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贝开始加辅食,是怎样的一个排序比较合理?

我是木木啦


您好,我是高级育婴师、教育指导师糖果妈妈,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所谓宝宝辅食,就是婴幼儿除了母乳之外食用的一些辅助食品,我们将他们简称宝宝辅食。

为了宝宝在成长中能够营养均衡的发展,所以在宝宝添加辅食的摄入对成长中的孩子是很重要的。

特别是在婴幼儿阶段的营养给予。良好的辅食添加是奠定宝宝一生健康的根基。

一些专家建议,在宝宝出生的四个月之后,就可以为宝宝添加辅食了。但是由于宝宝还小,身体的各项生理机能尚在发育中。因此各位宝爸宝妈切不可着急,对待宝宝辅食添加的问题还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

宝爸宝妈们在对于宝宝辅食的添加还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制作辅食的材料选择由单纯到复杂

通常情况下,宝宝对于一种辅食的适应期为5~7天一种辅食应经过5—7天的适应期。所以宝爸宝妈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应慢慢来切不可着急一味地不科学添加。最开始可以只添加一种食物,待宝宝适应后再添加其他食物一起给宝宝混合食用。

☆质地由稀到稠

在宝宝辅食添加的过程中应经历三个阶段:从流质→半流质→固体。通常家长在最开始添加辅食都会首选米粉。因为对于米粉过敏的宝宝比较少。

家长在给宝宝添加米粉时,可以帮宝宝调的稀一点,这样利于宝宝的吞咽。慢慢的等宝宝适应后,可以将米粉慢慢的调制的稠一些。

☆量由少到多

在喂宝宝辅食时,应让宝宝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在辅食的选择上:可以现将新鲜的水果或者蔬菜榨成汁或者捣碎弄成泥状,方便宝宝的吞咽和食用。

在辅食的摄入量上:可以由少逐渐增多。切不可着急

☆不能强迫进食

当宝宝对辅食有排斥情况不愿意吃时,宝爸宝妈们切忌不可强迫宝宝进食。可以在宝宝口渴的时候,给宝宝尝试新的辅食饮料,在宝宝饥饿的时候给宝宝尝试新的辅食食品。让宝宝“被动的试着尝试”。

☆保持辅食的新鲜

对于宝宝辅食的制作应选择新鲜健康的食材,不能用大人吃剩的,也不可将宝宝为吃完的再次让宝宝食用。同时,对于宝宝的辅食还应该独立制作、及时制作,以便保持辅食的新鲜度。

小宝贝的辅食添加顺序

欢迎关注@糖果妈妈,我是一名高级育婴师,一个四岁宝宝的妈妈,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跟我做学习型妈妈,让养育生活更轻松。


糖果妈妈


辅食对于小婴儿来说特别重要,如果父母添加辅食不当,可能会造成孩子过敏。我女儿的第一口辅食就是因为我的粗心大意,导致过敏反应,一直推迟到了7月份才开始添加。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明白辅食添加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阶段,第一口辅食一定要添加对。

我女儿半岁开始添加第一口辅食。当时只记得大米米粉,一段。买回去之后孩子吃一次,就拉肚子,隔了2个礼拜吃一次还是拉肚子,再次隔了2个礼拜,还是拉肚子。去看儿保,医生询问情况后说:孩子只能吃纯大米米粉,不能添加任何事物,回家看后才发现,原来米粉买错了,是大米山药米粉。

后来医生建议可以给孩子先喝两天小米油油,看看孩子反应,如果一切正常再开始添加纯大米米粉。

辅食添加类型:高铁大米米粉或者小米油油;

