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一個不需要考從業證書的職業


(一)

如果演員是一個職業,那麼這個職業是否需要職業證書?

《誅仙1》的熱度不斷,“肖戰演技”不斷登上熱搜前排。接近四億的成績,不到5千萬的投資,可以說已經收貨了巨大的成功了。

一夜爆紅的兩位主角,無疑是替這部小製作的電影,拉來了大量的熱度,這部電影抓住了最好的時機,前有《上海堡壘》墊底,為這部電影奠定了不至於太差的結果。

可是演技,依舊令人堪憂。

中國電影報道,主編胡建禮先生對電影的評價,中規中矩,卻也是實在話。

演員,一個不需要考從業證書的職業


然而粉絲們卻不肯罷休了。

逼迫胡先生不得不公開澄清。

網絡暴力之下,粉絲寵溺之下,演員如何進步。

愛豆們憑藉著自己的號召力,使自己成為票房的保證。市場的需要成為媒體盈利的娛樂場,在這一場狂歡中,獲得勝果的到底是誰?

(二)

黃曉明從not at all事件之後,經過八年,期間演過無數爛片,終於看透了真相。接著出演《烈火英雄》將人設拉不回來不少。卻依舊逃脫不了“油膩”的稱呼。

演員,一個不需要考從業證書的職業


演員,一個不需要考從業證書的職業


消耗了一分的信譽,需要十分去補也不一定能抵消。

這一番推心置腹的話,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想要將演戲當成一份職業的人都應該借鑑。

人到中年,經歷了浮華滄桑之後,才明白初心的重要。

(三)

CNNIC公佈的數據中,中國網民數量達到8.54億,互聯網的普及率越來越高,究竟是往哪個方向普及了?如果上面已經到了極限,那麼而下面是無限的。

互聯網往低年齡層普及,孩子們稚嫩的三觀在意見領袖的帶領下,走向極端,不肯接受來自外部的信息,圈在“信息繭房”中,走不出,最終走向極端。

世界那麼大,能夠接收到的信息很多,天空這麼高,知識的深度到底有多深?

網劇的興盛,小投資的爽文成為茶餘飯後的樂點。不需要思考,不需要研究,通俗的風格,讓自己的思維跟著電視節目一步一步的走下去,最終形成“思想懶漢”?

孩子們稚嫩的三觀在這些愛豆演繹的節目之下,潛移默化地受著影響。缺少思考,缺少研究,少年們慢慢失去了眼睛裡的“質疑”。成為了一個“普通人”。

新媒體時代,明明帶給人們的是便利,整個世界被聯繫起來了,沒有了時空的限制,人們能看到世界的寬度,也能看到“天空”的高度。往往有些人將自己侷限在“信息繭房”之中,通過媒介不斷輸出信息,引導輿論,思維不得不跟著媒介的節奏,便以為這便是真實的世界。

微博作為一個“公共領域”,任何人都能在上面發表演員,蹭熱度的,故意摸黑的,總之,利益的驅動之下,這個“公共領域”已經難以容下不穿衣服的“真實”。

蔡徐坤一事顯示出來,便是容不得任何批評。潘長江老師的一句不認識蔡徐坤,便遭到其粉絲的炮轟。這個時代的悲哀便是容不得任何批評。完美的人哪裡存在,可是啊,在粉絲的心中偶像便是完美的。

其實不然,完美的只是人設罷了。

大眾傳媒創造出來的人設,讓廣大粉絲欲罷不能。《楚門的世界》中的男主角在知道自己的人生是一場戲之後,拼命地想要回到真實的世界中去。為何我們卻要留在“牆角”,不肯走出去了呢!

老師是一個職業,需要考教師資格證,會計是一個職業,需要考會計從業資格證,律師,醫生依然。

演員是一個職業,傳播的信息是面向整個世界,卻不需要任何的判定。

選秀節目層出不窮,門檻越來越低,無任何表演經驗,不曾接受過專業學校培訓,便可以登上大熒幕,一瞬間出現在廣大人民的眼裡閃耀的新星。

將“三觀”未成形的孩子們交到不專業的人手中,確實膽戰心驚呢!

演員是一個職業,有多少“明星”將自己稱之為“演員”,又有多少人將演員作為一個職業。

然而不管怎麼樣,都不需要參加從業資格證的考試。

萬人的追捧,天價的片酬,“娛樂圈”彷彿一塊鮮美多滋的肉,圍著一圈冒著眼睛冒著綠光的狐狸。

娛樂圈不是一朝一夕變得烏煙瘴氣的。犯錯之後,悔過的成本太低,給了“公眾人物”無限的特權。

王源抽菸一事,無數的粉絲替他找藉口,微博上一番真心實意的承認錯誤,這件事情便算翻頁了。

王源抽菸一事,錯的並非他抽菸,而是在禁菸的地方抽菸。甚至有人搞不清楚事情,便以已經成年為藉口,怎麼就不能抽菸,以此替他辯解。

曾軼可,劉露這些人僅僅是被暴出來的案例,那些影藏著的,到底是怎麼令人深惡痛絕,吃瓜群眾人又如何明白。

范冰冰風波已經過去了許久,時常談到一個句子,離偶像的作品近一點,生活遠一點。

互聯網之下,每一個人彷彿在“裸-奔”,生活和工作如何能分開,因為每一個公眾人物都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每一個網友都應該有理性思考的能力。

當“明星”不需要從業證書,當粉絲也不需要經過培訓,心中都道德守住自己的底線。底線之下,無論是誰都不該被原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