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时期,现在到底适不适合辞职?

第四人称172950259


【精心励职】独到观点:

疫情期间适不适合辞职,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对于一个成熟的职场人来说,疫情绝不是辞职的主要原因。

马云说:员工的离职原因林林总总,只有两点最真实:要么钱没给到位,要么心委屈了。

所以,辞职的关键应该取决于,你是否做好了应对辞职带来影响的准备以及是否做好了未来的职业规划。

一: 辞职的影响

1、对企业的影响

如今,由于疫情的肆虐,导致企业无法按时复工。这也一直是近一个月来每个职场人关注的话题。很多的行业,企业因为不能正常经营而损失惨重,尽管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对于很多抵抗力弱的企业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由于现金流储备不足,生产链断裂,客户大量流失等等因素,已经让大面积的中小微企业摇摇欲坠。而基于这样的大环境下,企业员工的大量流失也为之雪上加霜。

a.、隐形损失

即看不到的损失部分。通常隐藏于企业的总成本之中,不体现在财务审计之中,经常包含着对其他员工的负面影响,团队的凝聚力,销售部门客户的损失等,一般很难被估量和察觉到。如果辞职的员工是核心员工的话,隐性损失会很高。哪怕是一位普通员工,离职所带来的影响也远远高于他的薪水。

举例说明:生产线上有一个岗位是半自动操作,两个工人对生产的产品进行分类和堆放。熟练的工人会准确无误,极少浪费,可一个新员工因为业务的不熟练,会报废一部分的产品,产量相对老员工会少很多。其中的差额部分就是隐形的损失。汪汪这个数字累计起来会很惊人,远远高于员工的薪水。

b、显性损失

所谓显性损失,顾名思义看的见的损失。又分为直接损失间接损失。从财务的角度来讲,即企业的财务流水,入账和支出情况。例如每个月的房租,水电,保养等持续运用的硬件设备以及员工的工资等必须保障正常,对于很多公司来讲尤其处于城市CBD位置的企业,这是一笔不小却不得不花的钱。

小结:

企业由于疫情的原因造成的损失是毋庸置疑的,其实更大的损失来自于员工流失带来的显性和隐形两个方面。往往很多老板停留在显性损失的层面,忽略了隐形损失。一个员工的离职,无论是不是核心员工,对企业的损失都是很大的。

2、辞职对个人的影响

对于很多职场菜鸟来说,职业稳定性很差,稍微遇到一些机会就想辞职,另谋高就。这可能对你的职业生涯有很大的影响。

万事皆有利弊,辞职前需要做一个全面客观的分析,以便日后打算。

a、负面影响

· 几乎没有了收入,容易失去安全感

在没有足够现金流储备的情况下辞职无疑是非常不理智的。大多数上班族的唯一收入来自于工资。那么辞职就意味着接下来的时间里没有收入,而且不确定什么时候可以恢复正常。容易让你甚至你的家庭没有安全感。

一般建议离职前要准备至少3个月以上的工资作为缓冲期的生活开支比较稳妥。·

· 做事缺乏持续性,使自己找不到职业方向

今天在这家公司干这个,明天到另一家公司干那个,最后你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了。 表面上看你什么都干过,换一种说法就是:没有一技之长,人才市场上需要的是专家,而不是杂家。

· 随着年龄的增长,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上班族的人是越老越不值钱的。随着你年龄的增长,找工作就会越来越难,现在35岁之后都已经是中年危机了。过了这个年纪,找到新工作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小了;

b、正面影响

· 有利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一个人在事业上要有所建树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不断优化自我、敢于跳槽,是一种新型的就业观念,它有利于人才的优化组合,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 有利于积累工作经验

各种各样的工作中,能够不断挑战自我,使自己的阅历和见识更加丰富。而这种经验,在单一型的企业或者说单一型的工作中是不可想象的。同时,这种经验的积累过程也是一个人发展提高的过程;

· 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身价

要想获得高薪,跳槽常常是一个最简便的办法。在市场经济中,人也是有标价的,谁出的价高就根谁干,这是现实。

小结:

辞职不一定是件坏事情,有利有弊,我们需要客观分析。如果你分析之后确定要辞职,那么你就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和现金储备并且考量新的机会是否和你的经济需求,个人能力,职业规划等方面相匹配,等待一个成熟的时机。