辅食添加的量:第一天一勺冲好的米粉,第二天2勺充好的米粉,米粉的量每天逐渐增加。

辅食添加的时间:第一个阶段,米粉需要连续添加2-3周,如果孩子消化吸收很好,可以进入辅食添加的第二和阶段。

第二个阶段,添加蔬菜

孩子吃米粉吃的很好,这个时候可以尝试开始添加蔬菜。添加蔬菜从根茎类蔬菜开始添加。

根茎类蔬菜指的是土豆,南瓜,胡萝卜这类蔬菜。

添加应该遵循的原则是每次只添加一种蔬菜,吃上三天没有过敏反应,开始添加新的蔬菜。

根茎类蔬菜吃上1-2周,可以尝试添加绿叶类蔬菜。同样每样菜吃上3天,观察是否有过敏。


添加类型:蔬菜泥,根茎类逐渐过度到绿叶蔬菜。

添加的量:每次只吃一勺,无过敏反应后开始逐渐增加量。

每次添加的种类:已经吃过不过敏的蔬菜,可以多样一起添加。全新的没有吃过的,每次只能添加一种。

添加的时间:蔬菜泥可以吃上1-2个月。

第三阶段,肉类和蛋类的添加

宝宝进入8个月后,或者已经尝试过菜泥可以开始添加鸡蛋和肉泥。

鸡蛋从四分之一个蛋黄开始添加,肉类从红肉肉泥开始添加。

鸡蛋的添加在蔬菜添加之后,刚开始每次吃四分之一的蛋黄吃上3天没有过敏反应,可以逐渐增加蛋黄的量,逐渐过渡到一个蛋黄。

蛋白需要等到1周岁之后再开始添加。

肉泥同样刚开始只吃一勺,量逐渐增加,每天的量25-30克。


第四阶段,食物性状的变化

宝宝进入9个月后,为了满足孩子的发育,让孩子的口腔肌肉和肠胃消化能力得到更好的发育,食物性状需要从泥状过渡到颗粒状。

这个时候可以喝烂粥,吃颗粒面。孩子的主食不仅仅局限在米粉上。

除此以外,为了锻炼孩子手指的精细能力,可以给孩子准备手指食物,比如南瓜条,蒸熟的小朵西蓝花。

辅食添加的原则

  • 一次只能尝试一种全新的食物;
  • 每种食物需要3天时间观察是否过敏;
  • 刚开始添加辅食尽量上午添加,方便观察是否过敏;
  • 食物性状要随着月龄及时的调整变化,泥状-颗粒状-1厘米左右;
  • 辅食添加从1顿(6-8月龄)过渡到2顿(8-11月龄),逐渐向正餐过渡(1周岁左右)。

辅食过敏会有哪些症状?

症状一,拉肚子。只要一吃辅食孩子就开始拉肚子,证明辅食过敏。

症状二,身上出疹子,添加辅食后出疹子,停止辅食后疹子消退,证明过敏。

症状三,呕吐,辅食吃下不久就开始呕吐,同样代表孩子过敏。

一旦发现孩子过敏,就要停止过敏的食物,证明孩子的身体还没有做好准备。过上2周之后再重新开始添加,尝试!

辅食添加的禁忌

不要喝果汁;

不要添加任何调料品;


豌豆妈妈育儿


一般建议宝宝从六月龄开始添加辅食,最早4月龄开始添加。一岁内还是要以奶为主,辅食为辅。简言之就是奶是宝宝的主要营养来源,辅食不能影响了宝宝的奶量。

1、 6个月大的宝宝第一口辅食应该是米粉,建议选择强化铁的米粉,不建议选择里面含糖分的。米粉对于刚添加辅食的宝宝来说,易消化吸收,并且还有预防食物过敏的。

2、可能家长在喂宝宝米粉时,最好在白天喝奶前喂。因为刚开始吃辅食,宝宝不会吃太多,建议先添加两次,吃过辅食后,再继续喂奶,让宝宝一次性吃饱。

3、待米粉适应3天左右,宝宝无其他不良症状后,就可以添加其他辅食了,如菜泥、果泥等。

辅食添加过程

7~8个月

建议宝宝每天喝奶800毫升,在奶量不减少的情况下添加1~2餐碎状食物。新食物引进建议安排在午饭之前。刚刚开始加辅食,一天吃几顿辅食,什么时候喂不要太教条,但有一个原则就是,要既不影响喝奶,也不耽误练习吃辅食。这个阶段辅食吃多少不是关键,关键是培养孩子好的吃饭习惯,用正确的方式喂让宝宝开始锻炼自己的咀嚼和吞咽能力。强化铁米粉、粥、烂面条、碎菜、肉泥、肝泥、水果等都可以。

