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義的五個師長一人成為開國上將,連長元帥、,班長大將

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意義重大,也是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八一建軍節”便由此而來,起義部隊一共有六個師,不過

葉挺以軍長的身份直接指揮嫡系二十四師,嚴格的說當時參與起義的有五個師長。

這五個師長在當時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起義後的歲月中,五人有英勇犧牲的也有脫離隊伍的,最後只有一人成了開國上將,當時還是連長的林彪是開國元帥、還是班長的粟裕是開國大將。

葉挺第十一軍的兩個師長蔡廷鍇和周士第


南昌起義的五個師長一人成為開國上將,連長元帥、,班長大將

葉挺是一代名將,參與組建以共產黨員為骨幹的第四軍獨立團,任團長,隨12師師長張發奎參加著名的汀泗橋和賀勝橋等戰役,獲“北伐名將”之美譽。

南昌起義時,葉挺任前敵總指揮兼第十一軍軍長,十一軍下轄三個師即第二十四師、第十師、第二十五師。

第二十四師師長由軍長葉挺本人直接指揮;第十師師長蔡廷鍇;第二十五師師長周士弟

一、第十師師長蔡廷鍇

起義軍離開南昌南下不久,在準備攻打賢縣時,蔡廷鍇開始驅逐在該師工作的共產黨員,率部折向贛東北,脫離起義軍,蔡廷鍇此舉受到蔣介石的褒獎,中原大戰中蔡廷鍇積極作戰表現突出,戰後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十九路軍,任命蔡廷鍇為副總指揮兼軍長。蔡廷鍇還參加過對中央蘇區的第二、三次“圍剿”。

1932年著名的“一二八淞滬抗戰”,蔡廷鍇率十九路軍與隨後到達的第五軍4萬餘人與日軍血戰33天,迫使日軍四度易帥,死傷萬餘人,卻始終無法攻佔上海。戰後他獲南京國民政府授予青天白日勳章。

1933年11月20日,蔡廷鍇與李濟深、陳銘樞、蔣光鼐等人在福建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蔡任中央委員、軍事委員會委員、人民革命軍第一方面軍總司令兼十九路軍總指揮,這就是著名的“福建事變”,不過僅僅二個月便失敗了。

“福建事變”後的蔡廷鍇徹底失去了兵權,成為民革的籌建者,建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副主任。

蔡廷鍇起義不久就脫離了革命,一二八淞滬抗戰成為他一生的自豪,建國後也被國家安排的很好。

二、第二十五師師長周士弟

起義軍南下損失相當大,在國民黨優勢兵力的圍追堵截下,部隊不斷減員。

周士第的二十五師長期當然後衛阻敵任務,部隊減員嚴重,加上一些不堅定的分子也帶走了不少部隊。

周士第後來去了香港,因為養傷,一短時間內暫時脫離了黨組織。

不過周士第的革命熱情一直沒有變,他輾轉於香港、南京、上海、西安、福建等地,積極參與策劃推翻蔣介石的活動。1931年夏,周士第被捕,在宋慶齡的大力營救下獲釋。

1933年,周士第到福建19路軍處建議蔡廷鍇聯絡紅軍、反蔣抗日,並受命到中共中央革命根據地邊境接潘漢年、張雲逸等到福州同19路軍洽談。

1933年周士第重新迴歸到中央蘇區,長征、百團大戰,指揮晉北戰役,協助徐向前指揮晉中戰役、太原戰役,參與指揮扶郿戰役和秦嶺戰役,連續解放漢中、廣元、劍閣、江油、綿陽等40多座縣城,參與指揮抗美援朝戰爭防空作戰。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周士第中間有一段特殊時期,嚴重影響了資歷,在55年授銜的時候也只能是上將軍銜。

賀龍第二十軍的三個師長賀錦齋、秦光遠、周逸群


南昌起義的五個師長一人成為開國上將,連長元帥、,班長大將

周逸群

賀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和主要領導者之一,南昌起義時任第二十軍軍長,擔任起義軍總指揮。

賀龍的二十軍下轄三個師,即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

一、第一師師長賀錦齋

賀錦齋是賀龍的堂弟,賀龍的部隊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時,賀錦齋被升任為第一師師長,才27歲,是國民革命軍中最年輕的師長之一。

南昌起義後賀錦齋、周逸群、賀龍返回湘西地區開闢革命根據地,成立了湘鄂邊工農革命軍。賀龍任軍長,賀錦齋任第一師師長。

1928年7月,湘鄂邊工農革命軍改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賀龍任軍長,黃鰲任參謀長,下轄的第一師是紅四軍主力,賀錦齋任一師師長。

1928年9月9日,在和國民黨第十四軍教導師李雲傑部和多股團防武裝的戰鬥中,賀錦齋中彈壯烈犧牲,年僅28歲。

二、第二師師長秦光遠

秦光遠任賀龍部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第二師師長,南昌起義後秦光遠的部隊損失很大,他改名秦半仙,去湖北大冶煤礦從事工運。

秦光遠命運多舛,在策反國民黨八十五師第一旅時被逮捕,被蔣介石簽署“永不銓用”,投入獄中。1933年,秦光遠出獄後,準備參加李濟深部在廣西的反蔣起義,被委任為起義軍參謀長,他在前往廣西就任途中遭國民黨特務機關再次逮捕。“西安事變”後,他作為“共黨要犯”釋放出獄。

出獄的秦光遠被派往白區開展統戰、兵運工作1940年春病逝。

三、第三師師長周逸群

周逸群在我黨的資歷很深,能力也相當強,北伐戰爭時期在賀龍的二十軍任政治部主任。南昌起義,任第20軍第3師師長。

周逸群還是賀龍的入黨介紹人,早期中國共產黨軍隊的締造者之一,中國共產黨三大革命根據地之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和湘鄂西紅軍的創建者之一。

1931年5月,夏曦在蘇區進行了殘酷的“肅反”運動,殘忍殺害了周逸群、柳直荀、段德昌、萬濤、朱勉之、宋盤銘、葉光吉、盛聯均等紅軍高級將領和各級指揮員。周逸群時年僅35歲。

感言


南昌起義的五個師長一人成為開國上將,連長元帥、,班長大將

葉挺的兩個師長中

蔡廷鍇脫離隊伍後也是風雲人物,“一二八抗戰”和蔡廷鍇的名字是上了歷史課本的,建國後也被保護的很好;周士第建國後被授予上將軍銜其實也是合理的,畢竟土地革命時代他由於特殊原因脫離了相當一段時間。

賀龍的三個師長都非常的可惜,賀錦齋是當時國民黨最年輕的師長之一,土地革命時期也是紅四軍主力一師師長,可惜作戰犧牲,才28歲;秦光遠也是個兢兢業業的老革命,1940年就病逝了,還有一種說法不是病逝而是被國民黨特務毒殺,當然有爭議;周逸群,年輕的軍政治部主任,師長,三大根據地的創建者之一,這樣一個英雄死於夏曦的肅反,太可惜了。

南昌起義時,起義部隊有我軍不少未來的將帥,比如林彪元帥是連長(這個蕭克上將有提及),陳賡大將是營長,粟裕大將是班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