二: 制定职业目标规划

卡耐基——确定了人生目标的人,比那些彷徨失措的人,起步时便已领先几十步。

有目标的生活,远比彷徨的生活幸福。没有人生目标的人,人生本身就是乏味无聊的。

目标是自身短期或对长期的一种规划,有了一个好的规划才能够让自身有着一个奋斗的方向。而目标需要考虑一些因素:

1.制定短期工作目标

a、周期短,频率高

短期的目标可以是最近一周一个月甚至三个月的目标,例如:自己应该进行学习哪方面的知识、或者学习一项工作技能。

给自己限定一个时间,不能太长,要有自己需要努力才能够实现。完成一个短期目标后结合自己的长期职业发展模式快速制定下一个,以此类推。

b、容易实现

当制定短期目标的时候,需要考虑目标在你以后是否能够实现。短期不能够实现,那么意义何在。所以必须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环境考虑到目标的

可操作性,制定出可实现的目标。否则,空谈的目标只会一次次磨掉你的自信与耐心。

c、减少不确定因素

在制定目标时,不可控因素总会存在。尽可能的在考虑目标时,减少在目标中的不可控因素的存在。当一些确定因素存在成为连锁的时候,目标实现的可行性才会增加更多的几率。

2、长期的职业规划

选择长期目标的三大考虑:

a、行业—行业代表发展空间。

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曾研究过职业成长的课题,其结论是,一个人花大约3~5年的时间才能真正融入一个行业,花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达到精通的地步。

一个行业专家,不仅要充分了解行业惯例,市场情况,还能把握行业的趋势,和核心的行业资源和人脉关系,而这些都需要长时间投资和积累。

b、企业—企业是个人才华与能力展示的平台。

一家好的企业会让人获得成长和锻炼、增强信心。反之,一个平庸的公司则会让人自卑、消耗精力,最终失去斗志。

c、 岗位—从事的岗位即具体职业分类。

如市场、营销、研发、财务、行政、管理等。尽量选择核心职位,因为一家企业是否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取决核心部门。同理,你是否能在职业发展中成就自己,多数取决于你是否属于公司的核心岗位。

2. 避免“沉锚效应”

心理学家卡纳曼和特沃斯基通过实验来证明了沉锚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估某一事物时,常常会受外界影响,锚定一个参考起点,并在起点的基础上,做随意但不充分的移动。

我们在选择职业发展方向的时候,很大程度会取决于第一份工作对自己的影响。因此,想要做出一个理性的决策前,设立多个“锚”,用来平衡机会和风险。

所以建议:尤其是职场新人,对第一份工作选择要非常慎重的,切忌盲目、随意地开始,不要仅为了一份薪水而工作,要记得是为了未来而工作。

选择工作应该更长远,放在行业发展上,而不是放在某个公司上,更不应该放在工资高低上。

小结:

辞职不可怕,没有职业规划才可怕!

无论是否处于疫情,我们辞职前应该考虑到自己是否已经做好了未来的规划。避免盲目,没有任何准备的离职。否则换了工作也没用,n个月后又会重蹈覆辙!

▶️我是【精心励职】5年企业管理培训师经验。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点赞、转发,让更多人受益。


精心励职


首先是考虑,为什么要辞职,这是重点,而非是现在适不适合辞职。

是自己在没有发生疫情前,就已经准备好了要辞职 ,既然准备好了 ,那就是都安排好了,下份工作早已经有了着落。那就是,现在疫情也不会有多大影响。

没有准备好,只是想趁每年跳槽旺季,找自己喜欢的 个,满意的工作。问这个问题的人 应该是属于这种情况。

弄清楚为什么要辞职:

是因为薪资待遇问题吗?那么是公司不愿意付给自己满意的薪资,还是自己能力达不到要求的薪资。

是因为发展没有上升空间?那么自己真的已经展现出所有才能吗?还是公司真的就是只求生存,没有发展?

是人际关系的问题吗?那么你认为自己没有错吗?还是认为都是别人的错?

仔细想想,换了工作,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吗?换了工作就不会遇到现在遇到的问题吗?换工作是逃避眼前的环境 ,还是已经准备好,为了做更好的自己。

只有真正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辞职,就可以判断自己现在要不要辞职?现在疫情适不适合辞职?

