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居然是一枚理工男,最爱数学

8岁即位,14岁亲政,16岁除鳌拜,28岁平三藩,收复台湾,平定噶尔丹……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一生的作为的确不负其“圣祖”庙号。


而少有人知的是,康熙还是是个超级学霸皇帝。移动的百科全书。其勤勉好学,超乎常人,完全是一个学习狂人与触类旁通的天才,“上而天象、地舆、历算、音乐、考礼、行师、刑律、农政,下至射御、医药、奇门、王遁,满蒙、西域、外洋之文书字母,殆无一而不通,且无一不创立新法,别启律途。后来高才绝艺,终莫能出其范围。”


康熙居然是一枚理工男,最爱数学

康熙对西方文明的兴趣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康熙17岁时就请了外教比利时的南怀仁,陆陆续续有多达11个国籍的外教给康熙传授科学知识。包含天文历、数学、医学、化学、药学和人体解剖学等领域。康熙的求知欲让人佩服,政务不繁忙时,每天要学习七八个小时,即使日理万机,也要学上两三个小时。养心殿、寝宫,甚至连御膳处都留下了康熙学习的背影。发明微积分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是不折不扣的康熙粉丝,他这样评价康熙:“求知欲强烈到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这位受全国文武百官顶礼膜拜的君主竟可以同传教士一天三四个小时地关在房间,如同师生一般地相处,熟悉精密仪器,共同钻研书籍。”


康熙最喜欢数学,包括几何、代数,尤其是喜欢摆弄各种数学测量工具,如半圆仪、圆规、几何多面体模型,还有世界最先进的盘式手摇计算机。各种数学的定理公式口诀、数学仪器烂熟于胸。他甚至发表了科学论文《三角形推算法论》。我们至今沿用的“根”、“次”、“方”等数学名词就是他亲自命名翻译的。传教士白晋和张诚把他们的讲稿整理成满文本《几何原本》,由康熙皇帝亲自审定作序,如今还保留在故宫博物院,成为一段珍贵的历史回忆。

康熙居然是一枚理工男,最爱数学


除了数学,康熙皇帝对地理学也是很留心。地理学很注重实地考察,皇帝身处深宫大院,轻易不能外出。不过,康熙皇帝利用一切出巡、征战机会考察地理。他每一次出京,都带上钦天监官员和测量仪器。康熙派人勘察过中国几条主要河流,甚至还考察了黄河的源头。《尼布楚条约》签定后,康熙皇帝主持绘制了《康熙皇舆全览图》,这是中国第一幅绘有经纬网的全国地图,代表着当时世界地理学上的最高成就,是人类第一次在实践中证实了牛顿关于地球为椭圆形的理论。康熙为后世留下了上千件精美科学仪器,如今它们有一部分都保存在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内。

康熙居然是一枚理工男,最爱数学

而最近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正联手中国移动咪咕圈圈开展云博物馆活动,云博物馆是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移动咪咕圈圈和北京易迅无限联合发起的《博物馆在移动》线上云逛博物馆新姿势,汇聚了云讲解、云导览、VR看展三大模块。每周以一个馆为主题,带你足不出户深度逛遍国内最精彩的博物馆。而此次,它就带我们穿越回清朝,一起去看看科学狂人康熙背后的故事。


康熙居然是一枚理工男,最爱数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