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地球上還能存在多久?

杯中歲月靜好


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太陽的壽命是100億年,也就是人類只要不出太陽系,至多再存在50億年。

科學研究表明,如今太陽已經有大約50億年的歷史了,地球也有46億年的歷史,兩者目前都處於中年階段。太陽進入生命週期的末期後將會演化成一顆白矮星,屆時太陽系內部的環境將不會像現在這般穩定,地球也會受到太陽的變化而發生重大的變化。為什麼開篇就要將這些數據列出來呢?因為接下來我們將要對人類還能夠在地球上居住多久的問題進行一番討論。

儘管太陽大約還有50億年的時間才會演變成白矮星,但研究太陽的專家們認為在大概40億年後整個太陽系都將變得不適合居住,如果人類文明想要延續下去的話,就必須尋找到下一顆宜居星球。關於太陽系到底還能夠將宜居地帶保持多久,科學家們眾說紛紜。有科學家認為地球還有6億年的機會繼續保持宜居狀態,另一些科學家則認為在35億年之內人類都不用為如何在太陽系內生存而擔心。

其實,能有人類,很大程度上,我們應該感謝地球,地球確實很來之不易。首先,地球是比較靠近太陽的岩石行星。在軌道外,還有金星。實際上,太空當中常常有很多隕石和彗星之類的,它們很有可能會撞擊到各種天體上。

最後,還有一種也是破壞力極強的,那就是超新星爆炸和中子星。恆星的晚年,如果質量還蠻大的,就有可能會發生超新星爆炸。

超新星爆炸過程中,如果距離地球足夠近,那地球其實也就玩完了。如果超新星爆炸過後形成了中子星,中子星其實也被叫做脈衝星,會發出伽馬射線暴,如果伽馬射線暴還是衝著地球方向的,那麼地球上的生命都會被滅絕。

所以,我們來總結一下,如果一切都相安無事,其實地球最多還能再住上20億年,20億年後會因為太陽的輻射強度增加,以至於地球太熱而無法生存。


西瓜哥小課堂


人類在地球上還能生活多久顯然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人類自猿類進化而來統治地球也只有幾百萬年而已,遠比恐龍的一億多年少得多。

人類滅亡的時間由以下幾個方面決定,第一,地球可提供人類利用的資源,對於地球生命體而言,水是至關重要的,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只有3%是淡水,大陸淡水資源只有2.53%,還有一些是不可利用的,隨著人類的發展,水資源緊缺的現象日益突出,未來水資源的爭奪會越來越激烈,是未來戰爭的一個爆發關鍵點,一旦地球上沒有了淡水,人類滅亡的日子就很近了。

第二,外來小行星的撞擊或者外星入侵,外來小行星的撞擊直接導致了恐龍的滅絕,如果人類沒有足夠的技術手段去預測和摧毀小行星,等待人類的將是和恐龍一樣的命運。人類也可能遭到更高級文明的入侵,直接滅亡。

第三,人類內部的矛盾,例如爆發大規模的核戰爭,人類相互殘殺,核輻射消滅人類。

隨著人類的發展,人類可能有能力解決上面的問題,一直生活到50億年後,50億年後,太陽的壽命已到,到那時人類可以移民其它星球或者被太陽吞食掉。





小曹食品科學


據《聖經》記載人類歷史已有數千至數萬年,而地球歷史很難考證,有的考古學家說有數百萬年之久了,但過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從人類來到地球上以後,因著人性的種種私慾貪婪邪惡強暴而對地球帶來數不盡的破壞和傷害,導致生態環境日益惡性循環,過度砍伐,霧霾,野生動物瀕臨滅絕,尤其是缺失人性的胡亂挖掘開採建造,垃圾處理不當,所有人類的私慾犯罪導致頻繁戰爭,地震,瘟疫等,地球將不堪重負,遲早會有危險發生,只有人類善於反省自己的過犯,敬畏自然和生命,能摒棄不當貪婪自私,或許才可延長時日!


