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創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融創,是一家反常識的公司。

他的存在,打破了地產圈內很多習以為常的規矩。

比如,房地產作為重資產行業,其增長應該是相對線性的,但融創卻走出了一條指數型增長曲線。

從2010年83億,到2018年的4550億,8年增長55倍,這個曲線的發展之陡峭,以至於你一看就會感嘆其反常識。

又如,房企要想實現驚人增速,高週轉、標準化、做剛需,似乎是唯一正確可行的道路。

而融創卻不斷進行產品創新和迭代,不斷打造更加高端的產品,用主打品質與改善的產品結構創造出了高增長神話。

顛覆了業內高週轉、高增長就等於低品質的刻板印象,走出了一條反常識的路。

再如,多數房企都認為收併購風險高,在自身體系建設尚不完善的情況下,往往對收併購望而卻步。

在高增長的道路上,體系永遠跟不上組織的進程,而融創一邊開車、一邊換輪胎,在與綠城、佳兆業、雨潤、融科、萬達等一系列對手的交易中,逐步建立起自身在收併購方面的絕對優勢。

先建體系再發展,還是在發展的實踐中去沉澱體系?某種意義上,融創打破了傳統管理學亦步亦趨的常識。

那麼,是什麼支撐融創如此快速的發展?

是什麼保證業務在飆車的過程中不翻車?

是什麼讓孫宏斌在打破一切常規的情況下還能這樣淡定從容?

是什麼構成了融創底層的核心競爭力?

帶著這些疑問,濤哥與一位融創的營銷總進行了交流,得出的答案竟極其簡單。

那就是,團隊。

首先,融創有一支極其穩定的高管隊伍。

融創當前的核心高管團隊,平均司齡超過16年(含順馳階段),而這,正是這家公司的年齡。

簡單盤點一下融創部分高管的服務年限:

汪孟德,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2006年加入融創,實際1999年畢業就加入順馳,從出納員一路幹到總裁,追隨老孫20年。

荊宏,執行董事、執行總裁兼北京區域總裁,2007年加入融創,實際2002年就加入順馳,司齡17年。另外,其加入順馳前服務於聯想,與老孫相識時間更早。

遲迅,執行董事、執行總裁兼華北區域總裁,中海管培生,2004年加入融創,司齡15年。

田強,執行董事、執行總裁兼上海區域總裁,2007年加入融創,實際2002年就加入順馳,司齡17年。

商羽,執行董事、執行總裁兼西南區域總裁,2001年畢業加入順馳,2003年任分公司副總,2005年任成渝總經理,2009年任執行董事,司齡18年。

特別說下商羽,應屆生加入融創,2年項目總、4年區域總、8年執行董事,創造了傳奇般的晉升速度。

事實上,如果你研究融創的高管背景,會發現他們幾乎都與老孫共事了15年以上,這是融創與其他民營房企最大的不同。

在很多老闆的觀念中,組織的發展需要人才的迭代,因此我們看到多數房企在面對新階段時,往往都要進行大面積的高管換血,甚至換了一輪又一輪。

這一點,即使行業標杆的萬科、龍湖,也沒能例外。

而孫宏斌,從創立公司,到破千億,破三千億,破五千億,用的幾乎是同一撥人!

這不僅在房地產行業是例外,在整個中國企業屆也是少見的存在。

正如同阿里巴巴的“十八羅漢”,馬雲將童文紅從前臺培養為資深副總裁,孫宏斌也帶著自己的創始團隊一路打天下。

這是一種強大領導力的展現,不僅用人於當下,更能給人以發展、幫助下屬持續突破自我界限,賦能於人而非換人。

這個意義上說,孫宏斌堪稱是地產行業的領導力大師。

其次,融創團隊的凝聚力和信任感強。

基於長達15年的密切協作,高管團隊之間形成了穩固的情感紐帶,也發展成為融創的“兄弟文化”

,在濤哥的理解中,這種文化包含了三層內涵:

