬早就為她想好了:

你要錢的目的原是玩,玩得不痛快,要錢做什麼?當然,過了七八年,薇龍的收入想必大為減色。等她不能掙錢養家了,你儘可以離婚。在英國的法律上,離婚是相當困難的,唯一合法的理由是犯奸。你要抓到對方犯奸的證據,那還不容易?


喬琪喬是中葡混血兒,他母親原是在澳門賭場數籌碼的葡萄牙女郎,嫁到喬家後不久就失了寵。他父親有二十多房姨太太,子女成群之下,喬琪喬又不成器,他父親自然不喜歡他,也不管他。

喬琪喬是混血兒,這在當時的香港,是一個尷尬的存在。

一方面他們受到的是西式教育,又有混血特徵,他們無法融入純粹的中國人當中去;而另一方面他們又不是純粹的白人,受種族歧視的影響,他們也無法將自己歸入外國人的群體。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喬琪喬自然是壓抑的。環境激發了他的反叛,他用遊戲人生的態度來面對眼前的一切。他被社會無視,他就反過來更加無視社會。

喬琪喬別的本領沒有,但吃喝玩樂樣樣精通。許多縱情在聲色之中的人,都被聲色玩弄,但他沒有,相反,他在玩弄著聲色。對於梁太太的勾引,他不僅不被迷惑,還能把她玩得團團轉。

對於結婚,喬琪喬更是抱著遊戲的態度。結婚對於他的意義僅僅是為了供養他的吃喝玩樂,所以他對女人溫柔多情,但從來不打算和她們結婚。

《第一爐香》:張愛玲筆下小人物的消極反抗與走不出的困局

喬琪喬對自己的放縱,是一種對所處環境的消極反抗。他心甘情願地成為浪子,企圖以此麻痺自己,輕視社會與家庭的不公。

但這有什麼用呢?遊戲人生的人,同時也在被人生遊戲。


張愛玲筆下,這樣消極的反抗者比比皆是。他們對所處的環境和遭遇的不公充滿了憤恨,但又無力改變,只能用極端的方式去抗爭,出賣肉體與靈魂,讓自己深陷於另外一個牢籠中。

這種消極的反抗,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

首先,大時代的風雨決定小人物的命運。

在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中,舊式的封建家族正在退出歷史舞臺,很多高門大戶走向衰落,社會處在動盪與變換中。新舊思想在此交替,呈現出了紛繁複雜的亂像。

梁太太的抗爭在於想要留住家族昔日的榮華富貴,她的生活充滿了驕奢淫逸,這隱含的正是在新時代到來時,舊時代不願退出的負隅頑抗。而葛薇龍所追求的愛情卻是新時代的愛情,一心一意,一夫一妻,她代表的也正是新時代新思想的抗爭。

在新舊浪潮的較量中,個人的命運只能隨時代而沉浮。從小說中來看,明顯是舊時代的力量還站於上風。梁太太搭建起了享樂的舞臺,並把葛薇龍拖下了水。

《第一爐香》:張愛玲筆下小人物的消極反抗與走不出的困局

但這一切都將是短暫的幻影,因為腐朽的舊時代無論如何都避免不了被瓦解的命運,新生力量已顯現,只待時日發展壯大。葛薇龍從始至終對於被姑媽和喬琪喬利用的自省,對於自己婚姻現狀的自省,就是一種象徵。

其次,當時香港的殖民地性質,更加劇了社會矛盾。

小說中多次描寫到殖民地所帶來的不中不西,不驢不馬的怪像。當時的香港並不是真正的香港,而是西方人心中的香港,荒誕,精巧,滑稽。

但同時,被西化的香港又留有滿清末年的腐朽蹤跡。就像喬琪喬的父親,巴結英國人得來了爵士銜,但同時他又是有著二十多房姨太太的封建衛道士。

所以這樣的中不中,洋不洋,反映在社會矛盾中也是如此。喬琪喬之類的混血兒既融入不了純粹的中國人,又得不到外國人的認同。

他們產生於矛盾的社會環境,在縫隙中壓抑掙扎,這樣的社會環境又激起了他們的反抗。但這種反抗,也只能被限制在社會環境中,尋不到出路。

最後,從作者張愛玲的個人經歷與生活環境來看,她筆下的人物,帶有其思想的侷限性。

張愛玲本人出身於舊式的封建大家族,父親因循守舊,過著糜爛的生活;母親追求進步,出洋遠走;繼母冷眼以對,對她漠不關心。

在她16歲時,受不了大家族的壓抑,逃到了母親身邊,但母親並沒有給她帶來想象中的溫暖,反而給她留下了嚴苛與自私的印象。

張愛玲從小就在夾縫中求生存,她需要讀書,需要生活,她沒有積極抗爭的勇氣,家庭沒有給予她這樣的養分。

《第一爐香》:張愛玲筆下小人物的消極反抗與走不出的困局

她只是生活在動盪時代下為了餬口而奔波的一個女人,她就是她小說中的小人物。

所以,她筆下的人物,受到她思想的侷限性,也只能被激發起消極的反抗,深陷在走不出的困局裡,汲汲營營過完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