9~10个月

这个阶段宝宝已经有一定的咀嚼能力,要吃粗糙一点的食物,如肉末、稠粥、菜末、馒头、小肉粒等。喂奶的次数可以减少1~2次,最好保证每天700毫升~800毫升的奶量。奶是很好的蛋白质和钙的食物来源。具体的辅食添加量,每个宝宝情况不一样,没有硬性规定。

11~12个月

本月龄的宝宝每天喝奶量600毫升~800毫升。软饭、面条、蔬菜、水果、动物血、红肉、动物肝脏、鸡蛋等都可以吃一些。

13 ~ 24 月

本月龄幼儿的奶量应维持约500 mL,每天1个鸡蛋加50 ~ 75 g肉禽鱼,每天50 ~ 100 g的谷物类,蔬菜、水果的量仍然以幼儿需要而定。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时,仍然建议以合适的幼儿配方奶作为补充,可引入少量鲜牛奶、酸奶、奶酪等,作为幼儿辅食的一部分。

注:一岁以内的孩子辅食内尽量不要放盐;也不建议给宝宝喝果汁,小宝宝消化系统还没完全成熟,避免加重宝宝胃肠负担。


儿科医生鲍秀兰


总结出来顺序是:高铁米粉、菜泥、绿叶蔬菜、果泥。具体添加步骤及方法如下:

宝宝第一口辅食,一定要是高铁米粉

米粉的核心作用就是补铁

,而母乳里的铁元是远远不够宝宝成长所需的,要靠辅食米粉来补充,以防出现缺铁性贫血症状。家里老人会觉得买的没有自己磨的好,其实市售的米粉强化了钙、铁、锌等多种营养元素,比自制米粉营养更棒。给宝宝添加以后,没有出现缺铁性贫血情况。

成功吃一周米粉,考虑加入根茎类菜泥

最早可以先从根茎类蔬菜开始尝试,比如土豆、芋头、紫薯、山药、胡萝卜、南瓜、藕等。份量大致就是米粉和菜泥2比1,做法一般就是去皮蒸熟打泥,胡萝卜需要过油。一种食物添加两三天如果没有呕吐、湿疹、腹泻等不良反应就可以添加新的食物,如果有,就停三到七天再添加,如果还有不良反应,就至少要停三个月。

根茎类菜泥吸收后,可以开始添加绿叶蔬菜


比如白菜、菠菜、花菜、毛豆、西红柿、西葫芦等。一般绿叶类只要叶的部分,清水泡二十分钟开水焯熟打泥,毛豆煮熟需去皮,西红柿需去皮去籽过油蒸熟。不过现在其实不强调先根茎后绿叶了,宝宝吃了没有不良反应就行。


绿叶菜泥适应后,就可以加一些果泥

绿叶蔬菜吃过后就可以添加果泥了。一般放在两顿奶之间作为加餐食用。可以直接给宝宝吃,如果宝宝对某种水果有不适反应,换品种就好了。如果宝宝喜欢果泥,不喜欢米粉,可以将果泥与米粉混合给宝宝尝试。


还有问题的话,可以关注私信我,也可以评论区留言哦


在线育儿安老师


小宝贝开始加辅食,是怎样的一个排序比较合理?

