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始终没有顶尖的投资家?犹如沃伦·巴菲特、乔治·索罗斯及吉姆·罗杰斯?

用户76491700970


中国是会产生巴菲特这种级别的投资家的,但是不会产生索罗斯这种价格的投资家的

1、中国不会产生索罗斯这种级别的投资家

为什么这么说?索罗斯的投资理念是找到市场的漏洞,然后赚取利益,找到泡沫,然后做空,赚取利益,索罗斯是欧洲人,从小穷困,为了生存做了很多“灵活”的事情,他小时候认为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撒谎是没关系的。

这是他的生存理念,生存排在第一位,所以看透了人性,也看透了市场,在他看来市场都是谎言,在谎言被众人识破前退出就可以了,在泡沫破裂前退出就可以了。


我生来一贫如洗,死时不能穷困潦倒!!这是索罗斯挂在办公室的话。

在十几岁的时候,从欧洲来到了美国,立志赚大钱,进入了华尔街,做空、投机成为他的标签。当年做空英镑一战成名,逼的英国不得不实施自由汇率,以一人之力战胜一国,这只存在于神话中。1998年做空亚洲,引发了亚洲金融风暴,令亚洲各国经济崩溃,马来西亚总理说:我们40年建立的经济制度被一夜之间摧毁。亚洲四小龙的高速发展截然而止。


索罗斯退休时说了这么一句名言:“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想获得财富,就要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这种做空在中国是不可能存在的,早进去了。

2、中国会出现巴菲特这种投资家

因为巴菲特诞生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在美国,美国是最大的经济体,而且保持了平稳较快速的发展速度。巴菲特刚刚说过一句话:我一生的荣辱成败,其实与他无关,他只是搭上了“美国国运顺风车”。


所以美国经济体是巴菲特诞生的土壤,而中国已经是第二大经济体,十年后就会成为第一大经济体,体量大,发展速度平稳,四十年来都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这种情况历史上仅仅在美国发生过,而且中国人口的因素,体量必将超越美国。

水大才能鱼大,中国必然会出现国际性的巨头企业,那么在中国投资企业自然能够有机会成为巴菲特。

高领资本的张磊,IDG的熊晓鸽都有这个机会。其实平安更像,因为都有保险做为负债端,拥有长期资金来源,而在资产端,平安也投资了大量的企业股权,这些都带来不菲的稳定收益。但是平安更像是一个集体,没有突出个人。所以张磊、熊晓鸽更有可能吧。他们都有自己的投资理念,并且乐于分享。

主做股权设计、并购,业余股民,爱好搏击


壹号股权


大家不要太崇拜巴菲特,巴菲特也只不过是一个常人而已,而且并非中国始终没有顶尖的投资家,只是中国的顶尖投资家没有巴菲特那样大的规模和高度而已,事实上中国的很多投资家也同样有顶尖的投资水平。

巴菲特、索罗斯的成功除了个人因素之外,大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我们都知道巴菲特,索罗斯这些人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们都是投资界的神话,是很多人崇拜的对象,他们在投资领域所取的成就,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数一数二的,更关键的是他们能在长达几十年之内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发挥水平,这个是非常难做到的,这种成绩都觉得放眼全球都是凤毛麟角。

但是巴菲特等人并非神,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比如巴菲特有时候也跑不赢大盘。比如下图是几十年来巴菲特的投资收益率与标准普尔指数的对比,在2008年到2018年这个美国大牛市当中,巴菲有差不多一半的时间是跑不赢大盘的。


当然总体来说,巴菲的投资成绩仍然是全球最顶尖之一,而巴菲特索罗斯他们所取的成就,除了个人拥有杰出的才能之外,大环境也是支撑他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他们个人杰出投资才能在这我们就不用多说了,这个有大家有目共睹。

我们来说一下大环境吧,巴菲特,索罗斯等人都是美国人,他们身处的美国各方面的环境都相对比较完善

一方面是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几十年来一直排名在全球第1位,美国对全球的经济影响无人能及,美国经济的这种特殊环境和地位是是巴菲特他们的成功的基础,如果让巴菲特出生在非洲,就算他个人有再大的才能,我相信也取不了今天这样的成绩。

