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分期:0、Ⅰ、Ⅱ、Ⅲ、Ⅳ期有何不同?轉移了嗎?怎麼治療?

國際肺癌協會(IASLC)在1999~2010年間,對77156例肺癌患者(亞洲佔79%)的回顧性數據進行分析,形成了新的第8版肺癌TNM分期標準,從2017年1月正式實施。新標準所採納的數據來自於16個國家的35個數據庫,包含了自1999~2010年間94708例肺癌病例。

上一版是2009年頒佈的第七版TNM分期,2017年頒佈的是第八版TNM分期,時隔了8年。現在如果還繼續參照舊版的分期標準,會暴露一些問題,可能會影響診斷和治療。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新的國際肺癌分期標準的修訂計劃在IASLC的牽頭下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TNM分期系統是進行腫瘤診斷、治療及判斷預後的關鍵因素。

有很多病友在醫生沒有告知的情況下不知道如何判斷自己的肺癌分期,如果醫生沒有告知的話,其實根據肺癌病理結果TNM的分期標準就可以判斷屬於肺癌幾期,其他癌症同樣如此,都有對應的分期標準可供參考。

肺癌分期:0、Ⅰ、Ⅱ、Ⅲ、Ⅳ期有何不同?轉移了嗎?怎麼治療?

學無止境,咱們也一起學習一下最新版的TNM分期,並且對照分期標準,相信自己也可以根據TNM分期判斷肺癌屬於幾期了。

一、 肺癌TNM分期中T、N、M的定義

TNM分期是醫生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最常用的分期方法,有時也用於小細胞肺癌。三個字母分別代表著三個維度,而每個字母后面的數字就代表著具體的程度。下面我們逐個瞭解一下。

1. 原發腫瘤T

T主要用來描述腫瘤的直徑大小。分為4類,分別為T0~T4。

TX:沒有原發腫瘤的證據,或痰、支氣管沖洗液找到癌細胞但影像學或支氣管鏡沒有可視腫瘤。

T0:意味著沒有發現病灶。但有可能意味著在肺內層,存在著癌細胞的區域。

T1:意味著在肺部內發現了病灶,根據腫瘤的直徑分為T1a、T1b和T1c期。

T1a期:意味著癌症直徑小於等於1cm。

T1b期:腫瘤直徑介於1cm到2cm之間。

T1c期:意味著腫瘤直徑介於2cm到3cm釐米之間。

T2:意味著腫瘤的直徑介於3cm到5cm之間。T2分為T2a和T2b。

T2a期:意味著腫瘤直徑介於3cm到4cm之間。

T2b期:意味著腫瘤直徑介於4cm到5cm之間。

T3:代表癌症直徑介於5 cm到7cm之間,或者在肺葉上不止一個腫瘤,或者已經侵潤了胸壁,肺部的神經,心臟(心包)的外層等。

T4:腫瘤較大,超過7cm,或者在多個肺葉上發現了病灶,或者已經擴散到了附近的結節,或者擴散到了肺與縱膈之間。

肺癌分期:0、Ⅰ、Ⅱ、Ⅲ、Ⅳ期有何不同?轉移了嗎?怎麼治療?

對於T這個維度,大家可以找到對應的數字,瞭解自己的腫瘤目前的大小或狀態。接著我們再來看看N又代表著什麼呢?

2.區域淋巴結N

N描述癌細胞是否擴散到淋巴結。

NX:意味著不能對淋巴結進行評估,但並不意味著淋巴結不含癌細胞。

N1:意味著癌細胞擴散到了肺連接氣道的淋巴結中。

N2:意味著已經擴散到了縱膈以及氣管附近的淋巴結。

N3:意味著癌細胞已經擴散到了胸部、鎖骨上淋巴結。

肺癌分期:0、Ⅰ、Ⅱ、Ⅲ、Ⅳ期有何不同?轉移了嗎?怎麼治療?

在手術中,我們常常聽醫生說要清理掉一些被感染的淋巴結,而這些數字就能給醫生提示。

肺癌分期:0、Ⅰ、Ⅱ、Ⅲ、Ⅳ期有何不同?轉移了嗎?怎麼治療?

3.遠處轉移M

M代表著癌細胞是否擴散,已經擴散的部位。

M0:意味著癌細胞沒有擴散。

M1:意味著癌症已經擴散到身體的其他區域。它分為M1a、M1b、M1C。

M1a期:意味下面的狀況已經達到一個以上:

1病灶已經在兩肺內轉移。

2病灶轉移到了心臟或肺的周圍。

3惡性胸腔積液或心包積液。

M1b期:轉移到了某個組織或器官,比如:肝臟、大腦或除淋巴結以外的其他區域。

M1C期:意味著病灶已經發生了多處轉移。

肺癌分期:0、Ⅰ、Ⅱ、Ⅲ、Ⅳ期有何不同?轉移了嗎?怎麼治療?

