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知道也不遲,“母嬰好物”的高得票率,它們榜上有名

高得票率


寬口徑奶瓶

得票原因:衝奶粉方便,清洗方便,物有所值

奶瓶的口徑分為寬口徑和標準口徑兩種。多數媽媽喜歡用寬口徑奶瓶,因為加奶粉的時候可以把勺子完全伸入瓶內,避免奶粉掛在瓶口或撒出。另外,寬口徑奶瓶進行內部清洗時也更加方便。在價格方面,寬口徑奶瓶通常比標準奶瓶高25%左右,因為其瓶口製作工藝相對複雜。

果果媽媽:我以前用的是標準口徑奶瓶,每次放奶粉都會撒出來一點;清洗的時候,海綿夠不著瓶口附近的內壁,用刷子刷瓶口太小活動不開。為了用起來方便,洗起來也更放心,我換了寬口徑的奶瓶給寶寶衝奶粉,標準口徑的用來喝水。


現在知道也不遲,“母嬰好物”的高得票率,它們榜上有名


口水巾

得票原因:隨流隨擦,寶寶必備

小寶寶都愛流口水,由於唾液偏酸性,如果長時間附著在皮膚上,難免會腐蝕皮膚,使寶寶臉部皮膚皸裂甚至惠上“口水疹”。所以,一定要備幾條口水巾,定時擦淨。選購口水巾時,最好選擇純棉材質吸收佳且對皮膚刺激小。

使用時,不要粗暴地來回擦,而是要用輕輕按壓的方式吸走水分,儘量減少口水巾與寶寶皮膚的摩擦。如果口水巾洗幾次就發硬,可以用熱水加一點食醋,把洗乾淨的口水巾放進去泡一會兒再擰乾,或者使用嬰兒專用的柔順劑也可以。


現在知道也不遲,“母嬰好物”的高得票率,它們榜上有名

帶兜圍嘴

得票原因:免去許多清掃工作

圍嘴可以擋開寶寶進食時漏出來的東西,避免弄髒衣服。而帶兜囤嘴則可以“接住”東西,免去飯後的許多清掃工作。

樂樂媽:每次我家寶貝吃完飯,我都得把他吃飯的地方里裡外外、仔仔細細清理一遍,免得有食物殘渣藏在某個角落,變質、發臭甚至引來蟑螂。帶兜圍嘴給我省了好大的功夫,吃完解開,朝著垃圾桶一倒,幾秒鐘搞定!


現在知道也不遲,“母嬰好物”的高得票率,它們榜上有名

耳溫槍

得票原因:你以為寶寶的體是那麼好測的?

對於測體溫,不少準媽媽會說:“用體溫計,像我們一樣測就好了呀。”殊不知,當小寶寶需要測體溫的時候,他的狀態通常可沒那麼乖。而耳溫槍,就是寶寶生病時測量體溫的“神器”。

鑫鑫媽:當你看到寶寶不舒服了,懷疑寶寶是不是生病了,這時候他可難受得很,眉頭緊鎖、淚眼朦朧、張開雙臂求抱抱。這時候你讓他夾著體溫計保持三分鐘,怎麼可能?

抓住他的小胳膊吧,他會覺得不舒服,你也會擔心給他遺成心理陰影。況且,寶寶生病了,當媽的本來就著急,恨不馬上知道他的體溫情況,用體溫計磨磨嘰嘰,不如用耳溫槍迅速測完,進行到下一步的救治當中。

現在知道也不遲,“母嬰好物”的高得票率,它們榜上有名

嬰兒床

得票原因:有利母嬰睡眠,便於白天照顧

許多新媽媽非常擔心大人睡覺時會一不小心壓到寶寶,嬰兒床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而且,大人呼出的氣體不利於寶寶的呼吸,寶寶可以躺在自己的小床上盡情享受氧氣。

對於許多家庭而言,白天照顧寶寶的人手不夠,大人忙於家務的同時也要儘可能地把寶寶放在隨時可見的地方。而考慮到安全因素,不是隨便找塊地方就能放寶寶的,這時候,一張小巧、方便移動的嬰兒床就能幫你解決問題啦!

