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居民有口罩戴“80後”社區書記變身口罩“廠長”

由於疫情防控需要,大家平時都宅在家裡,由於天天在家做飯,不少人戲稱自己被疫情逼成了廚師。在宜賓市興文縣,有一個社區書記,為了保障社區居民有口罩戴,從一個連縫紉機都不會踩的人,被活活逼成了裁縫。她就是興文縣古宋鎮南門橋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曾耀慧,現在,她和社區志願者們自制的口罩都從第一代升級為第六代了,不少居民現在都不管她叫曾書記了,改口叫她“曾廠長”。

为保障居民有口罩戴“80后”社区书记变身口罩“厂长”

南門橋社區自制的口罩。(宜賓新聞網記者 何東)

口罩難買 自己想辦法做

疫情發生後,曾耀慧立即回到工作崗位上,迅速集結社區黨員、居民小組長、“零距離”服務隊成員,在她的帶領下,宣傳巡邏隊、入戶排查隊、環境整治隊、“零距離”服務隊4支隊伍迅速成立,對轄區內3100多戶14000多個居民開展地毯式排查,全力做好防控宣傳、人員排查、物資保障等工作。

由於口罩緊俏,給社區工作人員的工作和居民的生活帶去了不便,怎麼辦?正月初一開完會後,曾耀慧一夜失眠,想到社區的“零距離”服務隊有兩臺縫紉機,當晚一咬牙做了一個決定“自己做”!

第二天是大年初二,一大早曾耀慧就出門買棉布。好不容易買到了棉布,但作為“80後”的她,自己針線活都沒做過,更不要說口罩了。於是他立即找來幾位會做縫紉活的居民,聽說是為大家做口罩,一口便答應下來了。

为保障居民有口罩戴“80后”社区书记变身口罩“厂长”

自制口罩。 (宜賓新聞網 何東 攝)

不停改進 自制口罩從第一代升級到第六代

口罩不大,看起來簡單,但要做起來卻不容易。

“最開始我們就用社區的兩臺縫紉機做口罩,口罩用三層棉布疊起來縫製,先做了一批應急,這是我們的第一代口罩。”曾耀慧說,在做的過程中,我們就在思考,怎麼讓這些口罩安全適用,於是我們就進行了改進升級,現在已經升級到第六代了。拿起一個剛做好的口罩,曾耀慧說,第六代口罩一共有7個工序,原材料買回來後先消毒,然後是裁剪、重疊、縫製和折皺、加鼻條、上耳線、再消毒。在用料上,曾耀慧說第六代產品里加上了醫用的中單,而且貼人皮膚的地方,用的是嬰兒棉。曾耀慧說,做出來的口罩經過興文縣幾家醫院的醫生檢查,完全符合民用標準,他們這才放心地贈送給社區的居民。

为保障居民有口罩戴“80后”社区书记变身口罩“厂长”

社區辦公室裡的“口罩廠” 。(宜賓新聞網記者 何東)

產量增加 滿足本社區之外還可對外提供幫助

最初做口罩就是幾個人,後來大家知道社區做的口罩用來送給居民,一些會做裁縫的居民主動來幫忙,還有一些居民也來學習,現在每天有二三十個人來做口罩。

曾耀慧說,讓她感動的是,社區的一些黨員和老人基本上天天堅持來幫忙,一些居民和商家更是為大家送來生產要用的棉布和嬰兒棉。曾耀慧說,前期啟動後,後來的用料幾乎都是靠大家捐贈,前來做口罩的居民也沒有要過分文報酬。

为保障居民有口罩戴“80后”社区书记变身口罩“厂长”

做好的口罩全部都進行消毒。(宜賓新聞網記者 何東)

現在的社區辦公點,就像一個口罩加工廠,十多臺縫紉機嘩嘩作響。曾耀慧說,得知社區在為居民做口縫,有一位退伍軍人自己去買了兩臺縫紉機捐贈給社區,縣裡的領導又為他們協調了兩臺,還有幾位居民又把自己家的縫紉機搬來,從最初的兩臺縫紉機發展到了17臺。“最開始我們每天能做幾十個口罩,現在我們工藝熟練了,人多了,機器也多了,每天能做600多個,到目前,總共已經做了近1.7萬個了。”曾耀慧說,除了滿足本社區沒有口罩的居民前來領取之需,其他地方有需求的,他們也可以幫助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