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斷崖發現中國文字,翻譯成漢語後專家當場紅了眼

漢武帝劉徹68歲時,巫蠱之禍已經停歇,接班人衛太子劉據死在他的前頭,前線又傳來了將領李廣利兵敗投降匈奴,漢軍全軍覆滅的消息,劉徹精心安排的一切徹底被打亂。

國外斷崖發現中國文字,翻譯成漢語後專家當場紅了眼


回顧往生,擊潰匈奴、開拓西域等已經是很多年之前的事了,現在擺在漢武帝眼前的是一個紛亂的朝代,他悔恨不已,頒佈了《輪臺詔》,表示不再出徵,與民休息,兩年後,漢武帝在彌留之際立少子劉弗陵為太子,不久後就在五柞宮駕崩了。

國外斷崖發現中國文字,翻譯成漢語後專家當場紅了眼


而後世在評價漢武帝時,腦中不由浮現出當時漢軍北擊匈奴的畫面,那時的漢朝經過文景之治後,國力蒸蒸日上,年輕的漢武帝劉徹意氣風發,他認為匈奴也沒有世人所說的那麼彪悍,因此派名將衛青、霍去病大規模出擊匈奴。

國外斷崖發現中國文字,翻譯成漢語後專家當場紅了眼


漠北之戰得勝歸來後,漢武帝十分高興,獎賞給有功將士的黃金一次就有50多萬斤,相當於漢朝廷全年的收入,國庫日漸空虛,國內需要發展,為此買單的還是平民百姓,外敵雖解決得很好,國內的問題卻接踵而來。

公元25年,漢高祖劉邦九世孫劉秀再次一統天下,沿用漢作為國號,定都洛陽,史稱東漢,經過光武帝劉秀、漢明帝劉莊、漢章帝劉炟三代皇帝的恢復,東漢江山日漸起色,因此又一次北擊匈奴。

國外斷崖發現中國文字,翻譯成漢語後專家當場紅了眼


北擊匈奴的將軍名叫竇憲,是漢章帝皇后竇氏的兄長,章和二年(88年),漢章帝去世,10歲的劉肇登基為帝,為漢和帝,竇氏為太后,臨朝稱制,後來竇憲因為忤怒了太后,因此請求出擊匈奴。

竇憲統兵徹底擊垮了北匈奴,追趕北匈奴各部到達和渠北醍海,殺敵13000人,更是俘虜了不少,出塞3000多里,登上燕然山(今蒙古國杭愛山),刻石勒功,由隨軍出征中護軍班固作銘,這事在《後漢書·竇憲傳》中有記載。

國外斷崖發現中國文字,翻譯成漢語後專家當場紅了眼


到1990年,有兩位牧民在蒙古國杭愛山南麓避雨時,發現斷崖上有中國漢字,後來內容又經考察隊翻譯成現代漢語,發現就是班固所作的《封燕然山銘》,中國專家當場紅了眼眶。

歷經1900年,石碑上的漢字尚保存完整,向後世闡述了當年激戰的場面,以及漢軍得勝之後的雄風,但《封燕然山銘》並未記載,國舅竇憲的出兵與西漢時候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的不同。

國外斷崖發現中國文字,翻譯成漢語後專家當場紅了眼


竇憲本就仗著皇家國戚的身份耀武揚威,連太后都看不下了,竇憲因此出擊匈奴,以贖死罪,竇憲得勝歸來後,死罪不僅免了,還名震四海,此後更是權傾朝野,愈發的囂張跋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