小剛141712147


人類目前遇到的威脅有以下三大類:1、毀滅性戰爭(可能性不大);2、自然災害(全球變暖、全球變冷、傳染病、全球地震、火山、臭氧空洞);3、社會活動(水汙染、毒物洩露瀰漫、荒漠化、類似慢性病等的基因退化、資源枯竭)。如有遺漏,還望補充![祈禱]

人類在現代戰爭方面還是比較理智的,因為全面戰爭是沒有贏家的,但不代表不可能,只要武器存在還是有可能的。自然災害可能性比較大,但屬小概率事件,其中全球變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並不一定能夠導致滅絕,可能會逼迫現有人類發生生活習性的改變進而發生進化;全球變冷如果發生,可能與太陽系有關,不明行星遮擋陽光,地球沒有能量而導致時候驟冷,人類進入冰川時代徹底封存;臭氧空洞一直在慢慢擴大,臭氧導致大氣外紫外線洩露,對地球生物造成致命性打擊。社會活動導致的人類消失概率最小,因為全球化治理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斷深入人心,人類自我規範和治理,能夠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人類社會。

綜上所述,人類在地球上再生存一萬年沒有任何問題。畢竟已經生存了五千多年了。



別動我在思考


該團隊的其中一位研究人員透露,在模擬實驗中他們發現在大約15億年後地球氣溫將會達到史無前例的高度,屆時赤道將會變成一個名副其實的“烤爐”,人類無法在該區域生存。在這種大背景下南北極環境也發生劇變,那裡將不會有冰川存在,這同時意味著全球海平面將發生大幅度上升。專家表示以人類極限生存的能力,還是能夠應對這些變化的。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來到20億年的極限時間後,地球自身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全球氣溫將會達到一種任何人都無法適應的高度,人類或許在這之前就已經逐漸滅亡了。由此看來,留給人類的時間就大概只有15億年的時間了,如果人類能夠趕在這之前就在外太空發現第二顆宜居星球並且實現星際移民,那麼人類文明將得到延續。如果做不到的話,那麼人類文明的未來將會是一片灰暗。

或許有朋友會認為,這樣的說法未免也太悲觀了吧,弄不好還會引起人們心中的恐慌情緒。但如果你和別人說人類將會在15億年後遭受滅頂之災,估計沒有多少人會表現出擔憂甚至是恐懼,畢竟這離我們實在是太遙遠了,我們能過做到的就是活在當下,且行且珍惜。


江湖詩客


引言:有種觀點認為,雖然現在的人類依然在追求高速發展,但我們似乎已經逐漸意識到地球自然環境的變化,因為地球自然環境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那麼人類還能在地球上生存多久?答案似乎很遙遠,但卻發人深思。

科學研究表明,如今太陽已經有大約50億年的歷史了,地球也有46億年的歷史,兩者目前都處於中年階段。太陽進入生命週期的末期後將會演化成一顆白矮星,屆時太陽系內部的環境將不會像現在這般穩定,地球也會受到太陽的變化而發生重大的變化。為什麼開篇就要將這些數據列出來呢?因為接下來我們將要對人類還能夠在地球上居住多久的問題進行一番討論。

儘管太陽大約還有50億年的時間才會演變成白矮星,但研究太陽的專家們認為在大概40億年後整個太陽系都將變得不適合居住,如果人類文明想要延續下去的話,就必須尋找到下一顆宜居星球。關於太陽系到底還能夠將宜居地帶保持多久,科學家們眾說紛紜。有科學家認為地球還有6億年的機會繼續保持宜居狀態,另一些科學家則認為在35億年之內人類都不用為如何在太陽系內生存而擔心。

不同的聲音和看法讓大多數人無法好好地去思考這個問題,這時候一支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科研團隊在進行了太陽系演化模擬實驗之後給出了較為確切的答案:太陽系內的宜居地帶還可以保持大約20億年左右。該模擬實驗之所以能夠得出這樣的結果,是因為研究人員幾乎將所有探測到的太陽信息輸入到模擬系統中,並且根據已有的恆星演變研究進行模擬。當然這20億年的時間是指大環境保持基本穩定的時間,並不意味著地球上和外太空的環境一塵不變。

該團隊的其中一位研究人員透露,在模擬實驗中他們發現在大約15億年後地球氣溫將會達到史無前例的高度,屆時赤道將會變成一個名副其實的“烤爐”,人類無法在該區域生存。在這種大背景下南北極環境也發生劇變,那裡將不會有冰川存在,這同時意味著全球海平面將發生大幅度上升。專家表示以人類極限生存的能力,還是能夠應對這些變化的。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來到20億年的極限時間後,地球自身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全球氣溫將會達到一種任何人都無法適應的高度,人類或許在這之前就已經逐漸滅亡了。由此看來,留給人類的時間就大概只有15億年的時間了,如果人類能夠趕在這之前就在外太空發現第二顆宜居星球並且實現星際移民,那麼人類文明將得到延續。如果做不到的話,那麼人類文明的未來將會是一片灰暗。