满6个月的小宝宝就要开始吃辅食了,那么多好吃的,宝宝从哪一样开始呢?给宝宝添加辅食,记住“三先三后”,妈妈们就不会挑花眼了。

先米粉后泥糊

先从单一种类的铁强化婴儿营养米粉开始,然后依次逐渐添加菜泥、果泥、蛋黄、肉泥、蛋羹、鱼泥等泥糊状辅食。记得宝宝试吃第一种米粉后,隔3~5天再添加另一种口味的米粉,以后每次添加新口味都应与上次相隔2~3天。

先菜泥后果泥

宝宝在添加米粉一周后,就可以试吃疏菜泥和水果泥了。这两者含有丰富维生素A、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其他重要营养素。添加疏菜泥或水果泥的顺序并不重要,但由于水果较甜,小宝宝会比较,一旦养成偏甜的口味,就很难再对蔬菜感兴趣了。所以,最好先添加蔬菜泥,再添加水果泥。

先根茎再叶类

说到添加蔬菜泥,最好先选根茎类或瓜豆类的食物做成泥(如红萝卜泥,南瓜泥,土豆泥),一方面这些食物煮熟后易制成糊状,口味上也较易接受。每次只添加一种,然后再过渡到各种叶类或其他蔬菜,同时要注意宝宝是否对食物过敏,大便是否正常。


最后,在加辅食时,妈妈们要记得,要用勺子给宝宝喂食,让他学习用嘴从勺中取食,一开始每天就吃一两次,每次一两勺。别心急,让宝宝有一个熟悉练习过程。


另外,对宝宝来说,每次尝试新食物,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他的反应没准是扮个小鬼脸,也可能毫不留情地给你吐出来,妈妈们可别气馁,别生气啊。因为小小的他哪怕只是吃糊糊,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学习的。

除了以上这几个原则外,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添加辅食时,还有4个关键词请妈妈们记住:

及时:频繁纯母乳喂养不能满足婴儿需要时,应及时添加辅食;

足够:辅食应提供足够的能量、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

安全:用清洁的双手和餐具,而不是用奶瓶和奶嘴喂养

适当:根据孩子食欲和饥饿信号提供食物,并且进餐次数和喂养方法要符合孩子年龄特征。

小书虫妈妈:高级育婴师,育儿达人,二胎宝妈,专注育儿,孕产知识分享。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感谢您的阅读,点赞和转发,欢迎留言讨论。

小书虫妈妈


6-12个月宝宝辅食添加顺序,全面了解辅食添加!