疫情的特殊时期,的确有不利的因素,疫情影响范围太大的。特殊时期,也有特殊时期的效应 ,能够用好特殊时期的关注度,也一样朝前走,该怎么做怎么做。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欢迎更多的不同观点,一起分享,探讨,大家一起成长。关注就是支持,分享就是动力!,


打工在线


【碎嘴华姐观点】疫情时期,现在到底适不适合辞职,我的观点是先观望,不急辞职。你们公司老板也是为您着想的,听他的意见也是对的,到6月再看看也不迟。这里,我想先跟你说说我身边人的真实案例。

1、原来门庭若市的包子铺贴出了转让公告

我今天开车路过一个包子铺,发现那个包子铺店门口贴出了一张转让的通知,上面写着联系电话。

我记得,这家包子铺还是去年10月开起来的,她家的包子特别好吃,用的都是腿肉,面用的是加拿大精粉,包子3元一个,还要预定,每天不去预定都卖空了。

我在她那里买了四五次包子,因为买包子,还被开了罚单,说我乱停车,150元一张罚单让我吃了史上最贵的包子。

疫情的影响,从一月份下旬开始,没有人去她店铺买包子吃了,房租一个月2000元,到现在有快2个月没有营业了。

据我了解,她是退休之后再创业的,每个月自己有稳定工资,退休后,感觉还可以发挥余热,于是开了这家包子铺,添置了很多设备,起初生意是很不错的,门庭若市,但是因为疫情影响,她的工资都贴进去了,然后不干了。

2、做旅游的朋友目前在朋友圈卖水果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做旅游的,年前才换了一个更大的店铺做门面,专门接待客户。

因为疫情影响,春节前他们把本来接的单全退了,退了十几万,都是要外出旅游的,这个年他过得不好,因为没有收入。

最近,我看到他的店铺虽然开着,但是很冷清,没有客户要去旅游。

然后,他的朋友圈开始卖起水果来,生意我也不知道好不好。

反正我感觉,最近好多找不到事做的都开始做起了微商。

3、当前形势下,工作不好找

目前除了国有大型企业复工外,还有不少私企和小型企业还没有复工。

很多企业虽然复工了,却都采取了裁员的措施,不仅裁员还降薪,因此有一份工作非常不容易了。

我所在的单位,因为疫情影响,单位任务完成不好,2月份单位都取消了奖金,听说最近几个月奖金也要取消。

这让很多人都感觉压力很大,特别那些才买房子需要还贷款的同事,感觉到囊中羞涩。

4、针对上述情况,建议采取对策措施如下

建议你先观望着不急着辞职,边上班的同时,边兼顾着做些副业,现在不少人都是主业和副业兼顾着做,到六月还有二个月时间,你可以尝试。

我认识一个跑腿的,他的主业是在火电厂上班,他利用休息时间跑腿,接一单五到七元,一天下来,他说,吃饭的钱有了,再加上工资,一个月还能节约下来几千块钱。跑腿他想接就接,不想接就休息,灵活机动,还是很不错的。

做副业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可以看自己的特长来做,如果擅长文字,可以做自媒体,写文章也可以月入不少钱。

总之,天无绝人之路,条条大道通罗马,不用把自己的路一下子就堵死了,等真的辞职,一份稳定的收入没有了,副业又没有发展起来,那真的会很无助。


碎嘴华姐


辞职这事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

看了你的大概信息,感觉你行事不够果敢,别人的话让你犹豫:

1、说明自己没有考虑清楚,为什么要离职?离职后去干什么?

2、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3、自己的优劣势?现有公司的优劣势?离职后的优劣势?

4、疫情时期,工作会减少,各公司会财政紧缩,失业率加大,但不表示没有机会?

5、这个时候,没找好下家“祼辞”,是盲目的,心理还不够成熟;

6、这个时候,你的老板还愿意留你,这家公司,你可以再重新考虑一下!