或許有朋友會認為,這樣的說法未免也太悲觀了吧,弄不好還會引起人們心中的恐慌情緒。但如果你和別人說人類將會在15億年後遭受滅頂之災,估計沒有多少人會表現出擔憂甚至是恐懼,畢竟這離我們實在是太遙遠了,我們能過做到的就是活在當下。


周半顏


從物種起源,生物進化這些生物學的角度上來看的話,人出現在地球上是一種偶然,從人類的起源到現在也不過20萬年的時間,任何生物都會有滅亡和滅絕,人類也難逃滅亡的必然結果。如果是從這一角度出發,按照類似人類這樣的哺乳動物在地球上的生存規律來看,一般可以維持300萬年左右。

但是由於人類過度的開發利用適合自己生存的資源,超前享受後代人所該享受的待遇,所以除非找到更多更好的適用資源,按20萬年前到現在不斷提升的發展速度,人類在地球上的自然生存時間不過幾百年了。當然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對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等等,人類的生存時間肯定也能夠大幅度延長。

如果不考慮物種的進化消亡,僅僅從地球,這一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的狀態來看的話,地球目前已經存在超過45.5億年,隨著科技的發展,地球資源日漸匱乏,自然環境日益惡劣,生活條件日漸蕭條,學界有人認為6.5億年後太陽將成為紅巨星,內核燃盡後的太陽,將體積變大,最後吞噬地球。那時的地球將熱得像個大火爐,不再適宜人類生存居住。

不過近來科學家通過3D 計算機模型模擬不同因素對地球居住性的影響,包括未來的大氣、海洋、陸地,不同於之前模擬只考慮了氣溫。得出一個新的結論:地球在未來二十億年裡都適宜居住。當然,實驗也沒有否定不斷增長的全球變暖趨勢會加快地球溫度上升,導致人類難以在地球上生存。




當今世界


人類文明的發展相對科技的發展進步,遠要落後。科技的高速發展,有好的一面,也有負面。而相對於給人類帶來便利和物質生活上享受而言,負面作用更為可怕。地球資源的過度開發,環境的破壞與汙染,大量動植物的滅絕。核武等的應用,給全球戰爭帶來的危害,使人類一步步加速走向著滅亡!千萬年來,人類思想意識上的文明卻基本沒有得到過發展。人的貪懶本性和無節制的慾望,從本質上沒有多大的改變,相反在資本主義的推動下,更加變本加厲。戰爭與和平,不斷相撞。世界在一個世紀裡的二次大戰,並沒有讓人類意識到“末日”的來臨,相反卻一浪高過一浪。每一個愛好和平的人們,都應該到了深刻反省的時候。保護地球與和平,也就是在保護人類自己!


探索3448635907000


其實地球能不能居住,和太陽是息息相關的。根據目前的探測接過來,金星現在已經是一個環境條件極其惡劣的星球,但是如果我們把時間回撥到20億年前,其實金星是一個和我們的地球差不多的星球,是一個很不錯的宜居星球,各方面指標都和地球很接近。那為什麼金星變成了這樣?其實也和太陽有關。這其實和地球還能維持多久是一個事。



夢經記


500萬-800萬。

研究人類起源的直接證據來自化石,人類學家運用比較解剖學的方法,研究各種古猿化石和人類化石,測定它們的相對年代和絕對年代,從而確定人類化石的距今年代,將人類的演化歷史大致劃分為幾個階段。

遺傳學家則運用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的方法,研究現代人類、各種猿類及其他高等靈長類動物之間的蛋白質、脫氧核糖核酸(DNA)的差別大小和變異速度,從而計算出其各自的起源和分化年代,目前,學術界一般認為,古猿轉變為人類始祖的時間在700萬年前。

擴展資料

人類進化起源於森林古猿,從靈長類經過漫長的進化過程一步一步發展而來。經歷了猿人類、原始人類、智人類、現代類四個階段。

因現今考古學的發展,史前文明被逐步否定,考古學已經有大部分進化中的古人猿化石。配合現今生物學的發現,發現了遺傳基因 DNA是進化的,證實了類中性進化論的真實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