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孙中山得力干将,帮助平定两次叛乱,但最终自己也叛变革命

在孙中山没有成立黄埔军校之前,他手上是没什么兵权的,都是靠军阀的兵来闹革命,但是来自军阀的支持并不牢靠,比如曾经是孙中山左右手的陈炯明,后来就背叛了革命。而在孙中山成立黄埔军校之前,有一个将领先后帮孙中山平定了陈炯明与桂系军阀沈鸿英的叛乱,这个人就是杨希闵。


他曾是孙中山得力干将,帮助平定两次叛乱,但最终自己也叛变革命


杨希闵毕业于云南讲武堂,后随蔡锷参加了云南的重九起义,见证了清王朝的覆灭和民国的建立。之后袁世凯大搞复辟,杨希闵又追随蔡锷发动了护国战争,在四川和袁军展开激战。

此时的杨希闵只是排长,因为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奋勇争先,所以他一路升到了团长,还受到了蔡锷的嘉奖。到护国战争结束的时候,他已经是旅长了。

而在护国战争结束后不久,袁世凯就病死了。从此之后中国就陷入了长期的军阀混战,于是孙中山又一次活跃起来,带着南方的军阀一起北伐,滇军唐继尧发表了支持孙中山的声明,于是就让杨希闵带着自己的部队支持孙中山,结果杨希闵还没走到广西,陈炯明就发动了叛变。


他曾是孙中山得力干将,帮助平定两次叛乱,但最终自己也叛变革命


于是杨希闵就把北伐之事暂时放在一边,先帮孙中山平定了陈炯明的叛乱。孙中山专门拿出了十五万大洋犒劳滇军,表达了自己对滇军将领的感谢。有趣的是,当时帮助孙中山平定叛乱的人还包括桂军将领沈鸿英,但此人在之后就背叛了孙中山。

杨希闵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先假借借路的名义博得陈炯明的好感,此时陈炯明众叛亲离,急需一支同盟军帮助自己,于是就同意借路。结果杨希闵走到一半就对陈炯明发起了突然袭击,打了陈炯明一个措手不及,蒙受巨大损失的陈炯明不得不逃回了惠州。

孙中山恢复大元帅的职位之后,就让杨希闵做了滇军总司令兼广州卫戍司令,此时的杨希闵已经是孙中山的得力干将。


他曾是孙中山得力干将,帮助平定两次叛乱,但最终自己也叛变革命


不久之后,沈鸿英被北洋军阀收买,背叛了孙中山。杨希闵奉命驱逐沈鸿英,打的沈鸿英狼狈逃窜。在此战之后,杨希闵已经成为广州的风云人物。此时的杨希闵心态发生了变化,他开始觉得孙中山没什么了不起,是靠自己才有了今天的地位,所以渐渐的开始不听孙中山的命令了。

于是在孙中山逝世之后,杨希闵就联合刘震寰和唐继尧等人背叛了革命,但是杨希闵并不是蒋介石的对手,在兵败之后,杨希闵就逃到了香港,直到抗战开始之后,才重新回到昆明。但军政都已经和杨希闵无关,他就这么过完了自己平凡的后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