二、肺癌TNM分期

依據肺癌的國際TNM分期標準,臨床上可將肺癌劃為5個臨床分期;

1、肺癌原位期(0期):

有原位癌,沒有淋巴轉移和遠處轉移。

2、肺癌早期

①ⅠA:

腫瘤最大徑≤3cm,周圍包繞肺組織及髒層胸膜,支氣管鏡見腫瘤侵及葉支氣管,未侵及主支氣管;無淋巴及遠處轉移。

②ⅠB:

3cm<腫瘤最大徑≤5cm;無淋巴及遠處轉移。

3、肺癌中期

1)ⅡA:

①腫瘤最大徑≤3cm,周圍包繞肺組織及髒層胸膜,支氣管鏡見腫瘤侵及葉支氣管,未侵及主支氣管;同側支氣管周圍及(或)同側肺門淋巴結以及肺內淋巴結有轉移,包括直接侵犯而累及的;無遠處轉移。

②3cm<腫瘤最大徑>≤5cm;同側支氣管周圍及(或)同側肺門淋巴結以及肺內淋巴結有轉移,包括直接侵犯而累及的;無遠處轉移。

③5cm<腫瘤最大徑≤7cm,無淋巴及遠處轉移。

2)ⅡB:

①5cm<腫瘤最大徑≤7cm,同側支氣管周圍及(或)同側肺門淋巴結以及肺內淋巴結有轉移,包括直接侵犯而累及的;無遠處轉移。

②腫瘤最大徑>7cm;直接侵犯以下任何一個器官,包括:胸壁(包含肺上溝瘤)、膈肌、膈神經、縱隔胸膜、心包;距隆突<2cm,但未侵及隆突;全肺肺不張、肺炎;同一肺葉出現孤立性癌結節;無淋巴及遠處轉移。

4、肺癌中晚期

1)ⅢA:

①腫瘤最大徑>3cm,≤7cm;侵及主支氣管,但距隆突2cm以外;侵及髒胸膜;有阻塞性肺炎或者部分肺不張,不包括全肺不張;同側縱隔內及(或)隆突下淋巴結轉移;無遠處轉移。

②腫瘤最大徑>7cm;直接侵犯以下任何一個器官,包括:胸壁(包含肺上溝瘤)、膈肌、膈神經、縱隔胸膜、心包;距隆突<2cm,但未侵及隆突;全肺肺不張、肺炎;同一肺葉出現孤立性癌結節;同側縱隔內及(或)隆突下淋巴結轉移;無遠處轉移。

③無論腫瘤大小,侵及以下任何一個器官,包括:縱隔、心臟、大血管、隆突、喉返神經、主氣管、食管、椎體;同側不同肺葉內孤立癌結節;同側縱隔內及(或)隆突下淋巴結轉移;無遠處轉移。

2)ⅢB:

①無論腫瘤大小,侵及以下任何一個器官,包括:縱隔、心臟、大血管、隆突、喉返神經、主氣管、食管、椎體;同側不同肺葉內孤立癌結節;同側縱隔內及(或)隆突下淋巴結轉移;無遠處轉移(T4 N2 M;)。

②對側縱隔、對側肺門、同側或對側前斜角肌及鎖骨上淋巴結轉移;無遠處轉移。

5、肺癌晚期(Ⅳ)

有遠處轉移。

肺癌分期:0、Ⅰ、Ⅱ、Ⅲ、Ⅳ期有何不同?轉移了嗎?怎麼治療?

以上就是從2017年1月份開始實施的最新版(第八版)肺癌TNM分期標準, 醫學在不斷進步,醫學文獻也在不斷更新,戰友們要及時捕捉到新的醫療資訊,學以致用。如果仍有疑問,也可以直接諮詢醫生或者有經驗的癌友們,不過抗癌這條路,自救也很重要,自身多掌握些醫學知識,前方的路會更清晰!

肺癌在臨床上有標準的治療方案,而且各個臨床分期治療方案也是不一樣的。以下就分期治療方案簡略為大家總結如下:

1、 I期肺癌屬於早期肺癌,主要是以手術切除為主。對個別IIa+IIc型侵及粘膜下層,淋巴結轉移者,應配合一定的化療。

2、II期胃癌屬於中期肺癌,主要是以手術切除為主。可根據病人體質情況聯合輔助化療或是腫瘤免疫治療。

肺癌分期:0、Ⅰ、Ⅱ、Ⅲ、Ⅳ期有何不同?轉移了嗎?怎麼治療?

3、III期肺癌多侵及周圍組織並出現廣泛淋巴結轉移,雖以手術切除為主,但應配合放化療及腫瘤免疫治療,增強療效,減輕毒副反應。

4、IV期肺癌已屬晚期,多采用非手術療法,適合手術切除者儘量先切除原發與轉移病灶,然後再配合放化療或靶向藥物治療(易瑞沙,特羅凱)、免疫治療等綜合療法。

但多數晚期患者已經不適合手術治療,有些患者甚至身體耐受度問題不能做化療,治療效果欠佳,5年生存率不超過5%。目前建議做免疫治療減緩患者痛苦,通過人體免疫細胞去控制腫瘤,延長患者生命週期。

1、 如果是早期肺癌,外科手術肯定能夠使病人受益,而且能夠獲得長期生存。

2、如果是中期肺癌,手術加上術後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通過聯合治療的方式,一樣能延長病人的生存,改善病人的生存質量,有相當一部分肺癌病人獲得了長期生存。

3、如果是晚期肺癌,認為就不適合做手術,因為手術後,不但沒有給病人帶來益處,同時還給病人造成身體、精神上的長期傷害。切除後還是會再復發,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週期。

如果病友們對腫瘤治療有疑問的,可以點擊文末“瞭解更多”或點擊我的頭像私信留言。我將盡我所能為您解答。

您的關注、留言、轉發,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和認可!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