1、凝聚力: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

融創有“無總文化”,內部都稱孫宏斌為老孫,叫領導可能也是稱某哥,這就很像是水泊梁山中的兄弟情,打仗不是誰命令誰,而是咱們這班兄弟一起幹點大事。

融創有個很形象的比喻:我們不是集團像爸爸,區域像孩子。而是集團像大哥,幾個區域則是從二弟開始往後排,總部跟區域之間更像是兄弟之情。

對員工也一樣,因為授權,所以員工要主動思考、自我成長。在融創一年的成長,甚至超過過往三年時間,這是不少融創新員工的普遍感受。

3、尊重人:給人成長的空間和土壤。

融創要求團隊管理者始終要

關注員工感受,關注團隊氛圍,重視員工發展。因為尊重、重視,所以能看到每個人的不同特徵和優勢,讓員工能有更多選擇。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

融創東南區域總裁王鵬,2004年畢業加入融創,前4年做法務,接著做了3年商管和物業,然後轉地產項目總,並一路發展為城市總、區域總。

這樣連續跨界轉型的發展,只有在高凝聚力、高信任感,並且尊重人的組織中,才有可能實現。

最後,融創團隊有很強的使命和目標感。

融創價值觀中,有一條:使命般的激情,強調滿懷激情而腳踏實地的追求夢想。

孫宏斌本人也是一個極其注重夢想的人,他說:人必須有夢想,夢想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為你的夢想腳踏實地的去努力。

融創將“高目標”、“僱傭最努力的人”等融創範標準固化在了自己的用人理念中。

對進駐的每個區域、每個城市,也都有明確的“高目標”。一旦進入某城市,一年的時間要做到TOP10,兩年做到TOP3,三年要做到TOP1,這是對每個城市總經理的要求。

在這樣一個高使命感、高目標的文化驅動下,使融創的每個人背後都有著很強的發展動力。

總結來看,融創之所以能夠取得令行業矚目高速發展,同時還能兼顧品質,還能搞定高難度的收併購。

能力發展如此全面均衡,為業務保駕護航的關鍵,是來自於團隊。

融創團隊的三大特點:

1、極其穩定、平均司齡超過16年的高管隊伍,十年員工超過430人;

2、從時間與文化中沉澱出的凝聚力,信任並尊重每一個人;

3、使命般的激情與夢想,不斷挑戰高目標,打造優質的產品。

而團隊的打造,核心依賴於老孫強大的領導力,能夠識別人、發展人、保留人。

因此,領導力+團隊+文化,就是融創致勝的核心競爭力。

融創,是一家反常識的公司。

他的存在,打破了地產圈內很多習以為常的規矩。

比如,房地產作為重資產行業,其增長應該是相對線性的,但融創卻走出了一條指數型增長曲線。

從2010年83億,到2018年的4550億,8年增長55倍,這個曲線的發展之陡峭,以至於你一看就會感嘆其反常識。

融創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又如,房企要想實現驚人增速,高週轉、標準化、做剛需,似乎是唯一正確可行的道路。

而融創卻不斷進行產品創新和迭代,不斷打造更加高端的產品,用主打品質與改善的產品結構創造出了高增長神話。

顛覆了業內高週轉、高增長就等於低品質的刻板印象,走出了一條反常識的路。

融創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再如,多數房企都認為收併購風險高,在自身體系建設尚不完善的情況下,往往對收併購望而卻步。

在高增長的道路上,體系永遠跟不上組織的進程,而融創一邊開車、一邊換輪胎,在與綠城、佳兆業、雨潤、融科、萬達等一系列對手的交易中,逐步建立起自身在收併購方面的絕對優勢。

先建體系再發展,還是在發展的實踐中去沉澱體系?某種意義上,融創打破了傳統管理學亦步亦趨的常識。

融創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那麼,是什麼支撐融創如此快速的發展?

是什麼保證業務在飆車的過程中不翻車?

是什麼讓孫宏斌在打破一切常規的情況下還能這樣淡定從容?

是什麼構成了融創底層的核心競爭力?

帶著這些疑問,濤哥與一位融創的營銷總進行了交流,得出的答案竟極其簡單。

那就是,團隊。

首先,融創有一支極其穩定的高管隊伍。

融創當前的核心高管團隊,平均司齡超過16年

(含順馳階段),而這,正是這家公司的年齡。

簡單盤點一下融創部分高管的服務年限:

汪孟德,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2006年加入融創,實際1999年畢業就加入順馳,從出納員一路幹到總裁,追隨老孫20年。

