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來看看中國歷史上首個豆腐渣工程是什麼

為什麼中國能成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明五千年曆史基本不斷,這就是中華民族歷來都重視治史!秦亡之後,漢之初興,於是修史便上了歷程!當時漢政府組織了一些領導班子,要搞一個歷史大工程,《史記》是其一。當時最大的困難是因秦皇焚書坑儒,能供他們研究的史籍並不多,所能得到的都是漏網之魚,九牛一毛!盤古始祖,三皇五帝伏羲女媧神農氏更是被當作了神話!

為了搞明夏商周三代歷史,尤其是周史,首先遇到的便是武王伐紂年,只有解決了這個攔路虎才能向前進!但由於歷史久遠,伐紂距漢又近千年,所以當時人們已記不得伐紂為何年何月了。只能從前人秦朝呂不韋《呂氏春秋》那裡知道有這麼一句“凡周867年”,真是如獲至寶,想都不想就直接從“周失九鼎”的公元前上溯867年,定公元前1123年為周代總年!產生了中華歷史上首個豆腐渣歷史工程,自古害至今!司馬遷、班固,劉歆以致今日“工程”中的某些參與者都大受其騙,常言堅信:周代八百年!

漢書》曰:“桓公立,距伐紂四百歲”,查魯桓公為公元前711年,加上400年,他們誤以為武王伐紂為公元前1111年!256+867=1123 711+400=1111

伐紂年如此易得,哪還有什麼千古之謎?千多年來會有那麼人前赴後繼,搞了那麼多不同伐紂年,當今要化大力氣搞什麼“夏商周三代工程”?

“桓公立,距伐紂四百歲”此句也被誤改,原文應指是:“惠公末,距伐紂四百歲”723+400=1123年,或是指伐紂四百年隱公立“春秋”始!

古人犯錯,今人不應跟著錯,對待所有歷史上留下的史據,都應重新鑑定認識,以達到不但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的目的!雖然這很辛苦艱難,但卻無法逃避,否則乾脆不要搞,隨之任之,總比留下個豆腐渣工程好!

伐紂之謎之所以存千年,爭訟不止,在東漢甚至有張壽王、光晃等人為之丟官喪命!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當時的歷史學家太輕率,沒能全面看問題,沒能看到問題的實質根本!思想不端正,認識出錯誤,方法不科學,謎底難解決,造假接連出!

姜太公八十歲遇文王,一百五十多歲簡直成了仙,文武周王都成了九十多歲老壽星,黔驢技窮的他們更把西周幾位周王壽年當政年!西周本是240年,卻被誤成354年!多出114年,為了軋平這虛賬,他們硬是在西周幾位周王頭上動足了腦筋!甚至不惜張冠李戴,將壽年當政年,昭王19年,而成51年,穆王20年,變成55年,厲王在位26年,變成37年!

“凡周867年”史據被傳承下來本是好事,言其一字值千金,毫不為過,如果不能正確理解它,只能是害人!原本此之所指是指自古公亶父在歧立周至周亡1,周人的全部歷史共有867年,而非指武王伐紂克商後,周朝有867年!真實的周朝只有754年,西周240,東周514年。

大傳》“昔在文王,商紂並立”,在後更是被人誤解為“商周並立”,是兩個王權並立政府,誤以為文王早已稱王,他與紂王是兩個平起平坐的政權,武王伐紂是一國政權推翻另一國政權,卻不知紂為君,為天子王國,昌為臣為諸侯方伯,因此他們更堅信周朝是867年,而不是周人867年!周朝雖以周人為王,但周朝不等同於周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武王伐紂之前,周人自亶父在歧立周至武王伐紂克商,周人共有古公亶父、季歷,西伯昌,西伯發四世,已有114年周人奮鬥歷史!凡認為周朝有八百多年曆史者,皆無視了其前周人四世的存在!

晉時皇甫謐也受其騙,不當其為西伯昌,而認其為“文王”,所以他在《帝王世紀》中雲:“文王即位四十二年,歲在鶉火。文王於是更為受命之元年,始稱王矣。”

易緯?易類謀》曰:“文王比隆興始霸,伐崇,作靈臺,受赤雀丹書,稱王制命,示王意。”還是後者較客觀,是認為西伯昌只是有稱王的意思想法!即便想稱王,也是暗自稱王,是為“不王之王”!

試想文王百里方伯小國,能敢於與擁七十多萬正規軍的天子王國相對抗嗎?文王還想坐七年牢?文中所謂“受命”,並不是紂王授命他為文王,與自己平起平坐!大王、文王、武王的稱呼皆是在武王崩後,周公旦的追封!

進來看看中國歷史上首個豆腐渣工程是什麼


凡是造假,皆能害人,不管它是主觀故意,還是客觀無意,對中華文明的傳承都是有害無益的!依據上古所傳《十紀》史,中華原本是為百萬年,而不是中華五千年,也不是什麼“上下五千年”,至少從天皇作干支開始,至魯哀公十四年,中華民族已有二百七十六萬年累計發展歷史。也就是至公元2000年,中華民族已走過了2762480年發展歷程!

從《上古三代全漢文》中得知此之《十紀》史,也是為當時漢政府所公認的,但到後來為什麼不能得到後世各代官方傳承,其中有幾個重要原因,一是此歷史也太長了,長得使人難以相信,就像一棵大樹,望不到頂!二,歷朝各代都有一些不求甚解的歷史工作者,不領老祖宗的一片至誠苦心,不能認識到《十紀》是中華百萬年發展的累記歷史,而是將它平均化,成了每紀276000年!這樣的歷史還有什麼存在意義,因而被廢棄不用了,但在各種史籍中還是留下它的遺跡,例如《莊子》、《易緯.稽覽圖》、《路史》、《資治通鑑》等!

第三個原因便是伐紂年之謎!因為東漢政府中的光晃等史臣誤斷伐紂年,而造成了“自漢之元年(公元前206年),歲在乙未,上至獲麟歲(公元前480年),本應歲在庚申,推此以上,上極開闢,則歲不在庚申,……,轉差少了114年!”《上古三代全漢文》

伐紂年之誤,也造成後之歷不準,光晃等軋不平西周年總賬,鄧平太初曆也大受影響,每年早立春一日,使“日食”出現在晦而不在朔!最大的損失是,中華民族本可向世界自豪地振臂高呼:中華百萬年!而今人只能言“中華五千年”或“上下五千年”!連夏代的事實存在都被外人質疑!

中華五千年,只是有文字記錄,而又比較熟知的歷史,但他絕不是中華文明發展史的全部!中華五千年看似久遠,但只能相對人的一生而言,五千年也只有五十個百年!人類誕生的歷史被世界考古界,人類學家一致公認:至少有三百多萬年,也與我祖《十紀》年相仺,而今認為中華民族從其誕生日之起,就只有區區五千年,您信?反正我不信!無古不成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華民族遠不止五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