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绿色丰产栽培技术,以供广大菜农种植参考

甘薯味道甜美、营养丰富,可谓是粮食和蔬菜中的“佼佼者”它不仅含有丰富的糖、蛋白质、纤维素、茁-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素C,而且含有丰富的赖氨酸。甘薯有助于人体消化,产生大量热能

。本文主要论述了豫薯13的品种特性、生长条件及绿色栽培技术,以供广大菜农种植参考。

甘薯绿色丰产栽培技术,以供广大菜农种植参考

1品种特性

豫薯13是由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其茎蔓长,长势旺,一般茎蔓长1~1.5m,5~8个分枝,叶片、叶柄、茎呈绿色,叶脉绿中带紫色,叶脉基部紫色;薯块纺锤形,薯皮紫红色,薯肉洁白,薯块较大,单株结薯2~4个,结薯集中、整齐,萌芽性好,薯块熟食味道好,萌芽性强。该品种每667m²产量约为3000~3500kg,经济效益良好。

甘薯绿色丰产栽培技术,以供广大菜农种植参考

2适宜的生长条件

太谷县位于山西省晋中盆地中部,海拔高度767~1914m,总土地面积为1033.7km²,2013年总人口为28.91万人,农业人口21.62万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8008元。太谷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9.9°C,无霜期176d,降雨量462.9mm,年积温3529.3°C,年均温度11.3°C,年均降水量336.7mm,年均蒸发量1725.9mm,年日照时数2569.8h,处于暖温带气候,半干旱区,比较适宜种植豫薯13品种。

甘薯绿色丰产栽培技术,以供广大菜农种植参考

3高效栽培技术

3.1前期准备

3.1.1整地施肥

一般深耕以25~30cm为宜,每667m²施优质有机肥3000~400kg、磷酸二铵1kg、硫酸钾2kg,起垄栽培,垄高15cm,垄宽70cm,株距33cm,行距70cm,春薯每667m²栽3000~3500株。

3.1.2适时栽植

春薯种植在3月上、中旬,采用地下加温、火炕、塑料大棚、温室等方法育苗。育苗前要对薯种进行严格挑选,对有病斑、有伤口、受冻害的薯块要严格剔除,选择皮色鲜艳、质量好、大小均匀的薯块作种薯。育苗时要稀排薯块,培育壮苗。当露地10cm土温稳定在15℃以上,也就是在每年的4月25日左右开始栽植。为有效防治黑斑病发生,栽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浸茎基部6~10cm,10min后栽植,以斜插为宜,大小苗分开栽插。

甘薯绿色丰产栽培技术,以供广大菜农种植参考

3.2田间管理

3.2.1甘薯田生长初期需查苗、补苗

一般在甘薯苗栽2~3d,要进行查苗,发现缺苗,应立即补栽,补苗时,应带土连根一起栽植。

3.2.2中耕锄草

甘薯生育期一般需进行2~3次中耕锄草,第1次中耕,在秧苗成活后,中耕深5cm;第2次在封垄前进行中耕,耕深2.5cm,结合中耕进行培土和人工拔草。如果发现杂草多时,可喷施50%乙草胺100mL,并兑水50kg。

甘薯绿色丰产栽培技术,以供广大菜农种植参考

3.2.3水肥管理

栽后20d,如发现苗小、苗弱,每667m²用尿素1.5kg或腐熟人粪尿250kg,兑水250kg,灌棵。施肥应掌握“肥田不施肥,中低产田普遍施肥”的原则,有条件的地方,在甘薯团棵期、封垄期、回秧期、膨大期也可追施一些沼肥,有利于甘薯生长发育。另外,在栽插时要浇足水,缓苗期一般不要浇水。若遇天旱,秧田应及时浇水。若田间积水,应及时排除积水。

3.2.4薯秧管理

7月中旬~8月下旬,一般提蔓3次,8月下旬以后不再提蔓。如发现秧苗徒长,应及时喷施15%多效唑,每667m²施60~80g,兑水25~30kg。为防止后期脱肥,连喷2次0.3%的磷酸二氢钾,间隔7d左右。此外,在甘薯封垄前,主蔓长到30cm时,打掉顶芽,以促进分枝生长,当分枝生长到50cm时,再打一次群顶,以增加甘薯产量。

甘薯绿色丰产栽培技术,以供广大菜农种植参考

3.3病虫害防治

3.3.1黑斑病

(1)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薯苗和薯块。薯苗受害,幼茎地下部分或茎基部产生梭形凹陷黑斑,发病严重时,幼苗茎基部全部变黑。叶片受害,叶片变黄,植株矮小,整株地下部腐烂。薯块受害,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凹陷膏药状,中部生有灰色霉层或黑色毛状物,发病严重,病部木质化,薯块呈黑绿色,坚硬、干腐状。

(2)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实行3年以上的旱地轮作,可减轻病害发生建立无病留种地,选择3年以上未种过甘薯的地块作留种田,留种田要选择远离病薯田;种薯处理: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10min,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浸种5min,晾干人窖,每1000kg药液浸种薯10000kg;药液浸苗: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或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浸苗2~3min,蘸根6×10cm。

甘薯绿色丰产栽培技术,以供广大菜农种植参考

3.3.2根腐病

(1)为害症状

根腐病主要为害薯苗幼茎和薯块。幼苗染病后,在根的尖端或中部出现黑褐色病斑,发病严重时,地下根茎全部腐烂,地上茎节间缩短,矮化,叶片发黄。病薯表面粗糙,长有大小不等的黑褐色病斑,严重者病部表皮纵裂,皮下组织变黑。

(2)防治方法

实行轮作,种植甘薯要与玉米、谷子等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建立无菌留种地,培育无病种薯。适时早栽,深翻改土,施用农家肥、沼气肥,适时浇水,适时排涝。

甘薯绿色丰产栽培技术,以供广大菜农种植参考

3.3.3地下害虫

(1)为害症状

主要虫害有蝼蛄、蛴螬、地老虎,幼虫咬断甘薯的根部和茎,薯苗受害后,轻者萎蔫,重者干枯而死,造成缺苗断垄,以致减产。

(2)防治方法

人工捕捉、毒饵诱杀以及药剂防治。毒饵用0.25kg晶体敌百虫拌铡碎的鲜草30~50kg,或用2.5%敌百虫粉剂0.5kg,拌鲜草50kg,傍晚撒在作物行间,每隔一定距离撒一小堆。也可用50%辛硫磷1000mL,拌细土25kg,均匀撒人犁沟进行药剂防治。还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或2.5%溴氰菊酯,或10%氯氰菊酯,或20%速灭杀丁乳油1500~3000倍液喷雾防治。

甘薯绿色丰产栽培技术,以供广大菜农种植参考

4收获和贮藏

甘薯成熟后,要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进行收获,收获时要选择晴天,做到轻刨、轻装、轻运、轻放,以减少损伤率。人窖贮藏时,要注意窖内温度保持在10~15°C,适时、适量通风换气、防寒保暖,窖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一旦发现病薯,及时捡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