荊宏,執行董事、執行總裁兼北京區域總裁,2007年加入融創,實際2002年就加入順馳,司齡17年。另外,其加入順馳前服務於聯想,與老孫相識時間更早。

遲迅,執行董事、執行總裁兼華北區域總裁,中海管培生,2004年加入融創,司齡15年。

田強,執行董事、執行總裁兼上海區域總裁,2007年加入融創,實際2002年就加入順馳,司齡17年。

商羽,執行董事、執行總裁兼西南區域總裁,2001年畢業加入順馳,2003年任分公司副總,2005年任成渝總經理,2009年任執行董事,司齡18年。

特別說下商羽,應屆生加入融創,2年項目總、4年區域總、8年執行董事,創造了傳奇般的晉升速度。

融創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事實上,如果你研究融創的高管背景,會發現他們幾乎都與老孫共事了15年以上,這是融創與其他民營房企最大的不同。

在很多老闆的觀念中,組織的發展需要人才的迭代,因此我們看到多數房企在面對新階段時,往往都要進行大面積的高管換血,甚至換了一輪又一輪。

這一點,即使行業標杆的萬科、龍湖,也沒能例外。

而孫宏斌,從創立公司,到破千億,破三千億,破五千億,用的幾乎是同一撥人!

這不僅在房地產行業是例外,在整個中國企業屆也是少見的存在。

正如同阿里巴巴的“十八羅漢”,

馬雲將童文紅從前臺培養為資深副總裁,孫宏斌也帶著自己的創始團隊一路打天下。

這是一種強大領導力的展現,不僅用人於當下,更能給人以發展、幫助下屬持續突破自我界限,賦能於人而非換人。

這個意義上說,孫宏斌堪稱是地產行業的領導力大師。

融創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其次,融創團隊的凝聚力和信任感強。

基於長達15年的密切協作,高管團隊之間形成了穩固的情感紐帶,也發展成為融創的“兄弟文化”,在濤哥的理解中,這種文化包含了三層內涵:

1、凝聚力: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

融創有“無總文化”,內部都稱孫宏斌為老孫,叫領導可能也是稱某哥,這就很像是水泊梁山中的兄弟情,打仗不是誰命令誰,而是咱們這班兄弟一起幹點大事。

融創有個很形象的比喻:我們不是集團像爸爸,區域像孩子。而是集團像大哥,幾個區域則是從二弟開始往後排,

總部跟區域之間更像是兄弟之情。

融創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對員工也一樣,因為授權,所以員工要主動思考、自我成長。

在融創一年的成長,甚至超過過往三年時間,這是不少融創新員工的普遍感受。

3、尊重人:給人成長的空間和土壤。

融創要求團隊管理者始終要關注員工感受,關注團隊氛圍,重視員工發展。因為尊重、重視,所以能看到每個人的不同特徵和優勢,讓員工能有更多選擇。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

融創東南區域總裁王鵬,2004年畢業加入融創,前4年做法務,接著做了3年商管和物業,然後轉地產項目總,並一路發展為城市總、區域總。

融創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這樣連續跨界轉型的發展,只有在高凝聚力、高信任感,並且尊重人的組織中,才有可能實現。

最後,融創團隊有很強的使命和目標感。

融創價值觀中,有一條:使命般的激情,強調滿懷激情而腳踏實地的追求夢想。

融創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孫宏斌本人也是一個極其注重夢想的人,他說:人必須有夢想,夢想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為你的夢想腳踏實地的去努力。

融創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融創將“高目標”、“僱傭最努力的人”等融創範標準固化在了自己的用人理念中。

對進駐的每個區域、每個城市,也都有明確的“高目標”。一旦進入某城市,一年的時間要做到TOP10,兩年做到TOP3,三年要做到TOP1,這是對每個城市總經理的要求。

在這樣一個高使命感、高目標的文化驅動下,使融創的每個人背後都有著很強的發展動力。

總結來看,融創之所以能夠取得令行業矚目高速發展,同時還能兼顧品質,還能搞定高難度的收併購。

能力發展如此全面均衡,為業務保駕護航的關鍵,是來自於團隊。

融創團隊的三大特點:

1、極其穩定、平均司齡超過16年的高管隊伍,十年員工超過430人;

2、從時間與文化中沉澱出的凝聚力,信任並尊重每一個人;

3、使命般的激情與夢想,不斷挑戰高目標,打造優質的產品。

而團隊的打造,核心依賴於老孫強大的領導力,能夠識別人、發展人、保留人。

因此,領導力+團隊+文化,就是融創致勝的核心競爭力。

融創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