另一方面,美国的投资环境比较好。美国的资本市场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这100多年当中,美国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市场制度和法律法规,所以市场运行比较规范,不会像A股那么混乱。相反目前我国的股市只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A股在政策制定以及法律法规、市场交易规则等各方面都有不完善的地方,所以给了很多投机者漏洞可钻。比如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目前A股交易仍然实行t+1,表面上看t+1的交易规则是保护散户,但实际上最大的受益者却是庄家,这一点可以从市场真实的交易看出来了。所以目前A股仍然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因为制度不完善,所以股市大起大落,很少有出现像巴菲特那样稳定发挥的股神,甚至连强如王亚伟这样的一哥,在2016年的时候也曾经掉下神坛。

最后巴菲的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时间的积累和复利的威力。巴菲特目前取得这个成绩不是一时半会取得的,而是经过了五六十年的积累成长起来的,五六十年的时间复利的威力会展现出惊人的力量。这个力量到底有多大呢?如果按照巴菲的年复合回报率19%计算。假如50年前巴菲特有一个亿美金本金,经过50年的复利之后,这一个亿的资金将会变成5988亿美元,由此可见复利的威力有多大。

而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才二十几年,跟美国资本市场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很多投资者的资本积累都没有巴菲特那么大,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以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我相信未来在复利和时间的积累之下,肯定有不少人可以和巴菲特相媲美。

目前中国人也有很多投资家具有顶尖的投资水平。

你说目前中国没有顶尖的投资家,这个我是不认同的,我给你列一下几个人你就知道了。

先来看下风投界的几个人:

沈南鹏: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携程旅行网和如家连锁酒店创始人。沈南鹏是“福布斯2012-2016年度全球最佳投资人”榜单中排名第一的华人投资者,业内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重磅投资有红杉,并购大潮有红杉,最热风口还是红杉”。

沈南鹏带领红杉资本在科技和传统领域选择了有高速增长潜力的公司进行投资,成功案例有: 今日头条、京东金融、瓜子、分答、斗鱼、摩拜,在投资这个圈子里,投资一个成功案例就已经很厉害了,有两个就非常了不起,三个以上的屈指可数。所以沈南鹏号称是创业者最难拒绝的投资人,跟着南鹏有肉吃。

包凡:华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2015年一年操盘了滴滴快的、58赶集、美团点评等多宗并购案,被贴上“资本红娘”标签,美国财经杂志《彭博市场》公布第五届全球金融50大最具影响力人物名单,位列22名。

徐小平: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是新东方的联合创始人,他在投资界成绩也不俗,成功案例有聚美优品、世纪佳缘、蜜芽、51talk、找钢网、野兽骑行、优客工场。不少创业者因为天使徐小平改变命运。

朱啸虎: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成功案例饿了么、到滴滴、 ofo等等。

熊晓鸽:IDG资本全球董事长,被誉为“中国引入高科技产业风险基金的第一人”,曾经投资了百度、搜狐、搜房、携程、当当等众多高科技企业。

张磊:高瓴资本创始人,成功案例有高鑫零售、去哪儿网、京东、中通快递、百济神州。

阎焱: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总裁,2004年以4千万美元投资盛大网络,狂赚5.5亿美元。阿里巴巴、巨人网络、58同城、神州数码、中粮我买网、雷士照明都是他的作品。作为为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团队的领头人,阎焱曾给投资人带来97%的年回报率,是2001年以来全世界投资回报最高的基金之一。

徐新:今日资本创始人,投资界的女强人,创立今日资本之前曾投资了娃哈哈、网易和中华英才网等企业,战绩不菲。1998年,徐新以5元每股的价格投资了网易,撑过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的低谷,到2004年退出时,徐新对网易的投资收益率高达800%。2005年,徐新创立了今日资本,投资了京东、唯品会、美团等项目。

再来看下股票市场顶尖大牛:

刘益谦,新理益集团董事长,从一个不到20平米的作坊里的小皮匠,到今天身家超200亿的资本大鳄,连巴菲特的保险集团也来中国找他合作。

段永平:vivo和oppo真正的后台老板,曾经有过不少成功案例,比如投资苹果,比如投资网易。当初抄底买进在美国挂牌的中国网路股网易,不到两年时间大赚百倍,2009年金融海啸时,段永平同样危机入市,买进被次贷风暴扫到的奇异(GE),同样获利不斐,而他投资苹果的投资回报估计也是上百亿美元。

王亚伟:曾经的“公募一哥”,率华夏基金在5年内产出748.90%的总回报,成为业界神话,2016年旗下基金表现令人唏嘘,王亚伟掉下神坛,但如今他涅槃重生,携240亿规模基金卷土重来,年化收益超70%,重回巅峰。

裘国根:目前70亿身家左右,1996年开始投资,2001年创办重阳投资,成为掌舵人。无论股票、期货、债券市场都有涉及,最擅长投资组合,旗下基金产品年化收益率高达25%。

徐翔:曾经的“私募一哥”,人称“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总舵主,17岁带3万入市炒到40亿,曾经管理数百亿元资产“傲视群雄”。可惜的是,2015年涉嫌操纵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被抓,一代投资神话就此落幕。


贷款教授


这种比较其实是非常不公平的。

1、美国在1863年就有了纽约证券交易所,1889年就有了华尔街日报,而我们的A股1990年底才开始交易,改革开放也不过才40年,所以用一个目前市场制度还不够完善的投资环境去和一个已经搞了150多年的成熟市场比较,是很不公平的事情。

2、何况中国并非没有厉害的投资家,段永平、张磊、熊小鸽、沈南鹏,雷军、马云、马化腾这些人其实都是顶尖投资高手,当然有人可能会认为我列举的这些人,他们的投资基本上很少发生在二级市场,一级市场和一级半市场的投资,毕竟和二级市场是不好放在一起比的,而巴菲特那几个人的成功更多的是依赖二级市场,这中间的差距非常大,而且如果这么也行的话,那马云、马化腾都能算是顶尖的投资家了,这么一来就很难比较了,毕竟二马有时候就是规则的制定者。然而如果单看A股30年的风云,我们一样有张建平这样的投资高手。

3、美国从设立证券交易市场开始,先后上市和退市的其实多达数万家,而中国目前A股可供交易的股票一共才不到4000只,此外,美国在过去一个多世纪,基本上一直是世界经济的领跑者,世界上最多财富的拥有者,所以,有一批顶尖的投资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科技和金融力量的不断增强,中国的财富拥有量也在快速增加,最新的福布斯排行榜,中国已经有7人进入世界前50名,上升势头非常明显。

4、所以说,是否会产生顶尖的投资家,与环境和土壤密不可分,落后那么多,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赶上的,相信未来中国一定会产生巴菲特和罗杰斯这样的投资家。


投资和理财那些事儿


中国没有顶尖投资家,这是事实,但中国顶尖投机家还存在不少,如大名鼎鼎的"女版巴菲特"赵薇就在股市斩获数十亿元,并素以"割韭菜"著名,在股市上大刀阔斧的作风值得令人敬佩。这次故技重施,用区区几仟万元收购价值数十亿万家文化公司,后经证监会制止,此项收购活动宣告流产,如不是的话,赵薇又有数十亿入账。我们现社会每个人都喜欢挣快钱,所以至使沉下心的投资家消声匿迹,而投机家却大行其道,漫天而来,多如牛毛。这是一个不良的信号,每人都沉溺于投机,那就变成一个冒险家的乐园,很容易就会产生大量资产泡沫,和大量资产流失的严重现象,对国家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和衰败结果!