女人在职场


首先,我表明下我的观点,我建议你不要辞职,不是因为疫情,而是因为你迷茫。

你迷茫,因为你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疫情当下,就业环境确实不好,这是事实。在这种情况下盲目辞职,你面临的是失业、长时间没有经济来源等等一系列状况。

我建议你现在应该做的是,定好目标,做好职业规划,按照计划去行事。

对于任何的建议,有自己的判断,包括你朋友你老板的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但都不是你,不清楚你现在所处的位置和经济情况。所谓的建议都只是站在自身角度的建议。你应该择优而听,结合自身,做出判断。


我是牛粪下的屎壳郎,打不死的李小强。欢迎评论点赞加关注,每天为你分享不一样的职场干货。

牛粪下的屎壳郎


疫情期间,本身工作就不太好找,建议先干着老工作,有机会再找新工作,也就是所谓的骑驴找马!

为什么不建议辞职?

第一,疫情期间,复工率很低,截止目前还有很多企业没开门,预测很多企业生存下去都是问题,会倒闭一批企业,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失业人员,所以疫情时期找工作竞争力太大!

第二,现在很多企业没有复工,所以找工作的话,少了很多选择。

第三,现在各种消费由于疫情的影响都涨价了,如果你没有资金存款,那么还是不要辞职。

第四,目前还是处于隔离期,找工作要到处跑着去面试,接触更多的人等。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还是老老实实呆在办公室工作比较安全!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



唯朵666


现在肯定适合辞职,这一点不用过多争议。你之所以提出辞辞职,可能是对很多情况还不够了解,为什么不适合辞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很多企业在降薪裁员。

早几天,我就看到有很多新闻,说的是一些房地产企业在降薪裁员。据统计,今年全国已经有750家房地产企业倒闭破产,大多数的房地产企业都让员工降薪。很多是高管直接降薪,有的甚至是全员降薪,20%~50%比例不等。说实话,房地产企业还算一个利润比较高的行业,这个行业尚且有很多企业不能维持下去,肯定还有其他很多行业的企业也难以为继。今天,我还看到一条新闻,上汽是一家大公司吧,是一家优秀的企业吧,但是旗下上汽大通也开始降薪,该新闻还表示,上汽旗下的其他公司也会陆续提出降薪方案。既然有这么多企业裁员,还有一部分人会因为降薪不满而辞职。这些离职的人依旧还要到市场上去找工作,职场竞争当然会变得更加激烈,必定会增加就业的难度。

第二,部分的企业还没有复工复产。

受到此次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都停工停产了一段时间,不过还好,已有一部分的企业已经复工复产,但是仍有部分企业没有复工复产,这些企业主要集中于服务业,比如餐饮业、宾馆业、电影业、文旅业等等,而这些行业是就业人数最多的。在这些企业没有复工复产期间,很多人就已经开始外出寻找工作机会,这些人正眼巴巴的盯着市场,希望能多投放一些岗位出来,好让他们去应聘。如果你现在辞职,那你也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要和他们进行激烈的PK。也有很多人在等着你辞职,把位置腾出来,好让他填补进去。

第三,疫情的影响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有很多人觉得,现在的疫情基本上得到了控制,除了武汉地区之外,大部分的地区确诊病例增加很少,疫情马上就要过去。我也觉得疫情马上就会过去,但是疫情过去之后,不是所有的行业都能马上恢复元气。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受到疫情影响,现在大部分的餐饮店都没有开张,大家也不愿意外出吃饭,宁可在家里简单的吃一点。那么一个月之后,这些餐饮企业都重新营业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出去胡吃海喝,马上恢复往日的火爆。我想恐怕不会,这几个月之内,能不出去吃就不出去吃,还会有很多人选择在家里吃饭。内心的阴影完全散去,可能要三个月到半年时间甚至更久。尤其是现在世界各地新增确诊病例在不断增多,早几天是韩国呈爆发式增长,这两天又是伊朗呈爆发式增长,这种恐慌心态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所以我们不能对疫情过后经济社会马上就完全恢复正常,抱有太高的期望。考虑这部分因素的影响,找工作的难度也会增加一层。

当然,这里所说的是普通人,如果你属于顶尖人才,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到任何行业,你都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凭栏思君VIP


我个人建议还是不要轻易辞职,正像你朋友和老板所说的,现在是疫情特殊时期,好多企业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一些公司甚至甚至采取了“减薪裁员”的措施,所以现在就算辞职找到了下家,也不能保障工资可以正常发放。