6月龄辅食注意事项

食物性状:泥状食物

餐次:5~6次奶/天,慢慢尝试米粉,从1勺开始逐渐增加至1餐

乳类:纯母乳、配方奶

奶量:3~4小时喂养/次,800~1000毫升/天,逐渐减少夜奶的次数

谷类:选择强化铁的米粉,用水或奶调配

蔬菜水果:尝试蔬菜泥1勺、水果泥1勺,每日不超过2次

肉类:尝试添加

蛋类:暂不添加

喂养方式:用勺子喂


7~9月龄辅食注意事项

食物性状:泥状、末状食物

餐次:4~5次奶/天,1~2餐其它食物

乳类:纯母乳、配方奶

奶量:800毫升/天,基本不需要夜奶

谷类:选择强化铁的米粉(用水或奶调配)、粥、面条,每日30~50克

蔬菜水果:碎菜25~50克/天,水果20~30克/天

肉类:可添加肉泥、肝泥等动物性状食物

蛋类:逐渐添加蛋黄,从1/4个到1个

喂养方式:坐高椅子上与成人共进餐,开始学会用手自我喂食。手拿“条状”,学习咀嚼


10~12月龄辅食注意事项

食物性状:碎状、丁块状、指状

餐次:2~3次奶/天,2~3餐其它食物

乳类:纯母乳、配方奶

奶量:600~800毫升/天,断夜奶

谷类:软饭或面食,50~75克/天

蔬菜水果:碎菜50~100克/天,水果50克/天

肉类:添加动物肝脏、动物血、鱼虾、鸡鸭肉、牛肉等,25~50克/天

蛋类:1个完整鸡蛋

喂养方式:学习自己用勺子进食、用杯子喝牛奶,和成人同桌进餐1~2次

END


我是朵朵妈妈,为写文章放弃减肥的职场妈妈。做及格的职场妈妈,带娃、职场、婚姻、生活,关注我们,让你每天都进步一点。


朵妈是大王


您好,我是文海捞梦话育儿,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

宝宝在6个月内,最理想的喂养方式是全母乳喂养。宝宝满6个月了,就开始添加辅食了。

宝宝第一口辅食一般是婴儿高铁营养米粉,刚开始的时候每天喂2次,每次2—3勺就可以了。其余时间还是要保持母乳喂养。

等宝宝适应一种辅食后,再添加另一种辅食。最主要是让宝宝慢慢适应,等宝宝完全适应米粉后,可以试着给宝宝吃些稀粥、烂面条、苹果泥、蔬菜泥和少量蛋黄等。
等宝宝长到7—9个月的时候,各种粥类食物就成了宝宝辅食首选。比如胡萝卜肉泥粥、鸡肝粥、虾泥煮面条、鱼泥豆腐等等,都很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吃。

宝宝长到10—12个月,这期间随着宝宝肠胃逐步发育,就可以帮宝宝做虾仁面条、馄饨、小饺子、炖排骨汤给宝宝吃了,蔬菜水果是、软一点的米饭等都可以给宝宝吃。

总之,对宝宝辅食的添加应从单一、量少再逐渐增加辅食的种类和宝宝吃辅食的量。开始给宝宝添加营养米粉要冲泡得稀一些,宝宝才容易消化吸收。宝宝吃辅食,能吃多少就喂多少,千万不要强喂,否则容易让宝宝形成厌食症。最后祝您家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文海话育儿


辅食添加的顺序,常常被公式化,几个月开始可以吃什么,几个月之前绝对不能吃什么,其实,育儿的理论从来不是一层不变,它随着我们认知的进步而不断的进步。以下是我原创分享的一篇文章,文章中对辅食添加中早期食材的选择和所谓的添加顺序做了一些阐述,仅代表本人一些观点。


一、早期辅食食材选择

近年来国内外各大权威机构对早期辅食食材,都不再把防止过敏作为阻止宝宝尝试新食材的理由:

1、美国儿科学会(APP)2000年建议过敏风险较高的婴儿避免过早接触高敏感食物,而2008年,分析了新的临床数据,承认为了预防过敏而延后接受高过敏食物是没有根据的;

2、加拿大儿科些会(CPS)加拿大过敏症及临床免疫学会2013年12月发表联合声明:孩子6个月左右应该尽快开始添加各种辅食,包括过敏性食物,推迟引入过敏性食物不能防止甚至可能增加食物过敏的发生风险;

3、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在2016年刊登了一篇名为《针对母乳喂养婴儿过敏性食物引入的随机试验》中指出,不吃过敏性食物的孩童日后过敏几率远高于吃过过敏性食物的;

4、香港卫生署2016年也明确指出,宝宝四个月大以后可以引入牛奶和乳制品、蛋、花生、鱼、甲壳类海产、果仁、豆类等高敏性食物,除非宝宝曾对这些食物有过敏性反应,否则应该让它尝试,延迟或避免吃这些食物,并不能减低湿疹或过敏性疾病的病发机会;

5、中国营养学会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版)中也明确指出延迟添加易过敏食物,如鸡蛋、鱼、坚果、豆类、小麦、海鲜等,并不能预防婴儿食物过敏的发生,并且也可能增加食物过敏的风险。

二、辅食添加顺序

国内外权威机构对添加顺序也不做强制性要求,提倡尽早使营养均衡全面。但辅食添加的原则还是建议遵循的。


辅食添加的原则是指: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循序渐进。在刚添加辅食的第一月里,最好每添加一种新的食材,观察2-3天后再引入新的食材,等待宝宝经过了大致一个月的适应后,添加的食材搭配就可以更为自由。