综上所述,中国缺少投资家是有历史根源和现实社会所造成,我们的名校是否可设"投资学"这门学科,专门培养投资人才,让中国的"巴菲特"早日诞生。让中国的投资生态链良性循环!最后用拿破仑一句话作结束语:金钱没有祖国,金融家不知道何为爱国和高尚,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利。


张文禅


不要羡慕这些投资家,他们通过不断的经济危机找到机会,这种不断的经济危机,是财富不断从多数人手中转移到少数人手中的前提,经济危机来临,中产阶级的房屋资产就会急剧贬值腰斩,加上以中产阶级为代表的大量产业工人失业,房屋就会断供,被银行收回,美国的优质资产也是掌握在这些人手里,包括交通便利,产业和就业机会集中的核心区的房屋资产,掌握在这些家伙手里,后来者只能为此支付租金,利润稳定而高昂的垄断性资产和产业,也掌握在这些人手里,更可恶的是,本来是竞争激烈领域的高科技行业,也被微软谷歌这样的巨型企业垄断,不断的创新创意,被这些垄断企业收购,无法出现滴滴,拼多多这样的后起之秀。而中国,垄断性优质资产包括土地都掌握在国家手里,国家据此获取稳定的收入可以投资于基础建设,共产党的执政全责在确保经济运行的稳定,不出现大批失业潮,即便当初的国营企业大批下岗,但由于这些人的房屋不存在被收回的危险,所以,就避免了落入赤贫高利贷陷进,在个人资产房价的稳定的中国,无法产生李嘉诚,平均拥有土地的农民,也是无法产生永久富翁的基础,永远不要小看08年的四万亿,以及今后共产党应付经济危机的能力


阮家君


评论员张张:

这个话题可以这样分析:

1、时代不同:美国经济已经发展300多年历史,尤其是二战后期,发展非常迅速,很多行业快速崛起,也成就了很多国际知名企业,通用,可口可乐,摩根,沃尔玛,微软,IBM,苹果,通用电气,脸谱,亚马逊等国际知名企业,他们的崛起,市场环境,科技水平,金融环境,都是重要的条件。

2、这些投资大咖都出身在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初期,跟随美国一同成长,这就对于他们而言,很容易掌握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寻找什么是最重要的,如何去选择。

3、美国金融投资环境比较成熟,更容易获得资本的投资,相关政策较为成熟,这就给了很多企业新鲜血液,并不断壮大。

4、美国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很重要影响,尤其是出口,这些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的助推下,快速成长起来,更多的就是要实现更多利润,这对早期投资人来说,必有丰厚回报。

5、对于个人而言,自我学习,磨砺对未来投资来说非常重要,眼光,格局会决定成就一个投资人的未来。

对于中国而言:

1、中国经济发展时间短,40来年。

2、国内投资环境2000年后才逐步改善,金融政策才缓慢放宽,但是相关投资政策并不成熟,为什么很多企业要去美国上市。

3、大部分投资者也都是在摸索过程中学习投资,肯定无法和美国环境相比,很多并非专业出身,即时目前有专业出身的,也还没达到国际水平。

4、个人的能力,学识,眼光,格局都还是比较局限,这也导致很多好企业不敢投,错过好企业发展黄金期。

5、选择投资标的多少还是靠一定赌博运气,虽说投资属性就含一定赌博性质,但是每个人都想快速达到财富最高值,而不惜一把抓。当然近几年还是慢慢恢复理性投资,看中的更是优质标的来选择。

6、一切都需要时间验证,在未来实现投资回报


首席投资官


时代是在变化的。

说不可能的都是老古董了,想盖棺定论了。

先吼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再吼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总结: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过完口瘾,讲道理。

1.对于大资本来说,没有哪个单一的国家是绝对安全的。

资本需要全球配置,安全才是第一位的,而政治是永远在变化的。例如,欧盟,从团结到扩张,到分家散伙。是人种变了吗?是国家战乱吗?还是政治制度变了?教育体制变了吗?……显然都没有,变的是民众的心。顺带说句,让资本主义继续烂下去吧。人心善变,不患寡而患不均。美国也一样,换一个总统,就可以从全球化的主导者,变为反全球化的领头人。利益,选票等于利益。所以,大资本的产生与否,与国界无关,没有哪个国家是绝对安全的,也没有哪个国家是绝对不安全的。

