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43年德军就掌握了隐身技术,美国工程师逆向测绘发现奥秘

出品:兵器瞭望台(第1815期 头条独家)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已向全球交付了360多架F-35战机,包括美军的三种型号F-35,何时能够实现年产300多架,估计还得4至5年时间。位于德克萨斯州的沃思堡是F-35的组装生产线,这里堆满了机翼、发动机组件以及各种各样的管道、航电等。而且沃思堡市就像是洛马的附属品一样,这个小城市到处是航空工程师,俨然一个航空小镇。造战斗机与造车有点像,也需要喷漆,浅绿色、黄色底漆之后要上灰色油漆涂层,F-35就像烤全羊一样在一个单独的环境控制室内翻转,油漆涂层搞定之后,才会上各种航电设备。


早在1943年德军就掌握了隐身技术,美国工程师逆向测绘发现奥秘


早在1943年德军就掌握了隐身技术,美国工程师逆向测绘发现奥秘


最先安装的就是机舱内的航电、F-35C的机翼是最大的,尾翼也很大,这样才适合着舰。但是F-35B才是最昂贵的,安装技术要求也很高,因为要将武器装入机体内,机体还有一个升力风扇。F-35B发动机制造商是罗罗公司,升力风扇位于飞行员驾驶舱后方,升力风扇加尾喷口偏转的方式已经在苏联雅克-141上实现,洛马只不过学到了这个技巧。

在制造隐身战斗机的过程中,需要避免边缘出现,外部结构和凸出的“边缘”可导致较大的雷达反射面,而且制造的材料非常有将就,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混合物制造。头条独家的兵器瞭望台支持,碳纤维长期以来一直作为隐形战斗机的主要制造材料。


早在1943年德军就掌握了隐身技术,美国工程师逆向测绘发现奥秘


早在1943年德军就掌握了隐身技术,美国工程师逆向测绘发现奥秘


在隐身结构上,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事,这就是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工程师对一架1943年制造的德国Horten 229飞机进行了测绘,发现德国工程师已经采用了隐身结构,这简直是划时代的成果,因为美军F-117在1970年代才开始研发,而德国工程师在二战时就开始懂得什么是雷达隐身,这太让人惊讶了。

不过那时候Horten 229飞机是否有类似碳的材料,还需要进一步考证,可以肯定的是,Horten 229设计上就有飞翼布局,只不过在那个年代飞翼气动很难控制,所以德军没有研发成功。机身材料的具体成分决定了F-35的隐形性能,因为一部分的隐身来自材料,而气动面的隐身只是隐身的一部分。在制造隐身战斗机时,缝隙是个致命点,每个螺栓,每个紧固件在关闭上的时候都不能有缝隙,而且要向后关闭,这样正半球的雷达反射才能降到最低。

早在1943年德军就掌握了隐身技术,美国工程师逆向测绘发现奥秘


目前F-35最大的问题在于尾喷红外抑制处理不够,减少热量散发对红外隐身至关重要。为了抑制机身红外信号,F-35的机身内部有许多小冷却管,里面填满了冷却剂,在机翼下方延伸到机体内。这样航电产生的热量可通过冷却管控制,控制机体表面温度可增强隐身能力。设计出一种隐身战机实属不易,然而在制造过程中也颇有讲究,如果制造工艺不过关,那么也无法实现最佳的隐身效果。本文由头条号兵器瞭望台独家发表,谢绝任何形式转载。

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