因此,在早期辅食添加中更应该重视添加适当质地和性状的食物并尽早做到营养全面均衡。选择与宝宝咀嚼能力匹配的食物,过于精细的食物不仅让宝宝缺乏锻炼,还让宝宝对于食物缺乏兴趣;而过于粗糙的食物不仅不利于宝宝消化和吸收,还会让宝宝有畏难情绪。

当然,在选择食材上还需要注意的是


1、有些食物,如:盐、糖、蜂蜜、鲜牛奶等,要等宝宝至少1岁以后胃肠功能完善后才能更好的消化和吸收;

2、虽然对食材不做特别限制了,但也应遵循食材本身的特点,如:木耳、海带、菇类等食物与薯类食物相比,不容易做成糊状,这些就适合晚点再加;

3、蛋白质类食物不要一次吃太多,应该循序渐进的进食,早期添加肉、蛋黄时最好分开添加;

4、关于蛋黄或是鸡蛋的添加,一直都存在着争论,具体请参考本公众号的另外一篇文章《宝宝辅食如何添加鸡蛋?》,对何时加?怎么加?都做了较为详细说明;

5、关于肉泥的添加,较早的育儿理论会严格划分哪个月龄该吃什么肉类,而且各家说法不一,最新的理论对肉泥种类的添加顺序并无严格限制,而且还肯定了早期添加肉泥的重要性,认为肉泥的添加对于铁及蛋白质的补充十分有益,建议婴儿应从这类富含铁质的食物开始。


在实际的喂养中,我老大是严格按照几月龄该吃什么肉的理论来喂养的,而老二就宽松了很大,基本在第一个月的适应期过了以后,就全面放开到各种肉泥,当然开始也要循序渐进从少到足量的喂,最后的结果就是老大早期体检有贫血症状,而老二从未有过贫血的症状,而且身体发育都比同龄宝宝长得好。


因此,在肉泥喂养上,我比较赞同等待宝宝1个月辅食适应期过了以后,就可以开始逐步喂养,对肉泥种类不再做限制,只要是肉类食物的性状适合该阶段宝宝即可。


当然,若您偏向比较保守,也可以从易消化吸收的鱼肉泥开始,适应后就可以过渡到鸡肉、鸡肝、虾肉、猪肉、牛肉等其他肉类也是可以的,需要了解的是与鱼肉相比,红肉的补铁效果会更好,当红肉做成肉泥以后其实是比较容易消化和吸收的。


------------------------------------------------------------------------------------关注我,和我一起科学育儿


宝宝趣食光


  朋友小珍的女儿六个月了,准备添加辅食,但小珍是位新手妈妈,对于宝宝第一次添辅食,该如何去做,不是很清楚。于是,她跟我问我:“小宝宝开始加辅食,是怎样的一个顺序呢?先添加什么食物比较好?”满6个月的小宝宝就要开始吃辅食了,那么多好吃的,宝宝从哪一样开始呢?其实啊,给宝宝添加辅食,记住“三先三后”,妈妈们就不会挑花眼了。

  

  先米粉后泥糊先从单一种类的铁强化婴儿营养米粉开始,然后依次逐渐添加菜泥、果泥、蛋黄、肉泥、蛋羹、鱼泥等泥糊状辅食。记得宝宝试吃第一种米粉后,隔3~5天再添加另一种口味的米粉,以后每次添加新口味都应与上次相隔2~3天。先菜泥后果泥宝宝在添加米粉一周后,就可以试吃蔬菜泥和水果泥了。这两者含有丰富维生素A、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其他重要营养素。添加蔬菜泥或水果泥的顺序并不重要,但由于水果较甜,小宝宝会比较,一旦养成偏甜的口味,就很难再对蔬菜感兴趣了。所以,最好先添加蔬菜泥,再添加水果泥。先根茎再叶类说到添加蔬菜泥,最好先选根茎类或瓜豆类的食物做成泥(如红萝卜泥,南瓜泥,土豆泥),一方面这些食物煮熟后易制成糊状,口味上也较易接受。每次只添加一种,然后再过渡到各种叶类或其他蔬菜,同时要注意宝宝是否对食物过敏,大便是否正常。

