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為什麼會戳中你的淚點

浮生若夢,霎那芳華。
從影院出來,已是華燈初上。街上,人們行色匆匆,擁擠依舊,遠處霓虹,光怪陸離。


但是,我卻依然沉浸在《芳華》之中。


《芳華》,為什麼會戳中你的淚點


影片一掃馮氏電影的幽默,有些悲壯,甚至壓抑。整個電影,感人的情節頗多。有兩封信,讓我一度淚目。一封是文化大革命剛結束,小萍寫給勞改爸爸的信,詢問爸爸是否平反,並訴說了自己這麼多年遭受的委屈,媽媽改嫁,自己無奈改繼父的姓,希望爸爸能原諒。為人父母者,看到此處,無法不為之動容。還有一封信,是爸爸臨終前,寫給小萍的:最難過的是不能在你身邊好好保護你,你受欺負了也不知道。如果不是你寄來照片,我的親生女兒我們就要對面錯過了。錯亂的年代,傷感的故事,遺失的親情。讓人悲從中來。


《芳華》,為什麼會戳中你的淚點


那個年代的人,承受了太多的無奈,太多的離別。父女的這兩封信,或許戳中了整整一代人的淚點。父親是女兒唯一的支柱,女兒是父親唯一的寄託。可是,兩人卻天各一方,至死,不能相見。所謂悲劇,莫過如此。
影片中的男一號劉峰,從文藝兵到前線軍人,再到退伍之後的商販,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人物。在經歷了委屈、誹謗、下放及城管的欺負後,依舊保持著從始至終的善良,讓我們為之側目。
不管我們樂不樂意,隨著歲月的增長,我們都漸漸地去看見人生更完整的面貌,我們所有的獲得或失去,恐怕都不是生命的本意。在命運的打壓下,我們變得圓滑市儈,但劉峰卻善良依舊。 無論生活怎樣,只須砥礪前行。


《芳華》,為什麼會戳中你的淚點


文工團解體時,一首駝鈴,一杯散夥酒,讓人感慨萬千,唏噓不已,就像我們的青春,縱有萬般不捨,卻終有一別。 影片中,還有太多的老物件,單卡錄音機,鄧麗君的磁帶,太陽鏡,喇叭褲,還有人與人之間的質樸,愛情的單純,值得我們懷舊,值得我們去唸想,至少在這瘋狂暴躁的年代,所有的曾經都無法重來。
年華依舊,奈何芳菲已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