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和江西,相似度可怕

閒來無事翻看地圖,不經意間瞥到神州大地以南毗鄰的兩個省。形狀大小、山川湖泊,目之所至都極為相像,二者唇齒相依,比肩而立,看的久了,竟幻化成了一隻蝴蝶,躍然紙上(為我的想象力點贊)...

湖南和江西,相似度可怕

沒錯,正是湖南江西

至於兩位有多像,首先說山。

兩地都盛產大山,湖南整體三面環山,北低南高。西有雪峰山、武陵山與渝貴桂相隔,東邊羅霄山脈橫亙在老表江西之西,以為“院牆”,南達南嶺。

江西也三面環山,北低南高。東達武夷山,西邊羅霄山脈橫亙在老弟湖南以東,以為“院牆”,南達南嶺×2...

其中湖南北有賞楓勝地嶽麓山、南有佛道寶地衡山;江西北有古代網紅山廬山、南有革命搖籃井岡山。

湖南和江西,相似度可怕

嶽麓書院-湖南長沙


湖南和江西,相似度可怕

南嶽衡山-湖南衡陽

其次說水。

兩地都有一條貫通南北的大河,都是自南向北的流向,而且竟然最終都匯入了長江南岸的兩個著名的淡水湖,即面積第二的洞庭湖和麵積第一的鄱陽湖。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兩條大河了,即湘江和贛江,也正是兩兄弟小名的由來。

湖南和江西,相似度可怕

洞庭湖-湖南嶽陽


湖南和江西,相似度可怕

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丹頂鶴-江西上饒

更殘暴的還在後邊~

長江自岳陽而出後,向東北方向奔騰。不到163公里後出湖南境,這163公里也是湖南和長江唯一的交集。無獨有偶,在數字這塊,老表也必須跟上,江西152公里與長江毗鄰,甚是相近。

這還不算,聽詩聖曾“聽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那我大江右是不是也應該葫蘆依樣,效仿先輩,於是便有了“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與岳陽樓互為犄角之勢。

湖南和江西,相似度可怕

岳陽樓-湖南嶽陽


湖南和江西,相似度可怕

滕王閣-江西南昌

除了在空間維度上相似,兩兄弟有史以來就關係密切,甚至血脈相關。

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勢力普遍有一種血統優越感,視楚國為尚未開化的蠻夷之地,這樣的偏見大概一直持續到宋朝政治中心難移,臣下犯事之後一言不合就被貶謫到湖南等地,叫得出名字的詩人就包括柳宗元、王翰、王昌齡、蘇轍。三個山西人,一個四川人...可想而知湖南當時的荒涼和蕭瑟。

湖南和江西,相似度可怕

天門山九十九道彎-湖南張家界

相比久守邊氓的湖南,江西更加靠近江浙富庶之地,且佔有南北物流要道,日子過得還不錯。

直到一次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湖南人口得到空前增長,其中最重要的一次要數“江西填湖廣”了。朱元璋統一長江流域之後,於洪武年間下令組織大量人多地少的江西人遷往湖南、湖北。所以在這個維度上說,湖南和老表很親,天經地義。

但是...

放眼現在,兩兄弟經濟實力上就沒有那麼相似了。

2019年湖南全省GDP39752.12億,江西全省GDP23857.49億,湖南約為老表的1.6倍之多。究竟是什麼讓劇情神反轉?我認為與江西近代挨的這三把刀有關:

第一把刀:《南京條約》簽訂的五口通商,出口的物件不需要去廣州了,轉而去長三角的上海、寧波,贛江失去了“南北物流通道“地位;

湖南和江西,相似度可怕

贛江風光-江西南昌

第二把刀:土客之爭以及後邊的太平天國戰爭運動,吳頭楚尾,東南C位的江西,成了正面戰場,死傷過半;

湖南和江西,相似度可怕

婺源-江西上饒

第三把刀:京廣鐵路取道湖南,而不是江西。即使後來有了自己的京九,沿線沒有區域中心城市的輻射,也很難。

湖南和江西,相似度可怕

武功山金頂-江西萍鄉

湖南:老表,老弟先走一步,你也要加油鴨!

江西:看我表現,奧裡給!!!

我是阿哈,關注我,疫情間給你最好看,疫情後帶你暢快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