  

  最后,在加辅食时,妈妈们要记得,要用勺子给宝宝喂食,让他学习用嘴从勺中取食,一开始每天就吃一两次,每次一两勺。别心急,让宝宝有一个熟悉练习过程。另外,对宝宝来说,每次尝试新食物,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他的反应没准是扮个小鬼脸,也可能毫不留情地给你吐出来,妈妈们可别气馁,别生气啊。因为小小的他哪怕只是吃糊糊,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学习的。除了以上这几个原则外,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添加辅食时,还有4个关键词请妈妈们记住:及时:频繁纯母乳喂养不能满足婴儿需要时,应及时添加辅食;足够:辅食应提供足够的能量、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安全:用清洁的双手和餐具,而不是用奶瓶和奶嘴喂养适当:根据孩子食欲和饥饿信号提供食物,并且进餐次数和喂养方法要符合孩子年龄特征。

  

  总之,作为妈妈,切不可急躁,因为这个阶段宝宝依然是以母乳和配方奶为主,只是用辅食补充缺乏的营养成分。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宝宝的识字经验,我家孩子3岁开始我就和他一起看书,但不会动的书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欢,后来我开始寻找动画类的教育材料,前后使用过多款早教类的应用,普遍存在广告频繁、在未知孩子学习效果的时候就开始收费,直到我发现了【猫小帅识字】应用可积累识字量,养成阅读好习惯,快速适应幼小衔接。


幼儿教育


添加辅食的原则

1.优先引入高铁辅食

给宝宝添加辅食,可以从含铁丰富的泥糊状食物开始,包括高铁婴儿米粉、肉泥等。母乳铁含量很低。成熟乳铁含量仅仅为0.03~0.05mg/100ml,宝宝对铁的需要量按照6个月~1岁的宝宝每天铁的推荐摄入量是10mg。如果不注重富含铁食物的补充,宝宝很容易面临缺铁风险,高铁米粉选择标准:每100克含有6mg左右的铁,具体看辅食成分表都有标注

有的妈妈问:能直接给宝宝吃米油或者自己家熬的烂粥吗?
答案是可以,但是普通的粥无法满足宝宝对于铁以及蛋白质的需求量,因此,建议给宝宝优先吃强化营养的食物

2. 量要从少到多从一种到多种

最开始添加辅食只是初步尝试,所以添加的量要从一勺开始,等宝宝肠胃适应后,再一勺勺逐步增加。同时,还要保证宝宝一天的奶量摄入充足(不低于 600 毫升/天)。

从少量到多量

辅食要一样一样地添加,每次只能加一个种类,连续吃 2~3 天,看宝宝有没有腹泻、皮疹或者呕吐等不舒服的表现。

从稀到稠,从细到粗

宝宝刚开始吃辅食,很多妈妈不知道米粉的正确冲调方法,米粉的冲调水温根据品牌和种类不同,也会有差别,根据米粉的说明书上的水温冲调,刚给宝宝加米粉,粘稠度以能挂在勺子上为准,等宝宝适应了米粉的口感,再逐渐向糊状靠近,

个体差异、灵活掌握

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时间建议。总之,还是要根据自家宝宝的情况,有的宝宝辅食接受度高,可能4.5个月加辅食,六七个月就开始吃鱼虾蛋黄了,但是有的宝宝比如生病或者其他因素,辅食添加晚或者辅食接受度不高,家族中有过敏体质的,会推迟一段时间。

如果宝宝出现了这些不舒服的表现,应该等症状消失后再少量添加这种食物。如果仍然出现不良反应,就暂时不能再吃这种食物了。


关注安适育儿,每天更新育儿问题,让你育儿路上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