我一个朋友就是年前辞职的,当时是因为小孩到了还上学的年纪因为户籍原因需要回老家念书,没办法大人也只能选择跟着孩子回来了,好的一点是朋友提前在家乡这边找到了新的工作,所以不能算是完全的裸辞。

当时和新公司谈好的是等过完年就上班,没想到因为这次疫情的原因,就一直延后了上班时间。

比较尴尬的是,新公司还没有正式入职,只是办理了基本的手续,但是因为没有去正式工作过一天,所以整个2月份的工资是没有的,而之前的公司也离职了,所以导致朋友2月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又加上还有房贷车贷要还,这个月过得还是比较吃力的。

好在新公司并没有因为疫情的原因不要朋友,3月份已经通知朋友去报道了,朋友因此也松了一口气,至少以后还是能有收入的。

所以,可见作为普通人来说,有一份有保障的工作是多么难得,毕竟还是需要维持基本的生活。

至于题主的情况,不清楚题主现在已经找好了新的公司,还是单纯的想要裸辞,如果找到新公司的话那也要核实清楚,看去了以后能否保证正常工资的发放,毕竟现在好多企业生意不太好做,出现了“减薪裁员”的情况。

如果是单纯的裸辞,那就更不建议辞职了,现在这个时期如果冲动辞职的话是真的不太好找工作,一下子没了收入来源,整个生活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因此还是建议要慎重,不要太冲动,毕竟就算想辞职的话也不差这点时间,等疫情过去比较稳定,再考虑也不迟。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是@冯阿元 ,分享温暖、有料、走心的文字给大家,关注我,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冯阿元


疫情期间,除非你现在有特别合适的offer在手,否则,真的不建议辞职。主要考虑如下几点:

1、本来这两年大的经济环境就不好,再加上这次疫情重创(尤其是湖北地区),就业形式还是很严峻的。毕竟,国家都扩大专升本,扩招硕士来稳就业环境了。这种环境下,就别裸辞了,若因心理不爽裸辞一时爽,但接下来没有工作的日子,就是无尽的煎熬和自己怀疑(别问我怎么知道,过来人[我想静静])

2、疫情期间在线办公工作量不大 ,正好可以趁现在有时间,心态又能稳的时候,好好自我探索一下未来规划,明确,你到底喜欢做什么,想做什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此处有一个方法:你设想现在是你的暮年,你希望别人评价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这会为你探索自己想做什么提供线索

3、工薪层,副业拓展已经是一个成年人的觉悟了,这句话,乍一看鸡汤而又无奈,但也不无道理。可以趁疫情有闲暇的时间,好好发展一下

一起加油叭老铁



柳三江


给题主两个建议以供参考,一是不要犹豫,抓紧离职,二是多思考,多磨练,形成自己的主见。

疫情确实对很多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但是对个人来说,要不要辞职跟疫情关系不大。说白了是否要辞职主要看内在需求和外部条件。

看问题的描述,我建议题主还是抓紧离职吧,因为既然你已经跟公司老板提出离职,作为利益相关方,在老板心中,你的忠诚度和价值已经大打折扣了。之所以让你干到六月份,很有可能是考虑疫情一时半会还招不到人,而且和新人交接工作也需要时间,所以比较保守地推迟了三个月。讲真,即使你回心转意,公司老板也不会再用你了。所以定下决心,抓紧离开才是正道。

另外在题主的问题描述中,只能看到朋友的建议和老板的看法,这也太没主见了吧,离职完完全全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看法应该占主导地位,他人的意见最多是参考或是提醒某些可能忽略的因素。题主现在也要解决迷茫问题,因为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是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我给的建议还是增长见闻吧,可以是看书,可以是旅行,当然最好的方式便是出去工作。每天大量信息涌入脑中,各种想法自然而然就出来了。前期可能会感觉变得更加迷茫,那是因为你你得到的信息量虽然巨大,但都是零散的,没有形成知识体系。

想要做一个有主见的人,他必然对自己身处的圈子有一个全面立体的认知体系,并且坚信只要按规则操作,便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其实完全可以多尝试互联网条件下产生的新鲜事物,如自媒体、电商等。疫情过后,很多行业在形式上会有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不接触,不见面,网上办公。保持对世界的新鲜感,是开心工作的秘诀!

最后祝题主顺利辞职,早日找到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