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鳌脑村是太谷县小白乡的贫困村之一,在全国打赢脱贫攻坚大战中不甘落后,当地发挥土壤独特,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等自然优势,培育的小米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粘润滑爽。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本组照片采用仰拍、俯拍、航拍、侧逆的拍摄方式,体现了传统种植与现代机械并存,将广袤的大地表现得一览无遗,黄土地的纵深感及辽阔的天空从空间和冷暖对比色调上予以照片韵味,表达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黄土地的纵深感及辽阔的天空从空间和冷暖对比色调上予以照片韵味,表达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今年我和两位摄友多次到鳌脑村从耕地、播种、间谷子、松土除草、收割、打场、碾米的全过程跟踪拍摄,深深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和勤奋。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 面积小的谷子地基本上还是由人赶着牲口摇着耧儿这种传统的种植方式播种。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 孟小儿牵着骡子下地干活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 摇搂儿播种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 墩实子这种传统耕种方式将会销声匿迹,下种后覆上土用这种方式会将种子压深土壤压实,防止水分蒸发、确保扎根深成活率高,虽原始费力,但环保不受限。逆光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脚步踏起的一缕尘土,这应该是人们心目中农民最美的姿态。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 谷子长出来大约10公分以后,需要将多余的谷苗拔掉,每窝留2-3根苗子,确保谷苗能充分吸收养分茁壮成长。村民们头顶烈日间谷苗、除草。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 孟大爷今年虽然73岁了,但却是一个一刻也闲不来的老农,每次去了鳌脑见到他时总是弯着他的驼背在干活,从来没有看到他闲过。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 当谷子长到六七十公分时,还要再松土、除草。这道工序主要是为了苗子更好的生长和保留雨水。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 孟大爷和儿子孟小儿互目相望平儿:劳作中的人们,在直起腰喘口气的功夫都会把目光投向亲人。这种亲切的互望很解乏。片中的老人这么大年纪还在劳作,这回望有更多的是问候和心酸。看到这张片,触动到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了。父母帮我下地干活的那一幕一幕都再现,让我泪眼婆娑,沉浸在他们给我的温暖里。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 鳌脑村地处山区,土地没有水源灌溉,收成的好坏全靠老天爷的恩赐。今年风调雨顺,鳌脑的谷子喜获丰收,村民们喜气洋洋地开始收秋。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 谷子收割以后拉回打谷场上把谷穗切下来晾晒,孟大爷用他惯有的姿势切着谷子。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 鳌脑村民们精耕细作让小米走出大山,为脱贫致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 石碾低速运转过程不产生高温,避免了机械设备碾磨的高温对原粮品质的破坏,完整保留了小米本身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营养物质,加工出的小米颜色更黄、口感更纯绵。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舌尖上的山西太谷 一 鳌脑石碾小米


注:图文由山西省摄影家协会太谷人士 高勇 先生拍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