貝貝媽:我家寶爸睡覺特別不老實,磨牙、打呼嚕、亂翻身,我真擔心他睡著了一條胳膊砸在寶寶身上,那寶寶怎麼受得了!而且,要是家裡有人上火發炎、感冒發燒,就更要隨時做好“隔離”工作了。白天保姆做飯,我在客廳練瑜伽、整理東西,把寶寶單獨放在臥室床上我也不放心。有張嬰兒床,我覺得日子過得坦然多了,再也不用整天把自己困在臥室,一刻不停地擔心寶寶了。

現在知道也不遲,“母嬰好物”的高得票率,它們榜上有名

奶粉分裝盒

得票原因:一次一格,方便外出時使用

區別於奶粉罐,這種粉盒由幾個小格子組成,格子的頂和底部均可以擰上連在一起,也可以獨立折開。把一次要用的奶粉裝在一格里衝奶粉時,只要將小格子擰下來,蓋子打開,倒進奶瓶即可。尤其適合外出時使用,方便衛生。

現在知道也不遲,“母嬰好物”的高得票率,它們榜上有名

低得票率

隔尿墊

吐槽原因:吸水量小,不透氣

隔尿墊,顧名思義是放在被褥之上、尿布之下用來隔絕尿液的墊子。平時,你既不能指望它吸收,又不能指望它透氣。但它也有發揮作用的時候:那就是換尿布的一瞬間,用來以肪萬一。爸爸媽媽們也可以備一個,作為“換尿布小助手”。


現在知道也不遲,“母嬰好物”的高得票率,它們榜上有名

安撫奶嘴/牙膠/磨牙棒

吐槽原因:要看與寶寶緣深or緣淺

這些東西其實是為有吮吸、啃咬需要的寶寶準備的。有的寶寶一放進嘴裡就吐出來,那說明他沒有這個需要。但是,若寶寶真有這個需要,我們也要給他滿足的機會。與其說它們是日用品,不如說它們更像是寶寶的玩具,有被“喜歡”和“不被喜歡”的風險。

旭旭媽:我倒是也見過走哪兒都含著安撫奶嘴的室寶,但我兒子是一放嘴裡就吐出來。

敏兒媽:我給寶貝買過牙膠,可她往外吐,還不如買磨牙棒呢。

嘟嘟媽:我家寶寶什麼都咬,就是不咬磨牙棒。


現在知道也不遲,“母嬰好物”的高得票率,它們榜上有名

吸鼻器

吐槽原因:操作熟練者方適用

我們常看到育嬰師和護士熟練地用吸鼻器解決寶寶的鼻涕問題,但對於許多媽媽來說,她們並沒有太多的鍛鍊機會。

笑笑媽:醫院的護士每天照顧那麼多寶寶,吸鼻器早就用熟了。可我第一次當媽,頭幾次吸鼻器就用不好,就不忍心再拿自家寶寶練手了,只用老方法代替。寶寶鼻涕多了用紙巾,有鼻屎了用棉棒,最不想趁他睡著拿鼻涕夾出來,總是能解決的。

現在知道也不遲,“母嬰好物”的高得票率,它們榜上有名

肚臍帶

吐槽原因:隨著寶寶“活動”

寶寶剛出生不久,需要保護肚臍,避免感染或受涼。但肚臍帶經常會被寶寶蹭跑,因此許多媽媽願意選擇用衣物來保護寶寶的肚臍。

菁菁媽:姥姥給了我一個肚臍帶,說是怕寶寶肚臍漏風。結果寶寶總是亂蹭,本來是護肚臍的,最後成護胸了。

現在知道也不遲,“母嬰好物”的高得票率,它們榜上有名

​這些常見嬰兒用品的使用徑驗,關鍵在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媽媽會有不同的感受。媽媽們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結合他人的徑臉,更好地為自家寶寶選擇適合的嬰兒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