2.民族自信心不够,人种无优劣。不要急功近利。

百年列强入侵,积贫积弱,“东亚病夫”仍然在心头耳旁残存余音。诺贝尔奖,足球……说自己不行,目前来说是事实。想想高铁,火箭,DF导弹,尖20,建筑桥梁……多少年前你敢说自己国家会超越日本德国的铁路,战斗机设计制造,会有人骂你是神经病吧(别说战后制裁了)。喊自己不行的,如果是20岁的小伙,那说明愤青需要多学习。如果是5.60的退休阿叔,那么只能说,应该多享受退休生活,不要打击年轻人的自信了。祖国今年也才70周年,一代人的奋斗还没结束,就不要变相提“赶英超美了”,做好自己就好了,家庭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3.自己不行,就更不要否认自己的孙子也不行。多讲道理,多呵护祖国的花朵🌼。

民营企业,也就是大概30年间的时间起来的。华为,阿里,百度,腾讯……怎么就起来了这些个企业。是不是30年前,也有一批人在说,马云你还是老老实实教书吧,中国不可能会出现世界级企业的。

4.金融科技的发展,和行政命令无关。到资本流动却是和行政命令有关的。

再说到金融资本市场。凭什么这里就是例外了?金融是国家经济命脉,银行都是国企,但是科技是在进步的,Fintech,试问有哪家国企金融机构大手笔投入去研发了,应该只有大科技公司在技术垄断,其实是人才垄断了。移动支付,余额宝改变了安逸的银行。保护知识产权,金融业对外开放加大,都是在做的改变。你自己本国产业升级了,从劳动密集,想产业转移来过渡到资本密集型产业,那是要放开资本流出国门去投资建厂的。显然,你开门不放人进来,别人也会堵门不让你出去。

5.自信心要有,社会风气更是要每一个人去维护。

哪天,自己如果不行了,就服老就好了,跳跳广场舞,养养花草鱼虫。千万别再说自己的亲孙子也不行。行这种问题,是绝对要行的!不然,香火怎么办?



渔鱼财经


楼主问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如巴菲特那样的投资家,这个问题需要界定下。从广义来说创业企业都是投资家,那中国还是不少的。这里楼主的投资定义是指资本性或财产性投资。

首先,目前世界财富控制权主要在西方,人民币在世界货币存量中占比只有不到2%,因此中国金融决策者行为对世界财富影响是很小的。大部分影响世界财富的决策是西方央行做出的,这样决定了中国投资者离世界财富中心太远,或者不入人家圈子,投资决策当然质量打折扣的。

其次,关于财富规律的研究,目前是西方人的更专业,我们的决策者和我们的学者们充其量是一个程度好点的学生。很难有一个较大群体可以充分理解人家的研究成果。当人家根据这些研究成果设计投资产品,我们也许看都看不懂。因此,投资质量与水平不如人家。

再次,英美国家早已经成为金融资本帝国,他们剩余资本是巨大的,这个投资规模我们肯定比不了的。




野也史记夫


中国出不了巴菲尔一类的金融资本家原因其实极简单:国情决定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经济命脉绝对掌握在国家手里!金融是其中之一。中国的金融机构以五大银行为载体,股市等衍生产品事实都在其统管之下。这一点从中央历次会议文件的阐述中早已言明!一直以来,不少人企图冲击和挑战国家意志对整个经济体制,包括金融体系的统领,国内外都看到了结果是多么可怕!怎么设想中国的经济舞台上一群手握庞大资本的人物呼风唤雨群魔乱舞呢?!金融机构和市场必须要牢牢无条件地掌握在国家意志手中是底线,也是党的执政基础!



牛姥姥6


其实特别简单,是因为根本不相信价值投资,不相信长期持有带来的持续收益的复利。这个和社会风气有点像,等不及、耐不住性子,图快、图多。人性中的贪婪和恐惧在资本市场中会被无线放大,连顶级的投资家也不能百分百的去避免它,用哲学来解释说这是人的普遍性。


顶尖投资者,除了有着自己的投资体系外,在克制贪婪和恐惧的时候,比一般投资者理性的多,总结起来也是两个词:闲钱和长期,在价值投资的心理来说这才是重要的,也是多数人做不到的,所以大都是梭哈大爷这一类的人物,下场也比较凄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